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國首部商業領袖集體傳記 第58章 王興:富二代創業記(5)
    這次有戲了。

    在美團的辦公室,一個個的小格子間插著一面面小旗子,上面是一個個地名:大連、瀋陽、長春……更吸引人目光的是,一面牆前立著長約四米寬約四米的展板,展板上繪著中國地圖,相對應的城市貼著寫著地名的紅色方塊紙: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美團每在一地開設分部,就在地圖上貼上這麼一張小紙條,華北、華東地區紙條數量最為密集。

    截至2011年6月2日,美團已在全國開了近100家分部。由於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成績不理想,撤掉了當地的分部,現還有80家左右。

    王興公開陳述的商業理論有兩套,一套是互聯網有四大類應用:資訊、社交、娛樂、商務。SNS在這四大類分別產生影響:Twitter對應資訊,Facebook對應社交,偷菜對應娛樂,團購正好對應商務。

    另一套是金字塔理論:互聯網營銷的發展模式,第一階段是門戶網站,贏利模式是展示廣告,目標客戶是能夠投放昂貴廣告的大企業。第二階段是搜索引擎,服務中小型企業,只要你有幾萬塊錢就能買關鍵詞,做廣告,一下子將投放門檻降低了很多,精準度也高了很多。第三階段就是團購,通過交易來對消費者進行更精準的推廣,服務的商家都是本地的小型企業。這構成了金字塔,塔基是團購服務的商家,塔尖是門戶服務的商家,中間是搜索引擎服務的商家。

    2010年,美團獲得紅杉千萬美元投資。是年,團購成為互聯網最火的商業模式,大筆資金蜂擁而入。2011年,不管我在北京的街頭,還是在杭州的街頭,不管是在公交車站台廣告上,還是在地鐵上的移動數字電視上,團購的廣告鋪天蓋地,拉手網、團寶網、大眾點評網……

    與其他團購網站融資之後大量砸錢做線下廣告不同,美團著重做的是網絡傳播。王興沒有背離他的理論,團購是SNS影響商務的模式:「我們很多信息傳播是通過口碑傳播、通過社交媒體來發生的。」據他介紹,美團的會員70%是通過朋友介紹加入的。「我們和其他團購網站差別很大,找什麼樣的商家、提交什麼方案、使用什麼樣方式呈現。就像你寫文章一樣,但文字的組合是不一樣的。」

    美團一上線,王興就感覺到「井噴」的快感。這也意味著快速擴張的美團,對這個從未管理過這麼多人的年輕CEO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他的創業夥伴們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賴斌強和王慧文關掉自己的淘房網後,來到美團和王興一塊兒干。「相對於之前的迷茫來講,我寧願選擇這種壓力。迷茫就很無助,用拳頭打牆壁一樣難受。壓力來自於執行力的知識不足,同時也是促進我們進步的重要動力。」賴斌強說。

    王興不斷地和不同的人聊天,他與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的前COO(首席運營官)都交流過,這些COO經歷了公司的創業期、高速增長期以及上市期。他還求助於書本,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斯、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都是他學習的對象。

    他認為CEO的職責是三件事:第一,設定公司目標和總體戰略,並確保傳達給執行相關者。第二,招募並留住最優秀的人才。第三,確保公司有足夠現金。「其他事情都應該找最專業的、最好的人來做。」王興說。

    在楊錦方的眼裡,王興是一個出色的CEO,戰略眼光很精準。楊錦方曾在Oracle(甲骨文,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軟件及服務供應商)工作過。Oracle的CEO拉裡·埃裡森就是很有戰略眼光的人。1976年,埃裡森意識到關係型數據庫是數據庫發展史的轉折點,他抓住這個機會,讓Oracle成長為讓IBM頭痛的對手。「做CEO的人很多,能夠這麼看問題的,就一個。CEO就是作決策,領導大家往正確方向走,下面有個執行力強的團隊。」楊錦方說。

    美團推出逾期不消費退款的條款,是王興作的決策。之前,很多消費者在團購網購買了服務產品,但沒有去店裡消費。這部分錢就轉為團購網站的利潤。王興逾期不消費退款的決策,改變了團購行業的規則。其他團購網站紛紛跟進。「這就是眼光的問題,就是看你能不能發現這一個點交給行業帶來的改變。」楊錦方說。

    他為什麼總是第一個?

    更能體現王興戰略眼光的是他的三次踩准行業熱點,從校內網到飯否網再到美團網,他都做了引領行業潮流的第一人。不同的人,評價王興時都不約而同地用了「聰明」這個詞。王興的腦門比常人寬得多,據說這是聰明的象徵。他可能是中國最具有天分的創業者之一,學習能力強,眼光敏銳,執行力也強。我問王興為何總是引領創業潮流,他回答:「我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我每次見到他,他都會說:「我正在做很有趣的事情。」小學時他曾和同學去爬火車,老師問他們怎麼這麼頑皮,他回答:「我們在研究蒸汽機。」「他對新事物感興趣,他對感興趣的東西喜歡思考。」王興的小學同學陳偉山說。

    在賴斌強的眼裡,王興的三次第一,絕非偶然。「他發掘能力很強,常常一個瀏覽器開上幾十個國外的科技網站,所以他總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最新的技術。同時,他能幹。有些科技博客博主看到了未來,但光評論,不動手。王興有動手能力,身邊有人,能馬上去做。」

    王興對細節的把握非常強。「同樣畫一個東西,他就能比別人做得好。」賴斌強說,「校內網出來以後,兩三個月就有類似的網站出來。不論從功能上還是細節上,校內網都比其他網站好。」做網站一個頁面10個按鈕,王興會告訴員工右對齊比中間對齊好,如果員工不信,他會找出一堆文章來論證這件事。

    在他的創業夥伴與員工的眼裡,他不是一個嚴厲、霸道的人。雖然初次見面的人容易覺得他不太好溝通,但實際上他很nice。他比較堅持,只要有足夠的理由就能說服他,又不會很固執。同時他是苛刻的,追求完美的,他不會罵人,但要得到他的讚許很難。他始終給人一種壓力,你必須跟頂級的東西看齊。

    他是典型的「極客」,浸淫互聯網多年,也對自己的產品體驗至深。他去珠峰,一路行程通過飯否發佈出來;他聚會的時候,會將周圍的人手機借來發消息到飯否,對比不同型號手機在飯否上的效果。他在美團上消費,親身體驗後,增加了美團網短信評價的功能。用戶消費之後,可以通過短信來點評這次消費。逾期不消費退款的條款也是他有了體驗之後提出來的。

    「發現眼光、執行力、細節,決定了他能很快衝出去,百米賽跑起跑中他跑得很好。」賴斌強說。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孫謙談及王興為何先知先覺,總結了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他非常聰明;第二,他對互聯網有很強的好奇心;第三,他對互聯網比較敏感,他在裡面浸泡的時間很長,從2000年就非常著迷,看各種新公司、商業模式。有一本中文名叫《異類》的書,提到一些人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在這個行當泡的時間超過一萬個小時。超過了這個時間,你就會觸類旁通,比一般人更敏感。比如巴菲特為何比一般人的投資成功,因為他從小對投資比別人感興趣。」

    「和國內其他人相比,王興的眼光是全球性的,他不是緊盯著中國,也沒心思跟著中國已有的。他學有潛力的、有未來的。這是他的長項,也是他的短處。長處是善於發現具有巨大潛力的新東西;短處是對新東西沒有二次創新。但他能發現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已經非常難得了,其間他看了幾百個公司、幾百個模式,才篩選出這個東西。」謝文說。

    NTA創新傳播機構創始人、前《創業家》雜誌主編申音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王興知道美國有什麼,並能看出這在中國是否有市場,這是他的優勢,但我們希望他能作出更多原創性的東西出來。」

    王慧文告訴我,當年,他們的美國投資人在拜訪騰訊、千橡等公司之後對校內網的未來感到憂慮,打了退堂鼓。他向我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假想中的騰訊、千橡是如何張牙舞爪地嚇唬投資人的。我忍不住笑起來。

    在中國,「創新」前面加了一個「微」,變成了流行的「微創新」概念。多數時候,它只是「抄襲+改良」的遮羞布罷了。小公司指責大公司山寨他們,讓小公司沒有活路;但是,放眼望去,小公司的創新多半也能在國外找到相對應的原版。

    這是中國互聯網的尷尬:為什麼中國出不了Facebook?

    謝文認為陳一舟收購校內網之後,急於做收入,急於上市融資,沒有將校內網往平台打造。它學開心網,急於做應用,討好身為年輕人的核心用戶,以娛樂為主。等它向全社會開放的時候,已經沒人認同了。「人人就是個社交娛樂網,賺了點錢,沒有了後勁,離Facebook越來越遠了。」

    這個始終嚴厲批判國內互聯網從業者的創新意識的觀察家,認為中國的創業者過於實用主義,追求短、平、快,哪個產品火就做哪個,缺乏Facebook的創新意識和顛覆意識。

    「國內的SNS做得有好有壞,但離Facebook差距太遠了。一方面,國內有QQ,搶佔了不少市場;另一方面,我們與美國整體差距挺大的。做一個頂級公司,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團隊能搞定的。從IBM、微軟、Google到Facebook,是四代頂尖IT公司。做到這個程度,不是個人和團隊的努力,而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水平的體現。差距是全方位的,如果我做,我也做不到Facebook那級別。像百度在中國很牛,但和Google不是一個量級的。」王興說。

    2011年春節,王興去美國姐姐家過節。他姐姐也是軟件工程師,在硅谷安了家。這一次硅谷之旅,對王興衝擊很大。「硅谷真的相信科技改變世界,他們已經走出了IT的圈子,生命科學、能源等都衝到了前沿。硅谷有個民營公司做火箭發射,做了八九年,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將15億美元的合同交給了這家公司。為什麼發射火箭一定要讓政府干?他們真的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一位Facebook的普通員工帶著他參觀了公司的裡裡外外。這在中國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在Facebook,王興感受到了優秀工程師和普通工程師的巨大差距。Facebook大概有500名工程師,大概十來名工程師管理著圖片應用的十萬台服務器,Facebook用戶每天上傳上億張照片。「在中國擁有500名以上工程師的公司太多了,但工作效率沒法跟美國比。」王興說。在Facebook,他聽到這一句話:好的工程師和差的工程師,差距是10萬倍。這讓他感到震驚,他以為覺得是10倍甚至100倍的差距。

    自2006年在美國投資人那裡融資失敗後,他再也沒找過美國投資人。這次硅谷之旅,他見了美國一批頂級投資人。這些投資人不僅關注財務回報,還關注是否能夠改變世界。「我想活在一個更好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但我們注定在這個世界裡,不可能在別的世界裡,所以我們做好事情,改變世界,對我們自己是有好處的。」

    他深刻意識到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像雲計算這樣根本的變革,國內外的差距如同100多年前外國有蒸汽機中國沒有的差距。他為此著急。

    在他眼裡,國內的創業環境正變得更好,「各個角落都在改善,融資也更容易了,VC更多了,天使投資也更多了」。對於國內時時刻刻在提的「創新」,他認為「創新很難直接鼓勵,只能鼓勵嘗試,甚至鼓勵失敗」。

    在謝文眼裡,王興是這一代年輕人出類拔萃的代表。同齡的創業者裡,他認為豆瓣的楊勃、Discuz!的戴志康,與王興一樣,有理想、有創新精神、有強烈的追求,品質不錯,正是他理想中的年輕人。

    2011年上半年美團每個月的收入都有七八千萬元。王興說,下半年增速會更快。這個小學時候就覺得自己當校長能做得更好的年輕人,這個始終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年輕人,這個被視做理想的年輕人的代表的創業者,現在已經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接下來的問題是,等美團成功之後,他會在創業的路上走得更遠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