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6:社交禮儀 第37章 音樂會上的你
    大家好!以下,我們來談談有關音樂會的禮儀規範。

    一個週末,與潘萌萌過從甚密的美國朋友瑪麗邀請她和自己同去北京音樂廳,欣賞一場交響音樂會。作為一名音樂「發燒友」,潘小姐怎會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呢?由於時逢仲夏,酷熱難忍,準備騎自行車往返的潘小姐換上了一身乾淨整潔的「短打扮」:時髦的粉色真絲「跨欄」背心、牛仔短褲、赤腳蹬上一雙白色旅遊鞋,然後就「開拔」了。

    在音樂廳門口碰頭時,潘小姐卻差一點與瑪麗失之交臂。平時在穿著方面比潘小姐更加隨便的瑪麗,現在好像完全換了一個人一樣。只見她髮髻高盤,略施粉黛,身穿一件大開領的黑色晚禮服,其下擺長至腳背,但不拖地,就連她的鞋、襪與耳鏈、項鏈的色彩也搭配得和諧美觀,真讓潘小姐認不出她來了。

    見到這番情景,心直口快的潘小姐忙問:「瑪麗,你打扮得這麼迷人,是不是你的男朋友要來?」可是瑪麗輕描淡寫的一句回答,卻令潘小姐汗顏良久,她說:「這是我對音樂家們的尊重。」

    這話可是真的。在西方國家裡,人們早已把出席音樂會當作一樁高雅莊重的大事來看待,要是連著幾個月不去一趟音樂廳,就會感到生活裡存在嚴重的缺陷。正因如此,西方人對於出席音樂會時的穿著打扮和舉止行為有很嚴格的規定,令人輕易不敢唱反調。現在,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也「更上一層樓」。在此背景之下,前往音樂廳欣賞高雅的音樂,不再是自詡不俗的一種「包裝」,而已經成為許多人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門必修課。

    換一個角度來說,閒暇之餘前去欣賞音樂會,不僅是一項娛樂性很強的消閒活動,而且也是一種能夠給人以藝術享受的特殊形式的社交活動。所以在出席音樂會的整個過程中,都應好自珍重,以便維護好自己的公眾形象。

    如決定前去欣賞某場音樂會,應事先預定座位或提前買票,不要「臨陣磨槍」,在開演之前才趕去「撞大運」買票,甚至乾脆在音樂廳門口「釣魚」,或者「蹭票」。這種做法,既使自己顯得缺乏教養,而且也會破壞音樂廳周圍的藝術氛圍。

    前往音樂廳時,不能像潘小姐那樣穿著散漫,不修邊幅。因為音樂廳是公認的高檔社交場所,所以出發之前,可以做一做頭髮,化一化妝,並選著旗袍或連衣裙,配以長統絲襪和高跟皮鞋。盡量不要穿褲裝,尤其不要穿不登大雅之堂的短褲、裙褲、健美褲。穿裙裝的話,下擺務必過膝,在可能的範圍內越長越好。穿超短裙,也是不適合的。

    國內的娛樂場所其實早有規定:男子穿背心、短褲、拖鞋者,均不得入內。可是不知是何原因,卻對女士們網開一面,對穿著背心、短褲、拖鞋入場的女士從未加以阻攔。這種事實上的「男女不平等」,在客觀上促使一些女士從未把講究的穿著與欣賞音樂聯繫在一起。這種不正常的狀況,必須加以扭轉。

    如果一位女士準備同自己的先生或男朋友一同出席音樂會,那麼不僅需要注意自己的裝束,還有義務為自己的那個他準備服飾,或是對他的服飾加以監督檢查。出席音樂會時,男士應著深色毛料的中山裝套裝。若著黑色西裝套裝,白襯衫,打黑色領帶或結黑色領結,再配以黑色的鞋、襪,效果往往會更好一些。要是夫人或女朋友打扮得光彩照人,他卻穿了一身鬆鬆垮垮的牛仔裝,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會使他的形象受損。

    應當強調:講究著裝,是尊重演職人員,也是尊重自己。

    如有可能,女士應穿著與自己的先生或男朋友同質、同色、款式相同的服裝,並在兩人的衣襟上插上一朵同一色彩、同一品種的鮮花,以暗示雙方的關係非同尋常。

    若邀請親友或同事一同出席音樂會,應盡量提前以適當的方式通知對方,並要求對方盡快告知自己是否接受了邀請。如親友、同事接受了邀請,可屆時一同前往,也可以約好時間,提前在約定的地點集合,但是無論如何都要把門票留在自己手中,而不宜逐個發給被邀請者。萬一到時候有人找不到門票,被「罰出場外」的還不是自己。

    大凡正規的音樂會都非常守時,而且演出一旦開始,遲到者就會被阻於場外,直至一曲演奏完畢,甚至中場休息時方可入內。因此最好提前一刻鐘左右抵達音樂廳,以防不測。這樣做,還能使自己和親友、同事留有充裕的時間存衣帽、購買節目單和尋找座位。要是在演出開始之際才忙來忙去找座位,不但自己會忙亂不堪,還會破壞他人的雅興。

    如與自己邀請來的親友、同事一同入場,應手持門票,走在被邀請者之前,免其受到檢票者的阻攔。

    檔次稍高一些的演出場所,大都設有衣帽廳或衣帽間,以供觀眾存放衣帽、手袋。在一般情況下,脫去自己的衣帽,並存放在指定的場所,理當自負其責。不過在此時此刻,男士照顧女士、晚輩照顧長輩、學生照顧老師、主人照顧客人,也是應該的。

    在他人脫去外套時,予以協助的得體做法,應是立於被協助者身後,兩手分別拈起被協助者外套的肩部,橫向展平外套,使被協助者的雙臂不費吹灰之力便從衣袖中「解脫」出來。若非被協助者行動不便,絕不要動手為之解扣,或是上前為之脫帽、拽衣服。站在被協助者正面,易於看清其脫去外套時的身體扭動,或許還能看到其身體某些部位無意之間的「曝光」,因而是不適宜的。

    協助他人脫去外套之後,應將它與被協助者的帽子、手袋連同自己的東西一同交付存放。然後,應借助於衣帽廳或衣帽間裡的穿衣鏡,整理一下自己的服飾、髮型。於無人在場的情況下補一補妝,也是必要的。

    若是自己做東,還應當替每位被邀請者購置一份節目單,使其事先對曲目、樂隊和指揮有所瞭解。這一切都是主人應盡的責任。

    如果自己得到了其他人的照顧,應大大方方地表示感謝。在這種場合,對待他人善意的關照,是卻之不恭的。

    要是自己到達的時間較早,距離演出的開始還有一段時候,可以入場後在休息廳裡稍事休息,或是閱讀一下本場演出的節目單。

    演出開始以前和中場休息時,如在休息廳內見到了並非一同而來的親朋故舊,應主動走上前去,與之交談一下。在這種宜人的背景之下,與人交往的收效一定會不錯。可是在此處與人交談時,務請留意調低自己的音量,以使其他在場者不受影響。大呼小叫,大笑不止,動手動腳,打打鬧鬧,與環境不相符,且有刻意吸引他人注意力之嫌,令人不齒。

    在演出正式開始前五分鐘,觀眾應各就各位。就座時,按慣例是由女士或長者走在前面,而由男士或晚輩緊隨其後,單行行進,從左側走向自己的座位。自己的座位若在一排座位中間,而兩側已有其他觀眾在座時,應在通過時輕聲說一聲「對不起,打擾一下」,並始終面對已就座者。強擠硬闖,難免會滋事生非。而背對已就座者走向自己的座位時,自己的「後部」正好落入已就座者的視野之內,可謂失禮之至。

    在一般情況下,觀看演出時應在自己的座位上落座,而不宜冒然去「混」、「占」暫時空閒的好地兒。兩個人一同就座時,男士、晚輩、學生、主人應遵循「以右為尊」的原則,請女士、長輩、老師、客人坐在自己的右側。一同就座的人如果較多,通常為了避免女士與長輩同陌生人坐在一起的不便,男士與晚輩則應主動坐在兩側,而請女士與長輩坐在中間。如果「理論」上的「上座」實際上並不利於欣賞演出,例如,它恰好位於門口或過道邊上,或是前邊坐有許多高大魁梧之人,則沒有必要謙讓於他人。若自己的座位被佔,應請現場的工作員協助解決,不宜與人為此而爭吵。

    依照音樂廳的有關規定,學齡前兒童通常不許被帶入場內。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懂事,要是哭鬧起來,有礙演出的正常進行,所以我們務必要遵守這項規定。

    在音樂廳裡落座或起身之時,應動作放輕、減慢,不要大起、大落,使座椅直響,令人厭煩。

    行走於過道或就座時遇上其他熟人,可以點頭致意,但切勿大喊大叫,如入無人之境。要是擔心對方怪罪,在中場休息時去休息廳找他聊聊,在禮儀上就周全了。

    坐定之後,應自覺地摘下帽子——如果這個音樂廳裡沒有衣帽間的話——不然就會阻擋身後觀眾的視線。坐下後不要把腳伸到兩側空閒的位子上,或是悄悄脫去鞋子「散味兒」。不要前仰後合、晃動不已,使得周圍的其他觀眾感到眩暈。變換坐姿時,也以悄然無聲為好。

    夫妻或情侶坐在一起時,不應表現得過於親熱。勾肩搭背、竊竊私語,甚至兩人「伙」坐一個座位,一個倚在另一個懷中,均有礙觀瞻。

    在整個演出期間,介紹節目、發表評論、讀書看報、出出進進、大打噴嚏、吃零嘴、喝易拉罐飲料,自己可能沒有覺得不妥,可這種行為既是對演職人員的失敬,也會引起其他觀眾的不滿。

    作為觀眾,向演職人員致敬是應有的禮貌。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必須做得合乎禮儀規範。

    在演奏或演唱的期間,對演員表示尊敬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絕對的肅靜。吹口哨、喝倒彩、亂跺腳、敲打座椅或高聲吶喊,就像是在他人的談話之中予以打斷,只能顯示出自己的無知。

    必須強調:在演出正式開始後,不能使用手機,不能交頭接耳。隨便拍照、錄音、錄像,因其可能影響演員的演出或觀眾的欣賞,往往也是不允許的。

    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可以鼓掌向演職人員表示鼓勵和祝賀:一是樂隊指揮登上指揮台時;二是演奏完或唱完一支曲子之後;三是對某位演員特別欣賞,要求他「再來一個」時;四是自己所欣賞的某一個節目演奏完畢之後;五是演出全部結束,演職人員謝幕時。

    鼓掌時,一般應面帶微笑,抬起雙臂,手掌位於齊胸的高度,伸開左掌,用併攏的右掌輕拍左掌的中部,節奏要平穩,頻率要一致。在個別情況下,為了對特別精彩的演出表示由衷的祝賀,可將雙掌舉過頭頂,以熱烈的掌聲為之喝彩,但掌聲都不宜過長。

    鼓掌雖是一件小事,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閱歷和教養:例如,在演出中遇上自己所知甚少、不太熟悉的樂曲,聰明人就不會搶先鼓掌,而只會隨在眾人之後。要是自己一時糊塗,為出風頭搶先鼓掌卻得不到呼應,可真不好辦。

    遇上演出發生意外或失誤,觀眾應表示出理解與寬容。在這時鼓掌,俗稱「鼓倒掌」,是對演職人員的一種譏諷和嘲弄,因而極不禮貌。

    可以向自己特別敬佩的演職人員獻上鮮花製作的花束或花籃,以示對其藝術創作的尊重。敬獻鮮花一般應請音樂廳代勞,也可以在徵得有關方面同意後,在音樂會結束時自己親自上台獻花。私入後台,或是中途登台獻花,甚至藉機向演職員索吻,都有失檢點,還會破壞其他聽眾的情緒。

    當自己敬佩的演員方便的時候,請其簽名留念,通常是非常有意義的。然而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個別魂迷心竅的「追星族」為了獲得自己偶像的一紙簽名,不惜整日尾隨其後,糾纏不休,限制了演員的行動自由,這是不宜提倡的。

    沒有特殊的原因,不應中途退場。如果確有這種需要,也應盡量在一曲結束之時輕輕離去。演出全部結束,不應擔心人多擁擠而搶先離場,而應在座位上稍候片刻。待全體演職人員謝幕時,全場聽眾起立鼓掌,以祝賀演出的成功。聽眾若是退場太早,會使謝幕的演職人員十分難堪,應盡量不要這麼做。

    在衣帽廳或衣帽間裡,男士、晚輩、學生、主人應替女士、長輩、老師、客人取出存放的衣帽、手袋,並協助後者穿上外套。其具體做法,與協助後者脫下外套時的做法幾乎一致:打開外套,雙手拈住外套的肩部,將其展開,站在被協助者的身後,置於後者齊肩的高度,然後由他自己伸手入袖。

    走出音樂廳後,可就此與同行者告別。要是對方是自己的長輩、老師或尊貴的客人,則將其送回住處更為得體。

    觀看歌劇、芭蕾、話劇、民間戲曲和其他文藝演出時的禮儀,與音樂會禮儀大體相似,故不再贅述。

    有關出席音樂會的禮儀規範,我們暫且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