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5:商務禮儀 第20章 商務往來之接待 (1)
    我們在商務活動中經常要搞接待工作,迎來送往,這是難免的。那今天我們就談談這方面的禮儀。

    在商務交往中,你來我往、常來常往、有來有往是非常常規的例行公務了。有時候我們要走出去,有時候我們要把客人請進來。「走出去」我們叫商務訪問,「請進來」叫商務接待。商務交往有其特殊性,那麼商務交往講的接待和一般老百姓待客之道還不大一樣,和一般公司企業的前台接待也有所不同。就一般的前台接待來說,包括服務行業的一些接待,我們一般講待客三聲就差不多了: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這是一般性店面服務要求做到的。但是商務交往不同,它首先要求注意一些非常具體的細節,比如接待客人的身份不一樣,有不同要求。接待的場所不一樣,有不同要求。客人的陪同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還要強調,就是在客人的接待過程中,一些具體操作的細節也有所不同。總體來說,我們可以從禮儀的角度講商務接待的兩個大的問題。

    接待的一般性規則:平衡、慣例、對等。

    第一,注意一般性規則。一般性規則,實際上是有三個點,第一個點我們叫什麼呢?叫平衡的規則。什麼叫平衡呢?所謂平衡就是,在接待多方客人時你有沒有這種可能——比如說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或單位來的客人不只一撥兒,這樣的話,你就要注意這平衡問題了。平衡就是要平等相待。我打個比方,我在街上走,看見了兩個美女走過來。我要跟她們打招呼,我一般喜歡採用這種方式:「二位好,大家好。」其實從這個禮儀的角度來講,叫做不排列順序,簡稱不排列,否則我這兒要講什麼小王好,小李好,搞不好那個被排在後面的小李就有點兒彆扭了,不高興了。

    為什麼先招呼小王?有的時候還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人把人記錯了,記住一個人的名字,忘了另外一個人的:「老張你好,你叫什麼呀?好像我見過。」這個好像被見過的人,他就不大高興,其實聰明的話,有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採用不排列,這就是一種平衡:請大家吃飯,請大家乾杯,請大家用或者大家說,大家坐。當然有的時候你還是需要排順序的,比如要按照級別排,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排,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平衡,就是在同樣一個層面上來講,你不要亂來了。再打個比方,你要乾杯祝酒——就乾杯祝酒一般的習慣來講。如果我是主人的話,我第一杯就是跟我右側的人幹的。因為從餐桌禮儀來講,右側的人是主賓,所以我這第一杯是跟主賓干的,然後從第二杯開始,就是順時針方向前進,就是跟我左側的人干,然後就轉著圈走了,順著表針走的時候走。為什麼要這樣走呢?這就涉及到接待禮儀的第二個問題了,第一就是我們講的平衡。

    第二,注意慣例。慣例就是約定俗成的習慣形式。其實按照順時針方向乾杯,祝酒,握手這是一個慣例,來自西方社會。據說這樣的做法是表示光明在前,我們共同發展,與時俱進;而逆著時針走,一般被視為不吉利的情況,說個有點晦氣的話,這種活動,我和您大概都很少參加。你要想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什麼時候能夠碰到逆時針的情況呢?追悼會與遺體告別,簡單回憶一下,是不是有這樣的情節,是不是逆時針走的,人死了,我們走回去追憶那往昔的時光。除此之外,這個逆時針行進,大概只有一種情況是吉利的,就是運動會入場式,那實際上是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發明的一種習慣。習慣繼承下來了,就約定了,所以運動員入場式,一般也是逆時針的,但此外,一般都是順時針走,這是慣例。

    那麼,接待禮儀的第三個規則叫什麼呢?叫對等。所謂對等就是規格對等。舉個例子:你們兩口子到我家來吃飯,我怎麼招呼你的?大概是吃了什麼,是個什麼檔次;陪著你到什麼地方去玩了玩,然後管不管你住,管不管你用什麼交通工具。等將來我到您家去,恐怕您得如此這般對付我,你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我記著我們結婚的時候,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的事。那時候經濟條件當然很差,也送不了什麼東西。人家一給我送禮物,我們都拿一個本記著呢。比如張三送臉盆一個,李四送毛毯一條,王五送那個浴巾兩個,那叫彩禮單,都記著呢。記著為什麼?記著將來他們結婚的時候,給人找回去。有來有往,來而不往非禮也,這實際上就是對等。

    從公司交往的角度來講,一個是平衡,一個是慣例,一個是對等,這是接待禮儀三項最重要的規則,這是大政方針。此外,從接待禮儀的角度來講,還有一些細節要注意,衣、食、住、行、交通、安全、宣傳報道,這一些東西都很重要的。有時候你要不注意就會很麻煩。比如有一次,我到一個單位去開會。當地的同志也是好心,大概是這樣的:我是去作一個關於外交形勢的報告,其實也就是關於外事、外宣、外貿方面的內容。同志們來聽,不知道這些是什麼意思。可能說的這個圈子大了一點,結果電視台知道了,電視台來採訪我,他也沒跟我說。本來我是上午作報告,下午也作報告。中間休息半個小時的,包括吃飯半個小時。他跟電視台說了,你說電視台記者來採訪我,咱也有個社會公德,也有個跟媒體互動的問題。人家看得起你才來採訪你,你能不接受嗎?不能不接受。

    但是實際上感覺不大好,因為什麼?因為飯都沒吃好,休息也沒有,也沒喘口氣,而且下午的工作還要保質保量呢,所以,如果是你搞接待,你一定要心中有數。比如,我們一般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採訪某人一定要經當事人同意,甚至採訪提綱、採訪主題,都是人家認可的,不能強迫服務。這實際上就涉及到接待禮儀,也包括我們交際禮儀中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尊重為本。我反覆強調尊重,但是我也說個實話,憑我的經驗來說,我們大多數人絕對沒有不想尊重人的意思,但是他不懂得那個操作的技巧。關於操作技巧,我喜歡講一句話,這句話是什麼呢?就是瞭解人,尊重人。我把了解放在尊重前面。不瞭解你,談何尊重?比如我們這兒開個玩笑,說得輕鬆一點兒:你是個女孩子,假定你在熱戀,或者假定你結婚了,那你從一個女性的角度來講,你說個實話,你應該知道你最不愛聽到的,你們家那口子說什麼話了,但是有人是不知道的。

    那天我跟一個老兄吹牛。他問我,他說老金,夫妻之間無話不談嗎?一下把我逗樂了。我說理論上是這樣的。他問實踐中呢?實踐中誰要真的相信這句話,有時候會倒大霉。我說依照我的革命經驗——儘管我經驗不豐富,但是我也喜歡琢磨這個事,夫妻之間,戀人之間,作為男人。有那麼十來句話是不能跟老婆說的,當然有些話在這兒不方便說,在這說得太多了,會破壞一種美好的感覺,說兩句能說的吧。我當時就跟他講,我說我這兒有兩句話,有革命經驗的人,男人,是不會回去跟老婆說的,那我們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各位老兄和老弟,哪位不信請你回家操練,今晚必遭報應。

    第一句不能跟太太說的話是什麼呢?第一句不能跟太太說的話就是,你和他好以前和別的女孩好過沒有,不能說,除非被她發現,發現也不承認,打死也不承認,這是原則問題,否則你不瞭解女性,因為女性——說個淺顯易懂的白話吧,她對感情比較認真,比男性要認真得多。我們經常講女人比較感性,不愛你拉倒,愛上你之後,就希望把你套牢了,你就是我的了。現在不允許你情感走私,心裡惦記著別人,以後當然也不允許。愛你愛到深處,還要追溯,要找回去,殘忍地剝奪你以前的感情經歷。有時候跟你好了十年八年之後,還不信呢,還不放心呢。對你進行活力偵察:「老劉,咱倆做夫妻已經八年了,以前也不好意思問你,現在厚臉皮趁你高興問你一句話,你跟我說,我保證不生氣,你跟我好以前,跟別的女孩好過沒有?你跟我說嘛,我絕不會生氣的。」千萬別中她的奸計,誰要給她交代了,她會記你一輩子,哪天一翻臉,就把你這些事拉出來溜溜,回去找翠花。實際上這是人性問題。她愛他,情感排他,女性優勝於男性。

    還有第二句話不能跟老婆說的。第二句話不能說的,我估計你家那口子跟你說你也不愛聽,那就是別的女孩漂亮。痛苦來自比較之中,你跟老婆或女朋友說別的女孩漂亮,這等於說她不漂亮。有一位哲學家說過,說女性天生好比,其實男人也比的。從小,女孩子要比誰的衣服漂亮,大了比追誰的男孩子多,結了婚比誰家的房子大,生了孩子比誰家寶寶聰明。從頭到尾比的一條就是相貌。雖然嘴上不說,其實很當真,所以當老公的人,你要是聰明的話,你會知道這是一個底線,千萬不要在老婆面前說別的女孩子漂亮,包括她妹妹在內,除非她妹妹5歲。她妹妹25歲你誇誇看,我敢保證在較長時間內,你將難得有機會見到這個25歲的妹妹,她不給你創造機會。這是底線,她有這個自我保護的意識。實際上我講的是瞭解人,尊重人。

    在商務接待中,例行公事很容易,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非常容易,禮貌用語也很容易實現。我現在要求你去給我做,你不說,我給你扣工資,不給你發獎金不就完了,但是真正地讓人家客人感覺到賓至如歸,如沐春風,那就要求你把對方放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比如我接著下面這個話茬,我給你講一個細節問題。我們在下面還會歸納一下飲食問題。如果小范我到你家去了,我們不說商務交往,就是社交。我到你家去,你爸爸媽媽和你,或者你和你的男朋友一塊兒招待我吃飯。你認為最先考慮的問題應該是什麼呀?你愛吃什麼呢?你這句話其實按照接待禮儀來講,就是NO,就是不能PASS的,你那個問題叫什麼?你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個老百姓愛問的那個問題,實際上叫做開放性問題。這個問題你要問起來,有時候你會吃大虧。

    有一次我到一家單位去有事。這個董事長從外地趕回來,結果堵車,董事長沒趕到,女秘書趕到了。這個女秘書在前面,她離我很近,提前趕到了。小姑娘很漂亮也很老實,說話很實在,說金教授,老闆交代了,讓我趕回來伺候你,讓我伺候好你,要什麼給什麼。我說姑娘你不能說這個話,說這個話你要吃大虧的。我說你給我弄點飲料喝算了,她說那行,她說金教授那你說喝點什麼,吃什麼喝什麼,這是開放式問題。我當時跟她講,那就來杯路易十三吧。她眼都直了,你還真要?其實你要讓我到你家去,你問我愛吃點什麼,我要真給你點有難度的東西,你還真就麻煩了,是吧?那路易十三你一般沒有,一般人也不會買,但是我要點沒有的呢,比如你給我來豌豆汁兒吧。你家造不出來呀,雖然不貴,你造不出來,至少開車到後海去買呀。所以有經驗的人招待飲料什麼的,他都問封閉式問題。

    比如說,金教授喝茶還是喝咖啡?就是給老金下一個套,等於告訴老金,不喝茶就只能喝咖啡,不要想路易十三。請你吃飯也是這樣的,比如我們點菜了,你別劃圈劃得太大了。金老師來條什麼魚?多寶魚、石斑魚、蘇梅,你什麼感覺?把我吃了得了,你要在廣州吃條蘇梅倒還便宜點,你到北京弄條蘇梅,怎麼也上千去了,搞不好一斤298呢,誰扛得起這個,咱也吃不起。要我,我也吃帶魚,所以你限制一下,小范,咱們來條魚吧,來條草魚,還是來條鯉魚?言下之意你就只能吃這兩種,你不要想多寶魚,要吃你回家自摸自和去。它是這樣的問題,其實你剛才那個問題,你最該問我的問題是什麼呢?是這樣一個問題,是金教授您不能吃什麼。這是在公司企業裡面真正有接待經驗的人、請人吃過飯的人應該問這個問題。他不是問,您愛吃什麼,而是問您不能吃什麼,這樣範圍會小一些,而且這個就容易操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