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Ⅰ:改變一生的智慧 第13章 「天才」成長記 (3)
    傑克從小就非常喜歡運動,尤其喜歡打曲棍球,經常和同學到其他城市比賽。別的孩子出遠門父母都要陪著,可傑克的母親很早就把兒子當大人看待,她總是讓兒子獨自去參加比賽。

    傑克中學畢業後,原本可以進入美國最好的大學的,但結果卻事與願違,只能進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開始他感到非常沮喪,不想去上學,來年再考。但母親卻鼓勵他就上馬薩諸塞大學。傑克進入大學不久,原先的沮喪變成了慶幸。他說:「如果當時我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那我就會因為入學成績較差而被夥伴們打壓,永遠沒有出頭的一天。然而,這所較小的州立大學讓我獲得了許多自信。事實證明,母親讓我進馬薩諸塞大學是對的。」後來,傑克果然成了馬薩諸塞大學最頂尖的學生。

    空白的答卷

    對於聰明人和有素養的人來說,求知慾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轉變得愈加強烈的。

    ——西賽羅

    在哈佛一座教學樓前的階梯上,有一群即將畢業的機械系大四學生很快就要參加最後一門考試了,他們聚集在一起,正在討論幾分鐘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顯示出自信,這是最後一場考試,接著就是畢業典禮和找工作了。

    有幾個說他們已經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則在討論他們想得到的工作。懷著對4年大學教育的肯定,他們覺得心理上早有充分的準備,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他們知道即將進行的考試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教授說他們可以帶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和筆記,只要求他們考試時不能彼此交頭接耳。

    他們喜氣洋洋地走進教室。教授把考卷發下去,學生都喜形於色,因為學生們注意到只有5個論述題。

    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考卷。學生們似乎不再有信心,他們臉上有難以描述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裡拿著考卷,面對著全班同學。教授端詳著面前學生們憂鬱的臉,問道:「有幾個人把5個問題全答完了?」

    沒有人舉手。

    「有幾個答完了4個?」

    仍舊沒有任何動靜。

    「3個?2個?」

    學生們變得有些坐立不安起來。

    「那麼一個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個吧?」

    全班學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說:「這正是我所預料的結果。我只是要加深你們的印象,即使你們已完成4年工程教育,但仍舊有許多有關工程的問題你們全然不知。而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愛的教育

    關心和責任是愛的組成因素,但是沒有對所愛者的尊重和認識,愛就會墮落成統治和佔有。

    ——弗洛姆

    初涉人生,我們不僅需要母親的慈愛,以哺育自己鍾情生活的愛心,還需要老師的教導,以培養自己把握生活的能力——而格瑞薩德,則很榮幸地擁有一位當老師的母親,所以,她對格瑞薩德的饋贈便是雙重的了。

    記得格瑞薩德在母親任教的學校上二年級時,班裡有兩個人見人厭的學生,10歲的弗蘭基和9歲的戴維。他們是兄弟倆,學習極差,也都留過級,而且每天都要弄出點惡作劇來,恃強凌弱,以欺侮同學、滋事搗亂為快。有一回,他們甚至搞來了一枚小型炸彈,偷偷地放在一個窗戶架子上;待上課時,猛地一聲巨響,嚇得師生們魂不附體,好幾個同學都尿了褲子(格瑞薩德也是其中之一)!

    幾年下來,班裡幾乎沒有不被他們倆欺侮過的——被敲詐、被打罵,等等,可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五年級的一天,厄運降到了格瑞薩德的頭上。當時,格瑞薩德正順著小路騎車回家,等格瑞薩德聽到弗蘭基大嚷大叫地從後邊衝過來說:「快滾開,我來了!」時,已經來不及躲避了(也無處躲避),被他狠狠地撞進路邊的一條深溝裡,自行車又重重地壓在了格瑞薩德身上,格瑞薩德跌得鼻青臉腫,頭上還磕了個大包。弗蘭基見大功告成,便幸災樂禍地吹著口哨,揚長而去。

    格瑞薩德匆匆趕回家,盡量把泥污血跡洗乾淨,希望媽媽不會看出來。否則,她一定會告訴校長,懲處弗蘭基,那樣既對弗蘭基無損(他巴不得弄得雞犬不寧),又實在對自己有害(他必定要伺機做更惡毒的報復)。

    可惜頭上的大青包無論如何也按不平。晚上,在媽媽的一再追問下,格瑞薩德掩飾不住,只好將自己受欺侮的事全盤托出。只是懇求媽媽不要報告校長。

    媽媽看著格瑞薩德,想了想以後答應了:「那好,明天我自己找他談一談。」

    第二天,格瑞薩德總是心神不寧,擔心有更大的災禍在等著他,放學時,還特地繞了遠路回家,只怕再遇上弗蘭基。而媽媽下班後,倒是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他們再也不會來欺侮你了。」

    格瑞薩德想,媽媽一定是報告了警察局長,讓他把這兩個作惡多端的壞孩子捉進了監獄——這下可好了!

    但是,媽媽告訴格瑞薩德的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我先去翻閱了弗蘭基兄弟倆的檔案材料,發現他們的父親早就死了,母親現在也不知蹤跡,兄弟倆是靠一個姑姑養的,生活條件很差。而且,教過他的老師還告訴我,兄弟倆小時候常常遭到他們母親的毒打。他們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並不全是他們的錯:自己沒有得到過多少愛,所以也不懂得去愛別人。」

    「你知道我做了什麼嗎?」

    「課後,我把弗蘭基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問他是否願意當我的助手,每天替我準備教具,我會為此給他一些報酬。另外,如果工作得好,週末我還會讓你和他們兄弟倆一道去看電影……」

    「我?我跟他們一起去看電影?」——出於憤怒,更出於畏怯,格瑞薩德當即表示反對,「我不去!」

    「不,你應該去,」媽媽勸他,「他們需要別人的關心與尊重,只有愛才會教會他們去愛。」

    到了週末,格瑞薩德十分勉強地隨著媽媽到弗蘭基的住處,接他們去看電影。媽媽對他們的姑姑說:「弗蘭基這一星期在我這裡工作得挺不錯。我相信他弟弟戴維以後也能來幫忙的。」他們的姑姑聽了連連道謝,她一定從未夢想過自己這兩個臭名遠揚的侄兒還真能做好事兒,還真能被人喜歡!

    在去電影院的路上,他們彼此都很窘迫。格瑞薩德偷偷瞥了弗蘭基兄弟倆一眼。呵!竟是一副規規矩矩、頗有教養的神色——與平常完全不同。正疑惑時,弗蘭基還很鄭重地向格瑞薩德道歉:「實在對不起,那天我把你撞到了溝裡。請你原諒!」態度極為誠懇,垂著眼睛,顯得很羞愧。

    他還向格瑞薩德保證:「以後我再也不會去欺侮任何人了。」

    這破天荒的奇跡倒把格瑞薩德弄得很不好意思,在母親的催促下,才表示了諒解——雖然心裡已不記恨他。

    說來奇怪,從此以後弗蘭基兄弟倆真如脫胎換骨一般,徹底改邪歸正了,不僅不再惹是生非,而且學習也認真了——這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固然都是一個好消息,而對於格瑞薩德來說,也從中受益匪淺。

    花與少年

    孩子知道各式各樣的聰明話,雖然世間的人很少懂得這些話的意義。

    ——泰戈爾

    大衛——范斯的隔壁鄰居——有兩個小孩,一個5歲,一個7歲。有一天大衛正在教他7歲的孩子凱利怎樣使用瓦斯驅動的割草機割草。當他正教孩子如何在盡頭將割草機掉頭時,他的妻子叫他去問事情。當大衛轉身回答問題時,凱利把割草機推到草坪邊的花圃上——所過之處,大約2尺寬的一條痕跡已被夷為平地!

    大衛回頭發現發生的事之後,他開始失控了。大衛花了一大把時間費力地侍弄那些令鄰居們羨慕的花圃。當他開始對兒子提高音量後,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邊,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說:「大衛,請記住——我們在養小孩,不是在養花!」

    大衛的妻子也提醒了范斯,為人父母必須明瞭孰重孰輕。孩子以及他們的自尊比他所破壞的任何物質上的東西還要重要。被棒球砸碎的窗戶、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燈及掉在廚房裡的碟子都已經破了,花也已經死了。父母必須記得不要打破一個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充滿活力的感覺變得麻木,再增添更大的損失。

    幾個禮拜以前,范斯買了一件運動外套,並和店主馬克·麥克斯討論為人父母的問題。店主告訴范斯,當他和他的妻子以及7歲大的女兒外出晚餐時,他的女兒打翻了水杯。這對父母在水漬擦乾淨後並沒有責備女兒。她抬頭看著他們說:「你們知道,我真的很感謝你們不像別的父母一樣。我大部分朋友的父母會對他們咆哮並且教訓他們要更小心一點。謝謝你們沒有那樣做!」

    有一次,范斯和一些朋友共進晚餐,相似的事件發生了。他們5歲的兒子弄翻了桌子上的牛奶杯。當他們開始責備他時,范斯也故意弄翻自己的杯子。當他開始解釋自己在48歲還會弄翻東西時,男孩開始微笑了,而他的雙親似乎也明白了范斯的意思,不再生氣。人們多麼容易忘記自己仍然在學習啊!

    最近范斯聽到一個有關史蒂芬·葛雷的故事。他是個曾經取得過重要的醫學成就的科學家。有個報社記者採訪時問他,為什麼他會比一般人更有創造力,是什麼因素讓他超乎凡人?

    他回答,在他看來,這都與他小時母親給他的經驗有關。有一次他嘗試著從冰箱裡拿一瓶牛奶,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一樣!

    他的母親到廚房來,並沒有對他大呼小呼、教訓他或懲罰他,她說:「哇,你製造的混亂還真棒!我幾乎沒看過這麼大的奶水坑。反正損害已經造成了,在我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幾分鐘?」

    他的確這麼做了。幾分鐘後,他的母親說:「你知道,每次當你製造這樣的混亂時,最好還是得把它清理乾淨,讓物歸原處。所以,你想這麼做嗎?我們可以用一塊海綿、一條毛巾或一隻拖把。你喜歡哪一種?」他選了海綿,於是他們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親又說:「你知道,我們在如何有效地用兩隻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經做了個失敗的實驗。讓我們到後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動它。」小男孩做到了,如果他用雙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會掉。這堂課真棒!

    這個知名的科學家說,那一刻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錯誤。除此以外,他還學到,錯誤只是學習新東西的機會,科學實驗也是如此。即使實驗失敗,人們還是會從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鏡子裡的你

    誰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左右自己。

    ——蘇格拉底

    愛因斯坦作為一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的一些奇聞軼事在哈佛學子中廣為流傳。比如下面這個故事起先是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授課時講述的,而如今哈佛人無所不知:

    「昨天,」愛因斯坦的父親說,「我和我們的鄰居約翰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裡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約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爬了上去。下來時,你約翰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約翰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裡的煙灰塗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約翰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約翰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乾淨,於是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約翰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完,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小鵪鶉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

    ——伊麗莎白·白朗寧

    那年羅斯賓10歲,和父親住在南俄羅斯的一個田莊裡。那一帶是草原,附近有一些河溝,長著小灌木,灌木底下流著清清的溪水。

    他的父親是個打獵迷,遇上好天氣,便喚上名叫寶貝兒的老獵犬,出發去打沙雞和鵪鶉,父親常常把他也帶去,這可是羅斯賓最高興的時候了。寶貝兒只要發現灌木叢下面有獵物的蹤影,就緊伏在地面上,抖動尾巴,做好撲咬的姿勢。槍聲一響,受傷的鳥有時會在草地上掙扎著,有時會在寶貝兒的牙縫裡拍著翅膀流著血。羅斯賓總是興高采烈地蹦跳個不停,又笑又叫,一點也不會有什麼憐憫心。他多麼希望他也有一支獵槍,能親手打鳥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