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力 第5章 說服力的基石 (2)
    可見,在遇到攻擊性的語言、而這個攻擊正好擊中了自己的弱點時,你需要的不是驚慌失措,你要找出反面的證據,並抓住對方正好契合這個反面例子的地方,這不但能夠凸顯出你自己的睿智和幽默,而且還可以讓對方自己陷入尷尬——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就是那些偉大人物的秘招。在沉著、冷靜、波瀾不驚中,化解矛盾,並獲得人們的拍案叫好。從交際的意義上說,這時的沉默,不是根本不準備發言,而是利用這短暫的時間,為自己的發言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或者契機,以期創造良好的說服效果。

    請再看下面一個例子:

    瑪麗是一個漂亮聰明的姑娘,一天她獨自在家,有人敲門。瑪麗一打開門,見一個陌生男人堵在門口,手裡拿著一把明晃晃的刀,惡狠狠地看著自己。瑪麗大吃一驚,一時不知道怎麼辦。而那個男人在瑪麗面前也似乎遲疑了起來。兩個人對視了兩秒鐘。

    瑪麗冷靜了下來,靈機一動,微笑著對他說:「先生,你真會開玩笑!是推銷廚刀的吧?我喜歡,請到屋裡來,我要一把……」她邊說邊讓男人進屋,接著說:「你看上去很像我過去一位好心的鄰居,看到你真的好高興,你要咖啡還是茶?」

    本來臉帶殺氣的歹徒漸漸靦腆起來,他侷促地坐在那兒。不住地結結巴巴地說:「謝謝,哦,謝謝!」

    瑪麗同他聊了一會話,委婉地提示他自己還要出門,把那個男人送出了家門,不過,瑪麗最後真的買下了那把明晃晃的廚刀。

    陌生人臨走時,真誠地對瑪麗說:「小姐,你將改變我的一生。」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說服上的難題時,需要留點時間給自己思考。不假思索地衝口而出,和慌亂之中的言語錯誤所帶來的後果,對行為所要達到的目標往往是災難性的。因此,我們說說服中的「靈機一動」,不僅僅反映了人的靈活自如,隨機應變的口才經驗,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

    知識推動

    你是不是認為自己和國家大事、社會人群息息相關?是不是不安於做一個井底之蛙?是不是並非對身外事不聞不問?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這說明你是一個善於思考、觀察敏銳、遇事認真、熱情高漲的人,那你就和優秀的說服力相距不遠了。即使你現在還不大會說話,但你已經具備了說服的資本了。

    紐約一間美容院生意興隆,在當地首屈一指。有人問店主發達的理由,他坦言,那是由於他的美容師在工作時善於和顧客攀談。但工作人員如何善於攀談呢?容易得很,店主人說:

    「我每月把各種報紙雜誌都買了回來,規定各職員在每天早上上班之前一定要閱讀,當作日常功課一樣,那麼他們自然就獲得了最新鮮的談話資料,可以輕而易舉地博取顧客的歡心。」

    一個胸無點墨的人,當然不能指望他在談話中應對自如。學問是一個利器,有了這個利器許多問題可迎刃而解。

    在加州大學,女教師阿爾伯特·艾琳在課堂裡提問:「『要麼給我自由,要麼讓我死』這句話是誰說的?知道的請舉手。」

    教室裡鴉雀無聲,阿爾伯特·艾琳臉上一片失望。這時,有人用不熟練的英語答到:「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說的。」

    「對,同學們,剛才回答的是日本學生,你們生長在美國卻回答不出,而來自遙遠的日本的學生卻能回答,多麼可憐喲!」

    這時,從教室內傳來一聲怪叫:「把日本人幹掉!」

    阿爾伯特·艾琳聽到叫聲,不由氣得滿臉通紅,大聲問道:「誰?這句話是誰說的?」

    靜了一會,教室一角有人答道:「1945年,杜魯門總統說的。」

    可見,豐富的閱歷、見識可以成為思維能力的砝碼,試想,如果這位學生,不知道杜魯門宣言的話,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危急的情況下,富有幽默地回答出老師的責問的。這樣,既活躍了僵持的氣氛,又平息了老師的怒火。大概沒有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機智、幽默、知識豐富吧。

    有知識作為底蘊的說服,比較有力道,它不像空洞的說辭那樣容易讓人厭煩。你雖然不能對各種專門學問有精湛的研究,但是,那所謂的常識卻是必須具備的。有了一般的常識,倘若能巧妙地運用起來,那麼應付任何人有興趣的10分鐘談話是不難的。

    因此,你必須多讀書,多看報。世界的動向、國內的情形、科學界的新發展、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藝術創作、時髦服飾、電影戲劇作品的內容都會有助於你豐富詞彙。同樣在聽別人說話時,隨時都可以碰到充滿智慧和風趣的警句、諺語。把這些記在心中,寫在摘抄本上,日積月累,你談話的題材和資料就會越來越豐富了。

    林肯滴水不漏的口才更是把他豐富的內涵發揮得淋漓盡致:

    林肯當律師的時候曾替已被初步判定為「謀財害命」的小阿姆斯特朗辯護。在法庭上,證人福爾遜發誓說,在10月18日晚間11點,他從二三十米外,清楚地看到被告站在西邊用槍擊斃了站在東邊的死者。林肯問他:「你能肯定認清了『兇手』的臉嗎?」福爾遜指著被告說:「我肯定認清了他的臉,因為月光正照在他臉上。」

    林肯為被告辯護說:「福爾遜的證詞是不真實的。請大家想想,在10月18日那天應當是上弦月,11點時月亮已經落山,哪裡還有月亮?退一步說,也許證人時間記得不太準確,實際的時間稍有提前,但那時月光是從西往東照,被告的臉上不可能有月光。證人在二三十米之外怎麼可能看清被告的臉?」

    真是一針見血,林肯用出色的說服力先讓對方定格在那裡——沒有反悔的餘地,然後,利用雄厚的知識底蘊戳穿了騙局,為當事人洗刷了冤屈。這就是知識的推動力。

    因此,豐富的知識是你擁有卓越說服力的基礎,只有廣博的知識才能使你隨機應變,才能使你應對自如,才能真正地把握別人談話的漏洞。

    二、有力表達

    同樣是說話,同樣是闡述自己的思想,有人惹來了一身麻煩,有人卻贏得了陣陣掌聲,這就是表達的哲學。

    ——馬克·吐溫

    關注你的嗓音

    你瞭解過自己的聲音嗎?你的聲音是否聽起來清晰、穩重而又充滿自信?是否坦率而明確?是否充滿活力和熱情?你的語調是否能保持適度的變化?你是否能夠避免重複出現「哦」、「啊」之類的詞……

    當你和別人交流時,一定不能忽視自己的聲音,這是表達你說服力的一個主要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人都會失去幼年時的純真和自然,不知不覺地落入固定的聲音溝通的模式中。我們說話愈來愈無生氣,也愈來愈不用手勢,我們更不抑揚頓挫地提高或放低聲音。簡而言之,我們已真正失去交談裡的鮮活和自然。

    尖厲的、由鼻腔中發出的聲音對聽眾產生的影響,同粉筆在黑板上發出的刺耳聲音毫無二致。而帶有伴音和胸腔共鳴的嗓音則能像大提琴一樣撫慰和感染身心。

    朱力阿斯·法斯特在其《語言的奧秘》一書中,特別指出元音的重要性。法國大革命時,民眾呼出的口號是:

    「走啊!走啊!我們把貴族吊死在街燈上啊!」就憑著「啊」這個元音魔力,便促使了法國的民眾成群地參加了革命的行列。

    恰到好處地使用聲音的魅力不僅能充分地表達說話的意圖和情感,而且還能使說話生機勃勃,充滿藝術的感染力。

    《記者眼中的林肯》一書中寫道:「林肯在強調某一要點時最喜歡的方法之一就是:他會以很快的速度說出幾個字,當來到他希望強調的那個單詞或句子時,他會讓他的聲音拖長,並一字一句說得很重,然後就像閃電一般,迅速把句子說完……他會把他所要強調的單詞或句子的時間盡量拖長,幾乎和他說其餘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的時間一樣長。」這種方法必然會引起聽者的注意。

    例如,很快說出「3千萬美元」,口氣顯得平和一些,聽起來就像這只是一筆小數目的錢。然後,再說一遍「3萬美元」,速度慢一些,要充滿濃厚的感覺,彷彿你對這筆龐大的金額感到印象極為深刻。這樣聽起來,就好像3萬美元比3千萬美元還多。

    林肯經常在談話途中停頓。當他說到一項要點,而且希望他的聽眾在腦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時,他會傾身向前,直接盯著對方的眼睛,足足有1分鐘之久,但卻一句話也不說。

    這種突然而來的沉默和突然而來的嘈雜聲有相同的效果,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樣做,使得每個人都提高注意力並警覺起來,注意傾聽對方下一句將說些什麼。

    蘇珊是一家幼稚園的老師,她在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總是喜歡用美麗二字,例如,說到水池,她會說:「這是一個美麗的池子」;說到太陽,她會說:「這是美麗的太陽」;說到大山、小草、花朵等,她都會用美麗來形容,讓園裡的小孩子很厭煩,在學年評比中,被評為:「最不受歡迎的教師。」如果她能把千篇一律的美麗換為柔嫩的、可愛的、光亮的、迷人的等字句呢,這不是可以增加聽者的興趣嗎?

    所以說,在不同的場合要用不同的聲音,演講要自然大方,這樣才能把意念表達得更為清楚,更為生動。否則,像木頭那般僵硬,像機器人那般呆板,怎能會引起聽眾的共鳴呢?

    聲音的禁忌

    口頭禪是最讓人心煩的,如果你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總是加上「啊」、「是吧」、「你認為呢」、「豈有此理」、「我認為」、「顯然」等等之類的詞語,聽上去顯得沒有把握,拿不定主意、侷促不安。

    當你有了口頭禪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它的束縛,甚至無論自己想表達什麼,也不管是否適用,都會脫口而出。這個毛病很容易讓人恥笑,並讓人產生一種心理恐懼:「他又該說到『啊』了。」並且,你的口頭禪會打斷你說話內容的連貫性,使聽眾過分地關注你的口頭禪,從而使你講話的力度大打折扣。

    柯斯特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神經科學教授,出版了很多學術專著,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卻很差勁,尤其是在講話中有「是吧」這個口頭禪。他應邀在斯坦福大學演講的時候說:「我很高興在這裡和大家探討神經科學的問題,是吧?神經科學是一門新的學科,是吧?……」

    他說一句用一個「是吧」,讓學生都忘了他講的是神經科學,而只聽到了重複頻率特高的「是吧」,大家都在替他數著……55……92……183,一個60分鐘的演講,他竟然用了183個「是吧」。

    這樣的演講太讓聽者倒胃口了。如果你有這種毛病,把那種多餘的口頭語寫在小紅膠紙條上,貼在你的手錶上,兩天內就能幫你克服掉這種毛病。

    語調可以反映出你說話時的內心世界,表露你的情感和態度。對一個正常人來說,其發音有12至20個音節。當然,那些職業演員和歌唱家要更高一些,有的可達到36個音節。但不幸的是,有些人的音節可能只有5個,他們發出的聲音讓人聽起來就像有一根弦在撥動,十分單調,讓聽者感覺頭腦發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