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6:社交禮儀 第20章 打電話的你 (2)
    撥號以後,如沒有人來接,應至少耐心等待一分鐘左右,給受話人留下一個從餐桌上或臥室裡走到電話機旁的充裕時間。不要沉不住氣,一旦沒人接電話,就罵罵咧咧,摔打電話機或反覆撥號。要是受話人剛剛跑過來拿起聽筒,你這邊卻又放下了,豈不是在「操練」人家,吊人家的胃口。

    當受話人認真地陳述某一問題時,盡量不要打斷。要是電話串線或出現其他故障,不要輕易掛斷電話。要是電話在通話之中突然中斷,不論是何原因,都應當立即再撥打一次,並向受話人說明剛才電話中斷不是自己「不講理」。

    如需總機接轉電話,應在報完要接轉的電話號碼後,對接線員說一聲「謝謝」。若接線員首先向自己問好,應同樣問候對方,不要有來無往。

    在使用公用電話時,要講究先來後到,互諒互讓,適可而止。不要一張嘴就把不住門了。明明人家等在旁邊犯急,可是卻認為人家是對自己所說的一切感興趣,甚至於「表現欲」大增,在眾人面前嬌聲嬌氣,裝腔作勢,咂巴嘴、打飛吻、亂做手勢。這種淺薄的人,是很讓人反感的。自己打的電話撥不通,可優先別人,不要佔著電話機誓不相讓。如欲使用私人電話,事先需經主人同意。

    其次,我們來談談接電話的禮儀規範。

    作為受話人,我們在接電話時並不是只要一切「順從」打電話的人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要作一個合格的受話人,在接電話時一般需要作好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應作好通話前的準備。與社交中的其他活動一樣,打電話也是「有來有往」的。有時是我們把電話打出去,有時則需要我們把別人打的電話接過來。要接好別人打進來的電話,就有必要做好準備工作,以確保外來電話的暢通無阻。

    家裡的電話機最好放在容易聽到鈴聲和能夠迅速到達的地方。有可能的話,應把電話機單獨放在一處,周圍不要放暖瓶、花瓶、墨水瓶、魚缸等容易在匆忙之中碰倒生事的物品。不要把它放在不懂事的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平時,應經常注意檢查電話機插頭有無問題,並保持其清潔。

    在電話機附近,應預備好必須「常備不懈」的以下幾件物品:電話號碼簿、電話記錄本和記錄用筆。不要總是在需要記下別人打來電話的重要之點時,千篇一律地告之以:「請稍候,我得去找一支筆來」,從而耽誤了別人的時間。

    你如果是一位都市白領,有可能應酬很多,平日在家的時間很少,要想避免親友們打來的電話「撲空」,那麼最好在電話機上裝一套回話錄音裝置。在自己外出時將它打開,打進來的電話就可以錄下音來了。只是在錄製自己的留言時務請注意語氣和施辭,不要給人以自己有意「避而不見」的感覺。

    第二,應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聽到電話鈴聲響起,即應盡快放下手中所做的事情,趕緊去接。若當時自己正有客人,應先徵得其首肯,再去接電話。如發覺打進來的電話不宜為外人所知,可告訴對方:「我身邊有客人,一會兒我再給您回話。」不要「見異思遷」地立刻拋下客人,與他人在電話中神神秘秘地談個沒完。這樣典型的厚此薄彼的行為,一定會讓自己身邊的客人有一種被輕視的感覺。

    然而,當然也沒有必要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在客人面前故意不接任何電話,或是有意讓電話鈴聲響上幾分鐘之後,才慢騰騰地起身去接,客人沒準兒見此情景會產生聯想:「這人真不講禮貌。前幾天我打進來的電話『沒人』接,是不是不願意接呀?」

    無論在哪裡接電話,都要動作幹練,儀態文雅、莊重。把電話機移向自己身邊時,應雙手輕拿、輕放,不要一伸手就猛地拉過來。不要像影視片中的某些大亨那樣,一邊坐在圈椅裡、把兩腿伸到桌面上或抽斗裡去,一邊拿腔拿調地聽電話。不要坐在桌角上接電話,或是抱著電話「開聊」。

    以上種種舉動,是不堪入目且有損於自我形象的。

    接電話時,應首先使用雙手輕輕地拿起聽筒,然後改用左手來握住聽筒。這樣做是為了把右手空出來,以便記錄。有人認為,用下巴把聽筒夾在脖子上的動作很瀟灑,殊不知它既累人,又難以持久堅持。

    在整個接電話的過程中,我們不論或坐或立,都應有意識地挺直上身,減少動作,目不斜視。在旁觀者看來,這一姿態非常精神,而且顯得一心不二。

    自己的食慾再好,也不要在聽電話的同時繼續進食。即便自己在接到電話時正在用餐,也要將口中的食物先處理掉。要是自己的咀嚼吞嚥之聲通過電話傳送出去,會讓對方感到我們失敬於他。

    在聽電話時,不要與身邊的親友打招呼,或是小聲討論某些問題。否則會給對方留下被輕視、被非議的感覺,因為你當時跟旁人說的話,對方不一定聽得清楚。

    第三,應處處使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尊敬與友好。接到別人打來的電話,我們所說的頭一句話應當是親切地問候對方「你好」,接下來按照慣例應當說出自己的姓名。如果是在工作單位接電話,還有必要同時報出自己的工作單位。出於幫助對方確認電話號碼撥要的是否準確無誤,聲明一聲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這裡是天馬股份有限公司,我是田甜」。抄起電話便問:「你找誰」、「誰呀」,則極為不妥。

    接到別人錯打進來的電話,不要因為對方打擾了自己而大發脾氣。一言不發地掛上電話,或是對著話筒大喊一聲:「下次長長眼神,你打錯了,討厭」,這都是沒有涵養的表現。

    此刻,正確的做法應是:先請對方再次確認一下所撥的號碼或要找的受話人,然後告訴他這個電話確實打錯了。有可能的話,還可以為對方提供一些相關的線索,或是為對方查閱一下他所需要的電話號碼。待對方道謝時,應答以:「不必客氣」,而不要說什麼「誰讓我倒霉了」,以免做了好事反而得罪了人。此時通常應待對方掛斷電話後,再放下聽筒。

    在通話中,為了使對方知道自己一直在傾聽,或是表示理解與同意,應不時地輕輕「嗯」上一兩聲,或說上一句「是」、「對」之類的短語。以這種積極的態度呼應對方,是十分禮貌的。

    在一般情況下,不要請自己的親友、子女或秘書代替自己接電話。只有親自聆聽別人打來的電話,就是尊重對方。

    倘若獲知有人來電話找過自己,不管對方是否要求給他回話,都應盡早這麼做,絕不要置若罔聞。間隔的時間如果太久,在給對方打電話時最好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並解釋一下自己當時未能親自接電話的具體原因。

    臨近通話結束,應主動向來電話的人說一聲:「麻煩您了。」或是道一聲「再見!」若對方是專門為了自己的事情而打電話來的,切記要向對方真誠地再說一次:「多謝了!」人家為了你的事情,又花了錢(在哪裡打電話都要花錢),又浪費了時間,表示一下感謝,是理所應當的。

    第四,應認真而熱情地代替別人接電話。遇上家人或同事不在場,而有人打電話來找他們,代替家人或同事接一下電話,乃人之常情。但替他人接電話,需要有以下兩個前提條件:其一,來電話所要找的人不在現場。其二,來電話所要找的人雖然在現場,但卻因故不能分身;是他授意自己出面代替他接電話的。

    如自己在親友家裡或辦公室裡作客,在未得到主人親自授權的情況下,不要主動替人家接電話。明明主人就在旁邊,自己卻搶先一步操起電話聽筒來了,不是熱情得過了頭,又會是什麼呢?

    遇上來電話要找的人不在,應首先以實相告。不要先問上一大堆問題,比如:「你找他有什麼事情」、「公事還是私事」、「你跟她是什麼關係」、「我怎麼沒有聽說過你」,等等,然後才告訴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如此「貧嘴」的後果往往極為惡劣,它會使對方感到自己要找的人就在電話旁邊,只不過裝作不在而已。

    比較得體的做法,應當是首先在告訴對方他所要找的人不在之後,再客氣地告訴對方自己與前者是何關係,以及自己叫什麼名字。隨後問一聲:「您需不需要我幫忙?」若對方說:「我是某某人的朋友,以後再打電話來吧」,說明人家不想「露底」,此刻就沒有必要讓人家留下姓名和電話號碼了。若對方表示有要事相告,則應取過紙筆當場記下來,隨後複述一下自己記錄的要點,以檢驗有無差錯。待來電話要找的人回來後,應立即轉交記錄,不要誤人大事。

    若來電話要找的人就在不遠處,應先對來電話的人說一聲:「請稍候,我去替你叫一下。」但是,此時不要放聲大喊要找的人的姓名,搞得人人皆知;也不要先訓上來電話的人一聲:「急什麼呀,等著吧」,然後把電話一放了之,過了好大一會兒,才煞有介事地騙人說:「沒有找到。」

    奉上司指示攔截電話,或替病休在家的長輩「擋駕」時,在電話上也要表現得委婉謙和。

    「薛雲正在開會,我能為您做些什麼」、「趙先生不在家,他回來以後我叫他給你回電話好嗎」、「老武現在正在休息,你需要我替你帶個話嗎」,等等,都是此時標準的應對語言。採用這些委婉的說法來「抵擋」打進來的電話,總比大說怪話或斥責人家要中聽得多。

    各位朋友,有關打電話的禮儀規範,我們暫且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