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鄉年鑒 第1章 序  言
    在沒有任何野生的事物的條件下,有些人一樣活得很滋潤,而有些人就痛不欲生,感覺沒法活下去。這本隨筆集是特獻給那些不能離開野生事物的人們的,以此表達他們對野生事物的關注和面對現實的無奈的兩難之情。

    像風和日出一樣,獲取野生的東西被當作理所當然,直到社會的進步,那些理所當然的東西從我們身邊消失。現在,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一個較高品質的生活所花費的自然成本是否值得?我們當中只有極少數人認為,看大雁要比看電視重要,找到一朵白頭翁花和自由的發表言論一樣,是不可剝奪的權利。

    我承認,有些野生的東西幾乎沒有什麼人本價值,機械化使我們能放心的吃到一頓美味的早餐,科學也能清晰地演示出食物是出自哪裡,又是如何做成的。其實,整個衝突累積至今,已在一定程度上歸結出了結論,可惜只有極少數人能看清這一個規律:大自然回報我們的受益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在遞減的。當然,我們的反對者不會這麼認為。

    是到了我們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候了。這本隨筆集的文章就是我的轉變,不確切地說是應對之策。它們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我們一家人在沙鄉的「木屋」度週末時的所見所聞。相對於現代化的都市,「木屋」所在地真可謂是世外桃源。這個貧瘠的沙鄉農場,在我到來前,已被日益傲慢、漠視其他物種生存,且又一味追求自身完美的自私社會,壓搾得奄奄一息,之後又遭無情地拋棄。我們一家人試圖用斧頭和鏟子去重新恢復它的生機,以感受在其他地方不能找到的東西。正是在這個人類的犧牲品裡,我們艱難嘗試著,尋找那些失去的卻又是上帝賜予的最重要的東西。在這裡,我們一直在尋找,並將一直找下去。

    第二部分,鄉野的秘密,敘述了我生活中一些痛苦的小插曲。我的足跡遍佈全美,差不多花了40年的時間,記錄下一個個事件的清晰樣本——一個又一個曾與我們人類相伴的夥伴們離開了我們,不再出現。所幸的是,它們為自然保護主義組織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第三部分是結論,如果從更符合邏輯的角度,可安排為第四部分,其中的一些觀點讓我的反對者有了藉以反對的理由。只有那些深有同感的讀者,才願意去研究土地倫理學問題。我想,也許這一部分能向同行解釋,為什麼大自然回報我們的受益隨著社會的進步在遞減。

    目前,我們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毫無進展,因為它與我們信仰的亞拉伯罕教對土地的理解是不相一致的。我們普遍認為土地就是屬於我們可隨意支配的商品,以至於濫用土地。當我們把土地看做是我們共有的,也許我們在使用土地的時候就會充滿愛和尊敬。可以說,土地想要在人類機械化的影響下倖存幾乎不可能,同理,我們想要從受科學支配的土地上獲得更好的美學受益也益發困難。

    土地是一個群落,是生態的一個基本元素,是應該被愛護和尊敬的。這是我們能做到的一種道德上的延伸。土地能夠帶來豐厚的物質回報是不爭的事實,它所帶來的文化收穫,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

    這些文章試圖把這三個概念連接起來。

    當然問題總是會因為個人的經驗或者是各人的偏見而變得模糊或是扭曲。但是不管真相藏在哪,有一點卻如水晶般清晰,那就是我們日益強大的社會現在就像一個疑病症患者,對自身的經濟健康如此的癡迷,以至於失去了保持身體健康的能力。整個世界都在貪婪的想擁有更多的浴缸,然而卻忘記了穩定建造的必要性,甚至忘記了關閉水龍頭。在這個階段,沒有什麼能比對物質過度的擁有,給一點小小的鄙視更有益了。

    也許這樣的價值觀轉變可以通過重新評價不自然的、馴服的事物,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事物。

    奧爾多·利奧波德

    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

    1948年3月4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