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道 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
    譯文:

    30根輪輻結合在輪毅的周圍;從它們的無(個體的喪失)產生輪子的功用。把黏土塑成一個容器;從它的空(容器的中空)產生容器的功用。在房子(牆壁)裡挖出門窗,從它們的無(空間)產生房子的功用。

    因此,藉著事物的有,我們得到利益。藉著事物的無,我們被服務。

    《道德經》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涎殖,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存在最深的核心是無。存在的基礎是無。當我說無的時候,我的意思不是「無物」(nothingness),我的意思只是「無物性」(nothingness)。

    形式存在於無形的基礎上。形式來自於無形,就像波浪來自於大海一樣,然後形式減弱,再次化入無形。名字出自於無名,然後退回、歸於本源,再次變成無名。生命產生於死亡,然後再次移向死亡。必須記住的最基本的事情是;這些對立面並不是對立面,它們是互補的。死亡並不反對生命,不存在並不反對存在,無並不反對有。它們是超越所有理解的同一個現象的兩極。

    達為無,然而兩者所表達的是一樣的。這一點必須盡可能深刻地理解,因為你的整個sadhana,整個朝向終極了悟的努力都要依靠它。除非你準備變成一個無,否則你永遠不會變成一個真正的真實的有。這看起來像一個矛盾。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除非你失去自己,否則你不會得到自己。如果你執著於自己,你將被毀滅,如果你不執著,你將被解救。他是在說:只有當你進入無的時候,才能保全你的存在。

    在作印度的《奧義書》裡有一個非常古老、非常美麗的寓言。

    一個偉大的聖人,尤多羅可(Uddalaka),他的兒子斯維特凱圖(Sverketu)問他:「爸爸,我是誰?那個在我裡面的是什麼?我試了又試,我靜心又靜心,但我還是找不到它。」

    斯維特凱圖是一個小孩,但是他提了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問題。如果是別人問這個問題,尤多羅可很容易就能回答,但是怎麼才能幫助一個孩子理解呢?他在問一個最大的難題。

    尤多羅可不得不設計一個方法。他說:「你到那邊去,從那棵樹上摘一個果子來。」

    孩子跑過去,他從那棵樹上摘下一個小果子。

    父親說:「現存你把它切開。你看它裡面是什麼?」

    孩子說:「很多很多小種子。」

    父親說:「現在你選一粒種子,把它切開。現在你看它裡面是什麼?」

    孩子說:「什麼也沒有。」

    父親說:「這棵大樹就是從那個沒有裡面長出來的。在種子的中心有——沒有。你切開它——裡面什麼也沒有,而從那個沒有裡面長出這棵大樹。你也一樣,斯維特凱圖說了人類所說出的最偉大的格言之一誕生了:「Tattwamasi,Svetketu,」——「那個就是你,你就是那個。斯維特凱圖。

    你們也是種子心裡的那個無。除非你在你的裡面找到這個無,否則你不會達到真正的真實。你可以進入理論,你可以思考哲理,但是你不會明白。

    那個男孩開始冥想他的無,他變得非常寧靜。他沉思,他享受這個無,他深深地感覺它,但是後來又出現一個問題。幾天以後,他又來找父親,他說:「我能感覺到了,但是事情仍然不很清楚,它們很模糊,好像每樣東西都包著一層霧似的。我可以看到每樣東西都是從無裡面誕生的,但是無怎麼和有混在一起呢?有怎麼和無混在一起呢?存在怎麼和不存在混在一起呢?它們是矛盾的。」

    父親再次陷入困境——每當孩子提問題的時候,總是很難回答他們。成人給孩子的答案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完全是挽回面子的詭計。你在騙他們,但是尤多羅可不想騙這個孩子。而且他的好奇並不只是一種好奇,它是深深的詢問,他確實關心。他的身體或許是孩子的,但他的靈魂是古老的。他在前世肯定奮鬥過,肯定努力想穿透那個奧秘。他並不只是好奇——他真的關心。它並不只是頭腦裡一個飄忽不定的問題,它有很深的根源。

    父親說:「你去拿一杯水來。」

    男孩拿來一杯水。

    然後父親說:「現在你去拿一點糖來。」

    他拿來糖,然後父親說:「把它們倒在一起。」

    糖往水裡溶化了,父親說:「現在,你能把糖和水分開嗎?」

    男孩說:「不可能。我甚至看不出糖跑到哪兒去了。」

    父親說:「你試試看。」

    男孩往水裡看,但是他看不到任何糖;它已經溶化了,它已經變成水了。

    然後父親說:「你嘗一嘗。」男孩嘗了一口,它是甜的。父親說:「看,就像這樣。你也許不能決定什麼是有、什麼是無;它們彼此交融,就像水和糖一樣。你可以嘗一嘗,然後你就能知道水裡面有糖。你也許不能馬上區分它們——事實上,從來沒有人能夠區分它們,因為它們不是分離的。」

    水和糖可以分開——那只是幫助小孩理解的手段——但是有和無是分不開的,生命和死亡是分不開的。不可能。它們不是分離的,你怎麼可能分開它們呢?它們永遠在一起。事實上,說它們在一起也不對,因為「一起」這個詞就包含二的概念。它們不是兩個,它們是一個。它們只是看上去是兩個。

    你從哪裡來?你曾經思考過這個非常基本的問題嗎?你從哪裡來?無。你到哪裡去?無。從無到無……就在兩個無之間出現有。存在之流淌在無的兩岸之間。有是美麗的,而無也是美麗的。生命是好的,而死亡也是好的——因為沒有死亡,生命就無法存在。一般情況下,你認為死亡是反對生命的,因為它毀滅生命。不,你錯了。沒有死亡,生命連一刻也不能存在。它支持它。它是它的基礎。因為你可以死,所以你可以生。

    生命和死亡不是兩個東西,而是兩個翅膀——同一現象的兩個翅膀。科學總是認為宗教說話自相矛盾,是不合理的、不合邏輯的,但是就在過去幾年裡,在科學上,尤其在物理學上,產生一個現象,它很能幫助理解這個有和無的相會。這個現象被叫做黑洞。科學不知怎麼地已經感覺到,在外層空間裡面有一些洞、黑洞——無。剛開始的時候很難想像它,但是現在,漸漸地,它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清晰了——因為科學也感覺到每樣東西都和它的對立面一起存在。沒有不存在,存在怎麼可能存在呢?生命和死亡一起存在,愛和恨一起存在,慈悲和憤怒一起存在——沒有不存在在那裡,沒有不存在介入它,存在怎麼可能單單存在呢?

    它必須在那裡。他們經過探索,現在有一個人因為發現黑洞而獲得諾貝爾獎。黑洞是宇宙中的「不存在之洞」,那裡面什麼也沒有,連空間也沒有。它們是非常危險的現象,因為如果有什麼東西進入黑洞,它就消失了,因為黑洞把每一樣東西都轉成無。

    黑洞的發現解決了很多奧秘。

    前幾年在美國,有一架軍用飛機在天上飛。地面和這架飛機有聯絡,然後聯絡突然中斷了。他們派另一架飛機去找第一架飛機:發生什麼事情了?剛好隔了同樣的時間以後,半個小時以後,第二架飛機也失去聯絡了。

    現在很危險。所以他們一下派出3架飛機往同一個方向去找前面2架。剛好在半個小時以後,那3架飛機也失蹤了,聯絡中斷了。以後再也沒有關於那5架飛機的消息,它們到底怎麼了。它們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如果它們墜毀了,那麼你也可以找到它們。它們不可能一直永遠永遠飛下去……發生什麼了?現在有人懷疑,它們是突然碰到了一個黑洞;它們只是進入黑洞消失了。

    黑洞意味著無的力量、不存在的力量。如果你陷進去,每樣東西都會消失,不留一點痕跡,因為物質變成了非物質(unmatter)——你非物化(unmaterialize)了。——你聽過「物化」(materialization)這個詞;你聽過一些奇跡,說有人可以從無裡面變出東西來,但是你沒有聽過「非物化」這個詞,東西可以變成非物質,就這麼消失了。

    這種事情發生過很多次。有一次,一條載了700個人的船消失了——那麼大的一條船!當它經過最後一個港口的時候,一切都很好;它再也沒有到達下一個港口。而且兩個港口之間的距離並不很遠,距離很近。如果船沉了,船上700個人肯定有人活下來。如果沒有人活下來,那麼船的殘骸也會找到,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任何東西,它就這麼消失了,它肯定碰到了一個漂流的黑洞。

    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但是當事情每天發生的時候,你就不注意它們了。突然有一個人死了。發生什麼了?他進入黑洞了。1分鐘以前他還活著——呼吸,說話,活躍,清醒——1秒鐘以後就什麼也不剩,只有一具正在腐爛的屍體。發生什麼了?有一些東西進入不存在了。死亡就是那個黑洞。

    科學家說星星也有生和死。它們可以活上幾萬年,但是問題並不在那裡。它們有生——它們從哪裡來?現在就有很多里面在誕生。就像有很多孩子從產房裡誕生一樣,有很多星星在誕生。它們來自於無之沒有物質;它是一個廣闊的空間,然後突然出現一朵星雲——煙霧從無裡面產生。煙霧開始聚集、濃縮,開始變得越來越堅固。這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就像孩子誕生需要9個月一樣,無從開始濃縮到變成一顆星星需要好幾百萬年的時間。然後星星活上個百萬年,然後它再死掉。然後它又漸漸消散,變得越來越不堅固,變成蒸汽、煙霧。它在它的靈床上停留幾百萬年,然後有一天,這顆星星就消失了。這顆星星原來待的地方現在將變成一個黑洞;它已經變成不存在的了。現在,如果你碰上這個黑洞,你就會被它吸收。當這個黑洞吸收整個星星的時候……那是一個多麼宏偉的奇觀!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中等大小的星星。它比地球大6萬倍。如果我們的太陽——比地球大6萬倍——死了……它總歸要死。科學家說它大概還能活4000多年。因為它已經老了,生病了,必須進醫院——但是沒有星星的醫院。它就要死了。再過4000年的時間,然後有一天它就不在了。首先光會消失,然後物質會消失,然後它將變成一個黑洞。那個太陽一度待過而現在不在的空間將變成一個巨大的無的漩渦。如果地球陷進去——它就完了。它會一下子把你壓碎——壓成無再壓成無。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