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達活佛 正文 引 子
    秋天的川藏高原,藍湛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高聳入雲的雪山在燦爛的陽光下放射出耀眼的金光。綠色的田野,奔騰的雅礱江水,如詩如畫,令人神清意爽,彷彿走進了一個人們理想的人間天堂香格里拉。

    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裡,一輛乳白色的吉普車,駛過樓房林立的甘孜縣城,越過麥苗茁壯的田野,向著旭日裡奔馳而去。

    車內坐著西藏的一個原地委副書記澤仁娜姆和她的小女兒央金卓瑪,還有省城一家報社的記者小朱和當地文化部門的一個幹部澤旺。

    央金卓瑪無比興奮地看著車窗外說:"阿媽啦!(啦,藏語中稱呼的敬詞)你看這綠油油的田野,像一張大地毯從雅礱江邊一直鋪到雪山腳下,好像秋天的拉薩河谷,多美啊!"

    澤仁娜姆無限眷戀地說:"是呀!在故鄉兒女的心目中,阿媽總是美麗的。……"正在這時,公路旁邊的麥田里,有個正在拔燕麥草的姑娘用她那高亢婉轉的嗓音唱起了當地一首古老的民歌:

    我的家鄉格桑花一般美麗,

    看見了格桑花,

    我就想到了我的家鄉……

    "師傅,請你把車開慢一些好嗎?"澤仁娜姆請求司機說。

    汽車緩緩向前駛去,大家聽著姑娘繼續唱道

    我的家鄉寶石般純潔,

    看見了寶石,

    我就想起了家鄉……

    "唱得真好!"記者由衷地讚美道。當汽車重新加速朝前飛快地駛去後,她接著又說:"我還在成都的時候,早就聽一位朋友告訴我說,康巴人能歌善舞,到了甘孜州一看,果然如此。"

    央金卓瑪不無驕傲地說:"你沒聽說我們康巴人能走路就會跳舞,能說話就會唱歌嗎?"

    "這樣說雖然有些誇張,但唱歌跳舞已成為康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今天。"坐在副駕駛座的旺澤插話說。

    "娜姆書記,很久沒有回甘孜來了吧?"記者出於職業習慣,特別能抓緊時間搜集素材。

    "是的。"仍然沉浸在剛才那充滿故鄉泥土芬芳歌聲中的澤仁娜姆這時彷彿從夢中醒過來似地說:"現在回甘孜倒是方便多了。1950年進藏時,交通十分不便,從甘孜到拉薩,沿途走走停停,一走就是兩個多月。1954年川藏公路通車後,從拉薩乘車回來,也要十多天,有時遇到泥石流或塌方,公路中斷,甚至要一個多月才能回到甘孜。後來,拉薩通航,從拉薩乘飛機到成都,從成都乘車到甘孜也就是兩三天時間,而現在從拉薩乘飛機到幫達,再從幫達乘車到甘孜所需時間也就更短了,所以每隔三五年都要回來一次。雖然如此,在西藏的時候,我經常想起自己的家鄉,那時多麼想呼吸一口家鄉田野上的清新空氣,喝碗家鄉寨子裡香醇的酥油茶呀!"

    "現在終於實現了!"記者感慨地說:"娜姆書記,你覺得現在家鄉的變化大不大?"

    "當然大啊!"娜姆肯定地說:"真是一年一個樣。今天要不是澤旺啦帶路,我恐怕連去格達活佛紀念館的路都找不到啦!"

    "啊!快到了。"澤旺說:"你們看,那不是朱總司令和格達活佛紀念館嗎?"

    大家隨著澤旺手指的方向,看見在右前方不遠處的一座綠樹成蔭的園林。汽車駛近紀念館門前停下,趁大家正在觀賞大門上那塊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題寫的《朱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館名的橫匾的機會,記者趕快把紀念館的全貌收入鏡頭。

    前幾天,記者在康定參加藝術節期間,採訪到一條重要線索:甘孜州、縣在白利寺第五世格達活佛的誕生地的甘孜縣城郊的旭日裡建立起一座《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足見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在康巴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位置。到了甘孜後,她深入到居民小院和縣城附近的農家,更是驚奇地發現不少家庭客廳的牆上都懸掛著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的畫像。而談起五世格達活佛來,無論男女老少都有口皆碑。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講述著五世格達活佛一個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有一位老阿爸更是把格達活佛稱讚為"我們高原的英雄,康巴人民的驕傲。"為系統而完整地採訪五世格達活佛的事跡,她通過澤旺找到從西藏回甘孜探親的澤仁娜姆,並約定今天一同乘車來到紀念館。

    澤旺領著大家走進紀念館,首先瞻仰了朱德總司令栩栩如生的塑像。澤仁娜姆說:"朱總司令當年率領紅軍長征路過甘孜時,我還沒有出生呢!親眼見到朱總司令,那是60年代我第二次去中央民族學院學習的時候。可是他老人家1976年就離開了我們。要是他老人家能活到今天,來到甘孜他當年率領紅軍戰鬥過的地方,看看這裡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

    接著,大家默默地瞻仰了五世格達活佛的塑像。澤仁娜姆激動地說:"格達活佛的塑像塑得真好,就像1950年我參軍前見到他時一模一樣。"

    央金卓瑪說:"阿媽啦,你說過,你那時才十四歲,現在還記得這樣清晰啊!?"

    "是啊,格達活佛在我們川藏高原人們的心目中是永存的,他那為祖國、為人民、為西藏和平解放事業而獻身的感人形象永遠留在人們的心裡。"

    澤旺在一旁說:"先請大家喝碗茶後再請娜姆書記給我們講格達活佛的故事吧!"

    紀念館工作人員邀請大家在園內林間草坪上擺放的藏桌旁坐下來,然後為客人們端來干牛肉、奶餅、水果和點心,斟上濃濃的酥油茶。

    澤仁娜姆端起酥油茶愜意地呷了一口說:"家鄉的水啊,永遠是這麼清甜!"

    記者說:"俗話說,美不美,鄉中水!……噢,娜姆書記,你剛才不是在車上說,格達活佛就是出生在這裡的嗎?"

    澤仁娜姆回憶著說:"是的,格達活佛就是出生在這雅礱江西岸色西底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七歲時即被認定為白利寺活佛。十七歲去拉薩甘丹寺學經,八年後,獲得拉讓巴格西學位回到白利寺。他嚴守佛教戒律,作風儉樸,體貼群眾疾苦,經常接濟窮人,收容難民和孤兒,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尊敬。"澤仁娜姆呷了口茶又接著說:"1935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張國燾擅自率領紅軍左路軍和右路軍的一部南下,在川康邊境地區遭到蔣介石的阻擊和圍剿,轉戰數日,損失慘重,被迫向甘孜地區撤退。全軍處境艱難,形勢危急……。這時,正在左路軍中工作的朱德總司令和劉伯承總參謀長等領導同志帶領廣大紅軍指戰員,在整頓紅軍隊伍自身的同時,模範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認真宣傳、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發動群眾開展反封建鬥爭,穩定社會治安,積極幫助群眾努力發展生產,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和各族各界愛國上層人士的熱烈歡迎、擁護和大力的支援,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愛國上層人士中,甘孜白利寺的五世格達活佛就是其中一位最傑出的代表。關於他的故事,我就從1936年春天紅軍到達甘孜前夕開始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