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桃花 正文 桃花源煉一丸桃花源
    錯過與過錯

    他一生編織了許多夢想,大多數都悲壯地折戟沉沙,難以實現。桃花源是最美妙和被人傳誦的。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無意間煉就的一丸桃花源,撫慰了多少人的心。

    「桃花源」三字落筆便有一種仙意。你是否還有時間,能夠不厭其煩,容我為你講述那武陵漁人的奇遇?就讓我們一起回到理想中的勝境。可以的話,長居此地此生不離不棄。

    除了那曾短暫逗留的漁人,再沒有第二個幸運兒到過那裡。卑小如我亦難知它在何處。但我相信桃花源真的存在,只是,到達那裡的契機很微妙。苦心尋覓相隔萬里,若安然處之,興許一夢之遙,一盞茶之冥思就可以抵達。

    我還知道,自從這個地方從陶公的筆下幻化成形,它就不再是一個傳說,而是夢不完的長夢,回不去的鄉關,千百年來引無數人為之魂牽夢縈,尋尋覓覓。

    除了《桃花源記》,有多少人還知道「桃花源詩」呢?那一樣是陶淵明的作品,並且,就是為此詩所作註解式的序。結果是,詩漸湮滅不聞,反而是這序,經久流傳,幾與時光同在。

    「桃花」這個詞,開始是有些妖嬈的、浮艷的。無論是在《詩經》裡,還是在前篇所提及的傳說裡,它傳達的意象無不與美貌年輕、妖嬈多情的女子有關,直至到了陶淵明的筆下,桃花才別開新境,開始與富饒、豐足、明媚、安然的生活狀態聯繫起來。

    魏晉時人尚清談,重玄異。寬袍大袖,身披大氅,腳登木屐,飄然若仙;又或穿行於街市之上,視衣衫軀體為負累,放浪形骸、醉生夢死之事不勝枚舉。風氣使然,時勢使然。

    《世說新語》中每見奇人奇語奇行迭出。初讀令人莞爾,細讀令人心酸,再讀催人淚下。魏晉風流逸興,亂花漸欲迷人眼。初嘗清甜,細品都暗藏澀苦。

    人人看來都凜然不可犯,卓爾不群,實則懊鬱不安,憂生憂死。清高如五柳先生,能遠俗,憾亦未能忘憂。他雖不滿士族官宦,重清談,輕實務,耽於宴樂,不理國事,無視民生疾苦,自己何嘗不依賴酣飲,飲必醉,醉避世。詩文品格越高,內心越是負累重重。

    世人愛讀陶公,愛他歸隱田園詩酒風流,躬耕自足,以物質的清貧換取精神的自由。

    為官處處掣肘,眼看無能士族子弟盤踞高位,自己既無力重振家聲,更無力扭轉現實,又不願同流合污,唯有掛冠而去,落得清靜。「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公開對外的宣言。難與人言的,是壯志消磨後身心的倦怠。

    陶公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微,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他雖無名利之心,然長存救世之念。現實不允,這矛盾遂成了他終身隱痛,精神上的癥結。每一位蕭索的隱士都曾經歷壯心不已的年代,不然,也無所謂失意。

    陶公也曾生猛年少,仗劍遠遊。自負才華激揚不輸於古往今來的聖賢,只待時機一至,必能乘帆而起,輔明主,濟蒼生,成就一番功業。孰料,事與願違。亂世難遂良人願,處處梟雄起烽煙,又有幾人真心留他實現濟世理想,救萬民於水火。

    回望來時路,往來無相知。浩大無垠的寂寞襲擊了他,無助,無力。

    他雖未被驚濤駭浪擊潰,卻不免要轉身尋一處淨土去檢點自己。自己認為是對的,應該堅持的信念,就不應捨棄。哪怕世所不容,亦要找一處地方安放,留存。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以才有了那麼多警心的詩文。

    在不遠的後來,他如寶藏被人挖掘,先是昭明太子蕭統的推崇,逐漸有人理解、追頌。後來的後來,他升騰化成讀書人的精神教父。人們憶念他,玩味他的生活,他的言語,屬於他的每一點細節,他躬耕自足的精神狀態。

    他的詩文、他的理想,都成了眾人共同的精神圖騰。

    一切,一切,又如何少得了他筆下的桃花源。

    看見了他的閒適就更須領會他的悲愁。他的悲愁長伴南山,隱於南山月明,潛於菊香深處。必須要明白,桃花源是美好的。美好依然是逃避,避居理想中的世界,生生切斷與現實的距離。

    我和一個朋友談起陶淵明。她語出驚人:「他筆下桃花都靜美,看來他性生活一般啊!」莫以為她是信口胡言。我驚怔之後細思,又重讀《桃花源記》,發現她說的不無道理。陶公筆下花是落英繽紛,人是和睦相處,整個世界是一團和氣。而性是一種征伐,長期處於這種精神狀態的人,確實不可能有強烈的性慾。

    這當然是題外話了,我們接著說桃源。那漁人入得桃源來,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此情此景如斯熟絡,宛然是生命中有過的最隱秘的渴望。

    就漁人在其間短住幾日所見,村人自給自足,樂善好施,不分彼此,與外面殺伐不斷苛稅連年的世界有天壤之別。

    到了無何有之鄉,卻是回到了真正的慾望家園,和自己的理想打了個意外的照面。東方國度的讀書人以此為歸宿。桃花源國度是美好無欺的大同世界的樣板。生產力倒退,在這裡,人們只要生產出能夠滿足生活所需的產品就夠了,不需要剩餘產品,不需有剩餘價值。一種引而不發的觀點是:「一切的罪惡來源於社會財富不均,人們擁有除溫飽之外過多的貪慾就會引發動盪、混亂。」

    這就是陶淵明基於當時的現實對現實的理解。實事求是地想,自給自足適合於小範圍,不適宜推而廣之成為全社會的經濟模式。

    綜觀中國的歷史,沿襲幾千年的經濟模式,你該知道何以讀書人失意時更容易將此奉為圭臬,因為他們的腦子裡想不到,他們所受的教育更使他們想不到更合理先進的解決之道。

    那漁人去而思返。兜兜轉轉方悟此處是尋覓已久的家園,外面的世界太混亂、太勞苦。他懷念如仙境般靜美的桃源。在那裡,他也會擁有自己的一方土地,一處宅院。他可以拿著自己捕來的魚,送給街坊四鄰,換來稻穀滿倉,有鮮魚下酒,仙桃佐食,真正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不用害怕繳不完的苛捐雜稅,也不會有勞役苦差。

    所以,即便他離去時,老人苦苦叮囑,叫他不要將此地說出去,他依然忍不住說出去。幸好,沒有多少人相信,人們只當他發夢,身處苦難久遠的勞苦大眾,早已失去夢想,對步伐倉皇的生命不再想像。

    南陽有一位高士,聽聞他的話,便請他帶自己去尋找。高士和他一樣嚮往此地,這樣美好的地方達到每個人對生活期許的標準。

    他們當然找不到。高士不久病死了,臨死前他忍不住問漁人:「你是騙我的吧?」

    漁人痛苦地搖頭,他也希望這一切是他騙人,可是偏偏不是,他明明到過那裡,還住了幾日。

    那裡桃花還艷紅,落英繽紛,芳草萋萋,桃源人歡聲笑語縈繞耳畔,叫他怎生忘懷?

    幽幽桃花隨風,當時就在召喚他還鄉:歸來吧,迷失在外的孩

    子。如今桃花落滿了衣襟,暫借花香引你返轉路徑。

    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再走了。

    一切的隱喻,他當時不能領會。如今,他只後悔自己當時沒有留下來,既然人間還有如此純美的地方,又回到這污濁的塵世來受苦受難做什麼?

    如今,桃花遮斷了歸途,天上人間。他的過錯不在對外人說出了桃花源的存在,而在於,沒有及時果斷地留下來。

    有些際遇是一生一次,錯過不再返。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桃花源中人自雲為避秦之亂世來此,孰料,亂世之後又亂世。人能得享幾個太平春秋?

    魏晉人好黃老之術煉丹服藥。世界對他們而言,像無所不在的鏡子,處處是幻象,欲進無路,欲出無門。

    守著裊裊青煙,幻想著有一日服下仙丹馭龍登天,就此揮別這個令人失望的、危險重重的人世。熊熊爐火照不醒他們長醉的臉。一張張醉顏堆積了對現實的厭倦,對長生的渴望。

    那晚,陶淵明也生了一爐火,熱了一罈酒,他飲醉了。於是,連他都不知道,自己無意間煉就了一丸桃花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