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風雲錄 正文 第十四章 鼎立與統一
    1

    這次,劉備因同鄉公孫瓚的緣故,被提拔為平原國的相,勉強算是加入了兩千石的序列裡。

    東漢仍然實行郡國制。郡的官員由中央派遣,國是皇族的封地,郡和國是平級關係。郡的長官稱為太守,國的長官(皇族的王僅是名義上的)則是相。東漢時代的郡國數量據說過百。此外,郡國之上有州,共有十三個。州的長官是刺史,不過刺史原本只負責巡查州屬下的郡國,並不直接統治,因此沒多大權力,俸祿不過六百石。後來,刺史的權力逐漸變大,俸祿也達到了兩千石,到東漢晚期甚至掌握了軍權,官名改稱為「牧」。

    可能是人才不足的原因吧,馬商保鏢劉備也因緣際會做了平原相。然而在不久之後,佔據冀州的袁紹攻打公孫瓚,這位劉備好不容易才倚靠上的公孫瓚在被包圍後自殺身亡。公孫瓚的失敗之處在於把東方的烏桓族也圈入了敵人行列,而袁紹和烏桓族結盟,消滅了公孫瓚。劉備因此失業,去徐州做了徐州牧陶謙的食客。陶謙死後,劉備繼任徐州牧。箇中的內情如何不得而知,研究者中也有人將其視為一種侵佔。

    因公孫瓚的沒落,中國北方形成了袁紹和曹操兩大勢力對立的局面。一山不容二虎,建安五年(200),雙方比預想要早地在黃河岸邊的官渡(河南省)交戰。這場最關鍵的大決戰以曹操的勝利告終。兩年後,戰敗的袁紹在失意中死去,他的兒子們雖繼續抵抗了一陣子,但因內部糾紛不斷而不能再對曹操構成威脅。

    袁紹的堂弟袁術在南方,據點是位於黃河和長江之間的淮河近邊的壽春(安徽省)。人們都認為袁術不會做人。雖然是堂兄弟,但他和袁紹是天生的對頭,還罵對方是小妾養的,炫耀自己才是名門袁家的嫡系。在袁紹和公孫瓚鬥爭的時候,袁術站在後者一方。總有一些人實力全無,架子卻很大,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就束手無策。後來三國中吳的孫家,原本也歸屬袁術,但很快就斷絕了關係。

    曹操迎獻帝到許(河南省)的第二年(197),發生了件怪事,袁術竟在壽春稱帝,國號「仲家」,設公卿百官,還進行了所謂的祭天。此時孫堅已死,長子孫策的實力已經強於這個曾經的主君,如今正好是個完全撇清關係的機會。但孫策二十六歲時被暗殺,他弟弟孫權在張昭、周瑜、魯肅、呂蒙等人才的輔佐下,將勢力範圍從長江中游擴大到下游,還發展到了浙江。

    袁術做了皇帝,但誰也不把他當作對手。他想依靠曾被他那般辱罵過的堂兄袁紹,於是北上,不想在半路上被曹操所派兵馬擊潰。袁術敗退,在江亭(湖北省)吐血身亡,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為阻攔袁術北上,曹操派去的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劉備。劉備雖做了徐州牧,但在長安殺了主子董卓的呂布不請自來,霸佔了徐州。劉備被呂布趕了出來,投靠了曹操。

    劉備以曹操客將的身份阻止了袁術北上,時間是建安四年(199)。獻帝和他的左右對力量過於強大的曹操深感不安,他們期待劉備把曹操趕下台,於是發出了密詔。但是計謀洩露,曹操攻打劉備,劉備被迫逃往袁紹那裡,而關羽則成了曹操的俘虜。

    第二年就是官渡決戰了,劉備放棄戰敗的袁紹,投靠了荊州(湖北)的劉表。劉表是西漢景帝之子魯王劉余的後裔。他保護儒者,令人撰寫五經章句,因對文化的貢獻而知名。跟同樣出身名門的袁術不同,他心胸要開闊得多。收留劉備雖然惡化了劉表和曹操的關係,但對劉表來講,他是不會趕走這只投來的窮鳥的,儘管他明知這只窮鳥幹過侵佔(陶謙的例子)和背叛(曹操和袁紹的例子)的事情。

    在逗留荊州的這段日子裡,劉備有了極大的收穫。他以「三顧茅廬」迎來了二十七歲的青年軍師諸葛孔明(本名亮)。關羽已經從曹操陣營逃回,結義兄弟之一的張飛,還有趙雲等人才都聚集到劉備身邊。不過他們全是野戰的司令官,劉備陣營中缺乏參謀。因諸葛孔明的加入,在用兵謀略方面的實力就有了關鍵性的增強。如果沒有孔明的加入,劉備還會像此前一樣,漂泊在亂世諸將之間,以過客的身份了此殘生。

    諸葛孔明提出的天下三分之策非常有名。當時,一下子就統一天下是不可能的。曹操如果實力漸長,就有可能實現統一。劉備陣營要參與爭奪天下,至少要領有荊州和益州(四川)兩州,而且只有聯合東吳的孫權,才能抵擋曹操。為此就需要仔細謀劃。

    在加入劉備陣營的第二年(208),諸葛孔明親自拜訪孫權陣營,締結了同盟條約。同年劉表死去,其子劉琮投降曹操。消滅袁紹後的曹操握有北方霸權,目標就是統一天下,於是開始南下。不過,因孫權和劉備結盟,曹操在赤壁(湖北省)大敗,雄圖落空,只得返回。

    要列舉曹操在赤壁的敗因,主要有不慣水戰,沒有防備火攻之計,補給線過長因此兵戰非常吃力,並且軍中疫病流行等。

    劉備得到了劉表的遺產荊州,接著進入益州(四川省),此後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天下三分的局面。

    2

    魏蜀吳三國時代可以從劉備被四川之主劉璋迎入蜀之時算起。時間是建安十六年(211)。因還未完全掌握荊州,孔明和關羽沒有入蜀。孔明入蜀是在建安十九年(214),關羽留在荊州繼續打拼。

    孫權於建安十七年(212)定建業(現在的江蘇省南京)為國都。以孫權的吳為首,共有六個王朝在江南交替。吳、東晉、宋、齊、梁、陳,國都都是南京。這裡地形虎踞龍盤,真的是咽喉要地。據說以此為據點是聽取了訪吳的劉備使節諸葛孔明的意見。

    雖說是三國鼎立,魏的實力要大幅領先於其他二國,所以實際上這只三足鼎就有些瘸。曹操於建安十八年(213)做了魏公。公在侯之上。在漢代,劉氏以外不能為王。而提到公的稱號,會讓人聯想到以前篡奪了西漢的王莽,他曾經做過安漢公,所以人們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果然在建安二十一年(216),非劉氏的曹操做了魏王。這時,誰都會認為曹操此舉距離篡奪只有一步之遙了。曹操因是宦官的孫子,即使是在上流社會也肯定會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他本人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心理也有些扭曲吧。

    與劉備、孫權不同,曹操既是優秀的學者,還是個詩人。他為兵法書《孫子》作註解,還創作了優秀的詩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也繼承了他的文才。尤其是曹植,可以說是2世紀到3世紀間中國最優秀的詩人。以曹家為中心,建安文學一派繁榮。這個時代的七個優秀文人被叫做「建安七子」。其中的陳琳原來是袁紹陣營的秘書官,創作了大量批判曹操的檄文。然而曹操愛其才,將他錄用在自己的陣營中。不過,陳琳的檄文中寫曹操的祖父是個貪婪的宦官,父親像個要飯的,曹操僅是說了句

    ——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而且這句話引用自《春秋·公羊傳》,可見曹操的學問有多深厚。

    小說《三國演義》以蜀為正統,把劉備作為主人公,因此曹操被當成壞人來描述,但必須承認這跟實際情況之間有相當大的差距。正史《三國誌》讚揚他能很好地起用人才,「不念舊惡」。曹操是個合理主義者,平定黃巾之亂做了地方官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毀邪教淫祠。一佔領荊州,他就殺了以前劉表引以為豪、重達千斤的牛,煮了牛肉讓士兵們吃。這頭巨牛食量是一般牛的十倍,但讓它搬運東西甚至不如母牛。他認為這樣的牛除了用來吃,沒什麼其他作用。

    三國鼎立時代,蜀的劉備陣營一致反曹操,而吳則有親蜀派的魯肅和反蜀派的周瑜,輿論並不統一。魯肅認為,要抵抗曹操,就得和擁有共同敵人的劉備結盟。周瑜認為,為了擁有打擊曹操的力量,就必須打倒劉備,和曹操二分天下。此外也有團體認為,此時投降曹操,保全江南一部就可以了。據說有一段時間,孫權自己就在考慮投降。

    建安二十二年(217),在親蜀派的魯肅死後,吳和魏講和。接下來當然是要共同對抗蜀的劉備,但他們首先必須面對的是在荊州對東北方虎視眈眈的關羽。雖說是魏吳講和,從力量對比上來說,意味著吳對魏的服從。

    此刻,魏的曹仁堅守樊城,關羽久攻不下。因魏吳結盟,吳將呂蒙攻陷了蜀控制的江陵(湖北省)後,揮師攻向關羽。關羽軍只得撤退,進入當陽(湖北省)的麥城,但吳軍攻勢不減。關羽雖從麥城逃脫,但退路已斷,在漳鄉(湖北省)被俘,和兒子關平一起被斬,時間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二月。

    次年正月,曹操親眼確認了關羽的首級,但在那之後馬上就死了。大破關羽的呂蒙身患宿痾,隨後病死。這也倒罷了,可就連年輕的副將孫皎也死了。人們擔心關羽顯靈,為了平息怨靈,在各地建起了關帝廟。

    建安二十五年(220)十月,曹操的長子曹丕受漢獻帝禪讓登基,東漢滅亡。魏王朝建立了,但天下仍未統一。

    劉備於次年登基,稱為蜀昭烈帝,年號定為章武。魏把受禪讓之年定為黃初元年。吳國孫權稱王比劉備稱帝晚一年,年號為黃武。黃巾張角提出「黃天當立」,大概一般人都相信後來王朝的顏色應是黃色。因有顧慮而選擇稱王的孫權,也在七年後(229)稱帝,改元黃龍。

    3

    關羽和劉備自然是君臣關係,但據說也「恩如兄弟」。小說《三國演義》還把包括張飛在內的桃園三結義置於篇首。劉備因關羽被殺,大動肝火,決定親自出馬發動復仇戰爭。雖然諸葛孔明一再苦諫,但素來基本聽孔明話的劉備這次怎麼也聽不進去。對劉備來說,為死去的關羽報仇是不需要理由的。

    這是為了私情而出兵。可是因落入吳名將陸遜精心設置的圈套,蜀軍大敗。若換作是曹操,他是絕不會因為私情出兵的。過於重視結義兄弟的情誼,是劉備大敗的原因,但我認為這也是劉備的魅力所在。諸葛孔明也許是被劉備這樣的人情味所吸引吧。然而劉備發動的對吳報復戰爭,大大攪亂了孔明的天下之計。

    不管怎麼說,魏是個超級大國,蜀和吳都不能單獨抗衡。不過,魏因篡奪了東漢(獻帝被殺的消息在當時廣為流傳),對魏發動討伐戰爭是大義所在。顯而易見,孔明準備和吳結盟打擊魏的計劃,因劉備對吳報復出兵而無法推進。

    大敗而歸的劉備沒能回到國都成都(四川省),而是停駐在三峽險要附近的白帝城(四川省),並在次年也就是章武三年(223)四月死在那裡。臨終之際,昭烈帝劉備向趕來的孔明留下遺言,如果你輔佐我兒子而且他沒什麼問題的話,就繼續輔佐;但如果他實在不才,你也可以取而代之。孔明對此答道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實際上劉備的兒子劉禪並不怎麼樣。孔明開始竭力輔佐這個昏君。當務之急是修復因報復出兵而惡化的對吳關係。吳因拒絕了魏強硬提出的人質要求,對魏關係陷入僵局。在這樣的背景下,蜀吳同盟得以順利推進。孔明的想法是和吳保持友好關係,出漢中進攻魏。劉備死後過了四年,他才向漢中出兵。此前孔明除了修復對吳關係,還致力於在蜀領內南方平定西南夷。他定下的大方針是使其心服,而非武力壓迫。如果用武力鎮壓,他們在蜀軍出漢中後可能還會造反。西南夷的首領是個叫孟獲的優秀人物,孔明和他交戰七次,據說七擒七縱,實施了徹底的攻心戰。同時孔明努力發展西南各民族落後的產業和文化,意欲在這方面上獲得他們的信任。這其中也有領土開發的意思。

    吳國孫權也被《三國誌》讚頌為人傑。他最頭疼的是統治下的領土雖廣,人口卻不足。開發領土還必須借助軍隊的力量。所謂的屯田制對此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魏國吸取了赤壁戰敗的教訓,但凡南征,必定將耕地南擴,盡可能縮短補給線。就這樣,三國鼎立時期的中國,三股勢力展開各種競爭,致力於開發自己的勢力範圍。時隔兩百年後,東漢晚期的戶數人口仍略微不及西漢末全盛期的水平。而在黃巾之亂後的三國時期,戶數、人口大幅減少。甚至有學者推定當時的人口已經跌落到以百萬為單位。儘管如此,這已經是各國在付出了上述努力之後的結果了。各國都為了自己的利益,盡量把國土的荒廢控制在最小限度上。

    蜀建興五年(227),諸葛孔明由蜀進兵漢中。受獻帝禪讓的曹丕(魏文帝)在此前一年死去。曹操之孫曹睿即位,這就是明帝。諸葛孔明率蜀軍出兵漢中,負責迎擊的魏軍司令正是當時魏的實力派人物司馬仲達(本名懿)。

    建興五年出兵的時候,諸葛孔明向後主劉禪獻上名文《出師表》,據說只要是人,讀了以後就會流淚。翌年出兵,他又寫了《後出師表》,期望必勝,但因部將馬謖違犯軍令,在街亭(甘肅省)戰敗。馬謖是孔明尤其鍾愛的弟子,但其因是兵敗的責任人,孔明揮淚斬了他。但他給了馬謖家人豐厚的待遇。建興十二年(234)出兵成了諸葛孔明最後的北伐。他在軍中病倒,歿於五丈原(陝西省),享年五十四。雖然喪事極為隱秘,但派出間諜的司馬仲達不可能沒有察覺。蜀軍依孔明遺言撤退,魏如果追擊就必定大勝。然而司馬仲達認為這可能是孔明的奇計,他也退兵了。老百姓形容為

    ——死孔明走生仲達。

    真的是這樣嗎?司馬仲達不想在此立大功的推理也是成立的。魏明帝沒有兒子,而司馬仲達的實力過於顯眼。如果使蜀軍潰滅,魏王朝就可能很快會肅清司馬仲達這股強大勢力。如果蜀軍完好回國,就仍然是魏的強敵,集軍中威望於一身的司馬仲達就是魏不可或缺的人物,自身會很安全。

    四年後,司馬仲達在襄平擊破了盤踞遼東的公孫淵。和蜀、吳不同,公孫家只不過是個地方政權。通過擊破公孫氏,魏將勢力範圍從中國東北擴大到了朝鮮半島。景初二年(238),魏在朝鮮半島的帶方郡任命官員。隨之,東海對岸的邪馬台國使者來到帶方郡,被那裡的官員帶到洛陽。一般認為這和司馬仲達的凱旋基本上是同時的。

    魏明帝於景初三年(239)正月死去,時年三十五歲。司馬仲達總算趕上了明帝的臨終托孤。明帝拉著司馬仲達的手托付後事,讓他和曹爽一起輔佐少子,遺言的結尾是

    ——吾得見君,無所恨。

    沒有親生兒子的明帝暗中收皇族的曹芳為養子,病情一加重就宣佈了立太子。他拉著司馬仲達的手說的「我能遇到你,已經沒有遺憾了」,但略微尖刻點看,也可以這麼解釋:明帝曾經擔心,司馬仲達從遼東回來的時候,可能會率大軍以武力篡奪皇位,但他沒有這樣做,於是安心了。另外遺囑中儘管托付了後事,卻沒有像劉備對孔明那樣表示出百分百的信任,而是讓他和皇族的實力派曹爽共同輔政。

    司馬仲達慎之又慎,遠離權力中心,不理政務,但這是為了麻痺曹爽。既然司馬仲達變得老老實實,曹爽就幾乎掌握了全權。可是,司馬仲達的秘密威令卻滲透了整個軍隊。嘉平元年(249),也就是明帝死後十年,司馬仲達突然發動政變,肅清了曹爽一派。

    4

    嘉平元年政變之後,名義上的曹魏王朝實際上已全盤成了司馬氏的天下。三年後司馬仲達死去,他的兒子司馬師繼承了父親的權杖。不過,他做了他父親不能做的事情。司馬師殺了發動反司馬運動的國丈張緝,廢了皇帝曹芳,立了文帝之孫曹髦。在皇帝的廢立上,以前就有暴虐的董卓展示自己實力的先例。司馬師在這次廢立的次年死去,其弟司馬昭繼承了實權。司馬昭殺了準備反抗的皇帝曹髦,讓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曹奐即位。不用說也知道曹奐是司馬氏的傀儡。

    司馬昭做了相國,又做了晉公,又被立為晉王。這和東漢末期曹操先做魏公又做魏王的情形簡直如出一轍。這就是向人們發出信號,魏滅亡後的王朝名為晉。曹氏對劉氏(東漢)所做的,被司馬氏原封不動地奉還。

    鹹熙二年(265)八月,司馬昭死。同年十二月,其子司馬炎受曹奐禪讓登基,建立新王朝晉。這就是晉武帝。

    退位後的曹奐被封為陳留王,三十八年後死去。他比奪去自己帝位的司馬炎多活了十幾年。被曹丕篡位的獻帝被封為山陽公,也比曹丕多活了八年左右。二者有相似之處。

    263年,也正是司馬昭掌握實權的時候,魏派軍遠征蜀,劉備之子劉禪投降。諸葛孔明死後,蜀沒有出過類似的人才,僅有個姜維在勉勉強強地維持著國政運行。投降後的劉禪被帶到洛陽,授予食邑一萬戶,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有一天司馬昭問他:「想念蜀國嗎?」劉禪回答說很喜歡國都洛陽的生活,沒有想過蜀國。司馬昭心裡會覺得此人「不可救藥」,但是,展現愚昧是劉禪唯一的保命方法。劉禪在洛陽打發了九年的廢帝生活,親眼目睹了魏被晉完全取代的過程。

    蜀被滅國後,南方的吳仍在掙扎。孫權活了七十一歲,這在當時是高壽。可以說長壽過頭了,至少吳因為孫權的長壽而在各方面深受「老害」之苦。太子孫登因比父親死得還早,於是孫權立王夫人所生孫和為太子。本來也不會有問題,但孫權更喜愛孫和的胞弟孫霸,這其中也有上了年紀的原因。他的態度表現得非常明顯,在立孫和為太子的同時也立孫霸為魯王,這對兄弟的待遇完全一樣。大臣們誰也不知道太子會在什麼時候因觸怒老人而被廢,於是分成了太子派和魯王派,陷入了長久的派閥爭鬥。魯王派展開了廢太子的秘密工作,而太子派則拚命防守。派閥抗爭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階段,內訌長達九年,因此吳再也不能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地對抗北方的巨人魏——實際上是司馬氏。

    孫權對國家已經分裂成兩派是心知肚明,但最後還是醒悟過來,要是任其發展下去國家就完了。他各打五十大板,廢了太子孫和,賜死魯王孫霸,誅殺了積極參與派閥抗爭的大臣。作為收場,又將潘氏所生的孫亮立為新太子。但九年內訌造成的創傷實在太深,他在創傷還沒癒合前就死了。時間是魏嘉平四年(252),也就是司馬師做了魏國大將軍那年。

    國家活力衰退的吳希望用一場奪目的勝仗起死回生。在勝利萬歲的風潮中,諸葛孔明兄長的兒子,大將軍諸葛恪被期待能使吳再度雄起。他不停地發兵攻擊魏的邊境。和他相對的是反戰派,以武衛將軍孫峻(孫權叔父的曾孫)為首。

    吳國居民已疲憊不堪。孫權家族大概有暴虐的傾向,據說這個國家的刑罰之嚴酷,都能讓人想起戰國的秦。有說法認為,和魏、蜀相比,吳匱乏人才也是因為嚴罰主義。諸葛恪一直尋找重振國家雄風的機會,但軍隊的士氣低下,此外再加上疫病,兵力損失過半,只得沮喪地撤退。就像是已等候多時,反戰派的孫峻在宮殿設下伏兵,殺了返回的諸葛恪。諸葛恪是原先的太子派,孫峻則是魯王派。雖然已經被各打了五十大板,但後遺症還在繼續。

    孫峻死後,他的兒子孫繼承了權力。魏被司馬氏所取代,同樣的現象也經常在吳發生。不過吳國的情形發生在遠親即孫氏族內。十六歲的皇帝孫亮對孫的專橫感到不滿,但孫已經具備了廢立皇帝的實力。孫亮會同手下試圖誅殺孫,兵變未果反被廢了皇帝之位,降格為會稽王。孫迎立孫權的六子孫休登基,並且近衛軍和皇帝手下全部都由自己的門下把持。不過,孫休已經二十四歲,他和心腹張布制定了嚴密的計劃,在朝賀的時候逮捕了孫,即日將其誅殺。倘若孫休在位時間長一些,吳的情況可能會好轉,但他在位七年即死去。在他死前一年,蜀向魏投降。另外,吳領內的交趾(越南)發生了叛亂。孫休有個年幼的兒子,但幼帝顯然無法應付處於多事之秋的國家,因此孫皓被迎為皇帝。

    孫皓二十三歲,是被孫權各打五十大板而被廢的太子孫和的兒子。雖然已非年幼,但不得不說吳挑了一個最差人選。大概是隔代遺傳,孫權所表現出的暴虐性被孫皓放大了好幾倍。這位可怕的虐待狂做了吳國皇帝後,據說臣下戰戰兢兢,一日也不得安穩。刑罰之殘忍,大概人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他把不中意的宮女淹到水裡。所有人膽戰心驚,緊張到一點錯都不敢犯,於是孫皓就欣賞不到有趣的刑罰,因而不高興。有個走狗宦官岑昏,替他尋找各種各樣的刑罰借口,比如說誰眼神不好,等等。

    孫皓還很奢侈,營造了叫「昭明宮」(後來為了避司馬昭的諱改稱顯明宮)的大宮殿,方圓五百丈。為了伐木,不僅動員了普通人,連二千石以下的官員都被用作監督或其他工作。

    晉朝益州刺史王濬向武帝進言,當今正應伐吳。他認為,如果荒淫殘虐的孫皓死了,吳立了賢主,就可能變強。所以要討伐的話就得趁現在。必須得承認,事實確實如此。

    晉終於對吳發起南征。進言的王濬為將軍,負責指揮軍隊。和他一起攻打武昌的同僚將軍中有個叫王戎的人。四十七歲的王戎因是「竹林七賢」之一而聞名於世。

    面對來犯的晉軍,吳軍兵將都不想拿起武器。又有誰肯為這個讓人遭殃的皇帝賣命呢?

    吳國兵將最恨的就是宦官岑昏。吳殺了此人,好不容易平撫了兵士,但為時已晚,最終向晉投降。晉咸寧六年(280),三國鼎立時代終結,中國再度統一。後面將要講到,這次統一也是曇花一現。

    正史《三國誌》的皇帝中,孫皓是被批判得最嚴厲的人物。《三國誌·吳志》關於他的描述如下

    ——皓凶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

    說應該把他被碎屍,以向百姓謝罪。《三國誌》對他的祖父孫權也沒給多高的評價

    ——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

    評價最高的是曹操

    ——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可以說,魏晉從鼎立的三國中脫穎而出,構築了天下統一的基礎,靠的仍然是曹操的才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