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養生 第26章 簡單生活樂健康 (2)
    那麼,究竟每天要睡多久才有利於健康呢?我認為,對於成年人來說,6-8小時是其所需的標準睡眠時間,老年人在這個標準上再減少1-2個小時,青少年可以增加1-2個小時。對於嬰幼兒來說,睡眠時間則需要更長。

    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要想保持較為穩定的血糖,更要注意改變不良睡眠習慣。晚上睡覺的時間不要太遲,最好在10時之前,而第二天早晨在6-8時之間起床,將每天的睡眠時間保持在8小時左右。即使工作需要,也盡量不要打亂睡眠規律,不要耽誤按時吃藥打針。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晨需要「補補覺」,最好在早晨8時之前起來,服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並進食早餐後,再睡個「回籠覺」,這樣才能盡量保證血糖不受睡眠改變的影響。

    ◎熱水泡泡腳,勝過吃補藥

    在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足部按摩是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中醫保健理論中關於「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的記載,正是對中藥足療功能的形象概括。

    中醫學認為,我們的腳底是個經絡起止的匯聚處,腳背、腳底、腳趾之間彙集了很多穴位,佔全身穴位總數的10%,與全身器官有著相應的關係。腳掌是人的窗口。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射區域。如頭部的投射區在腳趾,胃的投射區在腳掌內側,肝的投射區在腳掌外側,生殖器的投射區在足跟部,腎的投射區在腳掌心的湧泉穴。堅持熱水洗腳,可刺激腳上的穴位,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具有舒經活絡、頤養臟腑、益智補腦和延年益壽,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而現代醫學認為,腳與人體,特別是呼吸道的健康密切相關。腳部受涼時,上呼吸道粘膜的毛細血管就會發生收縮,使粘膜的抵抗力下降,潛伏在鼻咽部的病毒和細菌便會乘虛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我國有一句古話:「熱水洗腳,勝吃補藥。」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衝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經常堅持熱水泡腳足療的應用範圍很廣,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用熱水洗腳,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內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粘膜表面的纖毛的擺動加快,從而增強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有助於防治呼吸道炎症。此外,堅持熱水洗腳,還可消除疲勞、降低血壓、改善睡眠,達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目的。

    睡前用熱水泡腳20分鐘,水溫可略高一些,自身感覺到「燙」為妥,泡腳可以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增強血液循環。泡完腳,再做個按摩,按摩之後,您就能感覺到整個腳都很溫熱,血液循環順暢,這時候躺下,很快就會入睡。

    端來一盆熱水,水溫最好控制在40℃左右。然後把腳泡在水裡,先清潔皮膚表面,這裡要注意水溫最好能控制在40℃,這樣有助血液循環。然後把食鹽放入洗腳水裡,鹽水能有助腳部皮膚細胞活躍。接下來要做腿部護理工作了,加入熱水,讓水溫略微燙手即可,我們找來一條毛巾,把毛巾完全浸泡在熱水裡,然後擰乾毛巾,把熱毛巾敷在腿上,這樣熱敷大約10分鐘。然後再拿來食鹽,用食鹽擦拭雙腿,把鹽沾在手上,由下往上像這樣反覆劃圈兒擦拭,一會兒腳部就發熱了,然後可以配合腿部按摩,在外膝眼下方67厘米處找到足三里穴,輕輕揉一揉,每天堅持按摩20分鐘,能很快去除腿部的寒氣,再配合熱毛巾熱敷,對緩解腿部疼痛很有好處。最後用熱水洗去腿部的鹽分!擦乾腿部水分,塗一些保濕的護膚品,保養一下腿部的皮膚,經過這樣一番護理,促進了腿部血液循環,燃燒了腿部脂肪,既有治療的作用又有瘦腿的功效,讓您健健康康度過這個病毒高發的春季。

    ◇冬季泡腳時間太長有害無益

    都說「冷水洗臉、熱水泡腳」,進入冬季,用熱水泡腳的確可以起到舒經活絡、暖和全身的作用,但泡腳時間太長則有害無益。

    中醫有一個說法,叫做「風寒從腳下生」,冬天天氣嚴寒,人體更輕易出現寒性肌肉酸痛、手腳冰涼以及寒性胃痛等各種不適,堅持用熱水泡腳則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解表散寒,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在熱水中加入生薑片、花椒等輔料,對祛風散寒的效果較好。

    但是熱水泡腳並非人人適用。比如,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泡時,就不宜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輕易造成傷口感染。有人喜歡用電動足浴器泡腳,一泡就是幾個小時。一般來說,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特別是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孕婦也不宜長時間用熱水泡腳。部分足浴器在宣傳時誇大其詞,聲稱能治療某些疾病,足浴主要是保健,並沒有治療的作用。

    此外,很多人在使用足底按摩器的時候,直接調到按摩的功能,這不夠科學。在做足底按摩前,一定要先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氣血循環加快,使肌肉、韌帶放鬆,避免在按摩時受傷。

    ◎健康飲水

    早在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的最早的生命都是在水中孕育的。可以說水是「宇宙血液」、生命之源、健康之本、百藥之首。它與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

    中國歷來推崇:「水者天地之包幕,上行之始焉,萬物之所由生,元氣之津液也」。《易經》認為「大一生水」即「天生一,一生水,水生萬物」。「大一藏於水」,即天地宇宙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均可儲藏在水中。漢唐先賢張仲景、孫思邈、陸羽等都分別在其著述「傷寒雜病論」、「千金方」、「茶經」中提到,正確選擇和制備調藥、泡茶所用的水,對藥性和茶味的發揮起著重要的作用。

    張仲景在其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提道:「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成,水之於人,不亦重乎」。同時還提到用以「治奔豚」的「甘瀾水」的製作方法。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推陳出新,立「水部」為百藥之首,提出了「水療」的革命性概念。他說:「水為萬物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而營衛賴之。故曰,水去則營竭,谷去則衛亡」。在這裡,他把「飲」置於「食」之首,把「水」置於「谷」之先。可見他對水的重視。

    水被譽為是生命之源。這話一點沒錯,不吃飯可以生存一周時間,當然,前提是可以飲水。如果連水都不飲,最多活三天。

    有人覺得,喝水很簡單,口渴了就喝。實際上,口渴了再喝水對身體不好。人體細胞存在於一個液體環境中,水以及其中的陰陽離子濃度是相對恆定的,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自身的正常生理功能。口渴是機體缺水時發出的信號。這個時候再喝水,就有一點臨渴掘井的味道。雖然不至於對身體健康造成大礙,但是,一些細胞在水還沒有運到就給「渴」死了。要知道,水從胃腸道到全身各個細胞還需要一段時間。對於這些乾渴的細胞來說,時間就是生命。但口渴時,一口氣喝一大杯水,卻苦了胃。經常如此,胃液被稀釋了,胃被擴張了,引起了消化不良,甚至造成脘腹脹痛。

    我們該如何喝水呢?最好的方法是:有事沒事喝幾口,經常保持嘴唇的濕潤。每天總量一般為3杯,1000毫升左右。此外,還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即早上起床後一杯,晚上睡覺前一杯。早上起床後飲用一杯溫白開水,可以蕩滌腸胃,促進人體排出體內糟粕,防止糟粕產生的毒素被人體吸收,而且,還可以清除胃壁的炎症、稀釋尿液、防止痔瘡,還可以使皮膚光滑細膩。此外,對於人體的組織細胞也有益,可促進細胞代謝產物的排出,提高免疫功能,可以有效預防感冒、咽喉炎等。晚上睡前一杯水主要是用於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和血小板的凝聚力,預防致死性梗塞。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這一習慣最好是要養成。一般來說,飯前飯後半個小時內不要大量喝水。而少量飲水,大約100毫升左右則有益於消化。

    喝什麼水最好?溫白開水最好,解渴效果比各種飲料都好。而經常飲用飲料,如橙汁、可樂等,對健康不利。溫白開水不但止渴,還可當藥用。習慣性便秘者,白開水可為潤腸通便之良藥。相對於正常人來說,便秘者一天喝水就要多一點,要達到2000毫升以上。腎結石病人也應如此。支氣管哮喘病人在哮喘發作時,多飲用白開水可以有效緩解症狀。因為白開水可以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利於呼吸道暢通。風寒感冒後多飲用溫白開水也可以促進健康的恢復。當然,嚴重心功能不全、慢性心肺疾病、腎功能不全、高血壓以及燒傷早期、嚴重皮膚潰瘍者就不宜多飲用白開水。另外,飲用溫白開水還可消除呃逆。

    若論養生,茶水是最好的,尤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綠茶。綠茶的藥理作用非常廣泛:抑制血糖上升、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溶解脂肪、促進消化、抗紫外線、抗氧化、抗菌、抗癌。中醫認為,綠茶具有清熱降火、生津止渴、解暑降溫、延年益壽等作用。茶為萬病之藥,綠茶對於急性腸胃疾病、感冒、白血病、脂肪肝等都有治療作用,而經常飲用綠茶,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發生幾率。我們可以清早和睡前飲用溫白開水,白天工作時間飲用綠茶。

    不論是白開水,還是綠茶,水源應該是潔淨的、沒有污染的,一般的自來水就行了,如果是井水或者泉水,那就更好了。如今,相當一部分家庭和單位飲用桶裝的純淨水或礦泉水。其實,這些水都比不上白開水和綠茶。純淨水飲用久了,可引起人體營養不良,而礦泉水其中如果礦物質超標就會危害人體健康。

    ◎飯後常做的那幾件事

    人們常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這是一項有益無害的運動。但是對於患有肝炎的病人來說,尤其是肝炎活動期的病人,就不一定適合了。因飯後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負擔增加,血液循環加快,進入肝臟的各種營養物質也增多了,肝臟的各種功能活動必定要加強,如果飯後散步,四肢血流量增加,而進入肝臟的血液量就相應減少了。

    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可保證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

    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漲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於「飢餓」狀態。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