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Ⅳ:脫穎而出的哲學 第13章 同自己跳支舞 (2)
    她選學了些有關廣播電視的課程。然後將錄音帶寄給全國各地的幾家電台。她的第一份工作是通過電話在堪薩斯市立電台找到的。但當節目主持人見到她時,他緊盯著她的手,懷疑她怎能操控得了演播台上的按鈕,而那不過是最簡單的工作。無需多言,貝蕾已覺察到他的猶豫。於是她就做了一直努力練習的動作,讓他看。在以後的四年裡,貝蕾便一直從事心愛的電台工作,從堪薩斯到紐約,最後到聖地亞哥。

    貝蕾依然深知,在電視的夢想成真之前,她不能完全滿足。她決定孤注一擲。先是一次次失敗,幾乎讓人心灰意冷。一些電視台只是輕率回絕,不講任何原由;另一些電視編導則搖著頭,說:「遺憾!你的手會分散觀眾注意力的。」

    可貝蕾從未放棄過,她不停地求職於聖地亞哥一個又一個的電視台。花了一年半時間轉了個大圈,最後KG電視台的新聞主持人倫·倫爾恩先生讓她成了消費者專欄的記者。她知道他們沒有先例讓有缺陷的人上鏡,用自己只是一次嘗試。

    三周後,貝蕾開始感到不安。在KG電視節目中首次亮相,她戴著仿指手套。它看起來幾乎可以亂真,但貝蕾卻覺得非常虛假:「我豈不成了木偶?」屏幕上她的身體語言又僵硬又呆板。

    爸爸及時提醒她:「不要抱怨。你必須懂得,在電視上報道新聞的機會可是介於零和無限之間的。」她沒有抱怨,但新聞主持人察覺到了她的不安。

    「是這手套,」貝蕾告訴他,「讓我覺得好像戴著面具。」

    他說:「摘下它吧。到鏡頭前去,讓我們看看又會怎樣。」

    她感到寬慰,更感到驚慌。她想:「我的電視生涯就在此一舉了。觀眾否定的信和電話將永遠刺破我的夢想。」

    那天晚上五點播新聞,貝蕾赤手出現在屏幕上。接下來,便是等待。

    電視台電話交換機的指示燈亮了。信,雪片般飛來。每個電話和每封信都肯定了她。許多人讚歎貝蕾顯現出真實的自我。更有甚者,根本沒留意她的手,對她的表現慷慨地給予了「自然」的評價。

    貝蕾很快成為了美國CBS電視台最著名的節目主持人之一。

    高空跳傘的體驗

    人生要不是大膽地冒險,便是一無所獲。

    ——海倫·凱勒

    紫博拉是一位精力充沛、熱愛冒險的女性,但她可不是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她是經過一個自我認定的轉變才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

    從小時候起,她就一直是個膽小鬼,不敢做任何運動,凡是可能受傷的活動她一概不碰。

    在參加過幾次發揮潛能的研討會後,她有了一些新的運動經驗(潛水、赤足過火和高空跳傘),從而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一些事情的,只需要一些壓力即可。雖然她是這麼想的,可是這些體驗還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變她先前的自我認定,頂多認為自己是個「有勇氣高空跳傘的膽小鬼」。依她的說法,當時轉變還沒發生,可是她有所不知,事實上轉變已經開始。她說其他人都很羨慕她那些表現,告訴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樣的膽子,敢嘗試這麼多的冒險活動。」一開始,她對大家的誇獎的確很高興,聽多了之後她便不得不質疑起來:「是不是我以前錯估了自己。」

    隨後,紫博拉開始把痛苦跟膽小鬼聯繫在一塊兒,她知道膽小鬼的信念使自己設限,從而她決心不再把自己想成是個膽小鬼。事情並不是這麼說說便完了,事實上她的內心有很強烈的爭戰,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對她的看法,一方是她對自己的認定,兩方並不相符。

    後來又有一次要高空跳傘,她把它當成是改變自我認定的機會,要從「我可能」變成「我能夠」,而讓想冒險的企圖從而擴大為敢於冒險的信念。

    當飛機攀升到1.25萬英尺的高空時,紫博拉望著那些沒有跳傘經驗的隊友,多數人都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恐懼,但故意裝作興致很高的樣子。她告訴自己:「他們現在的樣子正是過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屬於他們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玩。」她運用了他們的恐懼,來強化出她希望變成的新角色,她心裡說道:「那就是我過去的反應。」隨之,她很驚訝地發現自己剛剛已歷經了重大的轉變,她不再是個膽小鬼,而成為一個敢於冒險、正要去享受人生的女性。

    她是第一位跳出飛機的隊員。下降時,她一路興奮地高聲狂呼,似乎這輩子從沒這麼有活力和興奮過。她之所以能夠跨出自我設限的那一步,主要原因在於:她很快採取了新的自我認定,從而自心底想好好表現,以作為其他跳傘者的好榜樣。

    誰說行家總正確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信心了。

    ——培爾辛

    「不行。」這個巧手匠說,「肯定不行!」

    凱洛珊讓他把一些黑白瓷磚貼到牆上去,他堅持說那樣會掉下來。後來凱洛珊想了又想,認定沒什麼理由能證明瓷磚會掉下來,於是她自己把它們貼了上去。

    妹妹凱洛琳來的時候,凱洛珊正琢磨這事兒。她眼裡流著淚。她小兒子所在的那個幼兒園園長告訴她:「要是你教孩子的方法正確,哪怕你走開他也不會哭。」

    「胡扯!」凱洛珊說,「他是個又好又乖的小寶貝兒,你不是不清楚!」

    「可她還是兒童心理學碩士呢!」凱洛琳啜泣著,「她肯定知道。」「單憑某些人是行家就能說明他們總是正確嗎?」她說。接著凱洛珊向她講了一件她認識的一個編輯的事情:

    那是佛蒙特的一個寒冷的早晨,這個編輯開的車突然不正常了,於是她趕快在一家汽車修理部門前停了下來。「別擔心,」機械師向她保證,「車一跑起來,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她瞭解自己這輛車,在過去哪怕冷天它也沒有過這種情況。可行家告訴她沒事兒,她也就只好將車開走了。

    後來她發現是水箱凍住了,那輛車也幾乎報廢。「真是報應,」她告訴凱洛珊,「就因為我聽信了那些自以為什麼都懂的人的話,自己對周圍事物應有的判斷能力也喪失了。」

    凱洛珊對妹妹說:「你對你兒子的做法就是犯了和她同樣的錯誤。」

    凱洛珊儘管責備,可對妹妹還是非常同情的。這個世界已變得複雜,人們在瞭解或互相打交道時,從能力方面就已經失去了自信。但常識卻在現在和過去一樣是大有益處的。再多的專長也替代不了對某一個人、某一種情境的特別認識。多數情況下,還得相信自己的判斷。

    凱洛珊是幾乎丟了性命才學會這一點的。一天,她在看書的時候,無意識地撓了撓後腦勺,忽然注意到有那麼一塊地方,在撓頭時發出的聲響就和指甲劃在空紙盒上的聲音差不多。她馬上去看醫生。

    「您說您腦袋裡有個洞?」大夫取樂似地說,「什麼也沒有,您所說的恐怕也只是您頭皮上哪根神經彈出的曲子!」

    兩年裡凱洛珊找了4個大夫,他們都告訴她完全正常。當她找到第5個大夫時,凱洛珊幾乎都絕望了:「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清楚,我知道裡面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您要不信我的話,我就做個X光,讓您看看我說得對不對。」她說。

    果不其然,腫瘤在凱洛珊腦袋裡已造成了一個眼球大小的空洞。手術以後,一個年輕的大夫站在她床邊,躊躇片刻後說:「要說這也是件好事兒,您還是很聰明的。大多數人都死在這種瘤上了,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在哪兒,等發現時已晚了。」

    凱洛珊知道自己並不聰明,而且在權威面前也表現得很馴服,但在找到前面4個大夫看病時她卻敢於直言。當然,對某些完全肯定的觀點能提出疑問還是相當困難的。

    行家們說的大都是那樣肯定。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就表現得很自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他斷言過將出現「和平時代」。製片人伊文·索爾伯格曾毫不猶豫地阻止過路易·B·梅耶,反對他購買《飄》的版權,因為據說反映南北戰爭的故事是賺不了幾個錢的。連亞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說中肯定地認為:「全世界不會注意,也不會長久記住我們今天在這裡所講的話……」

    既然如此,我們就更不應被行家之言嚇倒。我們的推測或許和他們的差不多,有時可能還要比他們的強些。看一下凱洛珊用黑白瓷磚貼的牆,你就知道她為什麼這麼說了,8年後,它們仍牢牢地貼在那兒,看上去還是那麼漂亮。

    請尊重自己的價值

    自尊需要的滿足導致一種自信的感情,使人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價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處和必不可少。

    ——馬斯洛

    在一個聚會上,在德國漢堡定居的斯恩講起了他的一次頗有意思的求職經歷。

    去年,他在德國留學畢業後,開始四處求職,期望著能盡快地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以圖安定。但漢堡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加之他也剛剛畢業,缺乏工作經驗,所以一直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直到三個月後,他開始心灰意冷,委曲求全,憑著自己的二級建築裝飾設計師的證書和資質,被一家私人的小建築裝飾設計企業接納了。

    那家私人企業的規模很小,給他的工資也相對偏低一點,月薪只有2800歐元,但他已經很知足了,畢竟得來不易,於是他就很安心地工作起來。

    可剛工作了一周,工會的人就找到了他,開始咨詢他的工資問題,他如實地回答了。末了,工會的工作人員提醒他說:「李先生,按工會和政府規定,像您這樣的二級建築裝飾設計師應該得到3500歐元的月薪。」

    但他笑著回答說:「感謝你們的關心,我現在完全可以接受這個偏低的工資了,我需要這份工作。」

    說完,工會的工作人員一臉失望地走了。

    可是就在第二天,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居然也來了,直接找到了他所在的私人公司的老總,希望公司能給他將工資升到政府規定的3500歐元。因為政府認定這樣做是不遵守國家法律的,違反了人權,違背了一個二級建築裝飾設計師的真實勞動價值。

    最後,單位的老總表示無法滿足這個要求,只好把他解雇了,弄得他哭笑不得。而工會和政府的一位負責人員還很嚴肅地提醒他:「請您尊重您的價值,因為它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當你貶低或破壞您的價值時,就等於貶低或破壞整個行業在這個社會的價值。」

    就這樣,他只好再領著政府的失業金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找到另一份符合身份和價值的工作。

    斯恩最後還是說自己對這可愛的政府干涉至今仍然十分的感動,因為他們讓他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讓他找回了自信,更讓他明白了另一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自己都應該尊重自己的價值,而不能因為一時的困境而貶低和破壞了自己的價值,因為你的破壞之舉,將傷害到整個行業的價值乃至社會的規則。

    認識自己

    重要的不是環境,而是對環境做出的反應。

    ——鮑勃·康克林

    一個經理,他把全部財產投資在一種小型製造業上。由於世界大戰爆發,他無法取得他的工廠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產。金錢的喪失,使他大為沮喪。於是,他離開妻子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他對於這些損失無法忘懷,而且越來越難過。 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殺。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本名為《自信心》的小書。這本書給他帶來勇氣和希望,他決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請作者幫助他再度站起來。

    當他找到作者,說完他的故事後,那位作者卻對他說:「我已經以極大的興趣聽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絕無能力幫助你。」

    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他低下頭,喃喃地說道:「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幾秒鐘,然後說道:「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剛說完這幾句話,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作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