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分析力訓練 第9章 與分析力親密接觸 (5)
    ●思維的肯定視角就是,當頭腦思考一種具體的事物或者觀念的時候,首先設定它是正確的、好的、有價值的,然後沿著這種視角,尋找這種事物或觀念的優點和價值。

    ●思維中的「否定視角」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為「反向」,就是從反面和對立面來思考一個事物;並在這種視角的支配下尋找這個事物或者觀念的錯誤、危害、失敗、缺少之類的負面價值。

    ●對於某些事物、觀念或者問題,我們一時也許難以判定,那就不應該勉強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問題,讓頭腦冷卻一下,過一段時間再進行分析和判斷。這就是「存疑視角」。

    二、視角問題

    1.不同觀點的視角

    在我們思考和分析的過程中必須始終考慮一種視角——具備不同觀點。我們對不同的觀點口惠而實不至,這通常意味著,我們認識到人們有不同的議事日程或目的或慾望。不過,更為重要的是,生活的經歷和個人的訓練也許的的確確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對一個人來說,舊居住區只是看起來破舊而已,他或她需要一座新房。對另一個人來說,又大又舊的家很有特色,它們低廉的價格表明有一次有利可圖的翻修機遇。可以說,我們不僅對自己所見到的東西作出不同的反應,而且實際上也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問題。認識到一個人自己的視角和別人的視角是如何被觀點所影響的有助於人們消除在分析問題時個人盲點與偏見,也有助於理解別人的行為。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中對同一概念的分析理解有可能是不同的。某一文化認為是聰明的東西在另一文化中可能是愚蠢的,反之亦然。通常我們可以從人們針對自身文化習俗的各種笑話中瞭解各種文化間的差異。

    下面是我在西班牙為一群教授講學時聽到的一個笑話:

    一位短途送貨員到一家大學給托雷斯教授送一個特別的包裹。在詢問了該系秘書後,他瞭解到托雷斯教授剛巧不在,但很快就會回來。於是,他坐下來等教授。他等了1小時,兩小時,1天,1周,1年,兩年,也不打擾別人。最後,3年過去了,而該系則聘請他擔任了教授。

    每個人都喜歡這個玩笑,並知道它的確切含義。在西班牙的大學中,要想達到頂峰,凡事你得充耳不聞,緘口不言,最重要的是不能向任何抱怨什麼。如果你不興風作浪,不得罪任何人,你一生也就平穩了。

    這顯然就是西班牙式的聰明舉止。法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在法國強調的是推銷自己,為自己贏得聲譽。這些笑話中所體現的文化間的差異,反映了不同視角之間的觀察方法的不同。

    2.時間視角

    視角的變化對分析可以起決定性作用,它涉及到從不同的時間坐標看待事件的問題。

    我們傾向於把我們坐著釣魚的河岸視為空間中固定的地方——這岸邊看起來好像是蓋房屋的好地方,然而在較長的時間坐標上,我們會看見那個地點週期性地被水災淹沒,水位有6米深,而且河流每隔一段時間改變一次河岸。

    另一個例子是:

    美洲南部的屏障島在南端頂部經常被腐蝕,而在北部的頂端處某些地方以每年超過1米的速度淤積增高。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理應十分謹慎地考慮把旅館建在何處。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在過去50年間由於下沉已失去了大片陸地,因為來自密西西比河的沉積物已經被堤岸改變了路線,尼羅河三角洲也同樣日益縮小,因為沉積物被大壩攔住了。

    在這些例子中,被我們視為固定、永恆的東西顯然並不是固定、永恆的,即便從人類時標來看也是如此。把這個問題反過來看也是正確的:雖然我們把地形地貌視為固定的、永恆的,我們並不認為人類所做的任何變化(大壩、耕作、運河)都是長期不變的。不過,人們至今仍然會看見馬雅人的水利灌溉網絡,仍然會看見在英國和別的地方早期青銅時代的銅礦殘渣上仍舊沒有植物生命。

    如果我們選取的時間視角太短,其結果往往是我們無法分析究竟在發生什麼事。

    如果我們觀察一會兒自己的後院或花園,我們也許只見到一隻鳥飛來飛去,其飛行運動似乎很隨意。如果連續觀察幾個小時,我們或許會看到這隻鳥反覆回到同一棵樹上,並且會看出它在壘窩。

    螞蟻爬行看起來好像很隨意,但長時間觀察後我們或許會注意到,當一隻螞蟻從有大量食物貯備(一根落地的香蕉或一隻死亡的甲蟲)的地方返回時,其他螞蟻開始按照同樣的路徑爬行,並且也會找到食物。

    從短期的視角來看,開闢一條新的道路好像總是在改善交通狀況。然而從較長的時段來看,恰巧發生的事是,人們開始遠離他們工作的地點(特別是遠離城市中心),這增加了他們駕車的需要,降低了他們乘公共交通工具的能力。其最終的結果是公路上無可奈何地擠滿了小型公共交通工具(想想洛杉磯的情形)。在所有這些情況中,短期的觀察證據提供的信息很少。

    三、什麼叫「懂得」

    每個人的分析能力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從而引導他朝某一個特定的方面進行分析。

    我們看待一個問題的方式常常受到文化背景因素的影響。假設你想從一個島航行至另一個島,如果你是個地道的西方人,就可能計劃使用航海圖和航行設備來達成目的。但對於南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居民來說,他們就會嘲笑這種所謂的航海技術,甚至對去別的島這種行為感到莫名其妙。在他們看來,每個島嶼皆是漂浮著的,沿著海洋不斷地漂流。從一個漂流著的島上到另一個漂移的島上,他們不是按通常意義上的「去」,而是坐在他們的小船之中,觀察洋流的變化和水的顏色,然後在目標島漂過時「抓」住該島以啟髮式的分析方式解決問題,其方法並不是唯一的。

    先請讀者做一個小測驗,請看下面的問題:

    誰說過「我唯一的遺憾是只能把一次生命獻給我的國家?」

    要是外國人來侵略了,用什麼信號可以將這一消息從高塔上傳給國防部?

    在原來的童話中,灰姑娘的拖鞋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

    很多人能輕鬆地回答這些問題。但是,輕易肯定自己「懂」的人往往是答錯了的!問題在於,我們自認為知道的事情,不一定是我們「懂得」的事情。我們可以認為自己知道,認為自己不知道,大聲宣稱自己知道,而實際上根本不知道懂得。我們的想法不一定構成知識,除非它們與事實相吻合。

    顯然,我們自以為知道而實際上並不懂的情況,阻礙著我們的有效分析。任何一個人,當他認為自己知道時,還是應當進行認真調查或聽取反證。我們要重視「知」的動態性質——我們是怎樣「知」的,以及哪些知識是最有價值的。

    就我們目前所接受的知識來說,常常我們能分析、能弄懂的真理是在簡單性中發現的,一旦被複雜化,我們的分析能力就會超負荷運轉,反而會阻礙自己的理解。

    一個簡單的設想帶來巨大的成功,在科技史上是常有的事。當有人因此而名利雙收時,很多人都會懊喪不已:「為什麼我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佈置一間「黑房子」,這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啊!為什麼在近代光學研究隊伍中偏偏就只有牛頓首先這樣做呢?

    首先也許是因為這過於簡單,很容易被從事科學研究這種高深工作的人們所忽視。而牛頓,一方面,他當時還只是一位研究生,玩一玩「十分有趣」的遊戲也無傷大雅;另一方面,牛頓一個最著名的分析方法,就是他本人一再強調的——真理是在簡單性中發現的,而不是在事物的多樣性和紛亂中發現的。

    當然,如果我們要深入瞭解簡單性原則,又會發現它其實並不簡單。說明這個問題的更好例子,也許還是那個在全世界流傳了200多年的「蘋果落地」的故事。

    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是一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對這樣簡單的事,除了好奇的孩子之外,很少有人去思考,很少有人去發揮他的想像力。而牛頓的思緒則被這個落地蘋果輕輕地一敲,就以超越光速的速度飛到了月球上,飛到了太空之中。最後以此為突破口,發現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所以,人們常說,一個蘋果的偶然落地,成了人類科學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在蘋果落地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自然奧秘,伽利略實際上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在其《關於兩大宇宙系統的對話》一書中說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他能夠教給我什麼是使地上萬物落下的原因,我就可以告訴他地球運動的原因。」弗蘭西斯·培根在其名著《新工具》中更為明確地把物體落下的原因歸之於地球的「吸引」。伽利略和弗蘭西斯·培根都是科技史上的巨人,他們都認識到了物體落下的巨大意義而沒有在引力問題研究方面取得像牛頓那樣大的成就,表明「蘋果落地」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暗室的設想也並不簡單,還表現在它的反常性上。

    假如我們向一個不知道七色光的孩子提問:「太陽光有幾種顏色?」毫無疑問,如果他想用親眼觀看的結果來回答的話,他會走到窗前或門外,仰望天空,仔細觀看太陽。儘管這無法得到正確答案,但誰也不會認為這個孩子幼稚可笑,因為他這樣做,完全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相反,如果這個孩子聽到有人問他太陽光的顏色,他就往一間暗室跑去,人們不但不認為這是一個天才,反而認為他是一個古怪的孩子。

    在暗室中觀察陽光,實際上也是一種反常的行為。牛頓開始時把這作為「一種十分有趣的消遣」,表明他並沒有期望此舉能有什麼多大的收穫。

    四、情緒的影響力

    在進行分析活動的過程中,情緒可以影響人對信息的選擇,因而情緒可駕馭人的行為,支配人同環境的協調,影響人從對環境信息進行分析。

    情緒對人的作用在心理學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表現得非常清楚。該定律表明,作業成績與情緒的激動水平(喚起水平)呈倒「U」字型關係,過低和過高的激動或緊張水平都不利於作業,只有適中強度的情緒才有益於人的工作與學習。對於維度不同的作業,「適中」水平有所差別。例如,對一般人而言,操作複雜的代數問題的最佳狀態處於中間偏低的激動水平;操作初等算數技能的高峰處於中等激動水平;操作簡單反應時的高峰處於中間偏高的激動水平。

    為了使讀者更理性、直觀地認識情緒對分析力的影響,下面介紹一個小實驗。這個實驗可以使大家瞭解情緒對動作穩定性的影響。做這個實驗需要一些鉛筆和秒錶。沒有秒錶的話,手錶也可以;還需要至少兩個同學,一個充當主試,另一個充當被試。

    主試負責宣讀指導語,並記錄成績。指導語如下:「請你左右手各拿一支鉛筆,兩手懸空向前平伸,與地面保持平行,鉛筆尖相對,中間相距20cm。當我說『預備!』時,你就做好準備。我說『開始』,你就兩手移動鉛筆,使兩筆尖相碰。碰到了就算一次成功,沒有碰到就算一次失敗。移動時,如果筆尖沒碰上,不許上下前後移動,否則碰上也不算數。每做完一次,兩筆回到以前的位置,再進行第二次,連續做1分鐘,看能成功多少次。做完1分鐘後,休息1分鐘,再進行第二輪,共進行3輪。」充當被試的同學要服從主試的安排。

    這個實驗最好在教室裡、有多人參加的情況下進行。設專人大聲報告每個人的進度,這樣可以製造緊張氣氛。

    把每個人在緊張時和沒有感覺到緊張時的成績加以對比,就可瞭解緊張情緒對動作穩定性的影響。動作的穩定性對於許多活動包括判斷都是很重要的。

    不過,最可怕的是感情一旦失去了理智的約束,就難免會把人帶入失敗的深淵。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河裡有一種叫做河豚的魚。它喜歡在橋墩間游來游去,有時不當心,迎頭撞在橋墩上,

    於是,它怨恨橋墩;怨恨水流;怨恨自己……於是,它張開兩腮,豎起鰭刺,滿肚皮充滿了怒氣,浮到水面上來,許久都不動一動。這時,蔦鳥掠過河面,一把抓過圓鼓鼓的河豚,享受了一頓鮮美的午餐。

    怒,是人的一種從心理到生理的情緒反應。人在發怒時表現為情緒緊張,很快進入「應激狀態」。在怒氣的刺激下,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變化:肌肉緊張度增高、毛髮豎起、鼻孔開大、橫眉張目、咬牙切齒、緊握雙拳、進入臨戰狀態。這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此刻,人繃緊了每一根神經,調動了身體裡所有的能量儲備,能迸發出比平時大得多的力量。

    一般來說,青年人好勝逞強、血氣方剛、情緒波動大,更易發怒。通常情況下,發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作出錯誤的判斷,甚至釀成苦果。

    常言道,「急則有關,怒則無智。」發怒時人常常失去理智,因此兵法云:怒不可以興師。即是說,一國之主,不能憑一時之憤怒決定興師,一軍之將不可以憑一時的憤怒率眾出戰。因為怒而興師出戰,很可能決策失誤,損兵折將,導致被動。憤怒可以重新歡樂,怨恨可以重新喜悅,但國亡不可復存,人死不會復活。所以興師動眾,一定要有利則動,無利則止,慎之再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