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國首部商業領袖集體傳記 第2章 序(2)
    九頭鳥的九套方案

    北川縣城已成一片絕望的廢墟,《體育畫報》中文版記者李志剛往裡摸索。廢墟道上人越來越少,他沒有在意,繼續往深處潛行。這是他一貫的風格,喜歡做沉默而犀利的鷹眼,扒出令人興奮的幽微真相。旁邊突然有幾位武警戰士往回頭處掠過,他稍覺意外,再轉眼間人影全不見了。他終於覺得有點恐懼,但職業天性驅使他繼續前行。前方不遠處就是北川堰塞湖堤壩,驀然回首,除了道旁殘存的死屍,人跡滅絕。片刻間,李志剛掉頭奪命狂奔,他的恐懼也通過時斷時繼的電波直播給我。因為我正給他打電話,告訴他網上瘋傳北川堰塞湖決堤,問他現在是否安全。我人生迄今為止最焦慮的時刻,就是我得知他是北川城裡最後一個往外逃的人時,因為我難以想像如果有萬一,我將如何向李志剛的親人交代。眾所周知,作為體育媒體,沒有義務親臨社會災難現場。

    體育記者李志剛回到綿陽後,寡然不語,失魂落魄,把自己關進賓館房間的洗手間內,來來回回搓了一天衣服。

    那時候,易建聯被形容為中國不世出的天才籃球少年,是繼姚明之後第二位眾星捧月的籃球國寶,人們習慣暱稱他為「阿聯」。但慢慢出現他隱瞞年齡的傳聞。如你所知,幾乎沒有人願意正視,關鍵的是,確證難乎其難。於是,這個涉及誠信的大事被人熟視無睹。李志剛決定去試一試。

    他準備了八套方案。去易建聯老家廣東鶴山市,找易建聯的父親的同學、鄰居和親戚,被打發回來。再去跟易建聯有關係的鶴山市體校,跟負責人糾纏一下午未果。再去易建聯居住過的深圳某小區查檔案,被居委會拒絕。再分別去易建聯父母單位深圳電信局和深圳郵政局,吃閉門羹。再去易建聯居住小區管轄派出所,派出所也不配合。

    他最後拿出第九套方案。找到易建聯讀初中的深圳某中學,說要報道易建聯成長史,當然包含中學教導有方。相關人員興致勃勃地拿出易建聯學籍檔案,檔案上的「生於1984年10月」赫然在目。此後此事在中美兩國媒體引起轟動。

    天上九頭鳥,李志剛是湖北人。要做一個好記者,有三條秘訣,那就是獨立、執著,加上必要的狡詐。

    張朝陽不一定很難採訪,但難的是你要採訪他時,他不一定有時間接受採訪。而一個前一天還沒寫過一篇財經報道的菜鳥財經記者,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作出一篇規定的有特色封面專訪,可能就更不容易了。李志剛又決定試一試。

    怎麼著都是拒絕,眼看過幾天就要截稿了,張朝陽起程去了雪寶頂雪山。菜鳥財經媒體人於是自問:那裡有鐵絲網嗎?張身邊有武警嗎?就是個雪山嘛。沒有那麼多囉唆,就自個兒先坐飛機再坐汽車顛簸而去。到後來他發現自己很傻,雪山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營區還真有鐵絲網。像諸多故事裡的場面,大人物身邊人上躥下跳氣急敗壞不讓進。李志剛心生一計,套上2005年和張朝陽一起到西藏登山時的衝鋒衣。大人物隨後飄來感歎道:看到你這件舊衣裳,我就想起從前跟明星賠笑臉的苦日子。你既然來了,那就一起上吧。

    此前,張朝陽的形象是個越來越拙劣的作秀者;此後,我們看到一花一世界,他雪山頂上的滄桑。菜鳥財經記者李志剛連著四天只能吃乾糧喝雪融化的水。電話不通,他妻子找我要人。下得山來,妻子和他抱頭痛哭。我跟他開玩笑,別人做調查記者太危險也就罷了,你做個體育記者、人物記者,也經常被弄得警察抓、老天趕、生離死別的,倒是奇觀。

    潘石屹並不好寫。關於他的報道太多,他旗下地產建築的質量問題也頗受爭議。人們都知道他窮孩子出身的故事。很笨的聰明人李志剛決定試一試。這回,他在採訪過程中瞄上了潘先生的老父親。兩人一場象棋鏖戰後,樸實得如老農的寂寞老父,決定拉開話匣子,陪這位看上去特別像農民的後生好好聊一聊。李志剛決定推倒從前的採訪和拍攝,圍繞著一對父子間的相互影響來做。這簡直是折騰SOHO公司職員。他還希望早上五點鐘就把七十多歲的潘老爺子拉出來跟潘石屹一起亮相,簡直是無法無天。但李志剛相信,自己的誠意,和冥冥中父子間的宿命,能驅使他和潘氏父子走在一起。

    潘石屹家族同樣是大時代裡一個驚心動魄的充滿屈辱的故事。但好在他們父子從來沒有放棄過。關於潘石屹有多方面的爭議,但那一天,李志剛講述了一對父子間的故事,照片拍攝借鑒比爾·蓋茨父子。一個背景在古老的北京前門,一個背景在巴黎香榭麗捨;一個父親臉上寫著艱難時代刻下的印痕,一個父親臉上滿是自由世界中產階級老人的尊嚴。對潘石屹來說,這篇文章還讓他念想與世長辭的母親,他決定陪著父親回鄉看看。

    在寫作上,李志剛幾乎每篇文章都在提升。從最初的拙樸無華,到逐漸主動謀篇佈局,到努力追求非虛構寫作的靈魂。但無論怎樣,署名「李志剛」三個字的文章總有兩塊標籤,一個是搔到骨子裡去的你很難發現的人生內幕,一個是良善子弟對人的命運的終極關懷。李志剛在北京和成都各有房產一套,財經界誘惑很多,他只愛寫作,雖難大富,但也不會受窮。徐徐獨行,怡然自得。這些年我們朝夕相處,分離讓我不捨,而他獨立、執著而狡詐的形象,更會讓我一直記住。

    魏寒楓

    曾任《體育畫報》中文版主編、《東方企業家》主編、《彭博商業週刊》常務副主編

    還原真實的人生

    記者李志剛還是很敬業的,採訪我之前他認真做了許多功課,找到許多我不同生活階段的同事、戰友、朋友瞭解第一手資料,把握最真實的人和事,力求還原一個真實的被採訪者的形象。

    一個記者對人物的採訪最重要的,不是按自己先入為主的思維方式去塑造一個社會形象,既不能故意地用局部的事件堆砌扭曲了一個人的面目,更不能為了創造一個高、大、全的形象而錦上添花。用文字憑想像而描繪的假象總是會被事實推翻,雖然媒體有其發行量的影響力,但這個社會中真相傳播的力量會遠遠大於媒體的發行量。尤其是今天已進入了一個互聯網支撐下的微博時代,民眾已不再僅僅依賴於媒體的傳播了。

    因此,反映真實才是媒體的本質,不管這個被採訪的對象有多少對與錯,不管社會輿論曾經對這個被採訪對像有過什麼樣的評論,真實的還原才是採訪的目的。否則採訪又有什麼必要呢?恰恰是通過採訪印證了真實,才會對社會已有的評論產生正和誤的糾正作用,才能正確反映採訪者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

    信息的不對稱常常讓許多被採訪者都只以一個局部面向社會,因為每個不同的媒體或採訪者大多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那個方面的問題。他們習慣於集中精力寫好某個單一方面的專題,習慣於專門挑揀採訪中能引發社會爭論的片段。於是大多數社會民眾就只能從一個側面瞭解一部分,正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這樣就必然形成了媒體為吸引眼球而創造出來的「新聞」,同時也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偏見。

    全面地反映被採訪者的情況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要從不同的視角和時代收集大量的信息,再將其濃縮在短短的採訪時間裡,表現在有限的版面中,這恰恰考驗了採訪者的智慧。

    並不是非要用驚天動地的大事才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動態,也許許多人一生中也沒有遇到一件可以稱得上驚天動地的大事,現實生活中恰恰是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那些在一般人眼中看來算不上事的事最終反映了人們真實的內心世界。而採訪者的眼光正在於是否能發現和抓住這些細節,並找到能真實展現被採訪者心靈深處的精華。

    這本書中的採訪也許正是想用一些並不被人注意的細節,真實地向社會還原一個被採訪者的人生經歷和思想形成的變化,告訴大家,只要不斷地努力,都可以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一個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有用的人。

    任志強

    華遠地產董事長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