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 正文 第三講 袁盎與士
    袁盎和晁錯確實搞不來,但袁盎不是小人,按當時的標準看,他的道德品質不亞於晁錯。司馬遷為袁盎和晁錯作傳,說袁盎的道德品質是宅心仁厚、慷慨仗義、聰明睿智、老成謀國,堪稱「無雙國士」。所以,袁盎傳記的篇幅還要多於晁錯。袁盎兼有國士和俠士之風,然而,這樣一個「仁心為質,引義慷慨」的人,「好聲矜賢,竟以名敗」。他正直無私,卻被稱為小人;他忠心耿耿,卻慘遭橫死。那麼,袁盎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袁盎和晁錯是搞不來的,他們兩個勢不兩立到什麼程度呢?只要袁盎在,晁錯就不坐下;晁錯坐在那兒,袁盎就不進來;兩個人不能在一個地方吃飯,不能在一個地方說話——可謂勢不兩立。

    我們已經說過,晁錯是對大漢王朝政權的鞏固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那麼袁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晁錯的死與袁盎是有關係的,是袁盎首先向漢景帝建議殺掉晁錯的,所以歷史上往往把晁錯之死歸罪於袁盎。其實,這個是有點冤枉的。

    因為第一,是晁錯首先提出來要殺袁盎,袁盎才向漢景帝提出來殺晁錯的。用現在的話說,袁盎這可以算是正當防衛,頂多也就是防衛過當。

    第二,袁盎向漢景帝提出的建議是一個個人建議。這個時候的袁盎已經被罷了官、貶為庶民,是這樣一個沒有身份的人。他所提出的完全是一項私人建議,而真正最後決定殺晁錯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報告,漢景帝做了批示的。

    第三點,晁錯被殺以後,吳楚雖然沒有退兵,但是殺晁錯在政治上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一些觀望的、中立的國家就覺得吳楚兩國師出無名了。這對於後來平定吳楚之亂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但是,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觀點——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方法往往是種二元兩分的方法——鬥爭的雙方這一方如果是正人君子,另一方肯定是小人,一定是奸臣。既然歷史上肯定了晁錯,那就要否定袁盎:晁錯是忠臣,袁盎就是奸臣;晁錯是君子,袁盎就是小人。所以歷史上也有很多人,用「小人」、「奸臣」這樣的詞語來稱呼袁盎。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袁盎不是小人,也不是奸臣。他是一個很正直、很正派的人。

    我們都知道,西漢初年有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叫做呂氏之亂。就是漢高祖劉邦去世以後,呂後專政,呂後去世以後,漢廷的大臣們聯合起來平定諸呂。而在平定諸呂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就是當時的太尉周勃,也就是後來平定吳楚之亂的太尉周亞夫的父親。周勃平定了呂氏之亂,安定了劉家的江山,當然是大大的功臣。所以漢文帝繼位以後,對於周勃是非常地尊敬:周勃在上朝的時候是得意揚揚,退朝時——我們看很多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是在宣佈退朝的時候,是大臣們跪下來說吾皇萬歲萬萬歲,由皇帝先走,這是一般的禮儀——周勃先走,文帝目送之,這是很高的禮遇。

    有一次剛好袁盎就在旁邊,就問漢文帝,陛下覺得周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漢文帝說,周勃乃「社稷臣也」。什麼叫社稷之臣呢?就是能夠和國家、和君主,同生死共患難,休戚與共,榮辱與共——這樣的一種大臣,就叫做社稷之臣。袁盎說,不對!周勃是功臣,但不是社稷之臣。漢文帝問他為什麼,袁盎說,您想想看,當年呂後專政的時候,周勃就是太尉,手上掌握著全國的軍權——太尉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三軍總司令,他手上是有軍權的——那時候他為什麼不動作?那個時候,劉家的王朝已經是奄奄一息、氣若游絲、危在旦夕,周勃為什麼還紋絲不動呢?到後來呂後死了,所有的大臣都起來說現在我們要平定諸呂,要把呂家封的王都滅掉,這才去找周勃,周勃直到這個時候才出來。他不過是順應了形勢,頂多就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怎麼能算是社稷之臣呢?只能算是功臣。

    聽袁盎說了這些話以後,漢文帝對周勃的態度就變了——就莊重起來了,或者說就把皇帝的架子端起來了——周勃也就開始害怕了,誠惶誠恐了。

    周勃出去以後,就跟袁盎說,你小子混蛋!我和你哥是哥們兒,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說我壞話?袁盎不做任何回答。

    後來沒有多久,周勃的丞相職務就被罷免了,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裡的那些人一看周勃失勢,丞相不當了,就落井下石,誣告周勃謀反,漢文帝就派人把周勃抓到了監獄裡面。這個時候,滿朝文武噤若寒蟬,惟獨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為周勃辯誣,這個人就是袁盎。

    袁盎上下四方奔走,把周勃從監獄裡營救了出來,從此周勃和袁盎也成了鐵哥們兒。請大家想一想,這樣一個正直正派的人能是個小人嗎?

    還有個例子可以說明袁盎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人。

    袁盎在當吳國丞相的時候,手下有一個人和他的婢女——就是他的丫鬟——兩個人好了。按現在我們的說法就是「相愛」,但是在過去這個是不行的,按過去的說法就叫「私通」。袁盎知道了以後裝糊塗,視而不見,置若罔聞,照舊信任他的這個下屬。後來有人就跟他這個下屬說,你小子不要太得意了,老爺已經知道了。於是這個下屬就畏罪潛逃。袁盎聽說以後,騎上馬把這個下屬追了回來,說,你不要走,我把這個丫鬟賜給你,你們兩個正式結合吧。為此這個人是非常感激袁盎的。後來袁盎出使吳國的時候,被吳王劉濞扣在軍營裡面準備殺頭,趕巧看守袁盎的軍官就是這個人。他在晚上跑到關押袁盎的地方,把周圍的士兵用酒都灌醉了,然後對袁盎說,大人,你是我的恩人,現在跟我走吧——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就真實地表現了這個情節。

    這樣看來,袁盎他不可能是一個小人。

    實際上,袁盎這個人,無論在朝廷當中,還是在江湖當中,都有崇高的威望。漢文帝時期有一個有名的大法官叫張釋之,張釋之判決所有的案子都是依法辦事的,就是說按照當時的律條,規定是一個什麼樣的處分,他就給一個什麼樣的處分——為了這個事他曾多次頂撞漢文帝。這個人是誰發現的?袁盎,張釋之是由袁盎發現以後推薦給漢文帝的。

    漢武帝時代也有一個有名的清官,一個很正派的官員,叫汲黯。汲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是一個非常耿直的人,他在皇帝面前從來都是說實話的。他曾經非常直言不諱地批評漢武帝,那話說得非常重,他說「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說皇帝您這個人內心深處有很多很多的慾望,說得好聽叫「雄才大略」,說得不好聽就叫「好大喜功」,說得再難聽一點就是「貪得無厭」——您是這樣一個人,可是外面還裝出一副仁義的樣子,您能做堯舜之君嗎?這個話說得非常重。另外他還有一個話也說得非常直。因為漢武帝親政以後他要提拔自己的人,就是那些贊成他的治國理念、贊成他的政治路線的人。他從基層把他們迅速地提拔起來,把以前朝中的那些老人逐漸排擠出去。所以,很多出身很低很差的人青雲直上,坐直升飛機似的、坐電梯似的往上陞官。汲黯又去跟漢武帝說了,陛下用人怎麼跟堆柴火似的,堆柴火就是後面來的反而放在上面——「後來居上」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

    汲黯是這麼一個耿直的人,漢武帝這樣一個皇帝對汲黯是非常敬重的。我們知道,漢武帝的親信大司馬衛青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衛青到宮裡見漢武帝,漢武帝可能會坐在馬桶上接見他——當衛青求見的時候,如果漢武帝正在上廁所,那來來來,坐在馬桶上就跟他談話;丞相公孫弘,就是總理,職位很高的了,如果他求見漢武帝,還要先問一問是什麼事兒,如果沒有什麼事,就是說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漢武帝即便衣冠不整也就接見了。但如果手下說汲黯求見陛下,漢武帝則要說「等一會兒,我把衣服穿好」,一定要把衣服穿好,把帽子戴好,衣冠楚楚,才跟汲黯談話。這就是漢武帝給汲黯的最高禮遇。

    而汲黯這麼一個人最佩服的人是誰呢?是袁盎,汲黯最敬佩的就是袁盎的為人。我們知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汲黯這樣的人最敬佩袁盎,袁盎還會是小人嗎?所以說袁盎不是小人。

    袁盎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真正的「士」,堪稱「無雙國士」。那麼「士」又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叫做「士」呢?我這裡給大家看的,就是現在我們知道的最早的一個「士」字——戰士的「士」這個字,最早就是這個字形。從這個字形看,很清楚的,「士」是什麼呢?是一個人,他的頭髮梳起來,上面用一根棍,把頭髮串起來,這就是「士」。所以,「士」的本意就是成年男子,特指未婚的成年男子。

    古時候一個男子成年的標誌就是這個——把頭髮梳起來然後插上一根棍。我們知道,在清代以前漢民族是留全發的,人的一生只剪一次頭髮,就是出生三個月以後——大概是百日,或者不一定是百日,是一個吉日,三個月以後的吉日——剪一次頭髮,就是把胎毛剪掉。這一天母親就抱著孩子來到父親面前,由父親撫摸著孩子的頭,給他起一個名字——這個儀式叫做命名禮,就是說從此這個小孩有名了,表示承認他來到了人間,加入了我們家族。然後這個小孩子的頭髮就繼續長,長長以後不再剪了,從當中齊眉毛往兩邊分,這個叫做「兩髦」,所以這個小孩子也叫「童髦」。頭髮再長長以後,就開始往兩邊盤,男孩子盤在兩邊,要盤成一個獸角的形象,即野獸的兩隻角,這個叫做「總角」,所以兒童時代也叫「總角之時」;女孩子呢,也往兩邊盤,盤到最後這個形狀像什麼呢?像一個樹椏,所以小女孩叫「丫頭」。

    那麼男孩子長到二十歲,女孩子長到十五歲,就不能再是總角、丫頭了。這個時候就要把頭髮往當中梳,盤起來,給他戴上一個帽子,再插上一根棍,這個男孩子的禮儀就叫做「冠禮」;女孩子不戴冠,而是插一根簪子,這叫「笄禮」。這個時候,表示你已經成人了,正式加入社會,可以有自己的社交活動了。

    但是在周代、秦代、漢代,社會上有一個等級制:只有貴族家的男孩子才能夠舉行冠禮。就是說,只有貴族的男子才能戴冠,才能戴帽子;平民不行,平民只能戴頭巾,只能把頭髮盤起來,弄一個頭巾蓋在上面,把頭髮一捆——平民沒有資格戴帽子——所以高帽子不是隨便好戴的,戴高帽子是要有資格的。

    這樣一來,「士」,我們就明白了,它就是貴族的成年男子。貴族分四個等級:最高一級就是王,就是天子,第二級就是諸侯,第三級是大夫,第四級是士。那麼前三級的貴族和「士」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之間的區別在於,天子、諸侯、大夫除了可以加冠外,還可以加冕。冕是什麼呢?就是皇上上朝的時候戴的那個禮帽。冕,它的上部有一塊板,這塊板叫延,延的前後要垂著珠串,用珍珠一串一串地串起來垂在前面和後面,這個東西叫旒。有一個細節我們可能不一定注意到,就是除了前後要垂旒以外,在耳朵旁邊也要垂兩顆玉,這兩顆玉叫做充耳,它的意思是:正確的話你就聽,不正確的話你就不要聽——什麼讒言、惡語、污穢之言,不要聽,這叫做「充耳不聞」——「充耳不聞」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那麼前面的這個旒是什麼意思呢?是視而不見的意思。不該看的你不要去看,不該聽的你不要聽,這是冕的作用。如果又有冠又有冕,那就叫做「冠冕堂皇」。天子、諸侯、大夫都有資格加冕,士加冠不加冕。所以,天子、諸侯、大夫是有冕之士,士是無冕之王。來看一下,這個「王」字實際上是「士」字上面再加一個冕,就是王了。

    但是,不管你是哪一級的貴族,都是要加冠的,加冠一共有三次。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可以看到這個鏡頭,漢武帝十五歲的時候,還是太子,漢景帝來給他加冠,舉行冠禮,一共加三次。第一次加的叫緇冠。緇冠就是一個黑的帽子,加了緇冠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有治權,就是有統治權。第二次加的冠叫皮弁。皮弁是什麼呢?皮弁是軍帽,也是獵裝,加了皮弁以後就意味著有兵權;加皮弁的同時往往佩劍。所以我們看《漢武大帝》,你會發現皇帝一天到晚劍不離身,走到哪兒都把劍帶著,因為佩劍是當時貴族男子的特權,也是他身份的象徵,你必須有一把劍佩在這裡。第三次加的叫做爵弁。爵弁是宗廟之冠,就是有祭祀權,有資格參加祭祀天地、祖宗的活動——我們知道當時國家大事就是兩件事,一個是祭祀,一個是戰爭,「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那麼,一個貴族男子第一次加了緇冠有了統治權,第二次加了皮弁有了軍事權,第三次加了爵弁有了祭祀權,那從此以後他就是一個非常有身份的男人了。對貴族男子來說,到死這個冠都是不能脫下來的。所以,有一次內亂的時候,孔子的學生子路在戰鬥中被敵人用戈把系冠的帶子砍斷了。子路馬上放下武器,說了句「君子死不免冠」——作為一個君子我死了以後,這個冠是不能沒有的。於是,他就去繫帶子,不打仗了,這個時候敵方士兵們一擁而上,把他剁成了肉醬。孔子聽說這個消息以後,立即吩咐廚房把已經做好的肉醬倒掉,從此不吃肉醬了——因為一吃肉醬他就想起他的學生子路來,很傷心。

    所以說,加冠不是一件小事情。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中看到,漢景帝那時候已經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了,但還是掙扎著起來給他的兒子劉徹加冠。而且當時劉徹還不到年齡——男子是二十歲才加冠的——漢景帝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國家要交給太子劉徹,所以就讓他立即成人,強行給他加冠。

    當時社會上的「士」都具有兩個方面的特徵,那就是紳士風度和俠肝義膽。一個真正的士,如果他是紳士的話,他就有俠肝義膽;如果他是一個俠士的話,他就會有紳士風度。

    袁盎就是一個兼有俠肝義膽和紳士風度的人。袁盎是非常喜歡結交江湖豪傑的,他有很多很多江湖上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也進了朝廷做官,有的在外面做隱士、做俠士、做游士,不管怎樣,袁盎都一視同仁,皆為朋友。其中有一個江湖大俠叫做劇孟,劇孟的鏡頭也曾在《漢武大帝》裡面出現過:劇裡面是講太尉周亞夫率兵平叛,有人報告說有人求見,周亞夫說誰都不見。報告的人說,這個人說他來這裡你一定會見。周亞夫問來人是誰啊,說是劇孟。周亞夫馬上換了態度說,啊,劇孟,劇孟得見見。還有那麼一個鏡頭,周亞夫說吳王劉濞如果此時還沒有把劇孟網羅在自己的帳下,那麼吳國這一次叛亂是注定要失敗了——這就是劇孟。

    劇孟和袁盎是好朋友。袁盎後來罷官在家裡面待著,鬥雞走狗,遊山玩水,和劇孟常相來往。當時就有人勸他說,袁大人啊,劇孟是一個賭徒,他非常喜歡賭博,賭博可是一個很壞的事情,是很害人的,賭博的人你還是不要和他來往的好。袁盎說,劇孟是個好賭博的人,沒錯;但是你知不知道,劇孟母親死的時候前來送葬的車子有上千輛——這個人如果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緣?袁盎這樣說過:我看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有了災難,上門求救,能夠不以父母在家為托辭的,也不裝作自己不在家的人,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季心,一個是劇孟。

    季心是什麼人呢?季心是季布的弟弟。季布和季心這哥兒倆都是大俠,但是特點不一樣。季布的特點是「重然諾」,季布只要答應你一件什麼事,絕對是要做到的。所以當時有一句話說「千金不如季布一諾」,你有一千斤黃金都不如季布說一個「諾」。我們現在看電視劇《漢武大帝》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所有人——本來應該按我們的說法說「是」的——他們都說「諾」,「諾」,相當於現在的「OK」。還有觀眾提出來說那個應聲聽起來像「No」。其實漢代的時候,「是」、「承認」就是「諾」,諾言這個詞就是從這兒來的。「諾」是什麼意思呢?是、對、承認、認賬、埋單,都是「諾」。

    季布是很重然諾的,而季心是非常勇敢的,他們兩個都是舉世聞名的大俠。季心最敬重的人是誰呢?袁盎。那我們現在知道了,劇孟一個,季心一個,這些人都是俠士,也都敬重袁盎。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袁盎這個人是有俠肝義膽的。

    司馬遷對袁盎的評價是:「仁心為質,引義慷慨」,「好聲矜賢,竟以名敗」。

    那麼,袁盎既是一個有俠肝義膽的人,又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這也就是他最後死於非命的原因——因為他太關心國家大事,因為他堅決反對立梁王為儲,最終招致災禍。

    我們知道,漢高祖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以後定了一條制度,叫做父死子繼,以此來解決皇位的繼承問題。皇位的繼承問題在中國歷代王朝一直是個麻煩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歷史上秦始皇開創的這個新的帝國,在制度上有一個特點,就是把原來的世襲制度基本上全部取消,只留下一個——皇位世襲,官員再不世襲了。在秦以前,西周、東周的官都是世襲的——你的爸爸是大夫,你就是大夫,將來你的兒子也是大夫,從天子到諸侯到大夫都是世襲的。秦以後呢,官們都不能世襲了,惟獨皇帝是世襲的,所以留下了一個皇位的繼承問題。

    皇位繼承在殷商時期它有兩種方式,一個叫父死子繼,一個叫兄終弟及——一種是兒子接老子的班,一種是弟弟接哥哥的班。從周以後,就不能再兄終弟及了,因為弟弟接班是很麻煩的事情。但是,由於竇太后很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所以多次提出來要漢景帝立梁王為儲,就是說一旦漢景帝死了,就讓他弟弟劉武來接班。

    竇太后這樣考慮,一個是出於她喜歡小兒子——做父母的總歸是有些偏心的,有些小女兒、小兒子總是佔便宜的;再一個就是竇太后覺得自己身體很好,而她的兒子景帝身體不好,她想再有一個兒子當皇帝,這樣,她就可以在景帝死後繼續做太后。這個是不合制度、不合規矩的。是非對不對,這個我們說不清楚——你說是劉武做皇帝對國家好,還是劉徹做皇帝對國家好?但是,從當時的制度來講,這樣做肯定是不對的,所以袁盎反對。而袁盎這個時候是犯不著來反對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退休了。你都已經退休了,在家裡閒居,你管這閒事幹什麼?但袁盎他覺得自己應該忠心耿耿,應該為國家考慮。所以袁盎惹起梁王劉武的仇恨,被他派刺客給殺了。

    這裡面有一個細節很重要,就是第一個受命來殺袁盎的刺客沒有殺袁盎。這個刺客來了以後,先是到處打聽,他逮住一個人就問,你看袁盎這個人怎麼樣啊?那人說,好啊,袁盎是個好人啊!又問一個人,你看袁盎怎麼樣啊?回答是,君子啊!又問,你覺得袁盎怎麼樣?回答是,他為人俠義啊!這個刺客問了一圈回來以後,他下不了手了。於是他跟袁盎說,我是梁王派來的,梁王派我就是來殺你的,可是我下不了手;但是我告訴你,我不殺你,還有的是人來殺你,你還是躲起來吧!

    袁盎沒有躲,終於被梁王后來派去的刺客殺了,所以袁盎也是死於非命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袁盎是死於國難。

    和袁盎一樣反對立梁王為儲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嬰。竇嬰和袁盎是好朋友,他們兩個和晁錯都搞不來。最後,袁盎死於非命,竇嬰也死於非命。竇嬰的死是怎麼回事?竇嬰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我們下一講再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