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 正文 第一講 冤死的晁錯(上)
    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中,晁錯是第一個出場的重要人物,也是第一個被冤殺的功臣。當時就有人認為他死得很冤。

    晁錯是西漢初期的政治家,他學貫儒法,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和寵信。景帝前元三年,為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晁錯上書《削藩策》,他被殺就是因為削藩。晁錯「衣朝衣斬東市」的歷史真實是被騙至刑場腰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晁錯的死,是西漢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漢這個王朝應該說冤案不少。比方說,晁錯之前的韓信,韓信的死是一個冤案。晁錯之後的竇嬰,竇嬰的死也是一個冤案。但是比較而言,晁錯死得最冤。為什麼呢?晁錯是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而死的,而他的這個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後實現的,而且是正在實現他的政治理想的時候,他被冤殺了,所以他死得特別冤。這個冤呢,也不是我們現在人看他是冤的,當時就有人說他冤。

    當時有一個叫鄧公的人就跟漢武帝說過,晁錯死得太冤了。鄧公是一個什麼人呢?鄧公當時的官職叫做「謁者僕射」。「謁者僕射」的級別叫做秩比千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相當於副部級。

    吳楚之亂的時候,漢景帝派「謁者僕射」鄧公到前線去打仗。當鄧公從前線回來,向漢景帝匯報軍情時,漢景帝就問了他一個問題,說這個晁錯現在已經被朕殺了,吳楚兩國應該退兵了吧?漢景帝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呢?如果大家看過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就應該知道,所謂吳楚之亂,就是當時一個叫吳的王國,還有一個叫楚的王國,聯合了另外五個王國發動叛亂。

    我這裡有一張當時的形勢圖(見右頁):吳國在這兒,楚國在這兒,另外五個國家在這兒。吳王就牽頭聯合楚王,然後再聯合其他五個國家,組成七國聯軍,浩浩蕩蕩地殺向京師。他們當時打出的口號叫做「誅晁錯,清君側」。什麼叫做「清君側」呢?就是皇帝身邊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誰?晁錯。所以漢景帝就說,既然你們的口號是「清君側」,說我身邊有小人,小人是晁錯,依你們的意見我把晁錯殺了,你們應該退兵了吧?鄧公說,他們怎麼可能會退兵呢?吳王為反數十年矣!吳王想造反,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了。好容易逮著一個機會,你殺了晁錯他就退兵了?這是不可能的。鄧公還說了一句話。他說,反倒是我認為天底下的人都會因此把自己的嘴巴閉起來。漢景帝就問他,為什麼呢?鄧公說,陛下想一想,晁錯是為什麼死的?晁錯主張削藩,也就是主張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中央政權,這是我們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但是,他的計劃剛剛實行的時候,自己卻被冤殺了,像這樣以後還有人說話嗎?還有人說真話嗎?還有人願意向朝廷提建議嗎?漢景帝聽了這個話以後呢,默然良久,呆了很長時間,然後歎了一口氣說,朕也是後悔莫及呀!

    那麼現在看起來,漢景帝的後悔,我估計還是真的。為了表示這個漢景帝殺晁錯是出於萬不得已,我們看到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安排了一場漢景帝和晁錯兩個人喝酒話別的場面——這個情節在歷史上恐怕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晁錯被殺的時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要被殺的。被殺的也不是晁錯一個人,是他們全家。而且誅殺晁錯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報告的,牽頭打這份報告的是三個人,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這個張歐的歐就是歐洲的歐,但是根據古書的記載,這個歐字應該念qu,應該叫張區。他們三個人是正式向漢景帝打了一份報告的,給晁錯擬定的罪名也是很重的。

    這三個人是什麼人呢?我們要知道,漢代中央政府實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個宰相和九個部長。「三公」中第一個是丞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第二個叫太尉,相當於現在的三軍總司令,是最高軍事長官;第三個叫做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管監察,相當於現在的副總理兼監察部長——這「三公」合起來叫宰相。「九卿」就是九個部長,裡面有幾個是叫做尉的。剛才說的中尉陳嘉、廷尉張歐,這都是尉。尉是什麼意思呢?尉就是軍事長官。那個時候可能是軍警不分,有的是軍官,有的是警官,有的是軍官兼警官。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呢?那就要看他前面的那個字。比方說太尉,「太」是最高的意思,至高無上謂之「太」,太尉就是最高軍事長官、三軍總司令。「中」是什麼意思呢?中,是宮廷的意思,也是中央的意思,京城的意思,所以中尉就是首都衛戍司令,同時也兼公安部長。廷尉是什麼官職呢?「廷」就是朝廷的意思,廷尉是管刑法的,管刑事、偵查、判案子,所以廷尉就是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

    那現在好了,一個政府總理、一個公安部長、一個司法部長,三個人聯名彈劾晁錯,這個份量可是很重的。擬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禮,大逆無道」,所以當時擬定的處分是晁錯腰斬。腰斬就是一刀從腰那兒切下去,是一種很殘忍的刑法。腰斬以後人沒有馬上死,還會動,非常慘。這個刑法一直到雍正的時候才廢掉。因為雍正皇帝殺了一個人,也是腰斬。那個人被腰斬成兩段之後,在地上亂滾,一手蘸血,在地上連寫了七個「慘」字才斷氣。雍正皇帝聽聞此事後,覺得非常慘,即下詔廢除了腰斬之刑。晁錯是被腰斬的,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沒有分家的,統統殺頭,所以晁錯的罪是判得非常重的。

    我們現在讀《漢書》,上面是這樣記載的:「錯當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當時這個報告打上去,漢景帝馬上批了一個「可」字。而晁錯的赴死,是晁錯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馬遷在給晁錯作傳的時候,用的是這樣一句話:「上令錯衣朝衣斬東市。」從這個字面上看呢,我們覺得好像是漢景帝給了晁錯一個面子,讓他穿著上朝的衣服上刑場。實際上不是。如果我們讀《漢書》,就會發現《漢書·爰盎晁錯傳》裡寫得很清楚,叫做「紿載行市」。這四個字是從哪裡來的?從《史記》來的。《史記》裡也寫了這四個字,但司馬遷並沒有寫在《袁盎晁錯列傳》裡面。他寫在哪兒呢?寫在《吳王濞列傳》裡面。紿是什麼意思呢?騙。也就是說當時這三個人打了一個報告給漢景帝,漢景帝批了「可」以後,馬上就派中尉陳嘉,就是那個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駕了一輛馬車,找到晁錯,說皇上叫你去呢。晁錯以為叫他開會呢,穿上朝服,興沖沖地上了車。上車以後,就被一車拉到東市立即腰斬。我們現在不知道在殺晁錯之前是否有人向他宣讀了判決書。但是肯定有一條,就是沒有給他自我辯護的機會,當然也沒有給他請律師。所以晁錯死得慘,死得冤,死得窩囊。

    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給晁錯擬定的罪名雖然很重,但這罪名不是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那真實原因是什麼呢?是他主張削藩。晁錯非常堅決地主張削藩,而且一有機會就跟漢景帝說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說,削藩這個事兒是晁錯一手鼓搗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知道晁錯是不是死得冤,就得把削藩這個事兒來交代一下;而要弄清楚削藩是怎麼回事兒,我們就要大致地講一下中國國家制度的演變。

    秦漢時期,是中國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秦漢之前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制度呢?那個時候也有中國這個概念,但和我們現在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中國,不是一個概念。當時人們講到的中國是什麼呢?是中央之國,即當中的那個國。而中央這個國的周邊呢,還有很多的國。我們現在中國的這塊地方,當時叫做天下。當時的人認為,天底下也就這麼大塊地方,也就這麼多人——天下這塊地方要有一個領袖,這個領袖就是天的兒子,叫做「天子」,是這樣一個概念。

    在天下當中有很多的國,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正中的這個地方叫中國。周邊最遠的少數民族,東邊的叫夷,南邊的叫蠻,西邊的叫戎,北邊的叫狄。另外還有一些華夏族的,包括很多國家,他們叫做什麼呢?他們也叫做國,每個國都有自己的元首,這個元首叫做諸侯。那麼天子和諸侯是個什麼關係呢?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秦以前的那個狀況應該叫做國家聯盟。他們共同擁戴一個天子,就是國家聯盟的盟主,當時稱為天下共主。但是,這個天下共主是名義上的。雖然周代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我們要清楚,這個「莫非」是名義上的。天子呢,它名義上是所謂天的兒子,因此擁有了上天授予他的這塊土地。然後他把這塊土地分封下去,這個就叫做封建。封,是什麼意思呢?封是劃定疆域。封的辦法,是國與國之間有個國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裡犁一條溝,把這個溝裡邊的土翻上來,在土上面種樹,這個叫做封,就是說把這一片劃給你了。建,是什麼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國君。不但給你封了一塊土地,還給你指定一個國家元首,這個叫做建。「封」和「建」這兩個合起來,就叫做封建。這個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封建了諸侯國,諸侯得了這塊領土以後,怎麼辦呢?他再封建——把他的土地再分下去。分給誰呢?分給大夫。那麼大夫擁有的那塊地方叫什麼呢?叫做家。所以那個時候全部疆土是分成三個層次的治理機構,就是「天下」、「國」、「家」,「國」和「家」是分開的。這個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個天下,許多國家;一個天子,許多國君。

    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後,就把這個封建制度給廢除了,代之以郡縣制。什麼叫郡縣制呢?就是原來諸侯的國,現在我把它改成郡;原來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縣。郡管縣,郡和縣都直屬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個政府、一個主權、一個領袖、一個國家。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變革,秦始皇實行這個制度大概有十幾年之久。

    秦始皇死了以後,秦王朝實際上就已經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漢王朝。那麼漢王朝建立以後,是實行周朝的封建制呢?還是實行秦朝的郡縣制呢?這就是兩條路線的鬥爭。最後漢高祖劉邦採取了一個妥協的方式,走一個中間路線,也就是在中央周圍,京畿地區,即首都周圍這個地區,實行郡縣制,就是秦朝的制度;在邊遠一點的地方呢,則實行周朝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國出去。這就是一個王朝兩種制度,我們不妨稱之為「一朝兩制」。那麼分封在京師周圍的這些國家呢,就稱做藩國。為什麼叫做「藩」呢?「藩」是什麼呢?藩就是籬笆、藩籬,意思就是說你們像籬笆一樣在周圍保衛中央,所以這些王侯都被稱為「藩王」。他們回到自己的王國去,叫做「歸藩」,也叫「之國」。我們要搞清楚的是,這些分封出去的王國是各自為政的,是有自己主權的,也是有自己財源的。

    不過,漢高祖劉邦雖然實行「一朝兩制」這樣一個方案,他還是留了一手的——做了一個規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異姓王。就是說,只有我們姓劉的,作為皇帝你可以封他一個國王;不姓劉的,姓呂的或者姓別的什麼,那你只能封一個侯。所以你看,漢代的貴族,王侯分界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劉的,其他人只可以封侯,比如衛青、霍去病——你可以封非皇族的貴族為侯——劉邦就是留了這麼一手。

    後來劉邦去世,呂後執政,就破壞了這個規矩:她就封姓呂的做王,這在歷史上被視為亂政。呂後死了以後,大臣們就起來商量說要把這個事擺平。那麼請誰來擺平這事呢?找太尉周勃。因為周勃手上有軍權。於是大家找到周勃,說周勃你來出面,把這個事情擺平吧!因為出頭擺平了這件大事,所以周勃是一個大功臣。周勃是誰呢?周勃就是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看到的那位平定七國之亂的太尉周亞夫的父親。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嗎?現在看來,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說吳王劉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吳王劉濞是什麼人呢?是劉邦的侄子,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古人把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劉邦的哥哥叫劉仲,也就是劉二。這個劉二,他是個沒用的。劉邦當時也封了一塊地方給他,他守不住。但他兒子劉濞很能幹,也很勇敢,會打仗。剛好當時吳楚那個地方剛剛收歸中央,劉邦一想,吳楚這地方也不能不派個能幹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劉濞你去吧,就把劉濞封做了吳王。

    封完了以後,劉邦就後悔了。他說,劉濞這個人,我怎麼看他有「反相」,這小子將來是要造反的。但是君無戲言,你封都封了,怎麼能收回來呢?劉邦只好摸著劉濞的背說,孩子,五十年以後東南有人作亂,那不會是你吧?咱們天下姓劉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別幹這個事!劉濞馬上跪下來說,臣不敢。

    事實證明,後來劉濞是造反了。但是劉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的呢,還是叫晁錯逼出來的呢?晁錯的理論,是認為劉濞必反。因為我們知道,當時的藩國,它是獨立王國,有獨立主權,有自己的財稅,有軍隊,有領土,有政府——是這麼一個東西。你說它在這個中央政府的外面,說它能保衛中央,這個事情不大靠得住。何況像吳王劉濞,他處的地方是在現在江蘇那一帶,是魚米之鄉,富饒之國。《史記》上說「煎礦得錢,煮水得鹽」。當時用的是銅錢,那個地方產銅——大家知道現在江南有個城市叫銅陵,就是出產銅的地方——吳王自己開銅礦,開了銅礦以後他就鑄錢,把整個國家都變成一個印鈔票的機器了,所以他有的是錢。另外,吳國地處海邊,他可以曬鹽。鹽在當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商品,很賺錢的。尤其是邊遠的地方沒有鹽——人不吃鹽是不能活的——鹽可以賣大價錢。所以說劉濞很富有。這樣一個國家在中央王朝的外面,是很讓人不放心的。所以,中央朝廷就要抑制它,而抑制的辦法就是削減它的領地,不要讓它這麼大——今天切一點,明天再切一點,後天再切一點,一點一點把它的地方切小,這個就叫做削藩。

    那我們想了,這個削藩,那些藩王們會願意嗎?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他們不願意。因為這是他們的既得利益,你說一個王侯他擁有這麼多的既得利益,誰會心甘情願地供奉出去?就是阿貓嘴巴裡一條魚、阿狗叼著一塊骨頭,你也奪它不走。一個國王的既得利益,你說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錯提出削藩策以後,大家都不贊成,這個事情眼看搞不成了。漢景帝也很擔心,就問晁錯,你看這個事情弄下去他們是不是會造反?

    晁錯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現在削,他反得快,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將來削,他反得是要晚一點,但是危害大。為什麼呢?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來越強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還沒有豐滿的時候把他掐死。等他羽翼豐滿了,他還等著你打他?哪有這麼好的事!晁錯這句話說出之後,漢景帝就下了削藩的決心,這就惹出了吳楚之亂,又叫七國之亂。

    現在看起來,晁錯提出削藩策有一個前提,就是吳王劉濞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還不如去削。吳王真的會造反嗎?現在從史書上,我們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證據。後來七國之亂平定之後中央軍在吳楚兩國也沒有找到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證據,只有那個鄧公說了句「吳王為反數十年矣」,那也就是說「想當然了」——當然有一些蛛絲馬跡,比方說吳王幹了什麼事呢?他幹了這麼兩件事。因為他不是自己會鑄錢嘛,他不是自己能產鹽嘛,他不是很有錢嘛,於是他就把這筆錢抵了老百姓的賦稅,就是他吳國的老百姓是不要上稅的,這個上繳給中央政府的稅收,我劉某人給你們繳了——這是叫收買人心。第二個證據是他專門收買亡命之徒,就是不管哪個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吳國逃,逃去以後他都給收容下來。就像後來《水滸》裡面的小旋風柴進似的,有一個大莊園,誰犯罪都可以躲我這兒來,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嗎?吳王就幹了這些事。

    但是,拿這些個事抓吳王謀反,實際上也是證據不足的。當然晁錯也抓了藩王們的一些其他碴子。比方說楚王——這個我們在電視劇裡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說楚王你在太后喪期內亂搞男女關係,罪大惡極,就這麼著把楚王給抓起來了。說實在的,一個王爺搞了兩個女人,恐怕只能算小節吧,也不能算是謀反的證據啊!另外還有膠西王,賣了官收了錢。賣官這個事是從秦始皇就開始的,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賣官,我就不能賣官?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證據。

    但是,反過來,如果我們站在後人的立場上,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應該說晁錯的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吳王劉濞不反,不等於他兒子不反;吳王劉濞今天不反,不等於他明天、後天不反。你看曹操沒有反,曹操的兒子反了吧?還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曾經是藩王,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孫子——因為他的皇太子已經先死了,由皇太孫朱允繼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號剛好就是吳楚之亂的旗號——「清君側」,就這麼反了嘛。所以這個藩國太強大了,對於中央政權是個危害,這一點肯定是對的。

    當然,我們不能說因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證明劉濞是會反的,我們不能這樣反推。但是應該說晁錯這個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深謀遠慮。從這個意義上說,長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專揀軟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確實應該拿吳國這個最強大的藩國開刀。就是說對吳王劉濞,我們不管他是反,還是不反,都要拿他開刀——這個冤大頭他當定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何況吳王劉濞最後一聽說要削他,他就跳起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證了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謀反的條件的。那麼,在那樣一個時代,你具備謀反的條件,是可以被視為謀反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應該說晁錯對於鞏固那樣一種國家制度,對鞏固漢代的中央政權,是做出了傑出貢獻的。

    對於這個觀點,實際上很多人是有共識的。晁錯之前的賈誼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賈誼向漢文帝提出削藩——沒有被漢文帝採納。漢文帝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條件,還不到這個時機,所以漢文帝接見賈誼的時候,就問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談政治。後來有詩說「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漢文帝覺得這個事情他做不成。

    另外,晁錯的死都是因為袁盎,可袁盎他也是主張削藩的。所以你要說整個漢朝廷中只有晁錯一個人明白時事,也不是事實,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問題在於晁錯提出削藩的時候幾乎遭到一片反對,挑頭反對的是竇嬰。竇嬰是公開反對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對的;而到了最後提出來要誅殺晁錯的時候,朝廷是一片喊殺,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裡面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在於漢王朝的治國理念。我們知道,一個統一的國家要有一個國家意識形態。秦王朝的國家意識形態是法家的學說,漢王朝武帝之前的國家形態是道家學說,漢武帝以後是儒家學說。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就是一個篤信黃老的人。竇太后有個規定,就是自己的兒子和竇家的人只准讀老子,只准讀老子的《道德經》,不准讀別的。所以,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過漢景帝的態度比較溫和,竇太后的態度比較強硬。

    有一次,漢景帝主持一個學術討論會,討論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湯武革命是否合法。什麼叫湯武革命呢?「湯」就是商湯起兵打敗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會議主題是說這個事情對不對。道家說不對。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黃生,就是一個姓黃的先生——黃先生,黃先生說,這個帽子再破也要戴在頭上,鞋子再破也要穿在腳上——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夏桀再壞,殷紂王再無道,他也是君,所以湯武革命是造反。儒家的代表人物叫轅固,轅固反駁道,照你這麼說,我們高皇帝取代秦王朝也是造反了?

    這個事情就不好講了。你如果贊成這個黃生,那意味著我大漢政權是來路不明;如果贊成轅固,那意味著我大漢王朝也可以被別的王朝取代。對這個漢景帝怎麼表態呢?漢景帝說,好了,吃肉不吃馬肝,不算不懂味道。馬肝是什麼?馬肝是有毒的,是不能吃的,所以我們還是喝排骨湯吧!漢景帝是比較溫和的。竇太后就很厲害了,她就把轅固叫過來,說,你讀讀老子的書。轅固嘴巴一撇,什麼老子的書,那是奴才的書!竇太后勃然大怒道,你怎麼說本太后讀的是奴才的書?那你到野豬圈裡去,你跟野豬鬥一鬥,就把他扔野豬圈裡頭了。最後還是漢景帝塞給轅固一把好刀,轅固一刀把野豬殺了,才保住了一條性命。所以說,這個時候整個朝廷裡的人的思想是傾向於道家的。

    那麼,道家的治國理念是什麼呢?用老子的話說,叫「治大國者曰烹小鮮」。什麼叫做小鮮呢?就是這個小魚、小蝦要怎麼做呢?拿一個盤子,放一點油,不要多了,把小魚、小蝦放在裡面,弄點小火慢慢烤,烤焦了以後翻個面再烤,烤到酥得骨頭都能吃。如果是小魚、小蝦在鍋裡面,你就不能拿個鍋鏟不停地炒,否則最後會成什麼了,會成渣子。所以,老子說,治理一個大國,就像做小魚、小蝦一樣,你不要折騰,不要搞運動,你安靜一點,安安靜靜地讓它慢慢地往前走。所以說,削藩那是要削的,但不能像你晁錯這樣急哄哄的,你得一點一點來,慢慢地做。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大家認為,這個吳楚之亂完全是晁錯惹出來的禍。本來人家也沒有造反嘛,人家都很規矩嘛,該繳的稅也都繳了嘛,該做的事情他也做了嘛;惟一不合禮節的是吳王沒有來朝見嘛。而吳王沒有來朝見,那是有原因的。當年吳王的太子進京,和文帝的太子——後來的漢景帝——兩個人下棋。兩個孩子下著下著不知怎麼一下火了,漢景帝拿起棋盤砸過去,結果把吳王的太子砸死了。把人砸死了以後呢,文帝就把吳王太子的屍體弄車給運到吳國去,說給拿回去埋葬。吳王就發脾氣了,什麼意思嘛,在那兒死的,為什麼不能就地埋葬呢?非要給我送回來?他就又把屍體給送回去了。這麼著兩家就翻臉了。吳王說,我生病了,氣病了,我再不上朝了。後來漢文帝也很後悔,就賜了吳王一個幾杖,就是一個拐棍,還說,兄弟你既然年紀大了,就不必來了吧。本來沒事了嘛,你現在要去削人家的地,惹得人家造反,那你要擔當這個責任。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那就得歸結到晁錯的為人上了。晁錯這一回為什麼會招來一片喊殺呢?我認為,不但因為他這次犯了眾怒,而且因為他平時就不得人心。這就牽涉到晁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晁錯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且聽下回分解,謝謝!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