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的影夢人生 白髮魔女傳:你的容顏是不會凋落的花
    恨這一生 怨這一晚

    誰說愛是這樣難

    恨愛之間分不散 紅顏白髮更覺璀璨

    從前和以後 一夜間擁有

    難道這不算 相戀到白頭

    但願會相信 纏綿時分手

    能令我減輕了內疚

    燒也燒不透 戀火燒不透 發白透

    奈何多情惹牽絆,一夜青絲換白頭。螢幕上,青籐繞石壁,水光疊波影,長髮撩起盈盈水珠,回眸一笑,萬種風情。張國榮扮演的卓一航與林青霞扮演的白髮魔女在幽藍深澗忘情交歡,熾烈絕望……

    導演於仁泰說,在水中做愛這個鏡頭有助於推動情節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一個場景,是男女主角關係發展的一個決定性時刻。於是他就跟張國榮說:「有一些動作我希望你能對林青霞做出來。我希望你能夠碰她,觸摸她的皮膚。」張國榮回答道:「這很容易,我沒問題。」於仁泰說:「我當然知道你沒問題,但林青霞呢?」張國榮說:「我們去跟她說說。」林青霞聽了,轉向張國榮說:「你會帶我入戲吧?」哥哥說:「放心,我會照顧你的。」

    實拍時這個鏡頭導演非常滿意,觀眾也覺得逼真。

    在這部戲裡,張國榮的眼角凝聚著一種孤絕華美、顧影自憐的痛苦,他把卓一航內心的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相對來說,演「白髮魔女」的林青霞倒是遜色了不少,她只知道聲嘶力竭地怒吼,卻沒有演出那種慘烈的絕望。可惜,最後哥哥只有那首與電影渾然天成的歌曲《紅顏白髮》獲得了金馬獎的「最佳電影歌曲獎」。

    《白髮魔女傳》整個電影的色調都是黑和藍,刺目陰鬱,這種不和諧裡暗含著不可化解的矛盾與掙扎,恐怖與不踏實,然而並非血腥和暴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時候,也有溫暖的片斷,比如,聰明的小卓一航在課堂上被師伯罵的時候說:「師姐聰明伶俐,師弟含苞待放。」比如,善良的小卓一航抱著救出的小羊迷了路,抱怨著:「都是為了救你,我行俠仗義回不了家了。」當狼出現的時候,他把羊放下,說:「該你報恩的時候了。」這就是江湖,報恩或者報仇,所有的人都成了江湖寓言中的一個符號,一味叫囂著,卻並不知道自己在叫嚷什麼,他們活在觀念中。

    這些人還不如魔教的姬無雙活得真實,他說:「真正的愛情是雙方面的。」姬無雙對狼女的愛,絲毫不少於卓一航。只是連體之身讓他無法得到她的愛,這個從小被他養大的狼女不愛他,於是他用刀割在自己的手臂上,以身體之痛緩解心理之痛。

    姬無雙問:「他給了你什麼?」

    「一個名字,我現在叫練霓裳,不是狼女。每個人一出生都應該有個名字。」每個人一出生都會有一個名字,她找回了做人的尊嚴,不再是殺人工具。

    她要獲得普通人的愛,所以她寧願踏著刀山火海,脫離魔教。

    卓一航也要脫離武當,從小師父教導他行俠仗義,其實他的身上遁隱的成分多於俠義的成分,他對武林盟主不感興趣,行俠仗義也只是個被灌輸的概念,他心地善良,對人情世故有些懵懂,有點像寧采臣;而他的放浪不羈,玩世不恭更像令狐沖。卓一航是個在所謂名門正派的世俗社會長大的男人,他有他的責任和壓力,有恩情也有仇恨。他不像狼女,拼過去,就一身輕鬆。

    師父對於他的「用善心感動他們」不以為然:「這是江湖規矩。所以,你沒得選擇。」

    「有,我可以離開江湖。」卓一航太天真。任我行說:「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他狠下心逃開師父憂慮的眼神,固執地打斷師叔、師姐的勸阻,決然而出,卻沒有料到迎接他的是師父的頭顱。師者如父,此時的他應該是痛不欲生。

    「是不是你做的?」卓一航問恰在此時來找他的練霓裳。

    「他們死不關我的事。」練霓裳並不在乎發生了什麼事,她只問:「你跟不跟我走?」

    「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他不相信她。她曾經說過她最恨人家不相信她。

    狼女,美麗且偏激,她像狼一樣銳利直接。她從不說謊,所以最恨人家懷疑。被自己最愛的人質問,她的心一瞬間跌入谷底。她身上的魔性終於暴發:唯我獨尊——像任盈盈,踩死她鴨子的屬下要死,因關心她而嘮叨的前輩也被廢武功——她們任性且驕傲,容不得半點委屈,容不得半點懷疑,她們要的是純粹的信任,所以不喜歡解釋。如果你相信我,不需要我解釋,如果你不相信我,我懶得向你解釋。你愛,她比誰都愛你;你不愛,她比誰都恨你。這樣的女人半是魔鬼,半是天使,可愛又可怕,只消一刻便可由甜美無邪到殺氣凜冽。她身上存在著危險因子,敢愛就來!在選擇上,付出和得到成正比,就像一個朋友說的:「誰叫你喜歡最好的,當然也會有與之相應的最大的苦惱。」誰叫卓一航愛上這個飄逸冷艷、神秘獨特的女人而不是他那個貌美卻無腦的師姐?

    信任,有時候極易獲得,又很容易消失。一句懷疑的話,便大開殺戒,頭髮瞬間全白。「你為什麼不相信我?」練霓裳結了霜的眼神,淒厲的語調,白髮成了殺人的武器,這個時候她真成了魔,被逼成魔。

    師父身首異處,師兄師弟們死的死,傷的傷,愛人離去。然而謊言揭穿了,那一剎那,他有多悔恨?很多時候,耳聽為虛,眼見也不能為實,真正的信任是用心去傾聽的。問世間,有幾人能夠無條件地去相信愛人?

    「霓裳?」他失神地叫著。

    「她已經死了。」她說完,轉身離去。

    卓一航打練霓裳那一耳光,接下來刺中她肩膀的那一劍,都是一時氣急失手,急快的一剎那,卻是千頭萬緒,哥哥在這裡再次運用了他無所不能的眼神:吃驚和心痛的眼神。這部電影本來是讓楊紫瓊演練霓裳,武打場面比較多,後來楊因故不能演出,導演就找了林青霞,林青霞一聽要與一代戲魅張國榮合作,欣然接拍。這樣武打戲就變成了感情戲。林青霞和張國榮都不會武功,但導演於仁泰想呈現給觀眾的是他們親身打鬥,而不是替身來表演的場面,所以嘗試加快攝影機的移動速度,進行剪接合成。所以,雖然場面的跳躍是如此不真實,但卻很有詩意。

    於仁泰說:

    整個故事基於一種關係,一份關於一個女人跟一個男人的愛情。故事真正的轉折點,在於這個男人變得軟弱的時候——儘管他很愛這個女人,但是當我們看到這個關鍵的時刻,男人在愛情上變得鬆懈——面對愛情,女人會非常投入,非常堅定,她們會為了愛人無條件地去做任何事情。甚至在今天,在生活中我總是這麼認為。女人是多情的,一旦她們墜入愛河,她們很堅強,在思想上比男人更堅定。這就是主題。

    在這裡說句題外話,我感覺於導演這個主題太神奇,太貼切了,微博上也流傳著一句話:

    「男人的愛情是減法,女人的愛情是加法。」

    這樣的主題恰巧契合了張國榮的優勢,花裡胡哨的動作表演是成龍的事情,細膩的內心表達才是哥哥所擅長的。

    於導演說:「張國榮很認真,晚上回去思考,到了第二天就對我說『我試另一個表情給你看。』」

    張國榮對搭檔也很照顧,他帶林青霞入戲,林青霞一下子就放心了。哥哥說:「我們認識是很久了,但以前拍片場景分散,所以不熟悉。這次一聊發現很投機,很多想法是一樣的,就成了朋友。」很多人不知道,大家之所以叫張國榮哥哥,是因為林青霞是姐姐。她追憶張國榮:「我有一次要交一篇稿子寫張國榮,那時候不知道怎麼下筆,我們有很多記憶,後來突然之間有靈感了。我想到了一個笑容,天使的笑容,給我最後的笑容。我就有了靈感。」

    1996年,張國榮在紅館開演唱會,林青霞親自捧場。張國榮在台上與黎明合唱了電影《白髮魔女傳》主題曲《紅顏白髮》。恰巧林青霞在坐,哥哥隨即說:「這首歌送給青霞吧!」

    林青霞說:「拍戲的幕後工作人員稱呼我『姐姐』,稱呼張國榮『哥哥』,我猜想他們也許認為我們兩個是特別需要被寵愛的。」場中人喊:「姐姐你好靚啊,哥哥你也好靚啊。」

    《白髮魔女傳》的成功,引來了拍《白髮魔女傳》第二部的契機。

    第二部的片頭:

    卓一航聞得千雪峰上有奇花,若能趕及花開之時採摘,送予霓裳,霓裳會反邪為正,白髮變黑。為再續前緣,卓一航獨守千雪峰,誓保奇花。

    仍舊是一片藍光。山峰聳立、風雪飛揚。

    各大門派雲集武當,為死者上香,然後就開始商討殺白髮魔女的事情,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白髮魔女存在的恐怖中。剛剛上完香,就是卓一航的師侄封俊傑成親的場面——這裡有意無意地強調了一下他娶的是名門正派——喜慶裡有著陰森森的殺氣,然而仍舊是喜慶。如果說第一部是悲劇,那麼第二部應該是喜劇。有很多搞笑的片斷,暗含著真理一樣的人情世故。

    小和尚說:「江湖這麼大,我們這幾隻小螞蟻能湊在一塊,也算是個緣分,何必太執著呢?」幾個人圍坐在地上商量怎麼對付白髮魔女,峨嵋姥姥葉不羞講了半天怎麼攻打,然後說讓封俊傑帶隊去消滅白髮魔女。

    月兒問:「姥姥,你怎麼不去?」

    姥姥說:「我擅長接招,出招是馬馬虎虎。」

    一個說:「那你坐中間幹嗎?」

    一個說:「阿彌陀佛,求人不如求己,阿彌陀佛。」

    一個說:「就該這樣死得乒哩乓啷的。」

    小和尚糾正說:「不是乒哩乓啷,是轟轟烈烈。」

    連出來抓聚會的官兵也拿出劇中角色吳三桂將軍的格言:「寧可錯殺一千,也不錯過一個。」

    總覺得這樣太輕飄了,如此結束沒有份量,幸好張國榮在最激烈的時候出場——老卓一航橫空出現,天地倏忽變色,這部電影一下子有了厚重的底氣,由喜劇的荒謬變成悲劇的詩意。在這些江湖後輩的眼中,卓師叔像個傳說。飛沙走石,一塊布像從天外飄來一樣撲滅封俊傑身上的火,卓一航像千雪峰上的風,一步步走到練霓裳面前來,他的身上有十年後的成熟和滄桑,沉重和練達——哥哥深情的眼神仍舊能惑人:「霓裳,一切都是我的錯,放過他們吧。」

    「這句話你十年前怎麼不說?」

    她的頭髮插進他的身體。他守了十年,終於等到能夠讓她變回黑髮的奇花。在瀕死的時刻,回憶起年少時的纏綿,仍舊熾烈,卻不再絕望……

    有網友說:「愛要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下才好看,愛要從對立中產生才好看,愛要愛上不能愛的人才好看,愛要在世俗的壓力下愛著才好看,愛要彼此誤解才好看,愛要為愛傷到血肉模糊才好看,愛要愛到變成另外一個人才好看,愛要經歷過一切磨難,忽然決定不再愛了才好看。愛是世上最美的事物,卻要面目全非才好看。」

    螢幕上的東西是藝術表演,為什麼我們喜歡悲劇,因為悲劇之痛對我們來說是有距離感的。而我們的愛情是切身體會,不是讓人看的,所以我們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願這個世界少一些糾結,多一些順遂;少一些離散,多一些相依;少一些懷疑,多一些信任。

    不過,願望的潛台詞是非現實。所以,天不遂人願。

    現實中悲劇多有發生,尤其是發生在藝術家身上。張國榮無疑是一名藝術家,這類人天性純真,對美有獨到的領悟,對感情有極端的體驗,對生命有深刻的感悟,他們身上有太多不安分的因子,熱衷於追求自由和自我,生活也是與眾不同的。所以,張國榮與悲劇的邂逅多於常人,他處在社會邊緣,就像命運磨盤上最外緣的水滴,有隨時被甩出去的可能。

    _____________

    白髮魔女傳>>>

    導演:於仁泰

    編劇:於仁泰/胡大為/鄧碧燕/林紀陶/梁羽生

    主演:張國榮/林青霞/吳鎮宇/呂少玲/藍潔瑛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1993-08-26

    片長:89分鐘

    又名:TheBridewithWhiteHair

    獲獎榮譽

    1993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獎:於仁泰、林紀陶、胡大為、鄧碧燕

    最佳原創歌曲:張國榮

    1994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和田惠美、張新耀

    最佳攝影:鮑德熹

    最佳美術指導:馬磐超

    最佳原創歌曲(提名):張國榮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