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正文 美國成長電影(1)
    美國成長電影(1)

    美國成長電影中,《美國派》系列作為比較白癡型的成長電影,是美利堅享樂型的開放文化在青春期的體現。從第一部到第三部,越來越nonsense。描寫一群滿腦子夢想著交媾的處男在高中畢業到進入大學期間為之作出的努力。

    相比之下,《畢業生》、《美國麗人》、《大象》等等要出色很多,它們有的描述了青年成長中的性與愛的困惑,有的根據真實的校園槍擊案拍成,講述內心有陰影的青少年在某種茫然的報復心態下做出的荒唐舉動,也提出了老生常談的美國槍支自由隱患。相對於好萊塢的大製作影片,美國成長電影一直都是弱勢。

    就像是拉丁諺語所言,沒有歷史的國家最快樂。

    美國很快樂,美國年輕人更快樂,我們眼中的殘酷青春現象諸如吸毒濫交什麼的在美國人那裡並沒有那麼「殘酷」。受本土文化背景的限制,美國成長電影除了輕描淡寫地拋出教育危機、性愛迷茫、吸毒濫交、人性異化、信仰遺失等常見的問題形式用來展現年輕一代的生活狀態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深刻焦慮或者反思,像《男孩的天空》、《帶毒的常春籐》等等;甚至以此為一種顛覆性的人生價值觀念的標榜,如《發條橙》、《牆》、《天鵝絨金礦》、《我自己的愛達荷》等等。1996年有一部叫做《FoxFire》的電影,是為數不多的表現青春期女性心態的電影。主角Legs(安吉麗娜?茱莉飾演)的形象,是中性的而且充滿了「在路上」的心態的美國女孩。她就是那種hitchhiker,即搭便車四處流浪的人,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之下,她的所作所為總是能夠給接觸她的朋友帶來驚險與奇遇,那些朋友最終仍然會回到他們本身的生活狀態——由無數小麻煩小煩惱堆積成的平靜生活,而legs亦永遠選擇繼續前進。這種非常漂亮的灑脫生活必然只有美國人才會創造,你很難想像,一個伊朗導演拍一個流浪中性女孩的故事。這就是成長電影對於本民族本社會風貌的準確反射。

    彼得?威爾的《死亡詩社》是美國成長電影中非常傑出的作品。講述一個很有主見和責任感的年輕教師來到一所學校,和孩子們共同反抗學校體制的桎梏,他撲朔迷離的原死亡詩社成員的身份以及作為教師的出格行為使他面臨被迫辭職,然而他培養的孩子們卻獲得正直勇敢的品格。片中有個情節是,老師在辭職臨走之前,班裡最膽小的男孩,竟然勇敢地站在了課桌上,大聲朗誦惠特曼紀念林肯被刺的詩句以表達挽留:啊!船長!我的船長!

    金波莉?皮爾斯的《男孩不哭》是同性戀題材的女性電影,亦在世界範圍內有很高的聲譽。反映的是美國中部鄉鎮的落後封閉思想以及同性戀者尤其是女同性戀者的悲哀處境。片中主角蒂娜身為為愛而執著的善良女性,只因性取向的特殊遭到厄運,最終被強姦並毆打致死,影片結尾她絕望地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令人震動。這是美國成長電影中很有深度的作品,飾演那名悲劇女孩的希拉裡?斯萬克去年以《百萬寶貝》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綜上,基於世界主題的年輕化,青春成長電影在當今的電影題材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基於筆者水平有限,如此繁雜的課題自然講述得非常粗糙,由於對其他地區成長電影的缺乏瞭解,分類也沒有涉及加拿大,澳洲或者拉丁美洲。儘管那些地區仍然有極具特色和折射意義的精彩作品,如澳洲電影《鯨騎士》(這部電影也許不能夠純粹算作成長電影)。由此產生的諸多錯誤自然不可避免。請見諒。

    其實,成長電影所能夠展現的青春狀態都是有限的,藝術常常是要求從平凡的東西中找到不平凡,或者從不平凡的東西中找到平凡。

    在這樣的宗旨下面,大部分電影中的青春,無論是痛感還是快感,都是那些成年導演挖空心思捏造出來的具有衝擊力的想像和誇張。然而,事實上,拿中國來說,80%孩子的80%的成長都已經默默無聞地埋葬在書山題海之中了,他們的青春只用一個五分鐘的黑白動畫默片就可以表達:一個孩子做數學題一直做一直做……做的題越壘越高越壘越高,然後哄得垮下來,把孩子壓死。這才叫做殘酷,殘酷到,連痛感都沒有就死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