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追蹤 正文 後 記
    按說,小說寫完了,孰是孰非該由讀者去評說,作者不必再拖這麼一個「後記」的尾巴。但是有時還必須做些「畫蛇添足」的事情,不然就可能出點什麼麻煩。

    小說正式出版之前,很多朋友傳看過書稿,除了說些「故事很好看」之類鼓勵的話,幾乎都善意地提到幾點注意事項,比如:是不是應該把書中寫到的美國、韓國等國家用英文字母代替,免得引起「國際爭端」。我想來想去,還是決定不用字母,不然就太「假」了。小說就是要把虛構的故事寫得讓人覺得像真的,引人入勝。如果書中不斷出現用字母代替的國名,等於在不時提醒人們:你別看了,這是假的!

    我手頭有一本美國當代最優秀的軍事小說家湯姆·克萊西創作的《追蹤「紅十月」號》,講的是美國海軍核潛艇和蘇聯海軍核潛艇在海底追殺的故事。小說出版後,在美國引起轟動,連續7個月被列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的名單中。它不只是吸引了一般讀者,還吸引了許多美國政府官員和國防部的高級將領,就連很少看小說的美國總統裡根,也興致勃勃地讀完了這部40多萬字的小說,稱它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說,並請作者到白宮共進午餐,還告訴作者他如何被小說吸引,拿起來就放不下。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除了小說情節設置吸引人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與小說所寫的對手是蘇聯有很大關係。試想,如果對手不是蘇聯,而是蘇裡南或者索馬裡,那會是什麼效果?豈不如同大象踩螞蟻一般沒意思?所以,即使是假設敵,也要找個強有力的對手才能顯示自己的不凡。《追蹤「紅十月」號》出版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來還拍了電影,那時蘇聯尚未解體,一部幾乎風靡全世界的小說和電影,蘇聯人不會不知道吧?可誰也沒聽說蘇聯人因此向美國人提抗議。人家知道,那不過是一部藝術作品而已,不必大動肝火。相比較之下,我們中國人的神經就要脆弱得多了,如果有人說我們幾句風涼話,就要感冒打噴嚏。這回我給英雄的中國特工安排了一個強對手——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但願不會惹出麻煩。也許人家美國人還沒做出反應,倒是我們自己先神經過敏了。

    還有人提出,書中的中國特工有時罵人說粗話,怕有關部門說歪曲和醜化中國特工形象。我不理解,為什麼人家可以拿總統開涮,我們寫個特工有點說粗話的缺點就不行?我認為,藝術形象必須要有個性,不能要求所有的人物一出場都溫文爾雅。我認為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不是憂國憂民的梁三喜,而是怪話粗話連篇的靳開來。為了維護本書人物的個性特徵,我保留了那本來就很少的粗話。希望能得到有關人士的理解和諒解。

    另外書中個別地方寫到中國特工在情急之下,不得已採用了一些「過格」或者說「違規」的做法,也有人建議刪掉。我思忖再三,覺得還是不必讓作品中的人物那麼循規蹈矩。只要不是正面提倡和張揚那些做法,也就不該將之視為「異端」。我不知道美國的巴頓將軍在生活中是什麼樣子,但我看美國電影《巴頓》,覺得正是他的那些時常「出格」的行為使他的形象顯出光彩,成為經典的電影藝術形象,從而成為受人尊敬的美國英雄。我在書中所表現的那些可能引起爭議的地方,也是為了讓人們能夠記住我的小說人物,讓人覺得他們可愛。四平八穩、沒有爭議的人物,大都是些平庸之輩,難有光彩。古今中外的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

    小說中的人物不能無所作為,既要反間諜,又要搞情報,而在小說中是不能用真實案例的(作者也無法得知那些真實的案例),只能從一些公開出版物上的外國案例中「借用」。有以色列的,有蘇聯的,有法國的,還有其他國家的。這些素材主要來自於「東方書譚網」《間諜、情報紀實集粹》《國家安全通訊》雜誌等,只是把外國改成了「中國」而已。對此,美國中央情報局肯定是非常清楚的,絕不會因小說中把搞美國情報的別國特工改為中國特工,就以此為據找中國政府的麻煩。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國家安全法》所知甚少,保密觀念淡薄,不經意間就對國家的安全造成危害。我在小說中專門就這個問題多著了一些筆墨。不知讀者是否能夠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最後,我不得不作如下聲明:

    本書中所有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如果與任何人——活著的或死去的——相近似,那完全是偶然巧合。本書中的姓名、事件、對話和表達的見解都是作者設想出來的,不能解釋為真實如此;不能看做或解釋為反映或描述了中國國家安全機關以及其他任何部門、機構的觀點。

    謝謝您的理解!

    作者2006年4月9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