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枝禪 第32章 風清雲淡 (4)
    和尚師傅出了門,老老實實挑幾擔。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用在此處,確十分恰當!

    在一座古老的寺院中,住著一位禪師,帶著兩個小徒弟,師父患有風濕症,兩腿行動不方便,每天分由兩個小徒弟捶腿按摩,減輕痛苦。每次當大徒弟按摩右腿時,師父就說:「你師弟按摩左腿,按摩得很舒服,你應該像他那樣按摩才好。」大徒弟聽了,心裡很不高興。但當小徒弟按摩左腿時,師父也總是說:「你師兄按摩右腿,按摩得很好!你應該向他學習。」小徒弟聽了,心裡也很不舒服。

    有一天,小徒弟不在寺裡,大徒弟來按摩師父的腿時,心裡想著師父對師弟的讚美,越想越氣,終於決定把師弟按摩的師父左腿打斷,他以後就不會有腿按摩了。

    第二天,師弟看他按摩的左腿被打斷時,一氣之下,也把師兄按摩的右腿打斷。

    兩個徒弟因為嗔恨、嫉妒,把師父的雙腿都打斷了,害得師父變成沒有腿的跛子。

    這兩個弟子固然是心黑量小;但是如果禪師表揚他的弟子,而不是批評和貶低他們,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遭受這種厄運呢?讚揚就像溫暖的陽光,溫暖別人的同時,也能照亮自己。生活中,多多地讚美別人吧,你也將會得到無窮的快樂。

    一位禪師的弟子問道:「老師,怎樣才能成功呢?」禪師說道:「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最容易的事。」

    說著,禪師示範了一遍,說道:「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嗎?」

    弟子們疑惑地問道:「做這樣的事幹什麼?」

    禪師答道:「做完這件事,你們一年後就會知道怎樣能成功!」

    弟子們說道:「如此簡單的事,有什麼難的?」

    一個月之後,禪師問弟子們:「我讓你們做的事,有誰堅持做了?」

    大部分的人都驕傲地說道:「我做了!」

    禪師滿意地點點頭說:「好!」

    又過了一個月,禪師又問:「現在還有多少人堅持?」

    結果只有一半的人說:「我做了!」

    一年過後,禪師再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幾個人在堅持?」

    這時,只有一人驕傲地說:「老師,我做了!」

    「我曾經說過,做完這件事,你們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禪師對弟子們說道,「現在我告訴你們,世間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並持之以恆的,終究只是極少數人。」

    後來只有那個持之以恆的弟子,成了禪師的衣缽傳人。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比身?——

    《淨宗要義》

    銀貨兩訖

    奉獻的精神是高尚的,在佛界裡就是積德的行為。所以日常生活中,當你貢獻了微薄的力量之後,都應該是用心的,還求什麼豐厚的回報呢?

    南泉禪師是唐朝著名高僧。他在大覺寺講法時,每次聽經人都把法堂擠得水洩不通,這使得好多信徒只能坐在門外聽經,於是就有人提議建一座更加寬敞的講堂。

    這天,有一位商人信徒用袋子裝了八百兩紋銀送給南泉禪師,並說明這錢是他自己捐助用來蓋講堂的,南泉禪師聽後欣然接受,收下銀子就去忙別的事了。

    信徒對禪師的這種態度有些不滿:好歹這也是八百兩紋銀,要知道這幾乎花了我一年的積蓄。可禪師拿到這筆巨款竟連一個「謝」字都不說。

    於是,信徒就緊跟在南泉禪師的後面提醒道:「師父!我那袋子裡裝的可是八百兩紋銀。」「噢!你不是說過了嗎?我已經知道了。」南泉禪師漫不經心地回答,說完又去忙別的事情去了。

    信徒不由地在後面高聲喊道:「師父!我捐的可是八百兩紋銀,數目可不小啊!你怎麼連一個謝字都不說呢?」

    禪師走過來對他說:「你怎麼這麼囉嗦呢?你捐錢給佛祖,建造法堂,是在為你自己積累功德,為什麼還要我跟你說聲謝謝?你如果把它當作一種買賣,我就替佛祖向你說聲『謝謝』好了,你把『謝謝』帶回家去吧,從此你與佛祖『銀貨兩訖』了!」說完禪師又去忙別的事情了。

    信徒愣在那裡,一臉茫然。

    這裡還有一位信徒,他因遇到難事來找默仙禪師,說道:「我的妻子貪婪而且吝嗇,對於做好事情行善,連一點兒錢財也不捨得,您能發慈悲到我家裡去,向我太太開示,行些善事好嗎?」

    默仙禪師是個痛快人,聽完信徒的話,非常慈悲地就答應下來。

    當默仙禪師到達那位信徒的家裡時,信徒的妻子出來迎接,可是卻連一杯茶水都捨不得端出來給禪師喝。於是,禪師握著一個拳頭說:「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這樣,你覺得怎麼樣呢?」

    信徒的夫人說:「如果手天天這個樣子,這是有毛病,畸形的啊!」

    默仙禪師說:「對,這樣子是畸形!」

    接著,默仙禪師把手伸展開成了一個手掌,並問:「假如天天這個樣子呢?」信徒夫人說:「這樣子也是畸形啊!」

    默仙禪師立即說:「夫人!不錯,這都是畸形,錢只知道貪取,不知道佈施,是畸形。錢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儲蓄,也是畸形。錢要流通,要能進能出,要量入為出。」

    握著拳頭暗示過於吝嗇,張開手掌則暗示過於慷慨。信徒的太太在默仙禪師這麼一個比喻之下,對做人處事和經濟觀念以及用財之道,豁然領悟了。

    有一位無果禪師深居幽谷一心參禪,十餘年來都由一對母女護法供養。由於一直未能明心,無果禪師深怕信施難消,因此想出山尋師訪道,以明生死大事。護法的母女要求禪師能多留幾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給禪師。

    母女兩人回家後,馬上著手縫製,縫一針念一句彌陀聖號。做完後,又包了四錠馬蹄銀圓,送給無果禪師做盤纏。禪師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準備第二天就動身下山。當天夜裡他仍坐禪養息,半夜,忽然有一青衣童子,手執一旗,數人隨鼓樂而來,扛一朵很大的蓮花,到禪師面前。童子說:「請禪師上蓮花台!」

    禪師心中暗想:我修禪定功夫,未修淨土法門,就算修淨土法門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無果禪師就沒有理他,童子又再三的勸請,說不要錯過。於是無果禪師就隨手拿了一把引磐,插在蓮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諸樂人,便隨鼓樂而去。

    第二天一早,禪師正要動身時,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磐,問無果禪師道:

    「這是禪師遺失的東西嗎?昨晚家中母馬生了死胎,馬伕用刀破開,得見此引磐,知道是禪師的物件,所以特意送回,只是不知為什麼會從馬腹中生出來呢?」

    無果禪師聽後,汗流俠背,乃作渴曰:

    一襲袖衣一張皮,四錠元寶四個蹄;

    若非老僧定力深,幾與汝家作馬兒。

    說完後,就將衣銀還給母女二人,辭別離去!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因絲多命早亡;

    世界從來多缺陷,

    幻軀哪得免無常——

    明·憨山德清

    身外之物

    錢財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依靠錢財獲得快樂,終究是不會長久的。真正的寶藏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它才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有一個剛出家的小和尚問禪師:「錢財為何物?」

    禪師沒有回答小和尚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國王,名叫難陀。這國王拚命聚斂財寶,希望把財寶帶到他的後世去。他心裡想:我要把一國的珍寶都收集到我這兒來,不能讓外面有一點剩餘。

    因為國王貪戀財寶,所以他規定:誰想結交他的女兒,就要帶著財寶當見面禮。他吩咐在身邊侍候她的人說:「要是有人帶著財寶來結交他的女兒,把這個人連同他帶的財寶一起送到我這兒來!」他用這樣的辦法聚斂財寶,全國沒有一個地方還有金錢寶物,所有的金錢寶物都進了國王的倉庫。

    那時有一個寡婦,只有一個兒子,她對他極為疼愛。這個兒子看見國王的女兒姿色美麗,容貌非凡,非常喜歡,但是他家裡沒有錢財,沒法結交國王的女兒。為了這事,他生起病來,身體瘦弱,氣息奄奄。他母親問他:「你害了什麼病,怎會病成這個模樣!」

    兒子把事情告訴了母親,說:「我要是不能和國王的女兒交往,必死無疑。」

    母親對兒子說:「可是國內金錢寶物,一無所剩,到哪裡去弄到寶物呢?」母親又想了一會兒,說:「你父親死的時候,口裡含有一枚金錢。你要是把墳墓挖開,可以得到那枚錢,自己用那錢去結交國王的女兒。

    兒子照著母親的話,就去挖開父親的墳,從口裡取出那枚金錢。他拿到了錢,來到國王女兒那兒。這時國王的女兒便把他連同那枚金錢送去見國王。國王見了,說:「國內所有的金錢寶物,除了我的倉庫中,都蕩然無存。你在哪裡弄到這枚金錢?你今天一定是發現了地下的窖藏了吧!

    國王用了種種刑法,拷打這寡婦的兒子,要問清楚他得到錢的地方。寡婦的兒子回答國王說:「我真的不是從地下的窖藏中得到這枚金錢的。我母親告訴我,先父死的時候,口中含著一枚錢。我挖開墳墓,由此得到的這枚錢。

    國王派了個親信去檢查真假。這親信果然看見了此人父親口中放錢的地方,這才相信了。國王聽了親信的報告,心裡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寶物,想的是把這些財寶帶到後世。可是那個父親,一枚錢尚且帶不走,何況我這樣多的財寶呢?

    隨後禪師又給小和尚講了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位商人因病過世,他的兒子從小隨父經商,雖輕義重利,但卻是一個大孝子。因此面對父親過世,他來到寺裡請佛光禪師為其父誦經超度。

    孝子畢竟是商人出身,所以很關心誦經的費用,於是他不停地問佛光禪師:「誦一卷超度經需要多少錢?」

    佛光禪師看他腰纏萬貫還如此吝嗇,於是故意一本正經地答道:「誦一卷阿彌陀經超度大約需要十兩銀子。」

    孝子聽後認為太貴,於是同佛光討價還價說:「老禪師,十兩銀子恐怕太貴了吧!你能不能給我打個八折,我付你八兩如何?」

    老禪師看他一臉認真的樣子,感覺這人還真有意思,於是點頭答應:「好吧!就依你了。」孝子聽後一臉喜悅。

    佛光禪師於是來到孝子家為其父進行超度。誦經過程中,孝子亦垂立一旁,俯首恭聽,當聽到佛光禪師念道:「十方諸佛,請將今天誦經功德,回應亡者,讓他往生東方世界。」

    孝子感覺有點不對勁,就向禪師提議道:「禪師,你有沒有搞錯,我只知道人死以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有去東方的道理?」

    佛光禪師解釋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十兩白銀,你堅持要打八折,也只好送亡者去東方世界啦!」孝子聽後很是慚愧,只好說:「我再添上二兩銀子,還是讓我父親到西方世界去吧!」

    故事講完了,禪師問小和尚:「錢財為何物?」小和尚答道:「身外之物。」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師

    捨得之間

    人生中充滿了智慧,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來處理。處理問題沒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那麼也就沒有確定的、唯一的答案,智慧和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有一個高僧,他是位著名的收藏家。他酷愛陶壺,收集了無數個茶壺,只要聽說哪裡有好壺,不管路途多遠一定親自前往鑒賞,如果看中意了,而對方願意割愛,花再多錢他也捨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壺中,他最中意的是一隻龍頭壺。 一日,一個久未見面的好友前來拜訪,於是他拿出這只茶壺泡茶招待這位朋友。二人開心地暢談著,朋友對這只茶壺所泡出的茶讚不絕口,因此好奇地將它拿起來把玩,結果一不小心將它掉落到地上,茶壺應聲破裂,全場陷入一片寂靜,每個人都為這巧奪天工的茶壺惋惜不已。

    這時這位收藏家站了起來,默默收拾這些碎片,將他交給一旁的下人,然後拿出另一隻茶壺繼續泡茶說笑,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事後,有人就問他:「這是你最鍾愛的一隻壺,被打破了,難道你不覺得難過、惋惜嗎?」

    收藏家說:「事實已經造成,摔碎壺留戀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去尋找,也許能找到更好的呢!

    一位禪師曾經講過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