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6:社交禮儀 第10章 行見面禮的你 (2)
    其二,舉手。它的具體做法,是向朋友們打招呼致意,通常不必作聲。只要將自己的右臂抬起,向前方伸直,輕輕擺擺手即可,不需要反覆地搖動。以舉手致意作為見面禮,適用於與自己距離較遠的熟人相逢之際。

    其三,點頭。用點頭作為見面禮,大多適用於自己與對方不宜交談的場合,例如,會議或會談正在進行,行進在人聲嘈雜的街道上,或是置身於影劇院或歌舞廳之中。與僅有一面之交者在社交場合相逢,或是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中多次見面,點頭也可以大派用場。

    在國外,信仰伊斯蘭教的女士按照其教規規定,不能與男士握手,但對對方點頭為禮則往往尚可。美國人雖然大都不拘小節,但其初次與人見面時,點頭禮用得也不少。

    點頭為禮的正規做法,應是用頭部向下稍許晃動一兩下,並同時目視被致意者。不必把頭高高揚起,用鼻孔「看」人,或是頭部晃動的幅度過大,點頭不止。

    業已指出,點頭禮多用於不宜高談闊論的場合。但如果雙方距離很近,並且有可能交談,則不妨調低音量談幾句話,否則便不近人情。

    其四,微笑。所謂微笑,一般指面含笑容,是不顯著、不出聲、不露齒的笑。在社交活動中,它可以替代其他見面禮,向友人「打招呼」致意。具體而言,它可以用於同不相識者初次會面之時,也可以用於向在同一場合反覆見面的老朋友「打招呼」之際。

    微笑的要旨,是要求真誠、自然、樸實無華。笑得誇張變形,或是在待人接物時一面強作笑顏,一面滿臉晦氣,都會有悖與人為善的初衷。

    其五,欠身。它的具體做法是:全身或身體的上半部分在目視被致意者的同時,微微向前傾斜一下。它意在表示對他人的恭敬,適用的範圍比較廣泛,可以向一個人欠身致意,也可以向幾個人同時欠身致意;可以站著向他人欠身致意,也可以坐著向他人欠身致意。

    欠身為禮時,雙手應當保持「空置」狀態。不應拿著東西,或插在口袋裡。

    此外,在一些場合,男士往往會向女士脫帽行見面禮。

    脫帽禮具體做法如下:戴著禮帽或其他種類有簷帽的男士,遇到友人特別是女士時,應微微欠身,用距對方較遠的那隻手摘下帽子,並將其置於與肩膀平行的位置。這樣做顯得姿勢優雅,同時也便於同對方交流目光。唯有離開對方時,脫帽者才可使帽子「復位」。

    若是在室外行走中與友人相遇,可以其他見面禮向對方致意,也可以一言不發行脫帽禮。此刻行脫帽禮不用真的摘下帽子,只要用距對方較遠的那隻手輕輕把帽子向上掀掀,就可以了。遇到男士行此禮,女士應當以適當的方式向對方致意,但女士是不行脫帽禮的。

    上述各種見面禮的具體使用,在同一時間裡面對同一個人的時候,通常只選用其中的某一種,也可以數種並用。例如,致意、點頭、欠身、微笑等等,都是可以一氣呵成的。關鍵要看對方是誰,以及你想將自己對對方的友善之意表達到何種地步。

    親友之間相見,特別是在春節團拜、登門拜訪、致以祝賀、開會發言時,還可以行拱手禮。拱手禮的具體操作方法是,行禮者首先立正,兩手合抱前伸,然後彎身,並將合抱的雙手上下稍作晃動。行禮時,可向受禮者致以祝福或祈求,如:「恭喜發財」、「請多關照」,等等。

    最後,我們還要談一談目前國外常用的見面禮。

    當你參與涉外活動時,或許也會像前面提到的張芳小姐一樣,碰到一些自己聞所未聞、不知以何相對的「洋」見面禮,其中比較著名的,除親吻禮之外,還有擁抱禮、吻手禮、鞠躬禮、合十禮、跪拜禮、吻足禮、碰鼻禮,等等。為了方便您今後參加社交活動,下面對這些國外常用的見面禮也簡略地介紹一下。

    其一,擁抱禮。在歐美各國,人們在見面或告別之時,經常使用擁抱禮。擁抱禮的標準做法是:雙方正面站立,各自抬起右臂,將右手搭放在對方左肩之後。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對方的右後腰。雙方各自首先向左側擁抱對方,然後向右側擁抱,最後再次向左側擁抱。

    這種做法過於正規,在普通場合大可不必如此講究,重要的是要將自己的熱情友好之意表達出來。西方人在商務往來中並不使用擁抱禮。阿拉伯人是使用此禮的,但僅限於同性之間使用。

    其二,吻手禮。它實際上是歐美男士在較為正規的社交場合,以親吻女士手背或手指的方式,表示敬意的一種隆重的見面禮。它的具體做法是:男士行至女士面前,首先立正欠身致敬,然後以右手或雙手輕輕抬起女士的右手,同時俯首彎腰以自己的雙唇靠近它,最後用微閉的嘴唇象徵性地輕輕觸及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

    行吻手禮僅限於室內,在街道上或是車站、商店等公共場合均不適用。對未婚少女是不行此禮的,它主要被男士用於向自己敬愛的已婚婦女表示崇高的敬意。

    吻手禮的吻只是一種象徵,故要求乾淨利索,不發聲響,不留「遺跡」。若在行禮時大吻特吻,甚至咂咂作響,或把唾液留在對方手上,都十分無禮。行此禮的特定部位應是女士的手背或手指,絕不允許「超國界行動」去吻女士手腕以上的部分。

    在波蘭、法國和拉美的一些國家裡,向已婚女士行吻手禮,是男士有教養的一種標誌。在一般情況下,中方女士遇到外方男士在社交場合向自己行吻手禮,是可以接受的。若推搡奔逃,或是面紅耳赤地不知所措,會使對方感到丟面子。

    其三,鞠躬禮。在朝鮮、韓國,特別是在日本,人們以鞠躬作為見面禮。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鄭重其事地表示尊重與敬佩的一種方式。以日本為例,雖然人們見面時都行鞠躬禮,但不同的彎身程度表示的尊敬程度並不相同。

    對同事或平輩行鞠躬禮時,應立正站好,背部挺直,雙手分別貼放在雙腿兩側,隨後彎身低頭。對他人表示敬意,或是對長輩或上司行鞠躬禮時,彎身的幅度要更大一些,行禮者的雙手應放在雙腿正面,隨著彎身將手指尖下垂到大腿中部為止。向名人、貴賓或有恩於己的人士表示特別的敬意或感激時,行鞠躬禮者彎身的幅度最大,其雙手的指尖應直至雙膝為止。

    行鞠躬禮時必須脫帽,口中不能含有香煙或食物。此外,禮畢直起腰時,雙眼應有禮貌地注視一下對方,以示一心不二。

    其四,合十禮。它一般又叫合掌禮,在東南亞和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裡十分流行。它的做法是:手掌在胸前對合,五指併攏向上,手掌向外側稍許有些傾斜,然後欠身低頭,並口誦:「佛祖保佑!」

    通常行合十禮的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對對方的尊敬程度就越高。向一般人行合十禮,合十的掌尖與胸部持平即可。若是掌尖高至鼻尖,那就意味著行禮者給予了對方特別的禮遇。唯有面對尊長時,行禮者的掌尖才允許高至前額。

    在以合十禮為見面禮的國家裡,人們認為合十禮比握手禮高雅,而且要衛生得多。因此當有人向你行合十禮時,還是用同樣的方法回敬對方為好。

    其五,跪拜禮。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各國曾流行過跪拜禮,而今在緬甸等國它依舊是人們常用的見面禮。緬甸人見到長輩、老師、學者、上司,不管與對方熟悉的程度如何,只要他是坐在地板上,就要對他行跪拜禮。

    緬甸人行跪拜禮的最高檔次是:行禮時,必須五體投地,即行禮者的雙手、雙肘、雙膝、雙腳和額頭等五個部位同時觸地。它適用於對父母、師長、僧侶行禮之時。

    其六,吻足禮。在尼泊爾、斯里蘭卡、也門以及波利尼西亞,吻足禮十分盛行。晚輩拜見長輩、子女見到久別的父母、庶民晉見王族成員時,親吻對方的腳面,這就是所謂的吻足禮。

    近年來,在這些國家的年輕人之中時興以象徵性的吻足禮來取代正宗的吻足禮。它簡單易行,行禮者只要跪下來用右手摸一下地,再摸一下自己的額頭,就不必「親近」別人的腳面了。

    其七,碰鼻禮。所謂碰鼻禮,目前主要盛行於西亞與北非的沙漠地區,新西蘭的毛利人也喜歡用它作見面禮。碰鼻禮的程序無多,行禮時雙方只須先互碰一下額頭,再輕輕接觸一下鼻尖,就等於互致問候了。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別看見面禮多種多樣,而且其各自的具體講究也不盡相同,但最重要的是,行禮者要做到心中有底,動作規範,真誠熱情,用心專一。你說對嗎?

    有關行見面禮的禮儀規範,我們暫且就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