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雕飾最優雅的你 第1章 前言:禮貌與道德
    理查德·杜菲(RichardDuffy)

    許多對禮儀類書籍頗有微詞的人,在聽到與摩西十誡幾乎沒有關係的言詞時都會異常驚訝,但是十誡並不能幫助這些品德高尚的微詞者,讓他們避免過多地與鄰居交涉,在那些鄰居面前任何一位紳士都一籌莫展,難以守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雖然要想讓他們的行為與十誡相符需要高超的技巧,而且這種技巧似乎一直都可以呼之欲出,但是這篇評論並非有意明確表示存在比十誡更高的生活準則,只是在講述經常被人們忽略的禮貌與道德的關係時帶出這一點。言情小說中舉止文雅的紳士長久以來都被塑造成毫不知恥的墮落者,以至於那些不拘小節的人認為行為禮貌者不可信任;而另一方面,情景劇和言情小說中未加教養的愚鈍的主人公則將粗魯無禮定為並非完全有益的行為準則。因而,不觸犯法律的行為和使生活更加文明的行為這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應該引起人們特別的關注。中國的聖人孔子就完全不贊同美德與禮貌的行為無關的觀點,他認為兩者不可分割,「仁(即美德)發於心」,然後「行才能合於禮」。

    有人嘲笑禮儀只是一套套繁冗瑣碎、專制武斷的舊習俗,「那些行禮者——行了禮卻對其他人沒有任何好處,極其厭惡這些東西」,這些人似乎忘記了在人類從原始階段向上攀登的歷程中人際交往極其漫長、緩慢的發展進程。傳統習俗起初被設立是為了調節個人與部落的正確行為,它們是生活遊戲的規則,如果你想「玩這場遊戲」那就必須遵守規則。人類在需要治療消化不良的藥物之前的時代裡,都躲在一個角落裡偷偷地獨自享用自己的食物,生怕被其他更強壯、更飢餓的同夥看到。

    在公共場合吃飯的習慣也經歷了漫長的時期才形成的,很明顯直到種族的每個人都互相瞭解,並且確定有足夠的食物來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的時候,這種行為才是安全的。當一起用餐成為時尚,餐桌上的禮儀關乎他們的形象,於是他們發動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向上攀登的戰爭。遇見熟人摘帽子的習慣來自於一條古老的規定,友善的騎士們相互交談時應該摘下盔甲以示友好。在騎士的年代裡,有一點必須謹記,知道遇見的人是敵是友非常重要,如果是敵人就意味著當場決鬥。因此,顯而易見,傳統的禮節不僅是為了讓生活的車輪轉動地更加平穩,同時也是人類交往中的安全措施。想一想,巴黎和會或歐洲近期的所有會議,如果沒有外交禮儀這套防身盔甲,會是怎樣的情景!

    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禮儀這個詞就是一種騷擾,這些盡職盡責的反對者向我們保證,它意味著關於瑣碎小事的無盡的喧鬧,而瑣事是無關緊要的。確實瑣事不重要,但生活就是由瑣事構成的。對厭惡這個詞的人來說,它就代表著所有的禮節都是過分講究、華而不實,是生活的規劃圖中過於艷麗的裝飾,是堅強勇敢的國家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對這些人來說,禮儀和禮貌是軟弱和膽怯的同義詞,他們所謂的真正禮貌的人是一個舞蹈大師或販賣女帽的男性商人,他們一直認為法國是歐洲最禮貌的國家,同時也是最軟弱的國家,直到戰爭爆發讓他們大開眼界,驚詫萬分。然而在下面的故事中禮儀是與戰爭並存的。

    戰爭期間,幾個法國人和同盟軍的幾個另一國家的人在前線後方的一個村莊裡吃飯,飯菜是定量供給的。那個國家的軍隊供給充足,士兵們搶過自己的那份,站著狼吞虎嚥起來,無暇顧及其他,談話或者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打斷不了他們。法國士兵們則領回了自己那份少量的食物,把一塊平坦的岩石當作臨時的餐桌,擺上自己的飯菜,還有一點酒,這是一餐中的一部分,舒舒服服地坐下來,在談笑風生中享用他們的食物。就在法國士兵開飯之前,另一個國家的士兵們都已吃完了自己大份的食物,其中一個譏諷地問道:「他們給你們這麼點吃的,你們至於這樣大費周章嗎?」法國人說道:「我們來打仗是為了文明,不是嗎?很好,確實如此。所以,我們也要文明地吃東西。」

    我們把禮儀這個詞加在法國人身上,然而公共場所常見的提示語「勿踏草坪」的來源卻令人發笑。這發生在路易十四時期,凡爾賽花園建造過程中,花匠的領頭,一位上了年紀的蘇格蘭人非常痛心,因為他新鋪的草坪總是被人踐踏,為了保護草坪,他在小道的旁邊豎起了警示牌,上面寫著「etiquettes」,但是大臣們對這些指示牌視而不見,因此這位堅定的蘇格蘭人向國王抱怨,最終說服了國王,他下令要求宮廷所有的人「不准逾越etiquettes」,漸漸地這個詞的含義擴大為宮廷中所有正確的行為舉止的規則,然後經過幾個世紀的演化,這個詞就用來描述改善人與人的交往,促進社會交際中文明舉止的條例規矩。隨著封建王朝的衰落和工業王國的興起,生活中的許多儀式都已丟棄,簡化處理了,不再如此正式隆重。褲子和外套代替了馬甲和緊身褲,服裝上的改變比不上社會觀念的轉變這麼激進,宮廷不再是禮節的仲裁者,然而貴族仍然是良好教養的榜樣。

    即使像切斯特菲爾德爵士這樣老於世故且崇尚物質主義的人都明白禮貌與道德(後者是歐洲宮廷所缺乏的)的聯繫,在著名的《給兒子的信》中他寫道:「美德是大至整個社交圈小至兩人之間的友誼的基石,但是禮貌、文雅能夠為美德增光添彩,增強其力量。」他還說:「在世間,巨大的成功或失敗讓你受人尊重或被人輕視,但是瑣碎的事情,小小的禮貌行為,幾乎算不上什麼的事情,不管是做出來的還是反映出來的,卻決定著你是否受人喜歡。」由於他的智慧和出色的處世能力,可能沒有任何一位作家像切斯特菲爾德爵士這樣侮辱「禮貌與文雅」,但這有情可原,他十分貶低它們,是因為他認為兩者僅僅是事業成功的手段。根據道德學家的研究,事實上切斯特菲爾德爵士時期的道德標準與現代的非常不同,加重了他的厭惡之情。然而他猛烈的抨擊確實顯示出他是正直、坦率的,而且許多人認為他的社交策略即使在今天也依然適用。

    但他所生活的世界正流行著民主、平等、友愛和解放的思潮,隨著新口令的蓬勃發展,舊時代的貴族、文雅和良好教養的觀念已成為古董,鍍上了一層黃金,陳列在博物館的玻璃盒子中。工業黃金時代的迅猛前進將那些宮廷貴族和他們繁冗複雜的優雅衝向一邊,人們只埋頭於維持財會室賬本上的平衡。事物的新秩序持續發展了很長時間,二十世紀的第一年,英國著名的社會歷史學家羅素寫道:「可能歷史上所有時代的人都喜歡錢,但一百年之前他們從不公開談論它,……一個人的出身、教養、階級地位、成就、在文學、藝術和公共事業上的卓越貢獻——這些在社會上都是很重要的東西。

    但是當與無所不能的金錢力量處於同一天平時,他們合起來也只不過是一堆塵土,拜金主義是現代社會特有的迷信。」伊麗莎白的全盛時期,在這句話說出的三百年前,本·瓊森將金錢貶低為「榮耀的一層薄膜」,他長歎道:「自從金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所有真正的名望名聲下降地多快啊!」現在金錢對於社會有機體的副作用這個事實不斷地遭受抨擊,從聖經時代開始就已證實人類生命系統的自身渴望是由良好的品味、高智商和完美的情操來控制調節的。但是,隨著商業時代的巨大成功,伴隨著現代科學和發明的進步,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買賣,幾乎所有的東西都以金錢的標準來衡量,這一點也是事實。

    然而,這個標準並不是幾個世紀來我們都以此為榮的基督教的最高準則,儘管如此,任何一個人沒有錢都無法生存,幾乎沒有人僅靠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就能維持生存,至少我們認為如此——因為所有人似乎都這樣認為。美國是世界上在物質方面最富有、最繁榮、最有希望的國家,我們是這個國家的成員。外國的觀察者們不時地將這個觀念塞進我們的腦中,對外我們「默認了這個非議」,然而私底下,每一個美國人都下定決心要趕上全國整體的平均水平,每個人都被這個決心驅使,辛苦奔波,沒有時間來好好想想格萊斯頓先生給他的國民的忠告:「尊重那些古老的美德吧!想一想,如果我們心中騎士精神的真正精髓死了,那麼社會上所有美好的東西也都將消亡;保持一個理智的頭腦,我們最出色的表現中也隱藏著許多錯誤,在適當的時間它們會變成正確,謹記這個真理。」

    美國也有自己古老的美德來紀念與尊崇,然而隨著許多其他種族的人們快速融入到她經濟和社會的有機體中,許多急需人們關注的問題一直層出不窮。一些人認為,加強良好品味的提升以完善自身的行為是對道德學家們最大的幫助,他們一直警告人們年輕一代道德素質的下降。良好的品味可能不會讓人們擁有高尚的美德,但它會幫助人們遠離神學家所謂的「偶爾的罪孽」。我們也清楚,粗俗的行為是狂熱的改革家們瘋狂推崇的無禮的一部分。除了粗俗,還有低劣的自私,在舊時的學校裡,自私是世間美德最不相容的品質。根據浦西博士所說,喜歡別人勝過自己,不給別人帶來痛苦,不忽視任何人,尊重弱者和老人,真誠地、謙虛地對待地位低的人,這就是古老美德的「美好」,他堅持「依照基督教義行事,任何情況下,如果他靈魂全無,猶如背棄基督教義,只要美麗的表殼還在,真正的生命就會被重新注入」。

    作為一項美國禮節中所有值得推崇的禮儀研究,作為生活中出現的最簡單以及最繁雜的情況下所要求的正確行為的指導,沒有比這本書更好的選擇。它堅信禮儀的廣泛含義是生活中任何情況下人類行為的技巧,所有正確的行為都包含其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都解釋地清晰明瞭,從選擇請柬到吃玉米的神秘,詳細、精確地解答了關於男女服裝的疑難,還有裝飾房屋所遇到的問題以及社會交往的注意事項。但是本書並沒有誇大那些在個人行為和內心態度中更重要的精神狀態為代價的小的細節。作者認為,埋頭於那些拘泥形式的瑣事就像「測量路邊指示牌上字母的大小,而忽略了它們所指示的方向」,她還告訴我們,「不是在技巧上有失誤或犯錯誤的人,也不是被阻隔在良好的社交圈以外的人,而是那些用羞恥和虛偽來鑲飾粗俗行為的人每一步都在踐踏著禮儀花園中的花兒們」。在她看來,禮儀的養成如同建造房屋,以倫理道德為基石,用良好的品味、正確的言語、安靜的姿態、謙遜的行為和適當的自尊自重搭建而成。

    而是否接受了錯誤的定義,則要看一個人的優雅所反映出來的全部、部分、或者不能詮釋的內容,這輕易地就讓我聯想起了科爾裡奇先生對紳士做出的詮釋,「我們能夠感覺到紳士的品格與我們同在,」他說:「無論在何時,處於何種社交場合中,人們總體的言行舉止中那些細微的部分,遠比那些明顯的變化,更能詮釋出人們是以這種方式向他人表示尊重的。而同時也反映出,人們習慣性地認為,他們會如預期般感受到彼此的尊重。簡而言之,人們表現出紳士風度是因為人們習慣性平等地對待他人,但是也會隨機應變,在感覺到不安和被取代時會有所改變。」對紳士的定義何其多,當中也不乏著名的定義;但是,我們卻找不到對淑女的相應定義。也許,人們普遍認為淑女必需具備紳士的品格和標準,同時兼具女性的吸引力。

    本書的意義不僅在於她是當之無愧的禮儀規範的權威讀本,還需要指出的是,本書是美國文學史上社會文獻的先例。為了更好的理解有教養的人的行為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本書作者以寫實的方式引入了真實的人物和地點。這些人物和場景皆來自於作者生活的地方,而不管我們是否能夠洞察化名為WorldlystheGildingstheKindhartstheOldnames和其他人都不重要。他們杜撰得很真實,足以引起我們的興趣和對他們生活方式的解讀。而他們碰巧來到所謂的社會純屬偶然,因為就像作者在最開始說過的一樣:「理想的社會並不是富人的集合,它當然也不會拋棄那些出身卑微的人;但它應該是上流人士聚集的場所,言談高雅、禮貌迷人、學識豐富,本能地會考慮到他人的感受,這就是社會選擇其成員的標準。」

    而另一個事實是本書所提及的人物都是地道的美國人,他們代表了美國社會的不同階層,他們身上沒有絲毫勢利的感覺。這些人並不都是富翁,他們經營家庭的支出、娛樂的方式是完全以科學的標準和方法進行的。在人生這個盛大的舞台上,父母、子女、朋友都在我們前方經過,從生到死,從相識到結婚,作者沒有忽略人生全景畫中的任何一個部分,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站在當事者的旁邊,像導遊一樣為他解答每一個疑慮、回答每一個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能夠確信禮儀不是裝腔作勢者的恭維話,「模仿那些舉止良好的人,」也不是勢利小人媚上欺下的秘訣,而是建立在尊重自我和他人基礎之上的一整套行為準則。同時,為了避免人們因為新的知識而驕傲自大,可以抽出時間回想一下本·瓊森的詩句:

    「不要過分依賴你的高貴出身,

    它只是像陣清風一樣,僅僅是借來的東西,

    來自那死人的骨灰、骨骼:沒有一樣屬於你

    除非你自己去獲得,或掌握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