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天空 五、自我超越
    1、豪傑之士

    說到豪傑,想到俊傑。有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有人覺得,這話有點投機,識時務嘛,見風使舵。但是《孟子》裡面提到的豪傑,卻是不一樣的觀念。

    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孟子·盡心上》孟子說:「等待周文王出現之後,才振作起來的,是一般百姓。至於真正傑出的人,即使沒有周文王出現,也能奮發圖強。」

    在傳統社會裡,一般百姓由於知識與環境的限制,比較缺乏自主能力,因此從國家大政到個人抉擇,都須依靠卓越的領袖,有如羊群等待牧者的指示。因此,孟子所謂的「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算是十分客觀的描寫。但是,周文王做了什麼事,能讓老百姓振作呢?行仁政。

    商週末年,紂王暴虐無道,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大多數人若不與商紂同流合污,就是灰心喪志,認為世間沒有公平和正義,善惡並無適當的報應。所以當時有許多人躲在民間,逃到海邊,甚至藏入深山之中,等待有個仁德的領袖出來,帶領國家重新走上正途。周文王實行了很多照顧老百姓的政策,名聲很好。他讓行善的受到善報,為惡的受到處分,《孟子》裡提到他尤其對老人很好,推行了許多養老措施。因此,許多人一聽周文王行仁政,就振作起來了。

    孟子認為這樣振作起來的只是一般百姓,不是豪傑。真正的豪傑之士是即使沒有周文王,自己也要振作。為什麼呢?因為儒家思想有一個基本原則,即每一個人都是道德的主體,道德主體有一股內在的力量,這股力量不僅是真誠,還表現出一種道德勇氣,能自我振作,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受外在潮流的影響。因此,真正的豪傑,就是不管時代是光明還是黑暗,也不論是否有聖賢出現,他都可以自立自強。他為自己負責,要陶冶自己的人格趨於完美的境界,會憑著他的智慧和愛心,奮發有為,開創出個人與國家的理想局面。這種創造時代的英雄,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傚法的。不過,只是做到這一點,孟子認為還不夠,還要做到什麼呢?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行走在天下最開闊的道路;能實現志向,就同百姓一起走上正道;不能實現志向,就獨自走在正道上。富貴不能讓他耽溺,貧賤不能讓他變節,威武不能讓他屈服,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居天下之廣居,是仁;立天下之正位,是禮;行天下之大道,是義。孟子認為,一個人只要做到了仁、禮、義,到天下任何地方去,都可以站得住腳。為什麼?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有德行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有人來支持他。因為人性是向善的,古今中外任何地方的人都一樣。然後,當你得志的時候,也即讀書人有機會做官,就跟老百姓一起走上正路;如果沒有機會,至少可以自己一個人走上正路,獨善其身。「獨善其身」不是不跟別人來往,而是我先把自己修養好了,等待時機來臨,所謂「居易以俟時」。

    接下來這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古以來為中國人津津樂道。「富貴不能淫」是說處於富貴之中,不能惑亂我的心志。世間的成就,容易使人迷惑,愈陷愈深,逐物不反,甚至縱慾傷身,不可收拾。「貧賤不能移」則是相反的情況,處於貧窮困頓、一籌莫展之時,要不要放棄或改變我的做人原則呢?絕不,人的操守在艱難危亡之際,最能得到試煉及證明,我們正該把握此一機會,品嚐孔子與顏回所說的樂趣。「威武不能屈」則是在面臨權勢和暴力時,能否使我屈服呢?不能。只要我「自反而縮」,肯定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就必須堅持立場,讓正義因著我的行動而得以伸張。

    由此可見,富貴、貧賤、威武都是外在加諸於我身的,而我內心卻有一個主宰,有一個道德自覺,所以外在的情況變化影響不到我。孟子把這樣一種境界稱之為「大丈夫」,也就是真正的豪傑。當然「大丈夫」絕不是只有男性,過去古代社會,女子比較沒有機會受教育和在社會上發展。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人平等,不分男女,只要一個人能夠自覺內在的尊嚴,真誠面對自己,做合乎仁、禮、義的事情,在富貴、貧賤、威武三種情況下都不會改變原則,就是大丈夫,就是豪傑。大丈夫和豪傑,不見得是要成大功立大業,而是能夠建立自己生命的主體性。

    2、傚法堯舜

    儒家喜歡把堯舜當成典範人物,孟子更是如此。孟子到了齊國,那時候齊宣王還沒有見過他,先派人去看看孟子長什麼樣子。

    儲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孟子曰:「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孟子·離婁下》)

    儲子說:「齊王派人來窺探先生,是不是真有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孟子說:「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呢?堯舜也與一般人一樣啊。」

    齊王想知道像孟子這樣一位國際知名大學者,長的樣子是不是很特別,或者生活習慣是不是跟人不一樣,譬如是否道貌岸然,每天一開口就是仁義道德。結果孟子說,我怎麼會跟別人不一樣呢?連堯、舜也跟一般人一樣啊。換句話說,既然堯舜這樣的聖人都跟平凡人沒什麼兩樣,那麼人人都有希望變成堯舜了。

    一個叫曹交的人聽到這句話之後,特地跑來請教孟子。他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有這樣的說法嗎?」孟子說:「有啊!」曹交就問了:「我聽說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湯身高九尺,他們兩個人都當了帝王,而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在這兩個人中間,怎麼我只會吃飯呢?」說實在的,聽到這種問題,大家都會覺得頭昏。身高和成就有什麼關係啊?又不是打籃球。可見曹交這人實在老實得可愛。孟子怎麼回答他?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堯、舜的正途,不過是孝與悌而已。你穿上堯所穿的衣服,說堯所說的話,做堯所做的事,這樣就成為堯了。你穿上桀所穿的衣服,說桀所說的話,做桀所做的事,這樣就成為桀了。

    桀,就是夏桀,古代最壞的人之一。堯是聖人,最好的人之一。孟子認為,一個人模仿別人,不管學壞學好,都是從外在模仿開始,再到言行表現,亦步亦趨地跟著學,他怎麼做,你怎麼做,久而久之你也就跟他一樣了。曹交顯然是不太喜歡思考的人,所以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而孟子的回答是告訴他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典範人物跟著學,他怎麼做,我跟著做,久而久之,我就忘了這是我學來的,還是我自己要做的。譬如做好事,做久了之後,就會忘記我做好事是為了博得名聲,還是出於內在的要求,反正做久了之後成為習慣,自然而然會去做好事。由此可見,孟子對於「習慣」的重視,亦即只要努力學習與實踐,長期下來,自然會轉化生命。這與西方人說的「習慣是第二天性」是相同的道理。

    那麼,學習堯舜,從何學起呢?孟子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就是我們步上聖人之道的坦途。因為孝悌出自每一個人原始的、自然的感情。如果不孝不悌,我們怎能進而關懷別人、服務社會呢?又怎麼談得上了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呢?所以孟子鼓勵曹交就從「孝悌」學起。

    曹交聽孟子這麼說之後,很高興。他說,那我準備去謁見鄒君了。什麼意思?孟子是鄒國人,曹交是曹國人,而且是曹國國君的一個親戚,鄒君就是鄒穆公。曹交跑去見鄒君,是想借個住處,留在孟子門下學習。但孟子好像不大願意收這個學生,覺得這人不但慧根有問題,恐怕做事的決心都成問題。所以孟子說了一句話: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孟子·告子下》)

    人生的正途就像大馬路一樣,怎麼會難懂呢?只怕人們不去尋找而已。你回去自己尋找,老師多的很呢。

    「道」為什麼像大馬路一樣?因為「道」來自於人內心的良知。你只要真誠面對自己,就會發現內心的良知一直在不斷地要求你行善,要求你見到父母能孝順,見到晚輩能照顧,因為孝悌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你對於父母能孝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於晚輩能照顧,「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麼,達到堯舜這種聖人的精神境界還有什麼難的呢?問題就在於,很多人根本沒有回到自己的內心,不去體察自己的良知,總是注意外在的事功,羨慕別人的成就,甚至到處拜訪名師,以為他們可以指點光明的未來。事實上呢?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我們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並且不難獲得具體的成績。但在做人原則與善惡分辨方面,則首先應該傾聽自己內心良知的指示,並且努力遵行。如果持之以恆,則人人都有成為堯舜的可能。

    3、與古人為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總是選擇適合他的群體交往。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交朋友的範圍越來越廣。到任何地方去,都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朋友,這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孟子認為這還不夠,一個人還要學會跟古人交朋友。為什麼呢?因為人有時難免會覺得自己的理想在現實中找不到可以呼應的人,這時候說不定意氣相投的古人,能夠帶給你許多安慰和鼓勵。

    孟子謂萬章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萬章下》)

    孟子對萬章說:「一鄉中的優秀士人,與這一鄉的優秀士人做朋友;一國中的優秀士人,與這一國的優秀士人做朋友;天下的優秀士人,與天下的優秀士人做朋友。認為與天下的優秀士人做朋友還不夠,就再上溯歷史,評論古代人物。吟詠他們的詩,閱讀他們的書,但不瞭解他們的為人,可以嗎?所以要討論他們在當時的所作所為。這就是與古人交朋友。」

    「善士」的「善」是指德行上有好的表現,也即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人一定會有某些高尚的理想,某些必須堅持的原則。這時候如果你能夠在一鄉之中,一國之中,甚至全天下的範圍內,找到志趣相投、心有靈犀的朋友,無疑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是如果找不到呢,也不要緊。你還可以跟古人交朋友。怎麼交朋友呢?首先要去吟詠他們所寫的詩,閱讀他們所寫的書;因為詩書表達了他們的心意,記錄了歷史。但是光讀詩書還不夠,還要瞭解他們生活的時代,以及他們在當時環境下的所作所為。就像我們平常讀小說一樣,第一看書裡有哪些人物,發生了什麼事;第二看這些事情合不合乎邏輯,尤其是人性的邏輯;第三就要投身到書本當中,想像我如果是其中的某個人物,我會怎麼辦;譬如我是學劉備呢,還是學諸葛亮。孟子說,只有這樣讀書,才能夠真正與古人交朋友。

    孟子自己就喜歡和堯、舜、禹這些古代偉大的人物交朋友。孟子在書裡甚至把舜的父親、繼母和弟弟怎樣迫害舜的細節都寫得很生動,好像他自己在現場看到一樣。能夠有這種表現力,說明孟子充分瞭解了舜的情況,包括他所生活的時代、他的性格、他為人處事的原則等等。譬如舜當了天子以後,把他的弟弟封在有庳國當國君。孟子的學生就問,舜讓他弟弟這樣的壞人去當國君,那一國的人不是要倒楣嗎?孟子說,舜讓他的弟弟當國君,但是不給他實際的權力;設法派官員負責稅收,不讓他碰到錢;設法讓官員負責法律,不讓他介入;經常召見弟弟,讓他來不及做壞事。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呢?因為舜是天子,天子的弟弟要封為國君,這是古時候的傳統;但是不能因為他是國君,就讓他去糟蹋百姓,所以舜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減少和避免他弟弟做壞事造成的危害。孟子能夠如此設身處地替舜著想,並且理解他的思想和做法,說明他確實和舜交了朋友。

    我們今天學習國學也是一樣,並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把古人的話說說而已,而是希望跟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些偉大的先哲做朋友,甚至跟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這些西方的大哲學家做朋友,瞭解他們所處的時代,瞭解他們怎樣去面對和處理問題,並設想如果自己在當時的情況下,會不會跟他們一樣選擇,或是有不同的想法。這就是閱讀的好處,可以讀其書而思其人,跟古人做朋友。因為一個人不光要能看到現在,也必須瞭解過去和未來。這時你會發現某些原則和理想是幾千年不變的,譬如我們常說的人性向善,行善最樂,不管你喜不喜歡,贊不贊成,這都是人性共同的要求。

    事實上,我自己就很喜歡和古人交朋友。我曾翻譯《四大聖哲》一書,這也是影響我最深的書。四大聖哲是孔子、耶穌、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在我們這個時代真的無法找到像他們的人。今天不易看到有內涵、有深度的人,社會上呈現的只是輿論、宣傳、口號而已,人生目標就是現實而功利。直到接觸此書後,才發現他們皆為人中之龍、人上之人,是人類的分水嶺,因而從中得到很多心得與鼓勵。所以,當你覺得世界太貧乏、太墮落時,不妨從古人中選擇朋友,視個人所好和他們交往,這樣可以高尚其志,不受時間、空間所限,讓自己與古人心意相通。這是人類心靈的特殊能力,不要輕易忽略了。

    4、有為者亦若是

    「有為者亦若是」是我們經常用來勉勵自己和別人的話,出自孟子和滕文公的一次對話。滕文公當太子的時候,有一次前往楚國,路過宋國時與孟子會面。孟子談論人性向善的道理,句句都要提到堯、舜。太子從楚國返回,又來見孟子。孟子又舉了齊國勇士成覵和孔子學生顏淵的例子,對他加以鼓勵。

    成瞷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

    成覵對景公說:「他,是個男子;我,也是男子,我怕他什麼呢?」顏淵說:「舜,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什麼樣的人?有所作為的人也會像他那樣。」

    勇士需要作戰,需要競爭,有時候看到別人長得比自己高大,就心生畏懼,氣勢上先輸了。成覵說,別人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好怕的;心理上先給自己一種信心,然後才能表現真功夫。這是體力方面的,許多運動員也有類似的激勵方法。顏淵說的則是德行修養方面的,以舜為學習的楷模。舜並非生在帝王之家,而是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事實上還是一個問題家庭,但舜的抱負很大,後來表現傑出,成為古代的聖人。舜也是孟子佩服的人。孟子說舜年輕的時候住在深山裡,跟樹木、石頭一起居住,跟野豬、野鹿一起遊玩,跟一般平凡的鄉下人沒什麼區別;但是他聽到一句善的話,看到一件善的行為,內心立刻就湧現出向善的力量,「沛然莫之能御」,擋也擋不住,把別人的善言善行全部拿來在自己身上實踐,所以成就了偉大的德行。

    我們都知道「取法乎上」的道理,一個人的成就,要看他年輕時的志向如何。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譬如明朝大儒王陽明在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請教老師,說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師說,唸書考狀元是第一等事。但王陽明居然說,不見得吧。老師嚇了一跳,心想這個十二歲的小朋友還有什麼特別的見解嗎?問他,你認為如何?王陽明說,天下第一等事應該是讀書做聖人。狀元和聖人有什麼區別呢?狀元幾年才考一次,每次只有一個。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成功界定在社會競爭上,後果一定是非常慘烈,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人成功多少人失敗啊!所以王陽明說,讀書做聖人這個目標好,因為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聖人不但不會互相衝突競爭,反而會相互幫助。「有為者亦若是」,王陽明小時候的志向就這麼高,所以他後來取得的成就也遠遠在狀元之上。

    當然,人的能力有限,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你可以做到的,但有些事明明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你卻做不到,是因為你不去做,不想做,其實一做就會成功。什麼樣的事呢?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說:「用手臂挾著泰山跳過北海,對別人說:『我辦不到。』這是真的不能做到。給年長的人彎腰行禮,對別人說:『我辦不到。』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

    孟子說話有時候比較誇張,手臂挾著泰山跳過北海,聽起來是神話,怎麼可能做到呢?所以這件事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是尊敬自己的長輩,給年長的人彎腰鞠躬一類,卻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折枝」代表彎腰鞠躬,古時候樹枝的「枝」跟肢體的「肢」通用。我們常說你對長輩要尊敬,用孟子的話就是「徐行後長者」,慢慢地走在長輩的後面,表示你尊敬他。這件事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你說做不到是找借口。事實上,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比如陞官發財,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的,但是在修養德行方面,你只要願意去做,一定可以成功。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說我無法孝順,我無法講信用。這種事只要你想做,你去做,一定可以做到。所以我們常常要問自己,這件事是我「不為」還是我「不能」,如果是我不能,別人會諒解;如果是我不為,那就是我的責任啊。

    5、天降大任

    說到「天降大任」,很多人認為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反正我又不是那些帝王將相、英雄豪傑,何必去考慮呢。但孟子提到這句話時,是把它引申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他舉了好多古代領導人做例子。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孟子說:「舜在田野之中興起,傅說從築牆的牢役中被提拔出來,膠鬲從魚鹽販子中被提拔出來,管仲從牢獄中被提拔出來,孫叔敖從海邊被提拔出來,百里奚從市場中被提拔出來。所以,天準備要把重大任務交付這個人,一定要先折磨他的心志,勞累他的筋骨,飢餓他的腸胃,窮盡他的體力,使他的所作所為都不能如意,這樣就可以震撼他的心思,堅忍他的性格,由此增加他所缺少的才幹。」

    舜家境貧寒,年輕時在歷山耕種,在雷澤打魚,為養家餬口到處奔波。傅說是商王武丁夢見的聖人,當時他正在受刑築牆,後來成為宰相,商朝大治。膠鬲曾為商紂之臣,據說是周文王發掘的人才。管夷吾(管仲)跟隨公子糾失敗,被魯國囚禁,後賴鮑叔牙推薦,成為齊桓公的宰相。孫叔敖是從隱居的海邊被人舉用進了朝廷的,後任楚國令尹(宰相)。百里奚早年貧困,流落不仕,後任秦國大夫。這些人一開始都苦得不得了,想做什麼偏偏做不成,飽受了各種折磨和考驗,目的就是要激勵他的心志,堅忍他的性格,使他原來不會的事情都會了。最後,身心飽受磨煉之後充分發展,就像煉鐵成鋼,若不在火中煎熬捶打,終究還是廢鐵一堆;但只要通過試煉,就可以脫胎換骨,成為經久耐用的利器。

    台灣有句話說的好,吃苦就是吃補。年輕時吃苦絕對是好事,因為可以開發潛能。人的身體會自然成長,只要有適當的食物和運動;但人的心智不會自然成長,需要某些錘煉。潛能沒有經過錘煉,是不可能自己發展出來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一個人一生中所開發出的潛能,往往只是他所有潛能的十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說,一個人不管今天有什麼樣的成就,可能只是表現出了十分之一的能力,另外十分之九浪費掉了。蘇聯做過一個研究,認為一個人如果把潛能全部發揮出來,可以把一所大學的所有課程念完,至少可以學會十幾種語言。不過我們有時也會想,人生這麼累,這又何必呢?我們當然不需要真的去做這些事,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的潛能是非常大的。我們在學生時代每天唸書,每天進步,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進步非常明顯。大學畢業之後進入社會,具有專長可以就業,但往往在這個時候也就停下了求知的步伐,這是非常可惜的。

    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不想虛度,想過得充實圓滿,不斷向上提升,感受到生命真正的意義,至少要注意兩方面,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二要培養德行,懂得人性向善,設法擇善固執,以期做到止於至善。我們內心經常羨慕某些人甚至崇拜某些人,這些人的才能我們可能怎麼學也學不到,但是在德行方面有良好的表現,卻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譬如每一個人都可以孝順,每一個人都可以守信,每一個都可以講道義。你如果真的實踐這些德行,整個生命都會改觀,就像登山一樣,越登越高,到了山頂就會發現,過去有些事情恐怕太執著了,有些事其實是可以放手的,放手之後,你的生命才能有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喜悅。

    所以,孟子所說的「天將大任」,並不是只有大人物才可以考慮,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也要考慮,因為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古代所謂的「天命」只有少數政治領袖才有,但是從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開始,每一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天命。天命包括命運和使命,每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是有命運的,也就是說有些遭遇是你不能選擇的;但同時人也有使命,就是你可以去選擇我要達成什麼目標,使命是要對自己負責的。我們即使沒有大的使命,也有我們自己的小的任務。否則如果只看一些大人物的大成就,大多數人要怎麼去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呢?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自我教育,認清自己的弱點,痛下針砭,務求改頭換面。同時,我們要在工作中學習,即使是最微末的細節,也必須全力以赴。做好一件小事,遠比做壞一件大事,更有意義。我們在工作中成長,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會有「天降大任」,擔當大任的一天。

    6、孟子之樂

    一個哲學家必須經過雙重驗證,一方面是他的理論必須自圓其說,另一方面他必須過得快樂。否則,你講了半天,別人實踐起來很痛苦,吃不消。這樣的哲學誰要念呢?誰念了誰倒楣。

    孟子當過齊國的國家顧問,地位很高,也受到許多諸侯的重視,但他畢竟沒有機會真正來實踐自己的「仁政」理想。有一次在周遊列國的路上,孟子的學生問,老師,你好像有些不愉快的樣子,你不是以前說過孔子那句話嗎,「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看起來還不開心呢?孟子說,我沒有什麼好不開心的。「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孟子·公孫丑下》)是上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吧,如果想讓天下太平,在今天這個時代,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麼要不愉快呢?換句話說,孟子的快樂在於他有自信,相信你只要給我機會,我就可以讓天下太平。但很多時候,不是你要做就有機會的。每一個國家都有各種複雜的利害關係,你就算是再好的學者,一旦會妨害別人的利益,別人也不會給你機會。所以孔子周遊列國不得志,孟子也一樣。

    做一個儒家的學者,有時候會因為理想太高,變成別人沒辦法相信你;或者即使讓你去做,結果怎麼樣,別人也沒有把握。表面上看,孟子很不得志,甚至學生也以為他不快樂,但他說出的那句話可謂豪氣干雲,非常自信灑脫。上天要治好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讀書人念到這種話,會覺得很有魄力。這就像孔子在匡被圍住之後,他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上天如果不想讓我們的文化傳統滅絕的話,匡人又能對我怎麼樣呢?代表孔子認為自己有天命,是文化的傳承者。但是不要忘記,即使有這麼高的理想,並且真的相信自己有把握做到,也需要等待時機的配合。時機如果不來,怎麼辦?好好從事教育工作,讓這樣的理想一代代傳下去,希望將來有一天後輩的年輕人有機會實現。這就是儒家學者的做法。但是,孟子真正的快樂是什麼呢?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一切在我身上都齊備了。反省自己做到了完全真誠,就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快樂了。努力實踐推己及人的恕道,就沒有更近的路可以達到仁德了。」

    「萬物皆備於我」,宋朝學者解釋這句話,在萬物之後加了兩個字,叫做「萬物之理」,萬物的原則道理在我心中都齊備了。說實話,這種解釋太勉強了。如果萬物之理在我心中都齊備了,也要等待時機,我才能夠瞭解。譬如我沒有見過飛機,但是飛機的原理在我心中,等哪一天我見到飛機了,這個原理就呈現出來了。這樣講就變成好像孟子一天到晚都想著要去認知外在的一切。在我看來,是跟原意有差距的。

    其實孟子說得很簡單,「萬物皆備於我」就是我身上所擁有的一切已經足夠了,什麼都不缺。因為我的心有「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當這四種心擴大充實的時候,就像水開始流,火開始燒一樣,自然就可以行善。行善而做到「反身而誠」,「誠」是我的心不受遮蔽及扭曲,可以內外如一,亦即完全做到了真誠,自然就會感到最大的快樂。為什麼呢?因為千言萬語講儒家,最後就是兩個字:真誠。孟子說:「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只要真誠的反省自己,就會體悟到什麼是善;同樣,明白了什麼是善,就能真誠的反省自己;真誠是天的運作模式,追求真誠是人的正確途徑。因此,在儒家思想裡,「善」和「誠」經常是連在一起的。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反身而誠」,快樂就會由內而發,源源不絕。

    最後一句「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恕與仁的關係是:「恕」落實在人我之間,所以要推己及人;「仁」則出於對自己的要求,要響應那恆存的惻隱之心。這兩者在根本上是不可分的。

    孔子也有類似的說法,叫做「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譬」是譬喻,將心比心,假如我是你,我會怎麼辦。一個人能做到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去關心別人,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由此可知,孟子的快樂一方面來自他有自信,認為想要治好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另一方面,他能存養充擴自己與生俱來的向善之性,做一個真實的人,生命的快樂根源在內不在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