國家競爭優勢(下) 13 國家行動指南
    邁克爾·波特

    大國根據本身需求努力發展經營的產業環節,即使只算是大國的次要市場,照樣可以為小國帶來產業上的競爭力。

    相比擁有龐大市場的國家,小國的自強之道是完全開放市場和采取全球化戰略。

    “未來的行動指南是什麼?”每個國家最關心的經濟課題,不外乎是經濟發展能力。經濟能發展,企業才能產生更強的競爭優勢和更高的生產率,生活水平才能持續提升,經濟也才能不斷繁榮。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本國企業需要不斷改善自己的技術、能力並調整戰略,在面對領先的國際級競爭者時,才能維持自己的競爭優勢。政府則扮演了奠定基礎的角色,制定人力資源、科技和基礎設施的政策,使經濟具有發展的條件。政府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鼓勵、挑戰甚至給予壓力,使企業不斷追求進步。

    無論處於何種階段,每個國家都面臨生產力和競爭優勢發展的壓力。如何迎接這項挑戰,是當前每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心議題。設定並探討這些議題,可帶動企業努力,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更上層樓。各國之間,由於產業形態的不同、競爭優勢條件的差異,以及根據不同環境發展出的不同戰略等因素,所面對的發展議題也必然不同。處於投資導向階段的國家,渴望進入創新導向的新境界,進入創新導向階段的國家,則須嚴防富裕導向國家的弊病。

    每個國家都有它的歷史文化、社會結構和政府體系,因此在經濟發展方面,不但做法有所不同,所面對的課題也有其獨特性。完全抄襲其他國家的企業戰略和政府政策,或許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產業和國家有幫助,不過要憑此躋身先進產業或發達國家之林,卻鮮有成功的。本書曾介紹過各國企業和政府政策的特性,它們之間的差異才是最關鍵的因素。此外,政府政策和企業戰略應該隨國家進步而時時調整。

    本章所要討論的,是利用鑽石體系理論檢視並確認政府和企業在提升競爭優勢過程中,將面臨的問題,使它們有長期發展的依循方向。首先,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前面對各國的研究,思考它們所面臨的障礙。只要這些國家希望經濟繼續蓬勃發展,就應該找出自己特有的發展課題。曾在第10章出現過的

    圖13–1是以下討論和診斷的基本依據。

    本書的目的是指出各國的問題所在,而不是說服或建議這些國家應該采取哪些方法。解決國家所面臨課題的政策工具,需要參考各國特有的環境,考慮本身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需求的平衡才能決定,絕非外人可以任意論定。畢竟,產業發展離不開大環境中各項機制和它們之間的關聯性。經濟繁榮有時也會被國家的其他目標所取代。此外,一個國家應該選擇哪些經濟活動,怎麼發展,發展進度快慢等事情的決定權,應該掌握在這個國家的人民手上。

    本章因為無法涵蓋經濟發展的所有層面,所以列舉的議題是有所選擇的。處理這些問題的困難在於,在這些問題之間,有些是相互矛盾的,過分注意解決問題的處方,將會模糊思考競爭優勢的本義。不過,我們將協助決策者和企業對自身問題作更多的討論。

    如果產業發展的限制能夠松綁,每個國家都可以改善本身的經濟,達到繁榮的境界。現代人往往把國家競爭視為競技,勝者的戰果必須來自敗者的付出。1這是一種片面的競爭觀點。筆者一再強調,國家競爭絕不是一個零和游戲。新產業不斷出現的同時,既有產業也不斷有新的需求。先進技術是每個產業的生產力能夠不斷提升的原因,而創新與變革也將造成市場大餅越來越大的情形。每個國家的進步,除了一方面使經濟活動向下、向外延伸外,同時也會促成世界經濟和全體人類生活水平的改善。

    韓國的行動指南

    韓國是一個經濟發展成功的例子。和“二戰”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情況比較,韓國已經大步超前,正走向創新導向階段的門檻。韓國的產業規模明顯地不同於其他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其中,表現比較出色的是中國台灣,其競爭優勢主要是建立在產品的初級生產要素上面。中國台灣的產品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是通過日本和歐美國家的貿易商,許多台灣產品也不是當地設計的。

    韓國則早已脫離國家競爭優勢中的生產要素導向階段,進入投資導向階段。它的企業大多積極投資於現代化的生產流程和生產規模,並開始全力發展自己的生產技術,培訓高級工程師與研發人員,及建立自己的產品品牌和國際營銷渠道。這些都是發展高層次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另外,韓國企業也已開始在海外設廠。

    然而,韓國的產業雖然努力朝創新導向階段邁進,它們在本質上還是處於價格競爭的狀態。和發達國家比起來,韓國在產品和流程創新方面的表現仍然落後一截。韓國產業如果沒有出現重大變化,並且能持續成長進步,是有可能成功躋入發達國家的領先行列的。不過,如果韓國要成為第二個日本,它的產業就必須作重大的調整。種種跡象顯示,韓國政府和企業正在抗拒未來進步所需要的變革。2

    韓國的情形有助於我們了解國家和企業要從投資導向進入創新導向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以下就是韓國企業和政府的主要問題所在。

    技術發展刻不容緩 韓國在人力資源和科技基礎上,已具備了一個好的開始,這是它經濟發展和發展創新的主要動力。但是,如果韓國想掌握更高層次的競爭優勢,它的課題是如何在特定產業上落實更精細的培訓,發展技術和增強國內的科技研究活動。韓國的企業應該主動設立和支持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加強發展專業性生產要素的能力,並增加企業內部的培訓與研發活動。除非韓國能在人力資源與技術能力上趕超日本或西方國家企業的水平,否則它將很難脫離在低價位產品領域競爭的局面。

    加強創新,調整戰略 當產業快速發展時,隨之而來的是生產成本上漲和貨幣升值的壓力。許多國家遇到這種情形時,往往傾向於抑制這些市場機能,以減少短期可見的損失。然而,工資上漲和貨幣升值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正面的。它們會鼓勵企業加強創新並重新合理調整戰略。同時也由於這種形勢,韓國企業必須扮演主導的地位,要求更高質量的材料,而使得上游不得不求發展,以提供更好的設備及零件材料。

    工資上漲還有其他相關的好處。它會帶來創新的壓力,因為它會改變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需求態度,及擴大新產品的需求層面,因此促使更高質量和多元化產品的發展。另外,由於工資上漲增加勞動者購買力的誘因以及提高員工上進的動機,企業加速了改善的步調。

    然而,和其他國家情形相同,韓國正在對市場進行干預,試圖壓低工資與生產成本,並抗拒貨幣升值的壓力。以工資為例,韓國政府和企業對工資的底線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默契存在。可是近年來韓國工人與資方為工資和工作條件而爆發的一連串沖突顯示,政府和資方繼續壓抑生產成本,已經形成經濟的危機。顯然,通過漸近的方式,讓工資和幣值調整步調配合現今產業的狀況,絕對是韓國經濟想有進一步收獲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維持有效率的資本市場 韓國如果要使有潛力的企業獲得資本的支持,進而帶動經濟的發展,其資本市場的機制必須更有效率。資本市場有效率才能確保競爭和新產業的持續發展。在本書研究的國家中,韓國的利率是最高的(見表7–3)。傳統上,韓國政府就以貸款與補貼等方式,直接主導資本投資,但這些資本大多流到財閥手中。相反,某些產業因為不被韓國政府列為重點產業,所以往往缺乏渠道取得資金,造成原本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想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隨著外債由赤字轉盈,民間儲蓄率居高不下,資金大量積累,韓國政府應該引導這些資金到更有效率的市場,並發展健全的股市。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多元化後,政府不可能繼續扮演資金分配者的角色。資本市場也應該開放,由所有具有潛力的企業進入角逐,而不是繼續由財閥壟斷。這樣的資本市場,政府只需要注意它的結構,並做些適當的規范,確保投資人與企業家對此資本市場的信心即可。

    創造需求面的優勢 當一個國家試圖進入創新導向階段,鑽石體系內所有的關鍵要素都必須動起來才行。在這方面,韓國還缺少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強勁的國內市場。如果本國市場對各類產業的需求程度不夠精致,韓國企業很難真正走入創新的境界。韓國產業由於傳統上與市場的距離,以及無法掌握真正的需求特性,因此無法產生對新需求的敏感度或發展新產品市場的能力。

    韓國要使國內市場朝高級和精細的方向發展,最有潛力的項目是已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工業與服務業。這些產業的供應商也將是韓國未來競爭優勢中的主要候選者。

    同樣,韓國政府要使消費者趨於精細化,國內市場必須有豐富的產品種類,以及較高的消費信息流通率(包含其他國家產品發展的新聞)。韓國的消費者必須能對新產品耳熟能詳,並且還能實際接觸到那些產品和服務。要達到這個目標,韓國政府必須先放寬進口與外商在本地生產或營銷的限制。

    對韓國和大多數希望進入創新導向階段的國家而言,國內需求的精致化是優先發展條件之一。但是,韓國政府和企業一直積極發展外銷市場,反而忽略了這方面的需求。如前幾章所提到的,國內市場要精致化,政府應該依序提高國內的需求水平,避免高級產品或先進產品的課稅過重。以汽車業為例,除非韓國取消對中、高價位汽車的重稅,否則韓國汽車業將很難在這些市場上競爭。可喜的是,韓國已經展開這方面的解禁動作。

    深化產業集群 韓國和其他處於投資導向階段的國家一樣,它在相關產業的相互支持上做得不夠。如果韓國希望進入新的階段,它的產業集群就必須深化。韓國企業目前在機械設備與零件材料方面仍依賴進口,但是卻很少有人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縱使零件成本或匯率損失表面上並未傷害韓國經濟,它們卻會影響創新的進展。韓國企業如果缺少強有力的上游供應商提供支持服務,它們將在生產流程上繼續落後,即使有心研發新產品,也將因缺少必要的零件材料而半途而廢。

    另外,韓國的機械設備和其他上游產業應該獨立於財閥之外,否則,集團內部的保證銷售將減少創新的誘因。單靠企業集團內部自行發展上游體系,也將限制國內市場的競爭規模,減少其他供應企業的發展空間。韓國由於財閥的規模太大,其所占的產業比重過高,因此在這方面的改善尤其重要。

    有些跡象顯示,韓國的造船、汽車等產業已逐漸正視這個問題,並在機械設備與上游產業方面進行加強工作。但是,大多數韓國企業的注意力還在下游成品上面。和日本企業相比,韓國在自行發展生產設備的意願上,顯然不夠強烈。韓國想要在零件材料和機械設備等產業上成功,不但需要新而突出的專門性技術,產業本身也需要進行垂直整合。在這些方面,韓國產業的發展尚未成型,也未經歷真正的考驗。

    重新設計企業戰略 產業競爭優勢要從投資導向階段邁入創新導向階段時,企業應該摒棄過去看重成本競爭的做法,采用層面更廣的競爭戰略。韓國企業在價格敏感的產品環節中進行成本競爭的獲利率通常不高。而且一旦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國家興起,或類似馬來西亞、泰國等政府主動補貼現代化大型工廠的情形出現,這種戰略就不堪一擊。

    韓國企業目前千篇一律地奉行低價競爭戰略,它們應該學習在產品差異化的領域競爭,才能提高競爭優勢。要做到這個程度,可能需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不過,韓國企業不能再一味模仿日本與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和生產流程。它們的要務是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並同時加緊展開區分自己和其他同業的戰略。過去,韓國人傾向於一窩蜂地彼此抄襲,並在相同的產品上競爭,拖延了韓國企業創造更持久競爭優勢能力的腳步。

    調整多元化企業方向 韓國的企業集團已經演變成不靈活的大財閥。它們想在未來成為全球性的競爭者,必須先砍掉一些並無太大關聯的多元化產業,專心發展具有整合效果的戰略。每家企業集團都應該要有自己的目標,在更明確的領域中發展,使自己成為在技術、營銷或客戶方面的世界領先企業。

    企業要砍掉周邊產業,發展核心產業時,必須評估本身的資源,並將資源用在改進技術,發展產品知名度,加強生產能力並鞏固海外營銷渠道等領域。這些是企業從成本優勢走到創新和差異化優勢的基本步驟。這樣調整戰略,不但對企業集團有好處,韓國的經濟也將受惠,如日本的經濟便是在大財閥解散後開始繁榮的。韓國的財閥一旦調整戰略,也將為韓國帶來相同的好處。

    經濟的分權化 無須諱言,韓國的經濟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企業集團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們有能力靈活地獲取資源,承擔一般企業擔不起的風險,並且成功地為韓國在一些產業領域攻下橋頭堡。其企業集團之間激烈的競爭,更是韓國經濟活力的根本源頭。

    不過,處於當前階段,韓國經濟如果希望繼續快速進步,企業集團的角色不但要改變,還要分權化。如果韓國出現獨立性較高、更重視專業領域能力的企業,將有助於產業創新,並成為提升競爭優勢的力量。未來韓國的經濟發展必然要以更富有原動力,能提供潛在客戶新產品及新服務,以及較不依賴政治影響力的中小規模企業為主。這種情形在機械、特殊零件材料、半成品、消費日用品與服務業等產業尤其重要。

    發展國內市場競爭力 韓國與許多先進的經濟體一樣,產業的成功來自於自然、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競爭不但助長韓國經濟的活力,也使得它不同於以國有事業或壟斷型企業為主的國家。

    但是,韓國也不能完全免除抑制激烈競爭的因素。尤其是企業集團的規模、企業集團與政府的密切關系,往往阻礙其他企業進入相關產業。韓國政府必須要承受國內競爭所造成的短時間的“無效率”,並時時提醒自己,競爭對經濟發展的根本貢獻。不僅如此,韓國還需要強有力的《反托拉斯法》,以及防止產業集中化。韓國政府尤其應該禁止有些產業因為不斷的並購,只剩下一兩家大企業的情況發生。

    1981年時,韓國通過了《反托拉斯法》與《公平貿易法》,此舉顯示出韓國政府努力取締聯合價格或其他妨礙公開競爭的商業行為。然而,前述的法案執行效果不佳,並常常對特殊利益低頭。因此,維持並開展更自由的競爭,將是韓國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步。

    政府角色的轉換 韓國要轉入創新導向的另一個前提是,政府的角色必須重新調整。第l0章和第12章曾討論過,在產業處於發展初期時,政府對個別產業直接干預,依賴企業集團帶動產業活力,進行廣泛保護措施,強調生產成本或對特定企業直接融資等做法,是可以接受的。不過,考慮到今天韓國產業的表現,前述做法就不合宜了,政府應該重新擬定政策優先順序。

    韓國要形成下一階段的競爭優勢,經濟問題的決策權必須下放到各個產業中。政府的角色要從直接干預,調整為奠定良好資源的發展基礎,使企業在更有挑戰性和創造力的環境中競爭。政府應該是規則的制定者和信息的發布者,而不再是決策的主角。今天韓國政府的主要工作包括:努力刺激產業界投資於高級而專業化的生產要素、提升國內需求程度、引進世界級的產品和環境標准,並將經濟權力分散以保持競爭活力,如此才能使產業進入創新導向階段。韓國政府過去習慣擔任生產要素的創造者,今天,這個角色應該盡快交棒給產業或與產業有密切關聯的大學和研究機構。

    政府要從主動角色轉為無為而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韓國政府能不能做到還是未定之數。作者想要強調的是,韓國的整個未來將取決於韓國政府如何自我調整。

    意大利的行動指南

    意大利的經濟在短短幾十年間,從依賴廉價工資、普遍補貼、廣泛保護,發展到挺進創新導向階段,不少產業甚至還具有獨特、活躍的動力。轉變的媒介來自工資上漲與員工解雇不易所激發的創新壓力,以及政府停止裡拉貶值的政策。意大利的產業是在逆勢的環境下,被迫在產品和流程上努力發展,而且如願以償。

    在產業創新和精密制造等技術能力上,意大利的中小企業威力十足。國內精細而高級的客戶與世界級的供應商更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加上企業對企業的長期忠誠度,對產業的快速變革提供了寶貴的動能。更重要的是,由於意大利的環境有利於新企業滋長,產業因此在開發新產業環節與延伸相關產業的表現上很有成效。

    意大利的環境具有推動產業努力向前的條件,但是同樣也存在妨礙產業發展的限制。這些限制不但會影響到已成型產業的未來競爭優勢,還將使已在國際上成功的產業類型受到限制。意大利的經濟體制本身缺乏生產力和競爭優勢,這也會限制它的繁榮,並消耗民間的資本。其比重過高的失業率如果不解決,生產力如果不能提升,這個國家的競爭地位要想更上一層樓是很困難的。

    意大利的經濟問題來自於歐洲單一市場與自由化的趨勢。自由化的浪潮會使不少意大利產業受惠,但是其他依賴保護、缺少競爭優勢的產業,卻將面臨嚴重的威脅。在自由化的浪潮下,過去存在於意大利大企業、員工和政治人物之間的相互包容氣氛將難以維持。因此雖然歐洲市場的自由化將為意大利帶來機會,並將產生新的產業秩序,但問題是,意大利的產業政策尚未開始有應對措施。

    意大利的進步障礙反映出當一個國家的政府未盡到它應盡的責任時,該國企業必須更加辛苦地適應時局。如果意大利希望經濟有更進一步的表現,以下的議題是從政府到企業都必須重視的。

    發展人力資源?在意大利,成功產業的人力資源大多來自於非正式的教育和培訓體系。像紡織、成衣、家具、機械等產業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大多來自企業家族的祖傳秘方,或當地產業集群的技術擴散效應。

    如果意大利要使現有的產業發展,它必須加強人力資源的培訓;如果意大利希望繼續提高工作質量,它應該加強在數學、電腦和其他基本領域的能力;特別是如果意大利產業要繼續向新的產業環節推進,擁有更多受過正式教育的人力資源是先決條件。此外,像受過完整訓練的工程師、科技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都是迫切的問題。

    意大利想要讓產業繼續進步,它的公私立教育水平必須大幅提升,同時也可能需要像日本和德國般鼓勵創辦私立大學。在大學與研究生院方面,意大利的教育體系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這個國家雖然有技術學校和科系,數量卻不夠多。大學開設的課程質量也良莠不齊,對新技術或新產業的反應也太慢。另外,在研究生院方面,碩士班的數目太少,博士班簡直是鳳毛麟角,而關鍵性技術的研究正處於嚴重短缺的狀態中。

    意大利要發展人力資源,不能只靠政府,企業也應該在公私立教育的投資或贊助上盡更多責任,企業更應該開始進行內部培訓課程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一般而言,公立教育應是傳授原理原則,企業內部培訓與同業公會的活動則應重點針對產業需要傳授技能。

    重視研究發展?發達國家中,意大利的研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最低,遠遠落在德國、英國、瑞典、荷蘭之後(見表13–1)。意大利表現突出的產業,大多是不需要大量研發經費的產業。但在改善現成技術方面,意大利企業表現得積極而成功。

    假如意大利要持續提升競爭優勢,並且在新的產業中有良好表現,企業和研究機構必須對正式的研發工作投下更多心力。一味改善外國技術只能使意大利產業的表現平平,業界更多需要的是基礎領域的創新能力,以及帶動新產業的新技術。

    表13–1?1975~1987年各國(地區)研發總支出占該國生產的比例(%)

    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

    瑞典1.71.81.92.22.52.83.0

    日本2.02.02.32.62.82.9–

    德國2.22.12.42.42.52.72.8

    美國2.32.32.32.42.72.82.6

    英國2.2––2.42.32.22.4**

    法國1.81.81.82.02.32.32.3

    瑞士2.42.32.42.32.3––

    荷蘭2.01.91.92.02.02.1–

    挪威1.31.41.41.31.41.51.9

    芬蘭0.91.01.01.21.31.51.7

    比利時1.31.31.4–1.5––

    意大利0.90.90.81.01.11.41.5

    加拿大1.11.11.11.21.31.41.4**

    奧地利0.9––1.21.21.31.3

    丹麥1.31.01.01.11.21.3–

    澳大利亞–––1.01.01.1–

    愛爾蘭0.80.80.70.70.70.8–

    西班牙0.4–0.40.40.50.5*–

    韓國––––1.1––

    新加坡–––––0.5*–

    中國台灣地區–––––1.1–

    小計1.91.81.92.02.22.4

    合計1.61.61.61.81.81.9

    *1984年的資料

    **1986年的資料

    注:“全國生產”對一些國家和地區而言是指其國內生產總值,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則指國民生產總值,實際上,兩者差異不大,也不會影響各國(地區)之間的研究發展比較。

    資料來源:《最新國際科學與技術資料1988》,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科學基金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STIID數據庫,1987年4月。

    和其他發達國家比起來,意大利現有的研究能力無論是在經費還是發展上都嚴重不足。大學的研究方向不但零散、無規劃,使用的設備也差世界水平一大截,而民間企業對研發的投資金額也大幅落後於其他國家。頂尖的意大利科技人才通常轉往其他國家發展。

    因此,意大利的研發情形,尤其是大學方面的研發能力迫切需要加強。有些意大利企業熱衷於半導體、超級電腦、生物科技等所謂“高科技”的研發活動,但是把研發重點放在這些上面是不對的。因為它們不見得符合意大利的產業關聯性,反而使意大利亦步亦趨地跟在其他國家之後。第12章提過,“泛歐大計劃”並不是意大利企業提升研發能力的最好方式。

    意大利要使經濟有更好的表現,要普遍提升產業的水平和技術能力。可行做法之一是把焦點放在軟件、信息系統、新材料、先進制造技術等跨行業的技術領域上。當大學積極發展這些領域的研究時,出來自組公司的教授和學生將刺激新企業的產生。意大利如果把研發重點放在與現有產業集群或已經成功產業的關聯技術上,也會對產業發展產生催化的作用。像自動成衣機械、機床生產控制系統等類型的研究計劃,對提升意大利產業的既有地位是有效的。

    意大利企業如果希望達到更持久的競爭優勢,必須更加投入研發工作。前面提過,意大利的研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但是意大利政府在研發預算的支出比例卻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其間的差值就在於民間部門投入研發的表現太差(見表12–1)。與意大利相比,美國民間研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要高出2.6倍,德國、瑞典高出3倍,而日本更高出4倍。意大利企業要確保現有地位,並和亞洲、西班牙等後起直追的競爭者抗衡,就必須擁有搶先發展新技術的能力。意大利的企業需要更多正式的研究計劃,並且應該通過行業協會贊助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委托研究,而官方現有的對產業和學術研究機構合作的限制,更應趕快廢除。

    基礎設施不足 落後的基礎設施是很多意大利產業發展競爭優勢的一大障礙。老舊的港口、機場、電信設備,以及跟不上時代的金融體系,已經使產業深受其害。另一方面,頻頻出現的罷工活動造成工廠無法正常運作,公司成本毫無理由地提高,而且產業成功所需的物流支持效率與其他基礎設施也相當欠缺。

    因此,意大利經濟是否能繼續進步,其中很重要的一環是舉國上下是否有改善基礎設施水平的決心,而做法之一是增加投資。例如,在1989年,意大利政府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簽訂了一項數十億美元的計劃,分年全面淘汰意大利的電信系統,在改進基礎建設上,這是一個很好的起步,並且還可以進一步推廣。如果意大利的硬件設施被快速改善,將會帶來更多的競爭,因為新加入的企業會主動挑戰,並帶動國有企業的改革,使意大利的企業家很快出現另一種積極的面貌。開放電視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意大利的電視網對民營企業開放後,不但增加了消費者選擇的機會,也促使國有電視台走上改革之路。

    另一個形成基礎設施大幅改善的可行途徑是國有企業的民營化,這一點對意大利尤其重要。但是除非民營化能帶來競爭,否則民營化不一定等於進步。

    落後的資本市場?意大利的資金雖然充沛,但是資本市場卻是未來意大利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米蘭的證券市場既落後又無效率,幾個大戶或少數財團就能在股價上呼風喚雨。絕大多數的意大利企業家根本無法從大眾化資本市場中取得資本,他們的企業也無法上市。由於海外投資、多元化發展相關產業都需要大筆資金,意大利現有的中型企業要延伸它們的競爭能力,看來是困難重重。

    資本市場的落伍對意大利的經濟傷害很大。它不但限制現有產業的進步,還影響新的資本密集產業的發展。這種新的資本密集產業除具有吸收失業勞動力、提高生產率等效果外,還是意大利和快速崛起的新興工業國家競爭的主要戰場。如果意大利只有國有單位或少數控股集團有能力進入這些新產業領域,在政府的保護傘下,它們或許能在國際上稱霸,但絕不可能成為國際級的競爭者。

    同樣需要改善的是意大利的銀行體系。絕大多數的意大利銀行不得辦理長期放款業務,它們主要的經營項目是短期貸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既有銀行法規的約束、外國銀行加入競爭的限制,以及公立銀行的老大性格等,結果造成銀行之間沒有競爭,缺乏運作效率,更別提創新了。意大利銀行在國際上的評價不高,如果再不出現國內市場競爭,它們的前景也不樂觀。由於意大利銀行害怕冒險,所以它們的資金多數流向政府計劃或大型集團。這也使得大多數有活力並需要長期資金的意大利企業受到限制。

    令人遺憾的還有意大利在風險基金方面的表現。風險資本市場雖然已經在意大利出現,但它的表現遠不如英、美等國,只能算處在幼稚期。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意大利風險資本因為擔心風險而未流向新企業。

    意大利的菲亞特集團、DeBenedetti集團和弗茲公司等大企業或控股公司,正逐漸出現財團的架勢。然而,這些大企業在多元化過程中卻發展出太多不相干的子公司。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時時玩弄著並購和出售的伎倆,一般股東卻沒有發言的權利。這些企業集團若繼續如此發展下去,雖然在資金運作上很方便,但是對競爭優勢卻毫無幫助。

    除非意大利能在金融市場的表現上有所進步,否則它想發展更精致的競爭優勢使經濟更上一層樓是很困難的。意大利的資金配置過程需要更合理、更廣泛,而資金的獲得層面也應該更開放,銀行法規應該允許長期貸款。如果意大利希望保持現有的競爭能力,它必須在歐洲市場自由化時,刺激產業間的競爭。其股市也應該加快腳步,朝更有效率的方向發展,並增加每天的交易服務。股市應該開放共同基金和其他有自由化效果的業務。證券交易委員會應該對內幕交易、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進行更嚴格的監督,以保障投資人和吸引更多企業上市。另外,風險性基金的適用范圍應該擴大到民間投資人,而不是一味在政府計劃中打轉。

    一個管理良好、開放,並具有自主性的債券市場,將為意大利新一波中大型企業帶來生機。然而,這樣的變革必須注意避免經營良好的企業被並購,並要鼓勵大企業進行合理的多元化經營。歐洲市場的自由化雖然有助於意大利大型企業對外吸收資金,但是健全的本國資金市場將使中小企業受益無窮,而後者才是意大利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資金成本過高?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過高,是意大利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障礙。在意大利,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的利率往往比大企業高很多。意大利如果開放資本市場,將會使產業的資金成本大幅降低。然而,如果意大利政府不努力降低財政赤字,也會破壞經濟進步的成果。意大利的民間儲蓄率雖然很高,但是它的效果卻已經被財經法案中不斷出現的赤字,或龐大的公共開支所抵消,而意大利合作基金的市場規模太小,又只有少數大企業可以自由進出。這種種情況顯示,只有政府緊縮赤字以釋放國內資金,使它們能理想地被配置在產業的生產力上。

    降低國有事業比例 意大利產業的一個特殊現象是,不論哪一種產業,只要是政府在其中扮演供應商、客戶或制造商角色的,幾乎都缺乏國際競爭力。國有企業在意大利產業中占的比重不輕,前面已經提到它對意大利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所造成的問題,而意大利政府經營的制造業也鮮有國際競爭力的表現。這些國有制造業大多來自政府接收的無法經營的民營企業。後者之所以經營不善,往往是因為缺乏競爭優勢。

    國有企業為意大利產業競爭帶來了三類問題。第一類問題是它的效率低,缺少活力,使經濟生產率更加蕭條;第二類問題是無效率的國有企業會把相關民營產業拖下水;第三類問題是政府所扮演的客戶角色表現並不佳。意大利的國有企業如醫療保健、運輸設備、電力和傳輸系統,以及電信和國防等,並未成為國際級的競爭者,原因在於它們常常違反好客戶應有的原則。它們的創新速度太慢,在專業化和需求水平上落後於其他國家,每筆采購案的背後都有大量政治干預,而大多數采購案更是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進行的。

    意大利的經濟要快速進步,必須降低產業中國有企業的比重。國有企業的民營化也應該朝創造良性的國內競爭方向發展,而不是將國有企業讓給大財團,形成另一波的民間壟斷。這也意味著,意大利政府不能再把國有企業賣給它們在市場上的競爭者,或是會造成它們喪失競爭力的對象。如果意大利有意維持它的國有企業,第12章所列的政府采購原則將有助於它與民間產業進行良性互動。

    法規:產業創新的障礙?國家法規是意大利產業另一個不必要的成本,它甚至形成產業創新的障礙。令人覺得諷刺的是,意大利的法規雖然多如牛毛,產品卻並未因此而更安全,環境也沒有受到更多保護,消費者也沒有得到更好的服務或選擇。意大利的法規只是降低了產業的競爭力,並養成產業的依賴心理。

    為了社會整體的利益,意大利的法規應修正得更有效率,以誘導企業開始行動,並減少政府對企業行為的直接干預,如此才會產生更高的效率。法規如果要反映國家利益,不應該只是成為現有產品或企業的保障,而是應該對創新、競爭等行為進行松綁。意大利的立法部門必須建立自己的權威,保留一些政治角力以外的空間,在法律的執行上也需要加把勁。

    以國內競爭帶動國際競爭?意大利是一個以國內競爭帶動國際競爭成功的典型。它的瓷磚、皮鞋、成衣、紡織、家具、餐具等產業,能夠在國際上具有高度競爭優勢,原因就在於它們在國內市場的競爭都非常激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有企業、銀行業等缺乏國際競爭或受到政府保護的意大利產業,鮮有國際競爭的實力。這些產業在保護的環境中主導國內市場,收益率雖然很高,但是國際競爭能力卻非常薄弱。

    除非意大利的產業能夠擴大競爭層面,否則要想遲一步發展將很困難。在發達國家中,意大利是極少數沒有立法禁止托拉斯行為的國家之一。但是今天的意大利,其當務之急就是取消限制進入市場的資格或導致卡特爾形成的法規。除此之外,應該禁止產業龍頭之間的相互並購,而國有事業民營化的目標也應該放在刺激全體產業發展而非淘汰競爭上。例如,菲亞特買下阿爾法·羅密歐,這種做法事實上是在傷害意大利汽車業的生命力。

    當前意大利的產業政策將使產業發展趨於惡化。當產業全球化的趨勢,以及歐洲市場的整合程度越來越高時,許多意大利企業振振有詞地強調,要擴張產業規模才有利於競爭。意大利各種產業的龍頭也在進行並購行動。由於國內市場的並購行動只會淘汰有效率的競爭,所以,意大利企業的做法是個重大的錯誤。事實上,意大利的企業要擴張它們的規模,比較好的做法是並購外國公司以打開國際市場。畢竟,當企業在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上建立了競爭優勢的基礎,其在國際化過程中的競爭優勢才能持續有力。

    發展產業集群?許多國家在經濟發展和繁榮之後,出現城鄉差距的問題。意大利也不例外。長期以來,意大利政府一直根據資源條件制定區域政策,試圖借此縮短南北差距,但是效果一直不佳。問題主要是出在政府喜歡用補貼手段吸引企業到南部設廠,鎖定的目標又放在汽車、化工、鋼鐵等大型產業上。然而,在當地缺少產業集群,及符合產業需求的人力資源、基礎設施,以及供應商的情況下,光是靠一兩家企業單打獨斗就想產生競爭優勢的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3

    意大利政府如果要擴張並刺激產業在南部生根,更有效的做法是發展產業集群。成功的產業必須要有現成而集中的企業、技術以及相關產業。在意大利南部,具有發展成為產業集群的產業包括食品相關工業、旅游業等。雖然目前此地可能發展的產業只此兩種,但若政府的協助朝設立專門性教育研究機構、當地大學和研究所、配合產業需求的基礎設施以及出口促銷等方面進行,一旦本地的產業成型,它自然會刺激供應商、相關產業等的發展。

    還有一項能提高產業發展效率的做法是,意大利政府可以取消補貼政策,而以根據企業獲利而定的減稅措施替代,因為接受補貼的企業往往在發展效率上交白卷。

    改變企業的戰略和結構?如果意大利的企業要延續它們的競爭優勢,它們在管理戰略和做法上必須更進步,尤其是前面提過的人力資源和研發方面的管理。傳統的意大利管理模式很適合中小企業,它的一些特色如強調對公司的高度忠誠、家族企業結構以及彈性等,至今仍應保留。不過,今天的意大利企業已經不能再依賴領導人的個人魅力,或由領導人掌握全局,今天的意大利企業需要引進受過職業培訓的經理人,更優秀的管理技巧,以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應付更復雜的局面。如果意大利的企業在組織結構上缺少職業經理人,其核心業務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現代化的企業結構也將使意大利的企業家更有效率。

    意大利的企業也需要應用更多的全球化戰略。如果它們想要延續並擴展現有的競爭優勢,很多企業需要發展健全的國際營銷渠道,有時,它們也應該在國外設廠從事制造加工。由於資金不足,許多意大利企業在國際化時必須與外國公司聯盟。不過就長期而言,這種做法不見得很有利。如果意大利的企業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從國內發展出攸關競爭優勢的技術和資金,單靠借用外力並不能真正解決它們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意大利企業可以把聯盟當成自己轉型的一個過程,或是利用它達到更高層次的特定目標,但不能把聯盟當成長期的戰略。4

    意大利的企業正在重復其他國家在多元化經營上的錯誤。企業在不相干的領域發展多元化經營,已被證明會導致長期的失敗。今天的意大利雖然也有財團,但它們是在過去無效率的資本市場與人為的競爭限制下形成的。由於時代已經不同了,意大利的金融集團應該盡快把發展目標從財團轉為少數緊密相關的核心事業,並在這些領域中扮演世界級的角色。它們必須認清,競爭優勢與規模大小並不相干。在發展新企業方面,盡管有些新企業的成長速度很快,令人心動,可是如果與本業不相干的話,中等規模的意大利企業不應該盲目投入,而應集中力量守住本業和相關產業領域。在意大利企業多元化活動中,貝納通走進金融服務業、貝盧斯科尼從制作電視節目轉戰零售業,都是有爭議的做法。反過來說,弗茲公司從核心業務出發,逐步向周邊進行多元化,並進軍全球市場競爭的做法,則是比較理想的產業發展模式。

    瑞典的行動指南

    在21世紀初,瑞典因為在某些領域技術突破,產生比較精致的競爭優勢後,就已進入創新導向的發達國家之林了。瑞典因為在制造業等產業的生產率持續提升,帶來經濟的繁榮。它的產業已經高度集群化了,這使得瑞典的企業在很多產業中維持它們的競爭地位。而且,由於研發方面的穩定投資和全球性營銷渠道的建立,更使得這個小國擁有許多跨國公司。瑞典在生產成本上的敏感度和產業結構上的重組速度,要比其他國家來得快。

    然而,瑞典的經濟仍然有它發展上的陷阱。比如,即使和瑞士等小國相比較,它在消費性產品、國際市場服務或其他大型產業部門的競爭上,都有不足之處。經濟擴張動力關系到生產力的發展,但在瑞典,這股動力卻在日漸衰落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瑞典就鮮有新企業能在國際市場稱雄。瑞典在創新方面的過程日漸緩慢,並且局限在極少數的產業領域。對於產品生命周期短的產業,它更是一籌莫展,而瑞典的公共部門更限制了相關領域民間部門的發展。

    在瑞典,傳統型產業已經停止成長,部分以天然資源為基礎的產業更是開始萎縮。發達國家當中,瑞典是極少數依賴生產成本競爭的國家。盡管它利用貨幣貶值使很多家居用品產業勉強維持出口能力,產業重組中所釋出的勞動力也被政府部門吸收掉,但是,瑞典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它的平均主義造成發展失衡,其整體生產力的發展情形正處於貧血狀態中。

    瑞典的情況說明,當一個國家的社會價值、產業政策以及未來經濟發展不協調時可能產生的後果。瑞典所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避免這種失衡趨勢繼續下去,繼而造成全國生活水平的降低。以下則是一些瑞典政府和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

    修改產業政策架構 瑞典政府幫助產業改善國際競爭地位的主要工具是貨幣貶值,許多產業也依賴這項政策維持出口。除了貨幣貶值外,另一個瑞典人關心的而且與競爭力有關的問題是他們的工資和電價。可是,如果將問題局限在這些方面,似乎是過於重視生產成本,也把國家競爭優勢的模式看得太狹隘。

    在瑞典的經濟中,原材料產業所占的比重確實很重要,但是只拘泥於生產成本等問題,將會延緩瑞典擴張和提升經濟基礎的過程。瑞典要提升和擴張競爭優勢,它的政府與產業應該思考更大的產業計劃。如果不修改產業結構,威脅產業的壓力會繼續存在。

    投資創造生產要素?像瑞典這種發達國家,除非加速提升生產要素質量,使其與其他發達國家並進,否則要維持它在經濟上的相對繁榮,本身就是件困難的事,所以瑞典應該加速它的投資步調。和其他國家相比,瑞典在教育體系上的表現已沒有領先的優勢。它需要更專業化的培訓計劃,特別是像電腦、軟件、新材料等跨產業的技術領域,更需要馬上著手進行。如果瑞典缺乏高級技術勞動者和專業人才,必然影響到它的經濟發展。

    瑞典政府雖然傾向於扮演解決問題的主角,但這不是它能獨力解決的。瑞典政府應該把大部分政府主導的計劃經費轉移到大學,而瑞典的企業則應該增加它們在技術和人力資源發展上的投資,形成客戶、供應商、相關產業的聯手行動。這種創造生產要素的聯合投資應該增加。

    改善國內的需求條件?瑞典如果不改善國內在消費性產品和服務方面的需求條件,它在發展新形態的事業上將很辛苦。瑞典的稅收政策並未鼓勵采購高級消費產品的能力,因此這些產業在國內的需求性相對減弱。而瑞典政府在服務業部門扮演主導的角色,又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權,以及新事業發展的可能性。雪上加霜的是,瑞典政府還禁止廣告及其他現代銷售技巧。

    事實上,瑞典有發展商業以及消費性服務方面的潛力。它的優勢在於瑞典人的語言能力、國家的中立立場、過去在自動化服務功能上的突出成績,還有大量瑞典籍跨國企業可以提供國外需求等。宜家這樣的國際級家具零售商,正是瑞典借制造能力發展出國際性服務業優勢的例子。如果瑞典能夠提升國內需求條件,培養新事業的發展氣候,它的經濟基礎是可以繼續擴張的。

    公共部門的角色?瑞典人對“大政府”的共識,使公用事業要大幅民營化很難。然而,瑞典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改善公用事業的表現,使這些公共部門的活動為產業發展帶來最大利益。因此瑞典的每一項公共企業都應該具備刺激產業活力和創新能力的功能。以醫療采購為例,它就應該強調、鼓勵企業發展新的醫療產品和服務。

    瑞典要繼續提高它的經濟生產力,首先必須大幅提升國有服務企業和其他領域的生產力。長期而言,引導這些企業朝民營化發展是唯一的辦法。民營化才能保證這些企業持續提升它們的生產率,並加強它們在國際市場的活力。從這個角度觀察,Procordia這家國有企業近年來正逐步民營化,這是瑞典公用事業積極改變的一大步。瑞典的社會民主黨對民營化的重視,以及修正其他公共服務部門的做法,也有它的重要性。

    瑞典應該削減公共部門的比重,除了基於生產力的考慮外,還有其他的理由。例如,公共部門的生產率低,卻吸納大量勞動人口,已經造成瑞典企業面臨本地稱職員工不足,必須求助海外的現象。這顯示,瑞典政府的事業不但限制了國內的生產力,甚至還威脅到民間提升生產力的能力。瑞典如果真的希望經濟能夠發達,必須重新調配公共部門的資源。

    鼓舞企業家?在瑞典的大環境中,經濟上的成就並不受到鼓舞,人民和企業的目標也因此受到影響。瑞典的所得稅率高得驚人,社會規范也不鼓勵人民通過經營企業而致富。因此,瑞典的經理人與工人雖然重視紀律、能力強而且有效率,但是很多時候卻缺乏冒險、開疆辟土及創造競爭優勢的意願。

    要改善這種工作心態,稅制是最容易著力的地方。瑞典在稅制方面已經出現很多建設性的討論,不過要降低稅率,重要條件之一是必須縮減公共部門的支出。其他可行但困難度較高的做法包括,鼓勵企業積累更多財富,突出個人薪資與能力成就的關系等。有些瑞典企業把淨值變成可轉讓公司債賣給員工,這種做法雖然遭到工會反對,但不失為一種積極的方式。另一個進步的征兆是,瑞典人已開始討論限制企業准備金免稅額度的問題,這對瑞典企業的經營也會產生正面的壓力。

    國內市場競爭日漸衰落?瑞典產業的最大障礙,可能來自於日漸衰落的國內市場競爭。在瑞典的產業中,雖然有些已經走到開放市場與全球化戰略,取代一部分國內市場競爭。但是總體來看,瑞典的國內市場競爭活力正在衰退中。如果國內市場壟斷,或競爭者之間相互合作的情形不能扭轉,瑞典在產業發展與加速創新的步調上並不樂觀。瑞典對企業並購、貼牌生產或技術合作的尺度過於寬容,原因是他們相信合作達到一定程度時,對大家都有好處。產業因此常直接買下國內競爭者,而不是以競爭帶動創新,但是後者才是造成整個國家產業都獲得改善的途徑(有關競爭對生產要素的快速創新、供應商的發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好處,可以參考第3、第4章)。

    瑞典的《反托拉斯法》只管制國內的產業,而不管制其跨國企業,主要是為了保障瑞典企業能以規模經濟在國際市場競爭。這個觀念並不正確。即使是小國,也不應以成為產業盟主為目標。瑞典應該了解,維持國內競爭,以及開放服務業等原本封鎖的市場,才能確保它的競爭優勢。

    培養新企業?瑞典產業的另一項重要挑戰是,如何激發既有企業與新企業,以形成新的產業。即使是已經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的瑞典產業,也應該提高它們的層次,因為如果瑞典缺少新產業與新的就業需求,它既有的繁榮必將受到傷害。

    前面提過,若要鼓舞企業家,瑞典必須大幅修正稅率。瑞典的企業家目前的稅後所得通常不足以冒險再成立新公司,社會對創業活動的評價也不高。更糟糕的是,瑞典的稅法不但影響企業家成立新公司的意願,甚至還鼓勵企業主將小公司賣給大公司。

    瑞典政府必須把政策焦點放在小企業而非大企業的需求上。創業誘因很重要,可行途徑也很多,例如成立一個完全的民間風險資本市場。目前,瑞典的風險資本體系是由政府主導,免不了官僚化和無效率。瑞典需要由政府和企業領袖聯合發起運動,教育社會大眾認識培養新產業的重要性。這些做法會改變這個國家的一些既定觀念,並鼓勵更多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出現。一些跡象顯示,今天的瑞典大學畢業生,對於自行創業的興趣正在提高中。這個趨勢應該被強化而非遭到社會壓力的扼殺,以免萌芽中的新一代企業家紛紛出走,到海外尋找機會。

    建立母國基地?瑞典企業的高度國際化,使它們能在國際市場上維持既有的競爭優勢。不過,潛伏的危機是,在瑞典企業熱衷於國際化的同時,它們往往忽略了母國基地的重要性。企業發展全球化戰略,有助於競爭優勢的加強與延伸,但並不能創造競爭優勢。真正的創新還是來自於健康的本國環境。

    瑞典企業傾向於在海外市場活動,並且減少投資於國內企業的發展。部分原因是國內缺乏熟練的勞動力(前面已討論)。但是這種情形若繼續發展下去,瑞典的創新能力會受到更多的限制,造成更多新企業發展的障礙。無論國際化的程度有多高,企業需要母國基地以保持它的活力。對於總部仍在瑞典,但形態已經高度國際化的企業,這一點尤其重要。

    選擇社會價值觀 這裡所提出的變革建議,基本上與當前瑞典的社會價值沖突。今天的瑞典強調的是收入的再分配、平等主義、高度關心社會福利、合作取代競爭,以及大政府角色等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因為經濟的繁榮而持續不斷。然而未來的國際經濟發展趨勢必將迫使瑞典人在維護這些價值觀與保持現有生活水平之間作抉擇。

    瑞典的社會價值觀是它避開走上富裕導向階段後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它也在削弱維持創新導向經濟所需的活力。在瑞典的社會價值觀中,重視安全與環保等觀念對它的產業在國際競爭上是有幫助的,但是如財富再分配、平等主義、政府經營服務業等觀念,則會限制該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當前,瑞典已開始針對變革進行規劃,這也使它的產業出現了另一波高峰的可能性大增。

    日本的行動指南

    “二戰”後的日本,很成功地由生產要素導向階段,長驅直入創新導向階段。日本企業已經從產品價格的競爭,進步到高級產品和流程方面的競爭,這樣的成就沒有其他國家可與之相比。在日本,由於鑽石體系的各個關鍵要素充分運作,許多產業在創新與活力上有非凡的表現。當整個鑽石體系積極自我強化的效應出現後,日本產業間產生良性競爭,彼此刺激而進步,並促使國內需求不斷發展。這些源源不絕的動力,使得成功的產業還在不斷擴大它們的基礎。

    另一波提升日本產業競爭優勢的沖力,是日元升值。受到日元升值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開始朝高科技、產品差異化以及提高生產力的方向發展;更重要的是,日元升值的震撼促使日本企業終於走上全球化戰略之路。過去,很少有日本企業嘗試全球化。如今,許多已經是國際級的日本企業開始在海外直接投資,而且動作越來越快。它們將簡單的加工產業移到海外後,國內的生產力大幅提高。全球化的行動不但有助於日本企業打破其他國家的保護主義,同時日本也得以擺脫自己經濟發展上的弱點,更大大增加了日本企業在投資國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雖然日本的國民收入正在不斷增加,但是由於日本人的居住條件不佳,並且缺乏休閒時間,許多產品因而無法在日本國內市場推廣。在日本政府的鼓勵下,這種現象已漸有改變。許多日本大企業開始減少員工的工作時數,這對國內休閒產業的成長也有實質性幫助。5另外,像購買第二棟房子,以及重新裝潢現有住宅的風氣也在增長(日本人稱為“翻修”)。這些趨勢也將創造家具和家居用品方面的新需求。日本的國內市場因為受到外商投資、洋貨大量進口、本地生產力提高的影響,就業機會一直在增加,也吸收了其他產業溢出的勞動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正大幅減少它對經濟的直接干預。

    若是日本經濟繼續維持這樣的優良基礎,要保持穩步成長應該沒有問題。然而,日本當前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在產業奇跡以外的其他無效率的產業部門。因為後者可能會拉下整個日本的生產力。長期而言,日本所面臨的挑戰是本質性的問題,像如何保持活力並避免走向富裕導向階段的弊病。目前日本正處於利潤不斷積累、債務快速清償、財富不斷增加的階段,然而這些現象所形成的力量往往會使經濟走向德國、美國、英國的發展模型。今天的日本,制造業及整體生產力的提升速度已經明顯減緩。

    日本是一個高度成功的國家,它的挑戰是如何維持成功的基礎並持續發展。以下就是日本將面對的課題。

    再提升教育質量?經濟發展需要人力資源的同步發展。日本需要大幅改善的是它在中等教育(尤其是職業學校教育)以及大學教育的體系。到目前為止,日本的教育體系充分支持了產業的發展與提升。然而,日本未來將需要更多高級技能的勞動力、新而專業的技術,以應對越來越多的新產業競爭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日本若要通過這個考驗,無論是員工還是經理人都必須具備電腦、國際企業、外語、市場營銷及其他未來產業所應有的基本能力。但是以電腦教育為例,日本在1987年時,小學擁有電腦超過兩台的,僅占總數的14%,中學方面也只有36%;同時期的美國,擁有兩台以上電腦的小學占85%,中學更高達92%;英國在1984年時,不但小學的電腦普及率已達99%,中學更是100%。6

    日本的在職員工培訓只在少數大型企業中才有,因此受過良好培訓的勞動力只占全體勞動力的一小部分。日本當前應以加強學校教育來填補勞動力市場上的需求,因為企業的在職培訓雖然重要,卻並不能取代一流大學或優秀的技術職業教育,後者才是培養專業人才、迎合產業需求的主力。

    日本的教育體系強調中央控制和標准化。這種做法目前還能滿足產業的需求,但會是未來經濟進步的阻力。面對未來的趨勢,日本教育的課程必須越來越靈活,並考慮學生和地方需求。日本的大學雖然已有基礎,但是表現的標准應該再提高,教學的質量應該再改善,課程內容(尤其是非技術性領域部分)也應該更完善、更廣博。目前最急切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改善大學電腦方面的課程設計。另外,日本的技術職業學校雖然還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但可喜的是,成長速度很快。但是技術職業教育應該往培養專業性產業的專業技能員工方向發展,以彌補公立教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部分。對日本人而言,發展與提升技術職業教育質量,應該是他們努力的首要任務。

    獎勵大學研究?國家的經濟要進步,必須不斷提升基礎研究與新科技研究的能力。日本的研發體系因此必須減少對大企業的依賴,創造出更寬廣的空間。可行的做法就是增強原本薄弱的大學研究計劃。如果日本企業要持續其高級技術研發能力,以及提升基礎領域的創新能力,日本的大學便需要大幅增加在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因為大學研究是產生新企業的搖籃,也是培養一流產業科技人才的溫床。

    另一方面,日本企業也需要和大學進行更多合作。目前彼此之間的合作研究計劃實在太少。日本企業應該對大學研究提供更多的財力贊助及更多的配合,例如TRON系統的研究計劃,即是彼此開始合作研究的象征。東京大學也已經開設企業贊助課程,這樣的合作活動絕不嫌多。

    日本如果能提升它的大學教育課程與研究計劃,將促進培養公立大學和教師研究能力。日本教育部和通產省一樣,都需要學習扮演更靈活、更少干預的角色。同時,政府也應該鼓勵私立大學更自由的實驗和創新。

    國內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國內市場是引導經濟進步不可缺少的條件。日本的國內市場也正在創造和擴大對高級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政府有責任排除這個轉變過程中所出現的障礙。例如,當日本人的休閒時間已增加,並刺激了新產品與服務的發展時,政府和企業都應該作自我調整,跟上這個具有積極意義的發展腳步。引導今天日本市場需求的重要力量還有住宅翻修趨勢,因為它將打開很多新產業的市場需求,為家庭自動控制系統或小型衛浴設備等日本產業提供在國際市場揚威的新機會。基本上,當產業發展重點放在改善生活質量時,它具有雙重利益。比如運輸、電信、醫療保健、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努力,不但可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也會激發產業的創新能力。

    消除營銷體系的障礙?在日本產業迫切追求於國際上的成功時,它的批發與零售體系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將成為主要的障礙。對日本企業而言,經營國內市場的企業(例如日用品)必須能應用世界級的市場營銷手法,跨不過創新難關的落伍產業可能每況愈下。為了激發國家生產力以及鼓勵更多外國產品進口,日本應該取消對批發和連鎖店體系的人為限制。

    醫療保健有待加強 基本上日本的醫療保健體系,不利於相關產品和服務項目的創新。日本人應該了解,醫療保健體系不僅關系到全民的健康,也在國家生產力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國家的進步,它的重要性更是與日俱增。目前日本是所有發達國家中醫療保健問題最嚴重的國家。除非提高醫療業的采購和服務效率,增加彈性和多元化,否則醫療保健問題將成為日本經濟的弱點。日本要改善醫療保健,先決條件是取消中央控制作業,如此才能使供應商接觸到並了解何謂高級需求,進而培養它們的國際競爭力。

    取消服務業的限制?在國際競爭中,發達國家依賴服務業優勢的比重越來越高。許多日本的服務業雖然已經發展成型,但是缺少國際化,這也將限制產業集群的深化和經濟發展的潛力。越來越多的日本公民及企業跨國發展,他們將是日本服務業國際化發展的主要潛在力量。但是已抓住這個趨勢的日本服務業,例如銀行業和貿易業,對爭取當地客戶的努力仍不夠積極。

    日本想讓服務業在國際上發展成功,不僅需要擴展對非日本客戶的服務,也要加強語言能力,並且要建立更系統化的服務流程、更精致的信息系統(這方面日本落後尤其多),並對海外據點和工作人員素質作更多的投資與培訓。

    此外,日本政府應該取消在營銷、建築、金融服務等其他國內服務性產業的限制。過去的限制只會降低那些產業的競爭與活力,妨礙它們在國際競爭的能力。這樣的原則同樣適用於日本制造業,因為如果本國制造業缺少活躍的競爭者與自由創新的能力,服務業根本不可能在國際上有所發展。

    振興缺乏生產力的部門?本書曾提過,日本同時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形態。一方面,它擁有一些全球最具生產力、發展能力最強的產業;同時,它也存在很多生產力極低的產業,例如營銷和零售業。其他像建築業等廣大的服務性產業領域,日本員工的生產率普遍相當落後。卡特爾等妨礙競爭的結構在這些產業中更是司空見慣。7

    日本的農業與制造業也有相同的情形。它們的生產力和產品質量落後世界一流水平一大截。它們大多避免國內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像化工相關產業、煉鋁業、煙草業、食品業、造紙業、人造纖維業和塑膠產業等比比皆是。這些產業能夠繼續維持不變,是因為它們大多處於通產省有效防止進口或“合理化”卡特爾的保護政策下,結果造成產業界毫無競爭力與效率可言,幾乎可說是沒有打入國際市場、爭取一席之地的條件。

    事實上,這些范圍大又缺乏生產率的產業領域,已降低日本經濟的整體生產力。從總體經濟觀察,日本的平均生產力落於美國、德國等國家之後。以1985年為例,日本制造業的平均產能落後美國32%。8對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而言,這些落後產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只會日漸擴大,甚至難以克服。如表7–1所顯示的,日本國家生產力的提升速度已漸減緩,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也將受到傷害。

    日本要改善這個問題,處方之一是開放這些缺乏生產力的產業部門,讓它們自由競爭。如果日本希望繼續提升國民生產力,勢必要擴大進口規模。第1章所探討的內容說明了一個事實,進口不但會刺激本國產業改善生產力,還會釋出勞動力和資本等資源,使它們轉入更有生產力的部門。日本在1987年時,進口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9%,這個數字是本書所研究的10個國家中最低的(即使美國都有9.5%)。過去幾十年間,當其他國家都在快速開放進口產品時,日本市場卻交了白卷。然而,加緊開放市場不僅會幫助日本解決它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問題,還將保證本身經濟的持續改善和繁榮。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的進口貿易雖然開始增加,但舉國上下卻對此舉抱有不滿的情緒。日本人民應該認清的一點是,日本經濟要進一步提升,前提之一就是克服這種偏見。

    轉變發展目標?國家經濟一旦成功,幾乎無法避免國民、投資人與企業轉變發展目標的趨勢,而當這個趨勢蔚然成風後,又會危及產業的活力。今天的日本便存在著目標轉向的危機。

    今天日本國民的工作意願正隨著收入提高、國家財富快速積累而改變。許多日本人都指出,年青一代的日本人對生產線工作以及對公司的忠誠度都降低了。中年轉行的現象則在不斷增加。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從1986年以來,日本理工科大學畢業生選擇制造業的意願正在持續下降,而投身財務管理、保險或房地產等行業的人數卻增長了兩倍。9日本人的個人理財態度,也從創造財富轉為享受財富所帶來的最大利益。目前市場投資選擇的自由化更使得這樣的轉變日漸火熱。日本人在工廠現場的工作意願,正在逐漸消失。

    日本的新一代管理人,也正替代那些戰後白手起家的企業創辦人而入主產業核心。第一代企業家敢為前景冒險的精神,正被職業經理人與保守主義傾向所沖淡。

    另一方面,日本企業也發現,從股票市場或房地產上賺錢似乎更容易。並購其他企業,也比創新產品與流程來得輕松。事實上,一項最近的調查發現,東京股市的1010家上市公司中,竟然有55%在玩所謂的“金錢游戲”,這也是歷年來調查中比例最高的一次。10這樣的轉變顯然將減少日本企業對生產和創新的投資。經濟要持續增長,財富必須用在生產力上。

    由於全球金融市場的變革,日本的資本市場也在發生變化。這樣的轉變也將對日本的投資者和產業目標產生重大影響。在日本的債券市場中,過去沒有經營權的法人投資者,正在擴大他們的影響力。他們一改過去幾十年消極的心態,開始關心企業的投資回報率,並成為改善企業經營的壓力源頭。在東京股市,野村、大和、山一和日興這日本四大證券商就占了整個交易量的80%。它們不同於一般銀行或保險公司,它們的興趣主要在於交易以收取傭金。一些跡象顯示,這種法人投資者之間的債券、股票買賣正在增加。

    日本股市的持續成長已帶來可觀的股票利潤。不過,日本資本市場的發展,加上外商持有日本企業股票的增加,將會降低日本企業對持續投資的意願。

    在資本市場的規范上,日本政府應該避免步美國的後塵,形成鼓勵企業一味追求短期利潤的偏執行為,或純粹就財務表現進行企業並購活動。日本的稅制更應該保證投資人維持合理的投資意願。在現行日本法規中,對長期資本收入課稅就是抵消生產力的行為。

    全球化戰略?日本企業已經脫離成本競爭的格局,轉入追求產品差異化,以及更高級的技術創新階段。它們的下一個挑戰將是實施全球化戰略。全球化戰略的第一步是將本國的產品銷往海外,第二步是分散生產活動,尤其是將加工層次較低的項目移到海外據點生產。前面提過,日元升值是日本企業全球化的媒介,不過全球化的風險是,一旦建立海外據點,它們很快就會成為高度自主性的個體。這種情況在美國和歐洲的跨國企業中屢見不鮮。因此,全球化戰略下的日本企業必須解決的一大問題是,如何協調與整合海外子公司之間的活動。

    日本企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未來如何多元化。日本產業過去創造的競爭優勢,大部分來自於產業循環,以及由核心事業跨入相關產業的內部多元化。然而有跡象顯示,這種多元化形態正受環境的沖擊而在改變中。

    會出現這種變化,一部分原因是財富快速積累,使日本企業正加速發展不相干的新事業。傳統上,日本企業因為將投資的利潤再投資,以維持事業成長,所以實質獲利並不高。如果獲利無法增加,公司的股票價格又主導公司形象的話,企業朝不相干領域的多元化及財團化發展的步調必然加速。這種現象已經在日本的大企業中出現。例如,索尼公司涉足保險業,新日本鋼鐵發展郵購服務。在企業進行多元化的同時,日本企業的並購活動也越來越多。在日本,企業並購的數目已經從1984年的140件,增加為1988年的223件,同一時期,日本企業在海外進行並購的案例也由44件增加為315件。11

    如果這個趨勢不斷擴大,根據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經驗,日本經濟的創新速度將開始減緩,企業的重點也將從創造競爭優勢的投資轉為資產買賣。日本人應該牢記,絕大多數不相干的並購活動,最後多以失敗收場。前面提到的幾宗日本並購案例不是已經宣告失敗,就是前景暗淡。

    維持產業的活力?在整個日本產業版圖中,具有國際競爭力,並在國際競賽中站穩腳跟的產業還是不多的。更值得關心的是,已經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積累了相當多資源和能力的企業,卻開始失去競爭的動力。對處於成熟期的市場,日本企業習慣性地要求政府保護以減輕競爭壓力。今天的日本,所看到的是並購日漸普遍,股市壓力日漸擴大,產業也開始僵化。1989年時,三井銀行與太陽神戶銀行合並成為日本第二大銀行,充分顯示了日本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同時,日本經濟的其他部門因為長久以來受到保護與競爭隔離,也在抗拒變化。

    過去,日本因為許多產業的內部激烈競爭,《反托拉斯法》似乎可有可無。但是絕不能因此認定日本不需要《反托拉斯法》。不久前,日本產業界在大型產業集團主導下,剛剛出現講求效率的產業聯合體系。最近日本政府更試圖對一些重要產業設立進入門檻,促成集團化的活動。通產省的原則還是傾向於以設立門檻或封殺,以保障有序競爭並防止壟斷。不過,例證清楚顯示,這類政策對產業發展生產力並無幫助,更不可能促使產業在國際上成功。

    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有《反托拉斯法》,以今天的產業現象來看,該法中有關並購的規定非常重要,但是其中對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競爭限制應該取消。日本要維持產業的活力,還可以借由打破政府或非關稅的貿易壁壘達成。但今天的日本絕不能忽視過去的競爭形勢。維持競爭是它克服挑戰的依據。

    降低貿易摩擦?日本在出口上的輝煌成績,與其產業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有關,但也導致它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對於貿易摩擦,日本慣用的解決方式是通過談判達成“市場秩序協定”,或對個別國家限制出口。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根據日本產品在該國的市場占有率,制定出口“配額”。

    日本這種做法是有瑕疵的。它維持產業現狀,減少了日本產業內部競爭。這種做法如果流行起來,日本在競爭活力上將受到威脅。同時,日本市場還是個相對封閉的市場,與歐美國家相比,它的非關稅障礙明顯誤導進出口貿易情形,也導致它在歐美國家的強烈抨擊下無法招架。

    相比之下,日本要解決貿易摩擦的最好對策是開放進口。原因是開放進口不但能堵住外國保護主義批判的聲浪,也會導致日本經濟生產力發展。日本人排斥進口的因素很復雜,最棘手的是日本上下普遍視“開放進口”為平息外國人怨氣的工具。事實上,以日本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來看,它確實具備迎接進口產品的本錢。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進出口銀行史無前例地對進口商貸款,日本政府也以減稅鼓勵消費者采購進口商品,這顯示出進口活動已經活絡。因此,類似的政策應該列為優先推動項目。

    日本不乏充滿好前景的產業,例如競爭力非常旺盛的進口產業部門、投資人也是股票長期持有人的產業,或一些經理人寧可持續投資、鞏固企業,也不願意跳入追逐短期利潤的產業。不過,沒有人能保證這種好前景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日本人對他們的競爭體系作過許多假設,同樣的假設也曾在美國出現。然而美國人在國內外競爭環境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反應卻過於遲緩,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日本希望產業持續進步,它的政府政策和企業戰略就必須配合環境,隨時修正。

    瑞士的行動指南

    瑞士很早就進入創新導向階段,也因此繁榮了數十年。其國家經濟實力帶出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遼闊的國際市場成為瑞士經濟的基礎。在瑞士企業中,許多已經高度國際化,這又使得它們能應對生產成本和匯率的變化。

    瑞士的企業在需求條件方面的優勢會持續存在,是因為瑞士國內市場不但高度精致化,也能接受其他發達國家的產品趨勢。當國際市場的需求被區分得更細微,且對產品質量、銷售服務等要求越高時,瑞士企業的實力更得以發揮。像正在國際上興起的環保概念與員工福利措施,瑞士企業早就接納實施。在瑞士,勞資關系一直維持著和諧與靈活。

    然而,瑞士的產業活力不是沒有問題,這些問題甚至可能導致產業成長趨緩。例如,太多瑞士企業保守地維護既有成就,而不去開拓新優勢;它們也抗拒變化或以妥協方式抵消變革的沖擊;更致命的傷害是,瑞士產業正集中力量在並購活動上,創業動機逐漸減弱,冒險家和企業家精神也減弱了。其人均國民收入與生產力的成長速度長期趨於緩慢。

    瑞士的整體情況是,這個國家正奔向富裕導向階段,而這個階段的弊病將使國家繁榮的現狀受限,再者,隨著歐洲自由化風潮興起,歐盟其他國家也加快它們的競爭步伐,瑞士的產業可能將大幅落後於德國、意大利等國家。

    瑞士的例子說明,一個國家即使在持續繁榮中,也會面對許多危機。以下就是一些會限制瑞士未來發展的課題。

    人力資源 瑞士產業在過去如此成功,關鍵在於它擁有提升產業的能力,還有在精致化和差異化的產業環節中競爭的能力。瑞士本身是個天然資源缺乏的國家,要做到這一點,主要是因為它的人力在技術與專業能力上舉世無雙。

    雖然傳統上瑞士很重視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的投資,但在今日的變局中,它的教育體系仍顯得過度僵化和官僚化。它能否迅速回應信息科技、新材料、現代化制造技術和電信科技等領域的崛起,值得觀察。

    瑞士必須重視的另一個問題是,它的勞動力嚴重短缺。雖然外籍勞動者可季節性地在瑞士打工,但是瑞士移民法在技術人力的移入上,依然維持嚴格的限制。往好的方面想,這種做法會強迫產業走上發展之路,也減少對廉價勞動力帶動生產力的依賴。

    基礎科學不敷所需?本書所研究的國家中,瑞士政府的研究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最低。雖然瑞士的企業扛起大部分的研發工作,但是在基礎科學的發展上,瑞士的步調顯然不如其他發達國家積極。這會導致新領域的技術發展過慢,也造成教育體系所培養的科技人才和工程師不敷產業需求。

    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務?國有企業部門也是瑞士發展的一大障礙。瑞士的國有企業不但生產力低,還吸收了原本有限的、企業殷切需求的人才資源。

    龐大的瑞士國有企業造成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整個瑞士必須為高成本、低創新的電信、交通及其他公用事業付出代價。由於政府介入太深,瑞士的勞動者幾乎等於公務員。因此,瑞士有必要重新檢討政府的角色,很多領域也應該開放給民間。國有企業民營化不但會改善服務質量,還將帶動國內市場的需求質量。

    法規限制了創新?瑞士的法規強調穩定和維持繁榮,但逐漸減緩了產業創新和發展的速度。著名的例子是它的員工法規限制加班,還允許員工在年輕時就可以申請退休。另外,像金融服務業的交易稅也適用於海外的瑞士企業,更控制產品價格等。瑞士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將法規還原到“不干預政策”的老傳統。

    企業壟斷減損了競爭力?瑞士傳統上就對企業壟斷行為持比較寬容的態度。雖然有時它也會以“君子協定”來約束企業之間的合作活動,但這方面的法律一直不很嚴謹。例如瑞士政府設立各項非關稅障礙以保護本國工業,又如允許本國企業直接采購等。最近,以並購來創造優勢的行為正威脅瑞士的長期利益和競爭能力(例如,在瑞士國內市場中蘇樂司買下魯迪及蘇爾的紡織機業務部門,威爾第和肯恩的測量設備部門合並)。因為這會降低企業的創新速度,也會因此暫緩改善生產力的動作。

    瑞士要有新的競爭政策,態度上必須作180度的調整。瑞士人必須認清的是,即使是小國,卡特爾和並購行為都不一定會帶來競爭力。瑞士的企業必須有所體會的是,國際上的常勝軍建立在良性競爭的基礎上。隨著歐洲競爭者的增加,培養這種認識也更加迫切。

    調整發展目標?大約十多年前,瑞士企業的發展目標就從發展壯大改為保護防御。傳統上,瑞士的銀行與其他法人投資者有權影響企業運作,企業經理人因為受限於此,傾向於保守地發展。因此雖然造就了長期的繁榮,卻也相對地減少了企業間的競爭。公司不擔心競爭問題,大量的盈余轉增資本,還有股票被少數人把持,使企業在不知不覺中身處險境。許多企業的管理層以安全為由拒絕任何實質改變。

    因此,使競爭活躍起來是瑞士制定產業政策時最應優先考慮的。政府借著降低企業的保護和持股身份的限制,以及要求企業在財務報表上公開資產中的准備金數量,將使企業的活力因而復蘇。瑞士不應該學習美國或英國的資本市場形態。如果瑞士增加投資人對持股的管理權責,將有助於產業的實質改進。

    瑞士人的工作動機不佳由來已久,原因包括勞動市場僵化,休閒意願高於工作動機,還有產業對冒險的消極態度等。瑞士要提高國民的工作動機與產業活力,應該將所得稅的級距降低,以工作表現反映工資收入(目前瑞士的經理人薪資雖高,但是沒有分紅),企業也應該獎勵員工的特殊表現。

    恢復企業家精神?比較瑞士和美、日、意、英、韓等國家的環境,它的新企業發展條件最差。原因之一是瑞士沒有風險性資本市場,它的銀行作風保守,毫無發展風險資本的意願。另外,瑞士人天性不喜歡冒險。這種國民性格造成許多瑞士企業穩扎穩打,不大起大落,不利於他們抓住變革的機會。當不變就是死路一條的時代來臨時,這個問題尤其嚴重。

    如果瑞士不能在新企業上有好成績,它將無法創造新的工作機會,支撐國內市場競爭,並為未來產業打基礎。恢復企業家精神是瑞士政府與企業的共同責任。

    德國的行動指南

    19世紀末的德國,科學和技術都是世界一流的,它那時已經是世界產業發展的發電廠。它的經濟也是從那時起進入創新導向階段的。德國的競爭優勢表現在廣泛的產業上,這也使得它的經濟在國際競爭中健康而強勁。德國企業的競爭力,是靠產品的差異而不是成本低的優勢。德國因為許多產業已有堅實的基礎,例如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健全,並已形成國際分工制造形態,因此它一直在國際市場上扮演搶先創新的角色。另一方面,德國擁有快速創造生產要素的能力,加上化弱點為優勢與需求的壓力,形成了它產業的生命力。

    不過,德國經濟的活力正面臨幾項威脅。德國經濟已經持續繁榮30年,人民生活水平多已達到世界最高的層次,但是目前仍保有世界盟主地位的產業,在市場占有率上卻是不進反退。同樣,它創造新企業的能力,趕不上國內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企業在商品化技術和科學上的突破也越來越少。甚至在新的消費性產品或服務產業方面,德國人只能靠邊站。

    此外,在德國的企業內從上到下的事業目標正在改變。例如德國人越來越關心生活,每周工作的時數較之從前相對減少。德國的投資人與經理人對分享利潤和並購等興趣也在增加,競爭則相對衰落。德國企業內部彌漫著自滿的情緒。當德國照相機產業面對日本競爭時,它的反應異常遲鈍,而鋼筆和鉛筆企業更是已經失去了創新產品的能力。

    隨著自滿而來的是對變革的抗拒。世界大戰造成德國經濟的解體,但也打破了既有的結構,刺激德國在全球經濟中不斷創新而獨樹一幟。長期成功的滋味,使德國全面恢復到戰前狀態。持續的繁榮更使工會抬高姿態,一味追求維持現狀,抗拒變革,仿佛德國以外的世界並不存在。由於勞資雙方無法建立共識,德國企業在董事會的決策流程上也越來越不順暢。

    這些現象都指出德國正走入富裕階段的陷阱中。表7–1的數據顯示,20世紀80年代的德國經濟,不但國民收入增長緩慢,生產力提高遲緩,就連投資也在下跌。這些都是經濟活力松弛的征兆。如果德國想在未來幾十年中保持產業發展的步伐,它的政府和企業必須認真面對下列課題。

    掌握新科技領域?許多德國產業的根本威脅是由於缺乏半導體、電腦、軟件、生物科技等新科技的人才與技術,使它們無法繼續創新。德國產業要易守為攻,只靠企業在海外取得相關技術,再應用到本身專門領域的做法是不夠的。德國政府和企業必須針對這些新科技,進行從教育到基礎研究的全面投資,並在新產業中開花結果。

    德國想讓新科技在國內生根,不但需要舉國上下對它們的肯定和重視,還要克服幾十年來只專注物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偏見。以生物科技為例,由於當前德國的法律對生物科技有嚴格的管制,巴斯夫和赫斯特等企業必須把相關研究計劃移到美國子公司進行,還有一些德國藥廠則在英國發展生物科技研究。

    德國和其他國家的一個相同處境是,由政府資助主要企業進行的大型研究計劃很少能夠成功,即使泛歐的跨國研究計劃也不例外。因此,德國推動新科技的最好做法,是讓企業彼此間活躍地競爭,並促使它們與大學及獨立的研究機構密切合作。

    加強服務業?德國跨國服務企業的發展遲滯不前,國內市場對服務功能的需求落後於各國,各項服務活動也多傾向在國內執行;要設立新的服務公司,也面臨了重重問題。雪上加霜的是,德國的教育在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方面很薄弱,而政府的服務性事業又阻礙民營企業的發展。

    德國缺少具有國際競爭水平的服務業,所以很多產業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速度將不會有明顯的突破。

    缺乏現代營銷工具?德國如果缺少現代化市場與營銷工具,它的企業想在最高級的消費性產品和服務上發展差異化產品,事實上是非常困難的。今天的德國,無論是在精細化的市場調查、消費者行為研究還是其他營銷技巧上,都顯然落後。原因之一是大學在社會科學和管理訓練上的薄弱;此外,德國的法規限制電視廣告、商店的營業時間和郵遞速度等,也造成德國經濟不能大步向前。

    強化企業動機?各種跡象顯示,德國的投資人、經理人和員工對事業的忠誠度正在衰退。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將會傷及德國產業發展的能力。幾十年的繁榮,德國上下都有一動不如一靜的情緒,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工會的態度。德國工會過分強調維持現狀,已成為產業發展的絆腳石。今天的德國人享有全世界最少的每周工作時數,這固然與社會繁榮有關,但也會影響到未來生產力的發展。

    德國的經理人和投資人對事業的態度也不如前。他們越來越注意短期的股票價格,財務管理成為大多數企業中最重要的一環,而通過並購發展的企業多元化,有時也會出現在毫不相干的領域中。從幾家毫無關系的企業合並成AEG公司這個案例來看,德國企業進行與本業不相干的多元化,必然以失敗收場,這種現象舉世皆然。

    對德國而言,這些變化已出現一段時間了。德國在稅制上的變革,對投資人與企業的發展將有更不利的影響。從1990年1月1日起,德國取消對長期資本所得的免稅規定,此舉造成投資人在投資時間上的縮減。新稅制已導致好幾家德國企業賣掉自己的企業,並使產業內部的並購風氣滋長。這種民營轉國有的變化,會降低投資的速度,也將削弱德國人對核心事業的忠誠度,市場上的風險性資金與民間資金更因此而裹足不前。如果德國希望在減稅的同時增加國庫稅收,與其提高資產所得稅率,不如提高短期資產所得稅,取消累進級差距以擴大稅基,並縮小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的規模。

    挽救競爭頹勢?今天的德國產業,尤其是大企業,很容易令人想起美國產業未走下坡前的情景。在許多重要的德國產業中,擴大規模的行動正不斷進行著。德國人過於熱衷並購與聯盟戰略,有時甚至會威脅到整個歐洲的產業競爭形態。德國產業另一個逐漸浮現的問題是,由於每家大銀行在各大產業的重要企業中都有決策席位,不論動機如何,它們絕不希望所投資的重要企業處於相互競爭的局面。這種由財務考慮出發的現象,也助長了前面提到的企業相互並購的風氣。德國企業的經理人正為了爭取董事會上的發言權而奮斗。

    “不求戰”的文化會使德國產業很快失去原有的國際市場地位,無論政府官員還是企業決策者都應該正視這項危機。補救之道是,不但不能放松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嚴格執行的《反托拉斯法》,還應該鼓勵放寬更多競爭行為。涉及競爭者之間連鎖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應該明確於法律中確定,人為的進口限制措施應該取消,而產業內部主要競爭者之間的聯盟行為必須禁止,某些情況下允許卡特爾行為的相關法律也應該修正。如第12章提到的,壟斷國內市場並無助於德國的競爭力。最後,德國人應該反對歐盟在高科技產業上合作與集中發展的趨勢。

    自由化與民營化 德國要保持現有的產業競爭優勢與創造新產業的競爭力,現成的工具是自由化和民營化。德國在民營化上已經小有成績,但類似電信、交通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民營化不僅會刺激這些產業直接競爭,還會帶動相關領域的供應商或客戶也跟著進步。不過,預備要民營化的國有企業絕不能賣給該產業中的主要企業。

    發展新企業 德國在發展新企業方面的表現並不理想。它的大企業鮮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成立發展的。部分原因是德國人天性不愛冒險(這一點與瑞士一樣)。對德國人來說,失敗是件難以接受的事,人民更傾向於在已經制度化的企業中找份安穩的工作。德國人並沒有意大利企業家獨立經營的活力,更缺少像美國人那種突破限制的沖勁。此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受到當代哲學思潮的影響,德國人不但不認為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反而視他們為剝削其他人財產的惡霸。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德國缺少運作良好的風險性資本市場,無論風險投資、民間投資還是銀行體系都過於保守。如果往深層分析,這些問題部分源於德國法律為了保護投資人,不當地限制了這些機構對新企業的投資活動。

    德國發展新企業的另一個障礙,是它缺乏在新科技領域的突破性成就。在現有領域的技術改善上,德國人的能力是令人欽佩的,然而他們在新領域的技術方面並不突出。在德國,因為技術擴散效應形成新企業的情形並不多見。如果德國提高它在新科技上的投資,不但對現有的產業有幫助,還會帶動新企業的發展。

    過去幾年當中,德國已經開始發展風險資本市場,這對德國是重要的一步。此外,各主要大學在新科技的研究也促使一些新科技的公司產生。如果這些起步的措施能延伸,並擴及重要科技領域,德國產業會出現轉機。同時必須進行的是,限制風險投資的法規應該放寬,鼓勵長期投資的誘因應該恢復。

    重建經濟活力的課題看似龐雜,但德國具有一項一般人常忽略的資源。從兩德統一後,政治變革所激發的活力正成為德國經濟上難以估計的新力量。今天的德國,無論產業還是勞動力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例如迎接新市場需求等)。德國究竟要選擇開放競爭、重新起步,還是尋求政府干預、實施經濟集中措施,決定權掌握在德國人自己手中。

    英國的行動指南

    英國進入富裕導向階段後的弊端困擾已有一段時間了。這也導致英國人尤其是一般工人的生活水平每況愈下。在英國,競爭優勢的失落甚至已經形成一種慣性,從一個產業傳染到另一個產業。人民收入減少又侵蝕到需求方面的質量。國家稅收不足更導致政府在創造生產要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上的投資減少,進一步減損了未來的競爭優勢。這種逆向的慣性一旦發動,很難停止。

    不過,一些蛛絲馬跡也顯示,英國的競爭優勢在某些方面正在復興。它在石油、化工、制藥、軟件、出版、金融服務、消費性產品等方面的地位仍然維持著。企業在這些產業的零售實力正在增強,制造能力在回升,生產力在提高,投資情況也在改善。

    英國政府的政策明顯偏向刺激經濟復興,所以使經濟發展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動力。另外,社會價值改變、經濟掛帥、國有企業民營化或轉向等風潮,或多或少也有助於英國產生新的力量。

    不過,英國的產業復興仍然是脆弱和零散的。它的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許多產業中的復興行動也有局限性,它們只是一個小戰略的改變,或是生產成本的降低,或是勞資雙方開始尋求更合理的權力平衡而已。並購活動雖然盛行於企業之間,但是對產業發展競爭優勢的效果卻不顯著,尤其在制造業方面,並沒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英國的企業雖然已不再犯一些過去的錯誤,但並未因此發展出有利於未來競爭的新基礎。英國真要脫胎換骨,它的產業需要新的產品和流程。簡單說,英國需要創新。

    促成英國就業率提升的一個因素是外商投資,但是絕大多數的外商著眼於降低生產成本,因此重點放在以低工資、非專業性工人進行產品裝配作業上。這種類型的外商投資對改善英國經濟雖不無助益,但是過度依賴裝配加工的外商,同樣會限制英國生產力的提升。

    英國的案例,顯示出一個國家要想重返經濟發展過程所遭遇的問題。如果英國想要維持它在發達國家的位置,它必須解決下列問題。

    投資於人力資源 英國想重返創新導向階段,必須具備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這裡面包含社會經濟學科、科技領域以及技術職業教育。要做到這一點,英國現有的教育不但需要社會財力的大幅支持,教育水平也必須提高,技術領域也要得到更多的關注。這是英國目前最迫切需要改革的地方,卻也是政策反應最慢的部分。

    撒切爾夫人在任的時期,英國已經開始提高教育的水平。在1988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英國政府負責制定教育標准並且設計部分核心課程的統一教材,是一項很大的進步。教育改革方案也要求一些城鎮的技術學院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水平,不過真正付諸行動的學校不多。

    英國的教育改革,最大阻力來自決策層本身。或許是基於新體制尚未成形,不敢貿然投入太多預算,政府已經裁減教育改革的經費。這種做法對處於清貧狀態而且人才嚴重不足的教育界,不但沒有幫助,還會造成優良師資的淘汰,造成教學與研究的質量更難提升。重建教育體系,對英國來說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英國企業同樣面臨嚴重的人力資源問題。英國企業必須明白,沒有充裕的、受過良好培訓的人力資源,它們的競爭優勢會持續地受到限制。在擁有大學學歷的各級管理人才中,英國在各發達國家中的比例最低。如果英國企業能和當地大學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課程,贊助學校發展相關領域的研究,並網羅大學畢業生到企業服務,企業本身將獲得莫大的幫助。到目前為止,英國企業對大學的投資非常有限,它們對新的職業技術學院的補助也是若有若無。和其他發達國家比較,英國企業更應該對員工作更多的在職培訓。這些都是英國應做而未做的事。

    英國不但應該提升它的人力資源素質,還需要改善管理模式。基本上,英國的勞資關系對雙方都不利,他們之間互相猜忌,同一家公司內部甚至有好幾個工會組織,勞動力的怠工戰略只會妨礙企業的改善和創新,使英國產業持續衰退。

    增加研發預算 英國在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上,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英國政府所編列的研發預算雖然不遜於本書研究的其他國家,但是這筆預算的半數投入了國防科技研發工作,產業界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因此,英國固然應該繼續維持研發方面的投資,做法上則必須放棄直接補貼,改由通過大學和專業性研究機構進行研究。

    英國企業投入研發的比例較政府更低。英國想要重返成功者的行列,就要打開產業和經濟發展的大門,政府或企業都應該重新部署它們的商品化研發工作與資源分配。

    提升需求品位 英國產業如果缺少要求質量高而精致型的客戶,它們的創新和活力必然受到影響。今天的英國,對高級商品和休閒相關產品的需求品位並不差,主要挑戰是如何提升一般消費者和產業面的需求,並提升整體需求品位,形成產業發展壓力。前面提到的加強勞動者與經理人的教育培訓,就有助於達成這個目標。

    英國如要發展新的消費者需求條件,繁榮的倫敦和東南地區的市場是有利的橋頭堡。如果國有企業壟斷局面能逐步打破,限制消費者選擇的法規能逐漸取消,則將創造更多的需求。

    解除金融市場的限制 倫敦的金融市場曾在英國產業興起時,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為新企業的成長提供所需的資金,同時也幫助老企業更新本身結構。然而,今天的倫敦金融市場,對產業發展競爭優勢卻是限制大於幫助。

    英國的法人投資者和美國一樣,對所投資的企業沒有忠誠度,也不介入管理經營。英國的稅制更鼓勵企業之間主動合並,使企業的經營目標一直繞著短期財務表現打轉。這種情況下,英國已經出現了好幾家大型財團,它們不斷買賣毫不相干的企業,然而積累的財富對英國產業的長期競爭力卻毫無幫助。大財團當中如英美煙草公司(世界最大的香煙公司)和羅荷集團擁有800個以上子公司的英國綜合企業集團)已經遭到社會強烈的批評。

    1988年時,英國納稅人的長期資產所得稅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和正常所得稅相等,這使得英國投資人對持續投資特定企業的意願大減。英國向美國模式看齊的結果,使它的經理人籠罩在短期獲利的壓力下。長期下來,這種偏差已嚴重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利益。英國政府必須通過政策來扭轉這種現象。

    國有企業是絆腳石 英國的產業發展也避免不了其他國家的毛病。在電信、健康保險、交通等重要活動或壟斷性事業方面都有法規保護,導致這些領域的創新活動不但遲鈍,還傷害到與它們相關的其他產業的競爭優勢。

    雖然有些可喜的是英國國有企業民營化的腳步正快速邁開,但問題是,國有轉民營並沒有改變它壟斷的本質,而這些本質仍是競爭的絆腳石。12以航運業為例,英國航空公司的民營化只是和英國金獅航空公司進行合並而已。

    如果缺少有效的競爭,國有企業民營化政策只會造成更多經濟問題。英國政府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因此英航民營化還保留了一些其他競爭者的發展空間。電力系統民營化更針對發電廠性質,將電力公司拆成兩個獨立的公司。這種維持競爭力的做法應該持續下去。

    刺激國內市場的活力 要打破英國企業積累數十年的自滿心態,唯一的辦法就是促使它們進行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在英國,當一個產業出現一兩個企業獨大的局面時,要求政府干預或保護的壓力就升高了。今天,英國企業界掀起的接管和合並的風潮並沒有鞏固產業的現有地位。美國的經驗正是前車之鑒。

    近年來,英國國內反托拉斯的態度開始出現。1989年,英國政府曾努力地推動法律業務和健康保險等領域的競爭力,然而,在執行過程中,核心產業的競爭力被嚴重地忽略掉了。例如,英國政府允許GEC和西門子買下普利西,造成英國原先實力強勁的競爭者反而被消滅。

    不能再依賴外資 除非英國能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新企業,減少國內的失業問題,否則它的經濟將很難達到真正的繁榮。既有產業要重振,往往憑借裁員行動,而非增加就業機會。新企業要發展則需要技術能力、創意、正確的意願目標、主動的競爭精神、資金,以及突破傳統的教育等條件。這也是為什麼英國急需提升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的理由。英國絕不能再依賴外商投資創造就業機會。

    美國的行動指南

    美國的經濟已進入一個未來數十年內很難有重大變化的階段。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就處於富裕導向階段,許多高級產業已經開始萎縮,企業和投資人也不再以持續投資為目標,產業的競爭狀態越來越弱,貧富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美國的企業一開始時為了疏解競爭壓力而尋求政府協助,如今則視政府協助為常態。在美國,整個產業的發展已經由攻勢轉為守勢。

    雖然有跡象顯示,美國最近在生產力增長和出口方面皆有改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有根本上的改進。美國在生產力方面的增長只是零星產業重整的結果。整體而言,更多產業是處於負增長的狀態。有關數字更顯示,現階段的增長雖然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好景卻不會持續太久。美國產業界的產能雖然已接近完全發揮,但它在投資淨值上還是落後於其他國家。另一方面,美國在出口方面有增長是美元急劇貶值與實際工資下跌的結果。長期而言,這兩點對生活水平都將產生不良影響。美國經濟復蘇所需要的生產力,迄今尚未出現。

    美國的競爭優勢是由許多領域支撐起來的。它擁有一流的大學、在某些市場上具有獨一無二的需求條件、國民冒險精神以及活躍的新企業創造能力等特色。另外,美國的人口結構也促使這個國家擁有高生產力。它在技術變革上的快速步伐,則催生出許多創造發明與企業的發展機會。雖然,這些條件都足以使美國有機會再次進入持續繁榮的時期,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過去20年來,腐蝕美國競爭地位的負面因素,也同樣正在限制它進步的力量。

    美國本身也在辯論自己是否還是超級大國,贊成與反對的聲浪都很大。13問題是,這個辯論的方向是錯誤的。從美國的規模、資源以及前面所列舉的種種條件來看,它毫無疑問是個超級大國。但是,美國的經濟似乎並沒有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活力。換個角度看,這個國家的部分領域似乎也逐漸被其他國家超越。美國能否采取方法努力恢復它在精細型產業或其他產業環節上的競爭能力,或是它將以犧牲工資水平、出口天然資源的加工品並以貨幣貶值等方式解決它的貿易問題—經濟未來的興衰,將系於此刻產業政策的抉擇。

    美國政府與企業正面臨重大的抉擇。這個國家也走到了建傳統價值還是回到保護、防御和閉鎖經濟的十字路口。以下就是目前美國所面對的最重要的幾項課題。

    錯誤的政策模式?過去數十年來,美國的政策隱含著一種推論:造成美國產業不振的原因是美元升值、政府管得太多,以及外國的不公平競爭。以這種觀點看美國的競爭問題,得到的答案是片面的。用這種觀點制定產業政策,必然也環繞著放寬法規標准、允許水平式合並等做法。它們對美國產業的傷害事實上遠大於幫助。更重要的是,按照這種政策模式,美國在推動許多更重要領域上的政策反被延誤了。美國應該馬上改變這個觀點,但是目前連邊都未沾上。

    當然,天底下沒有一個能形成完全共識的政策。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美國產業出了問題,但是美國人卻浪費了太多力氣來辯論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因此,要談美國競爭優勢的基礎,從美國政府到企業都需要一個更新也更寬廣的視野。美國人必須了解,一個國家成功的核心不在於低工資、寬松的法規或頻繁容易的並購。美國要成功,真正的關鍵是改革與創新。

    教育問題在質量,而非經費 美國必須認清,除非它的人力資源能夠和其他發達國家齊頭並進,否則它不可能重返領先創新之林。美國雖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實力強大,但它的總體國民素質卻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當產業競爭走向國際化,需要更多知識條件時,缺少技能的美國工人必然發現,他們正受到低薪資的發展中國家的威脅。14因此,美國需要從基礎教育開始檢討,建立人力資源素質必須提升的信念。

    如果將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作比較,它的公立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並不低(1987年時,美國是6.8%,德國是4.5%,日本為5%)。15不過,美國教育的問題在於質量,而非經費。美國需要提高教育質量的標准,它必須超越或至少與其他發達國家並駕齊驅。美國的學生每周上課的時數應該增加,教師的待遇、權威以及能力必須提高,培養專業化產業人才的技術職業教育,更需要傾注國力立刻展開。在教育結構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權責雖然應該維持,但是聯邦政府的角色應該合法地加強,以彌補州及地方政府的不足。國家標准對教育體系在最短時間內達成預定目標有幫助,聯邦政府的資源更是改善師資和教育質量的重要媒介。

    不過,僅僅提高美國的一般教育體系並不夠。產業的競爭優勢需要針對特定產業培養專業人才。因此,美國企業應該認清它們是在與國際對手進行競爭。長期而言,決勝關鍵不在於資金成本或美元價位,而在於人力資源的素質。根據這樣的思考,美國企業必須更積極地發展員工教育培訓,提升員工素質。美國企業也必須與公司所在地的教育機構進行更密切的合作,或參加與產業有關的、全國性高水平的研究計劃。美國企業與當地大學或一般學校進行合作計劃不但會改善計劃本身的質量,也可增加地方與產業的關聯。另外,行業協會也必須在發展人力資源,設立培訓中心或與教育研究機構合作等事務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事實上,美國在人力資源素質方面也有它可圈可點的一面。形成美國人力資源素質不佳的情形,基本上與美國產業的發展變化有關。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產業快速成長、人力需求迫切,企業自然漸漸地忽略了人力資源的素質問題,對提升員工技能,改善生產力的問題也不那麼在意。但是未來的數十年裡,美國勞動力的增長將快速減緩,勞動力的主要來源是不具備技能的少數民族與外國移民,勞動力短缺的現象逐漸浮現。

    然而,這股壓力將促使美國民間部門動員全部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必然將員工視為公司的資產,會對員工做更多的投資。另外,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已經達到入學年齡,他們的父母接受過完整的美國教育,深知今天美國教育的利弊所在,自然成為改革教育的主力。未來數十年間,家庭和企業將扮演重要角色,去改變美國人力資源的發展狀態。美國政府也應該善盡職守,鼓勵與支持這股改革的力量。

    研發投資轉緩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大力投資於大學教育和研發,實力非常強大。問題出在它們的素質、方向、分配比重和發展優先順序上。美國雖然在研發方面投下大筆經費,但是一枝獨秀的國防科技研發工作並不能滿足全國的研發需求。例如,1988年時,聯邦政府對民間研發的補助只有14%,這個數字事實上還低於1980年。16

    要鼓勵企業進行更多研發工作,美國政府必須在刺激創新性產品需求方面多加努力。其他國家的經驗顯示,要刺激本國供應商加強創新,政府必須為本國客戶提供更多采購高級產品的誘因。達到這種效果的做法也很多,例如政府可以在企業引進先進的工廠和辦公室自動化設備時,予以抵稅,或是加速通過與新產品相關的法規等。

    美國在大學校園的研發體系上具有獨特的實力,大學也成為產生新企業的溫床。不過今天美國大學的研究經費與20年前差不多,研究設備更亟須更新,原因是設備經費一再被巨幅削減。要扭轉這種現象,美國聯邦政府的科技預算不該再一味投到聯邦研究機構,而應該通過國家科學基金會,輔助大學進行研究活動,畢竟大學研究成果的擴散效應大於聯邦研究機構。同時,美國政府也應該發展更多與產業技術相關的研究計劃。扮演配置研究經費角色的國家科學基金會,過去太過強調基礎科學的研究工作了。

    美國的企業與大學之間,也應該提高彼此的交流層次,以刺激大學進行更多應用層面的研究。今天的美國,學術社群屢屢質疑大學與產業合作的密切關系,在程度上已經超過維護學術獨立與學術自由的范圍。事實上,德國和瑞士的經驗顯示,大學和產業的合作常常使雙方都受益。

    美國的大學研究是培養企業競爭優勢的有利資源。美國企業雖然就近擁有這份得天獨厚的資源,但在應用上卻常落於外國企業。17美國企業應該先確認關系本身產業的技術研究重點,主動投資,使研發成果萌芽,進而獲得領先或優勢的產品差異性。一個可行的做法是,由行業協會出面資助大學或研究機構,或進行委托研究,以便所屬企業都能分享研發成果。如第12章所提到的,研發效果無法由主要競爭者進行聯合研究計劃產生。

    不過,企業本身是加快美國產業創新步伐的關鍵角色。如果企業想要維持競爭優勢,它們投資於研發活動的比重必須提高。和其他發達國家比較,美國企業研發投資的增長越來越低。1989年的數字顯示,美國企業的研發經費占投資的比例是負增長。

    盡管研發活動非常重要,不幸的是,今天美國從政府到企業的興趣是保護“昨天”,而不是創造明天的研發成果。美國近年來一連串的動作,從努力延長專利權年限,推動嚴格限制模仿產品設計和造型的法案,堅持以輸出技術來收取專利費等,在顯示美國缺乏創新的信心,還無形中降低了競爭的力量。歷史經驗指出,前述的做法沒有一項能達到持續競爭優勢的效果。創新需要強大的誘因配合,而各國歷史與美國產業發展的經驗證明,一味防止創新成果的擴散,正是創新誘因的致命傷。美國人必須認清,高級技術的快速推廣是產業集群內部技術擴散造成的,它需要經濟持續繁榮,生產力不斷提高等條件的配合。最好的做法是從培養活躍的競爭力、建立持續投資的事業目標,以及改善人力資源等活動著手。

    民間儲蓄率低 美國因為民間儲蓄率過低、政府預算赤字太高,不但利率因此長期居高不下、股價低迷,同時也妨礙到企業的投資。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不斷下滑,原因之一就是美國企業持續追逐眼前利益,凡事皆以獲利為滿足。美國在這方面的問題,明顯高於德國、日本與其他本書所研究的國家。

    由於形成民間儲蓄率低的因素還不清楚,美國想要一下子大幅提高民間儲蓄率是有困難的。然而,美國政府應該有效利用稅制,例如限制利息支出免稅額,提高采購信用的級距,對定期存款提供更多誘因等,持續努力吸引國民儲蓄。另一方面,由於政府赤字會妨礙到降低利率、提高股價、刺激投資等行為,美國政府必須在降低赤字上下工夫。許多學者已認識到,預算赤字會危害到國家經濟和下一代的幸福。不過,更深一層來看預算赤字,它對產業發展的動因也傷害很大。

    改善國內市場的需求條件 如果美國產業想要重新掌握創新的秘訣,國內市場的需求條件必須全面改善。以下是一些立刻該有的行動。

    檢討相關法規?由於一些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美國在產品安全、環境質量、能源效率、工作條件等方面的法規,不但未能從嚴立法並領先國際,反而大開倒車。例如裡根政府時代,美國進口能源的比重雖然越來越高,石油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聯邦政府竟然還放寬能源運輸的標准(老布什政府時又重新評估這項錯誤的政策,並針對環境問題提出比較正面的改革方案)。如果美國缺乏進步的民生法規,它的產業在相關領域的創新速度將會裹足不前,產品也出不了國門,打不進需求越來越精細的高級市場。對美國而言,嚴格的產品標准、環境質量等法規不但與社會質量有關,更是關系經濟生死存亡的課題。

    制定法規的目標應該是鼓勵社會對新產品、新技術的需求,但是大多數時候,美國的做法正好背道而馳。因此從聯邦政府以下,各級地方政府都應該檢討產品創新過程的相關法規。

    與法規標准同樣重要的是立法與執行法規的過程。如果美國政府在產業標准、批准新產品、新流程的態度上一再反復、猶豫不決,不但浪費產業的時間和資源,更會成為侵蝕產業創新的毒藥。美國要談競爭發展,就應該對法規的制定過程、執行過程、產品批准流程、監督機構和司法裁決等環節作通盤性檢討。好的立法過程可以包含足夠的安全法則,使標准沒有模糊不清的問題,並能縮短建立新標准和通過產品上市時間,減少疊床架屋的管制。美國的法規如果能夠明確規范產品上市時間表,並將所有法律的議題放在立法過程解決,對美國產品將有非常積極而正面的影響。

    技術標准的情況也一樣。在目前的美國法令中,技術標准的各個環節常有不同的法規考慮。合理而有效的做法是,建立一個超越地域性分歧並可在基礎技術上增進競爭優勢的標准。它將加速產品改善和發展,也將使美國貨更容易打入國外市場。

    ?減少依賴國防采購 近幾年來,美國國防部為了支持產業復興,不斷擴大它對產業的采購行動。但是前幾章已經指出,政府以國防考慮支持本國產業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是做法上必須要符合一定的原則。一國的經濟要發達,絕不能過度依賴國防采購這項政策工具。國防采購的目標也常會誤導國內的競爭者,削弱國內市場競爭。它本身就有保護主義的危險性。更重要的是,對大多數產業而言,國防需求與民間需求是有差異的,國防需求的角色擴大,也會打亂產業的目標。

    ?加強產品可靠性 目前也是全盤檢討美國產品可靠性的時機。重視產品可靠性的企業,可獲得較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表現。不過,美國人頻頻訴訟、企業動輒挨告,必須付出巨額賠償金的情形,已經違背保護消費者、提升產業的目標。

    美國現行體系在處理產品可靠性的問題上,經常窒息產業創新的意願。以第5章討論過的醫療檢測儀器產業為例,當各國都在積極開發閉環控制系統或病人自行檢驗的產品時,唯獨美國企業受制於法規而無法投入。其他國家對這類產品可靠性都有一套既可保障消費者,又不影響企業創新的檢查制度,企業在發展新產品上,並不會有問題。美國要改善這些問題,可行的做法是產品訴訟速審速結,建立合理的損害賠償標准,淘汰不必要的司法訴訟程序等。

    永續經營,降溫並購活動 美國投資人、經理人和員工的事業目標,也是產業諸多的重要課題之一。在美國,投資人、經理人和員工的事業目標,可以說嚴重打擊了產業的發展。美國的投資人因為金融市場變動而改變他們的投資目標。法人投資者雖然握有企業的所有權,但無法插手企業的經營管理。外界對他們的績效判斷指標,是以他們買賣企業的能力而非是否能夠持續投資特定企業來判定。由於企業當下的營運狀態會影響股價,逢高賣出不但可以賺得更多,也是法人介入企業經營的唯一途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經理人竭力避免企業走上合並之路的同時,拆除並購障礙、無意支持企業長期戰略的主要力量,就是法人投資者。

    美國投資人的態度主要受到資本利得課稅增加的影響。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了個人與社會的利益,不但鼓勵企業投資,甚至不對資本利得課重稅(參見表13–2)。

    另一方面,美國企業的經理人由於所得包含企業每年的運營紅利,加上經理人大多任期不長,他們關心的焦點多半只是企業的年度表現而已。為了使企業壯大,經理人很難抗拒不必犧牲太多既有眼前利益的並購誘惑。其次,經理人的薪資依企業規模(而非利潤)決定,這更增加了並購行動的吸引力。即使不希望企業被並購的經理人,也必須時時留意企業在股市的表現。至於建立競爭優勢所需要的持續投資、承擔風險,反而乏人問津。

    美國人對所屬企業或職業的忠誠度也在下降。由於美國的教育培訓投資不足,一般員工晉升發展的機會不在於技術方面的投資,而是不斷跳槽,抬高身價。美國企業對員工的責任感也不夠,它們隨意雇人,任意裁員,在發展人力資源方面的投資嚴重不足。

    如果美國想加快產業發展和創新速度,國民的事業目標一定要加強。如前幾章所討論的,要修正企業所有人和經理人的目標,並購活動只是火上澆油。積極穩健的做法是,鼓勵企業盈余轉增資,5年以上的長期資產所得應該得到減稅優惠,並將此項優惠從一般投資者延伸到企業的工會等現行免稅的法人單位。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不超過一年的短期資產所得稅率則應提高,以激勵他們持續投資而抵消賦稅損失。

    表13–2?領先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利得稅制

    最高的長期稅率最高的短期稅率

    美國133%133%

    英國40%240%

    瑞典0370%

    加拿大17.51%17.51%

    法國16%16%

    德國免稅456%

    比利時免稅免稅

    意大利免稅5免稅

    日本免稅免稅

    荷蘭免稅免稅

    中國香港免稅免稅

    新加坡免稅免稅

    韓國免稅免稅

    中國台灣地區免稅免稅

    馬來西亞免稅免稅

    注:

    1.資本利得與一般所得同一稅率。美國許多州和部分城市也向資本利得課稅。

    2.最高的長期稅率和短期稅率於1988年4月6日提高至40%,等於是一般所得的最高稅率。資本利

    得被當做通貨膨脹的指標。

    3.很多類資產的稅率在5年後降至0。

    4.資本利得稅率計劃調至一般所得的稅率水平。到1990年之前,長期與短期的最高稅率將達

    到53%。

    5.意大利也正計劃對資本利得課稅。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1988年3月8日;作者的補充和整理。

    此外,美國的企業管理也應該從其長期需要著手,例如放寬銀行持有企業股票的限制,有助於提高企業和資本提供者間的長期合作關系。不過,美國應該繼續投資人接管企業不受限制的做法,因為這個模式有助於管理紀律。

    重新檢討企業戰略 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每況愈下,企業戰略是亟待檢驗的一環。美國企業的最大問題是投資和創新方面的焦點不清。它們應該投資,卻走上並購之路;它們應該創新、改善國內技術,卻一味在海外采購產品和零件;它們應該加強對關聯企業和當地大學的投資,但是力氣卻用在游說國會制定嚴格的貿易法案、防止外商的挑戰上;它們應該在企業內部發展技術,結果卻走上了看似方便但好處卻不多的聯盟之路。

    美國企業一直以多元化為主要戰略。數十年來的證據顯示,不相干的並購無法增加企業利潤,但是美國產業仍在持續並購中。美國企業經常捨棄公司現有技術進行內部創業,而追求徒勞無功的同化異質公司的行動。

    如果美國企業想要擁有真正的競爭優勢,它們必須重新調整方向。第11章所列出的各項步驟值得它們參考。美國企業應該對競爭有全新的認識。

    競爭萎縮 競爭萎縮是美國產業走下坡的最重要因素。美國企業過去長期缺乏外商競爭壓力,又處於供小於求的市場狀態,結果導致競爭活動的寂靜。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企業之間的並購活動鞏固了許多產業的市場秩序,政府對托拉斯行為的松綁,更導致產業盟主直接並購主要競爭對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基於提高競爭優勢的理由,這種交易行為最近還被正當化。主要競爭企業之間的聯盟動作日漸頻繁,同樣也不被質疑。

    企業並購嚴重違反企業反托拉斯的理念,甚至還會傷害到美國近年來一些自由化的成效。以航空運輸業為例,自由化的最初目的是增加這個市場的競爭者,帶動創新。但是企業之間相互並購的結果,使得美國的航空版圖出現以區域為基礎的“准”托拉斯集團。

    20世紀70和80年代充滿保護主義傾向的美國貿易政策,使得美國產業的競爭活動更加萎縮。在貿易法案中,國際市場被切割成各種特殊協議與交易的對象,而1988年的《貿易法案修正案》,更使任何產業一旦競爭受挫,無論是否遭到不公平對待,都可以尋求政府保護。這種做法的結果是國內市場競爭的快速消退,企業對來自國外的競爭壓力更加麻痺,產業發展和創新過程的速度更為緩慢。以半導體產業為例,美日談判所達成的協定,只造成產品價格提高,日本企業的利潤增加,而美國產業缺乏芯片供應的情形更嚴重。

    美國亟須重視對競爭的堅持。在美國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節節敗退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尤其重要。要恢復競爭,產業中主要競爭企業間的並購與聯盟行為應該被禁止。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外商並購美國企業的行動。當外商是以並購方式進入美國,並造成妨礙競爭時,這類活動應該不被允許。同樣,主要競爭企業間的直接合作也不應該被鼓勵,企業聯合開發計劃則該按照前幾章所提示的原則進行。如果為了促成主要競爭企業合作生產而放寬《反托拉斯法》,基本上對產業發展並沒有幫助。此外,除非抵觸原則,同業公會的活動形態或產業上下游的合作不應被限制,因為這些活動與反壟斷概念沒有沖突。

    破除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 和其他國家一樣,美國貿易政策非但擋不住國內保護主義的壓力,而且對國際市場有許多不當的干預。這套政策逐漸發展出來的“市場秩序協定”是對競爭本質的實質傷害。美國想要以這種方式解決貿易上的困境,從根本上就出了問題。長期來看,美國企業一味依賴國外保證銷售,或維持國內市場占有率的做法,只會造成創新速度的減緩。美國人應該認清,以人為力量操控貿易活動,基本上就是貿易的卡特爾行為,這樣解決不了問題。另外,第12章提過,政府如果為協助產業界轉型,進行“暫時性”保護,成功的情形也不多。

    美國如要改正錯誤,貿易政策應該針對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補貼和貿易障礙而發,並對這些行為提高進口關稅,限制那些國家在美國的投資活動,一步步迫使對方讓步,停止它們的不當行為。同時,美國也必須特別注意國內市場是否因此出現壟斷行為。貿易政策要有效果,美國對貿易的態度就必須更明確。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美國貿易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過程顯得笨拙,太多聯邦政府單位帶著彼此矛盾的觀點在裡面運作。貿易相關法案因此常成為企業爭取保護、避免投入競爭的工具。如第12章所列出的一些原則顯示,美國的貿易政策需要作重大的整合。

    新的企業哲學 要重回產業發展與競爭之林,美國人的人生哲學也必須改變。美國人現在已逐漸喪失自信心,在美國產業和政府中,只防御不攻擊的情緒正在滋長。此外,美國人心中充滿利用美元貶值、放寬法規、鼓勵壟斷、主要競爭企業間互相合作、針對特定技術進行壟斷,以及“暫時性”保護政策的念頭。這些想法除了短期有用外,只會使美國的競爭優勢遭受更長期的損失。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希望政府出面解決競爭力的問題,但是只要政府出手,它就不會自動停止,以至於造成產業自信心的全面崩潰。以今天而言,時間雖已稍遲,但美國人應該回歸一些逐漸被忽略的傳統價值。它們是個人創業、重視教育、競爭、長期投資、嚴格標准,以及自由貿易等。

    新世紀,新課題

    每個國家都有它獨特的問題、機會與解決問題的限制。但是在本書的研究中也發現,即使有差異,各國之間仍有清楚而相同的部分。每個國家創造生產要素和發展速度的表現,基本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經濟能不能進步;國內市場競爭的程度又與產業潛力能否發揮有密切關系。當一個國家走到繁榮的境界並想持續下去時,它面對的挑戰是如何保持競爭狀態。這些又回歸到這個國家的企業和員工在事業目標上的正確性。同樣,要使企業能夠時時察覺客戶的新需求與新挑戰,國內市場需求條件就必須持續改善。

    企業要競爭,它的戰略就必須不斷進行修正。企業必須克服投入不相干產業多元化經營的誘惑。如果資本市場發揮良好的功能,它應該培養投資人既不見利思遷,還能有打死不退的事業忠誠感。矛盾的是,許多國家為了追求資本市場的效率,卻為企業投資帶來危機。最後,政府的政策同樣必須持續修正,以為創造一個更高級、更進步的經濟體打好基礎。政府應該要了解,政策修正必然遭遇希望延緩的政治壓力、利益團體的抗拒,以及無視國內外競爭形態時時在變而只抱著狹隘觀點的人士的阻撓。

    本章所分析的這些國家的情況中,每個國家都有它的不利條件,同時它們也往往會尋求保護,或主張經濟集中化與追求穩定等方式去解決問題。不管全球經濟如何進步,不論各國競爭命運如何,它們的成敗事實上取決於抗拒這些趨勢的能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