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之荊軻外傳 正文 第六章 名揚燕國
    雲氤漫漫,將天地渲染成一片深白的蒼涼,掩天蔽日;崎路迢迢,仿佛延伸向無止境的縹緲,惑人心緒。

    荊軻孑然一身走在蜿蜒曲折的山徑中,路漫漫、人憔悴。

    路的盡頭究竟有些什麼?到底是什麼正驅趕著自己往這方向而去?荊軻突然間迷惑了起來。

    他在樹旁一塊大石畔駐足了一會兒,濃稠的霧氣漫籠在他的四周,隱隱間他聽到了緩緩的水流聲。他歎了口氣,猜想自己現在的模樣一定很狼狽吧!他突然很想看看自己此時的狼狽,一種奇異的自虐般的快感促著他循著水聲摸索前行。

    一條悠緩的小河就在他身旁,他快步走到河邊,想掬一把清水洗洗滿面風塵,卻始終找不到河面。霧氣太重了,明明就聽著水流聲已在身邊,那河面卻仿佛與他捉迷藏似的,始終悠悠忽忽,飄渺不定。他瘋狂地四處奔走,覓著水聲,提縱身形,卻還是看不清河面究竟在哪個方向,甚至幾度差點在白稠的霧氣中飛撞上山石樹枒。

    焦急之際,他忽然發現自己已落身水中。一股透骨的寒意從腳底升起,水深及腰,他俯身竟還看不著自己的臉……

    霧太重了……他沮喪地搖了搖頭。

    伸手掬了把清水,在霧氣中他將掌中的清水貼近自己的臉,近得幾乎要沾到自己的鼻尖了。然後他在水中看見了一張臉,一張目光凜冽、冷峻深沉的臉。

    啊,秦王!

    他慌張地潑開手中的清水,身子一軟,又落入了水中……

    荊軻從夢境中倏然驚醒,發現自己滿身大汗,將榻上浸得濕了一片。

    身居燕國,轉眼又過了一年。夢中,一直是這般迷亂的情境;夢醒,寂寞的心緒亦如夢中霧氣般縈繞心頭。他渴望見到麗姬,但麗姬已不在身旁,甚至不在夢中。

    這些年來,荊軻沒有一時半刻敢輕忘自己的使命。

    為了復仇,他日夜不忘鑽研素帛,苦練劍法。經他融合的公孫羽家傳武學與自創而成的“驚天十八劍”,已經日趨成熟,此時他的劍術已是登峰造極,在燕國,也已廣為人知。

    荊軻一直在等待,等待一擊即中的反撲良機。如今,時機已經來臨,他的刺秦之舉已是一蹴可幾了。

    然而,再多的自我砥礪,也抵不過因為麗姬的消失,始終在心頭忽隱忽現的落寞。

    壓抑著的相思情愁、理不清的國仇家恨,他苦悶地度過了分不清的年年歲歲。這些不再與麗姬相處的日子,一開始是揪著心用一刻、一時去等待,而後便用一日、一月去計算,最後竟成了一日如數年般的苦楚與悲痛了。

    不見麗姬的日子裡,,飽受思慕之苦折磨無以宣洩的荊軻,習劍之余經常索性放任自己喝得酩酊大醉,放浪形骸,他總想借酒消愁洗去那哽在喉頭難咽的苦澀。

    這日,他正在薊城邊一間簡陋的小酒館裡酒酣耳熱之際,醉眼迷蒙地悠悠抬起頭望向窗外遠處人煙漸稀的山林間,忽見滿林桃花遍開,影影綽綽,依稀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倚傍桃樹下。

    “麗姬……”荊軻大驚高呼,倏地起身大步跨出酒店奔向林間桃樹下。

    “師兄……”他隱隱瞥見麗姬淚眼婆娑,細聲響應著他的呼喚。

    “麗姬!”荊軻又驚又喜,激動地飛縱身子向桃樹伸手抱去,恍惚間竟狠狠地撲了個空,猛地撞上一株巍然大樹。

    滿林桃花倏忽幻移,麗姬身影恍然消失。只見一株滿身枯籐的古木,竟因自己思念過度而衍生了這般美麗幻覺。猛烈的撞擊讓半醉的荊軻清醒過來。

    幻覺可以醒來,心中的苦悶卻無法醒來,荊軻不由縱聲吟唱,歌聲中摻雜著梗咽,竟如此淒涼悲愴。

    那歌正是麗姬當年在他身畔枕邊柔聲輕唱的。

    正當荊軻回憶過往纏綿情境、放聲忘情吟唱之際,忽然聽到遠處傳來聲聲激昂的擊築之音,高亢猶如孤雁嘶鳴一般,那一聲聲的築音扣緊了荊軻心頭的仇恨與憂傷,讓他不能自己,更加放聲合唱,一歌一築相得益彰,竟融合出一種悲壯淒愴的動人氣勢。

    荊軻一邊合唱著,一邊循著樂音,漫步走回酒館。

    酒館旁、樹石邊,一個身形瘦弱、布衣長袍、飄然若仙的中年隱士,盤坐大石之上揚眉擊築。那中年隱士見荊軻到來,微微抬頭,面目含笑,卻不停築,目光與荊軻相接對視片刻後,築音忽轉,三折迂回而上,更是悲壯至極!

    荊軻聞音胸濤澎湃,駐足中年隱士身旁愈加率性縱聲高歌合唱。一時築歌並起,引來行人側目,駐足圍觀者漸增,只見二人仍舊旁若無人,陶醉其中。一曲終了,良久,只見荊軻與那中年隱士一直默默相視無語,路人方才漸漸散去。荊軻正疑惑於二人竟能像離散多年的故友一般熟悉,那中年隱士已笑道“你終於來了。”荊軻更覺驚奇,納悶道:“兄台找我?”

    中年隱士點頭道:“是的。那日我偶見你在街頭大醉放歌,深知必為契合我性之人,故今日特於此擊築引你而來!”荊軻豁然道:“在下荊軻,見兄台氣度凜然,不知兄台為何方高人?”那中年隱士聞言笑道:“何來高人?在下高漸離,亂世一落魄隱士耳!”

    荊軻驚喜道:“荊軻久聞高兄築藝精湛,今日有幸親耳聽聞,果然不虛其名!”高漸離忽而歎道:“我在此擊築放浪,只因這泱泱亂世無容身之處,落魄江湖,只能奏此悲涼之音!”說完又擊一曲,亢音繚繞不絕。

    原來高漸離也是這亂世之中胸懷抱負、有志難伸者,他無物傍身,有的只是一築相伴,至今如此,爾後依然。

    沉醉築音片刻後,荊軻忽地神色黯然,低頭道:“我為麗姬,暫留賤命,卻有何用!”言罷,荊軻忽又仰頭指天激昂道:“老天倘若有眼,還我麗姬,我要與她終生廝守,永生永世!”

    高漸離歎道:“兄台想必是飽受兒女情長之苦,只可惜老天早已無眼,不然如何讓那秦王橫行於天下?”

    此言,霎時喚醒荊軻一時沉睡的復仇之心,忙道:“在下兒女情長,讓兄台見笑了。”高漸離大笑三聲,搭上荊軻的肩膀道:“有情有義,此乃真漢子所為,何來見笑!”

    荊軻釋然:“知我者,高兄也!”二人隨即又擊築而歌。

    片刻,荊軻與高漸離忽聞前方街頭不遠處隱隱傳來嘈雜人聲,有人罵罵咧咧朝這邊走來。帶頭的那人頭上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顯然是剛被人胡亂毆打過。後面跟著走過來的人,有些同樣也是滿身傷痕,那些身上無傷的,口中卻好像還在嘀咕些什麼,因相隔還甚遠,聽得不很清楚。荊軻、高漸離頗有些好奇上心頭,於是起身上前打聽。

    只見那些人盡是自顧自地搖了搖頭,說:“打不過他的。”隨後就歎口氣走了。兩人更加不得其解。

    “真是欺人太甚!”

    “這不是攔路搶劫嗎?”

    “走路還要收錢,真是沒有天理了!”

    荊軻越發納悶,徑自湊近人群,才聽明白他們正氣憤地議論著什麼事。趕忙趁隙拉住其中一人問道:“究竟發生何事?”那人正聊到興頭上,忽被荊軻的突兀驚了一驚,又見荊軻身佩青銅長劍,像是個習武之人,便吞吞吐吐地不肯多說。這時,高漸離走上前來,恭敬地抱拳向那人問道:“這位小哥不必多慮,我們只是想問,你們剛才說什麼‘走路也要收錢’究竟何事?”

    那人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高漸離和荊軻幾遍,似乎減去了心中的不安,也不再回避,氣呼呼地抱怨道:“今天,前邊大路上有個惡霸,就守在路旁的大樹下向人收過路錢。他還說如果誰打得過他,就不收分毫,否則就得乖乖交上過路費。也有不肯交的,都被他打得渾身是傷退了回來。但那條道是進出城的必經之路,現在被他一攔,都堵了起來。這不是擺明了攔路搶劫嗎!”語罷,仍舊難掩心中的氣憤。

    “難道官府就不管一管嗎?”高漸離皺起眉頭忿然說道。

    “這年頭,官府就知道向百姓伸手要錢,哪裡會管這種事!”旁邊的一個中年男子也憤憤不平地插嘴道。

    荊軻聽後,面色凜然,一言未發,衣襟一掠,便大步向前走去。高漸離雖然不清楚荊軻的身手,但光看他一身不凡的氣度,想必不是那等泛泛之輩。此刻見荊軻大步而去,心中估摸著他是要管這樁事了,便快步跟上前去。

    行至大道口,兩人果然見到一個粗壯大漢,濃眉大眼,面目可憎,氣勢洶洶地立在大道中央,面前就擺著一個粗布大口袋,正在向一個過路人討過路錢。一個年約十八九歲的少年昂首走過,似乎不把惡霸放在眼裡。“給錢!”大漢忽然一喝,手中銅劍連鞘一指,頓時將那少年嚇得連退三步,一個踉蹌便跌坐在地。大漢得意地收回青銅劍,狂笑道:“你這小子,也不打聽打聽大爺是什麼來頭,就敢來捋虎須?記住,大爺是‘一劍擎天’朱霸!想從這兒過?乖乖地交上過路錢來!”

    “真是這樣的雜碎!”一旁的高漸離見狀歎道,唯見身旁荊軻沒有動作,他只能強忍憤怒,靜觀其變。

    少年不堪受辱,面紅耳赤、勃然大怒,順手拾起身邊一塊石頭,毫不猶疑奮力一擲,石塊劈面就向朱霸砸了過去。朱霸先是一驚,旋即面色一沉,手中銅劍一揮,“鏗”的一聲,飛舞向前的石塊倏地悶聲落地,隨即厲色叱道:“小子,你好大的狗膽,是不是不想活了!”跟著抬起一腳踹向了那少年的小腹。可憐那少年並非習武之人,空憑幾分膽識與蠻力,眼看閃避不過,驚懼中只覺一陣疾風近身,只能閉上雙目,咬緊牙關,聽天由命。

    “荊兄弟?”高漸離感到自己側身向前的臂膀忽被人一把攫住,回過頭只見荊軻以眼神示意他莫要輕舉妄動。募地,千鈞一發之際,一記飛腿抵住了朱霸凶狠的一腳,終使那驚嚇萬分的少年免去了腸穿肚爛的噩運。

    雙腿糾斗間,只聽得“喀拉”一聲像是骨頭折斷的聲響。“唔……”那朱霸模樣猙獰地抱著像是被火辣的一條腿,蜷著身子趴在地上,不能言語。勉強定眼一瞧,只見面前出現了一個魁梧大漢,相貌堂堂,怒目圓睜瞪著自己,忍不住心頭一顫。

    大漢一手拉起地上的少年,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可以放心離開。少年驚魂甫定,狠狠地瞪了朱霸一眼後,只是靜靜退到一旁,未見離去,他想看一看接下來發生的事。

    朱霸見狀冷哼一聲,急運內力至腿上,不一會兒的工夫竟如獲神助般,迅速一記漂亮的回旋飛腿踢向大漢。那大漢對著迎面而來的威脅,不慌不忙還了一記“虎尾腳”。

    雙腿再次相交,糾纏片刻,眼看自己又要吃虧,朱霸猛然抽腿,他原本想能夠狠狠一腳踢翻大漢,報上一仇。哪知,遇上大漢天生神力,竟又讓他輕松接了自己一腳。

    “好啊!好啊!”四周圍觀的人群終見有人出手制止朱霸的惡性,紛紛拍手叫好。尤其是方才那勇敢少年最來勁。而冷眼旁觀的荊軻與高漸離均不露聲色,心中暗自稱許那大漢的所作所為。

    朱霸眼見這一輪暗中較勁,自己顯然落了下風,顏面頓覺無光,羞憤交加,卻不甘示弱,死命一咬牙,倏地拔出青銅劍,使出一招“雨打殘荷”,飛身就朝大漢的胸口刺去,試圖力挽狂瀾。

    那大漢也不是省油的燈,早有提防,眼見朱霸竟然使出陰招,不由更加發怒,於是大喝一聲,雙腿連環,迅疾一回旋飛踢向朱霸持劍的右手。

    朱霸在劍道上浸淫十余年,經驗豐富,一看大漢出招,立即手腕一翻,青銅劍就橫削向大漢的飛腿。大漢見他變招如此快捷,也大感吃驚,急忙收腿後撤,就此閃身讓了一步。

    四周圍觀的人見朱霸竟拔劍攻擊赤手空拳的大漢,紛紛大喊:

    “有本事就赤手空拳對打,出劍對空手,太卑鄙無恥了!”

    “無恥小人,有膽放下劍來單挑!”

    “下流!”

    ……

    一片喧嘩之中,一旁沉默已久的高漸離也跟著荊軻走向前去。他頗感詫異,不解荊軻為何不出手制服那朱霸,反倒袖手旁觀,便道:“荊兄弟認為那朱霸劍術如何?”

    荊軻早已察覺高漸離的心思,微微一笑道:“還算有些看頭吧。”

    高漸離不明白荊軻話中深意,欲要再問,前邊傳來的打斗聲更加激烈了,不禁又探頭向場中望去。

    此時,那大漢不知從哪裡找來一根木棍,木棍在他手中像是有了靈性,舞得虎虎生風,儼然與他身體融為一體,叫人看得驚歎連連。豈料那朱霸雖然身材粗壯,行劍卻十分輕巧,身手意外靈活,只見他繞著大漢四面游走,並不跟大漢硬碰,而是冷不防就刺出一劍,出手十分毒辣,大漢只能集中精神以對,應付得很是吃力。朱霸見大漢在力氣上遠勝過自己,故而狡猾地采取游斗手法,目的就在耗盡大漢體力,再伺機予以致命一劍。

    這場惡戰僵持不下,圍觀人群個個都繃緊了神經,凝神注視,氣氛緊張。高漸離雖然不是習武之人,他卻也看出朱霸的險惡用心,不禁暗暗替大漢著急。而荊軻依然一動不動地靜觀其變,臉上暗暗地掠過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

    果不其然,交手片刻之後,大漢漸漸慢下了腳步,手中的木棍舞得也沒有一開始時那樣生猛有力了,朱霸算准時機,趁大漢一個不留神,飛快俯身向前逼近,劍尖直刺大漢腋下。“啊!”冷不防受了一劍的大漢禁不住痛得低吼一聲,被迫松開緊握的左手,“砰”的一聲響,木棍頹然落地。

    朱霸手中長劍忽又連環刺出,一劍刺中了大漢右臂的曲池穴。大漢終於不支,方才勉強立穩了腳步,朱霸的銅劍便如毒蛇吐信般,猛地竄向了大漢胸口。

    “啊!”眾人忍不住一聲驚呼,隨即噤聲。

    只聞“叮”的一響,朱霸的劍尖募地一偏,轉向刺中大漢左肩,頓時鮮血迸現。大漢驚恐之下,急忙抽身,“登!登!登!”踉蹌退了三四步,旋即離去了。

    滿頭汗水的朱霸忽地想起自己在刺出致命一劍的當下,注滿內力的劍尖仿佛被什麼硬物憑空一擊,失去了准頭,回想起來,一定另有高手在側。當下,他也顧不得追殺那大漢,急忙撤劍,舉目四望。其時隱身人群中的荊軻,早已收手多時,正冷冷瞧著朱霸的狼狽模樣。他剎那間的動作就像是一掃而過的疾風,連身旁的高漸離也不曾察覺,可見荊軻出手之快。

    朱霸用目光向四下掃了一圈後,並沒發現什麼值得注意的人物。他看那大漢既已經負傷逃走,也就無心理會了,一轉眼又得意洋洋地對圍觀的眾人喊道:“哼!都看到了吧。這就是敢和大爺作對的下場!還有誰敢不付錢?啊!”

    眾人只是面面相覷,眼見那個魁梧大漢也被朱霸刺傷逃離,再無人有膽多言一句,只得一個個排隊付錢過路。“哈!哈!哈!”朱霸看著袋中的錢幣越積越多,更覺志得意滿,放肆大笑。

    在付過路錢的人群中,忽見一個形容憔悴的少婦幾番踟躕後,戰戰兢兢地走向前來。見她左手抱著一個嬰孩,右手提著一個破舊的籃子,衣衫襤褸、蓬頭垢面,顯然是貧苦人家。少婦來到朱霸面前,十分哀傷地央求道:“大爺,奴家身無分文,家中還有年邁雙親餓著肚子,正等著奴家討了這些粗食回去!求求大爺行行好,讓奴家過去吧!”

    朱霸撇撇嘴伸頭探了探少婦手中的籃子,看到其中除了一些殘羹冷菜,並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大感不耐煩,粗聲喝道:“去!去!去!沒錢還想過路,真是白日做夢!快滾!”

    只見那少婦仍舊不肯放棄,不斷苦苦哀求,朱霸只是橫眉冷目,卻是不加理睬了。少婦一想到要是自己回不了家,那家中父母的飯食便無從著落了,頓時只覺勇氣倍增,於是也顧不得後果,把心一橫、把牙一咬就想要一頭撞向朱霸。哪知才剛往前踏了兩步,就被朱霸一聲大喝,舉劍一揮阻斷去路。

    少婦一驚,愣在原地。朱霸嘿嘿冷笑,沉聲道:“你好大的膽子,還敢硬闖?就讓你知道知道大爺的厲害……”說著,“啪”的一響,少婦青白的臉上頓現五指鮮紅手印。

    那少婦本就弱不禁風,哪經得起朱霸這般粗人出掌一擊,頓時失了重心搖搖欲墜向後倒去,手中抱的嬰孩也脫手飛出,“孩子!”少婦母子情深,不由驚呼,籃中飯菜散落一地。

    “啊!”嬰孩騰空飛出,眼看就要重重地摔落地上,圍觀的人們都忍不住齊聲驚呼。一只手電光火石般猛地劃出,穩穩一接,適時托住了即將落地的嬰孩。

    一旁沉默良久的荊軻本欲出手相救,孰料,眼前一個人影搶先他一步掠了過去,倏地奔向那落地在即的嬰孩。荊軻深感好奇,頓時止了腳步,定睛觀看。

    驚魂甫定的人們回過神來,才發現不知何時一個身材矮小的瘦子穩穩地抱住了嬰孩。嬰孩卻因驚嚇哇哇大哭。

    那少婦聽聞嬰孩哭聲後急忙從地上爬起,驚喜萬分地奔向那瘦子,一把抱起嬰孩,可到:“孩子,我的孩子……”眼見孩子沒事,才轉身向瘦子跪下,連連磕頭謝道:“多謝恩公,多謝恩公……”

    瘦子扶起少婦,輕聲安撫道:“不必多禮。”

    此時眾人見到朱霸面上也是一陣青一陣白。原來,剛才他打那少婦一個耳光,並沒想過要將嬰孩摔出去,眼見嬰孩即將落地時心中也不免一驚。如今,連影子都沒看到,嬰孩就已被瘦子抱在懷中了。朱霸冷冷打量那瘦子,此人其貌不揚,身材奇矮,又骨瘦如柴,不由狠狠瞪了那瘦子一眼,說道:“身手還不錯嘛!竟敢向老子找碴?”

    瘦子應聲回過頭,雙目精光閃爍,和朱霸對峙片刻後,寒著一張臉冷冷盯著朱霸,道:“正是!你憑什麼在此收過路錢,欺壓百姓?”

    朱霸見那瘦子目光凜利尖銳,仿佛像兩把尖刀刺向自己。但他明白,此刻自己萬萬不能示弱,否則,在眾人面前,自己哪裡還有半點面子!朱霸恨聲道:“老子憑什麼收過路錢,你說呢?哼!就憑這一把劍!如何?你若不服,就讓你見識見識大爺我的厲害!”話音未落,拔出青銅劍就向瘦子刺了過去。

    先發制人,攻瘦子於不備,最好是速戰速決。瘦子的那兩道目光,太令人害怕了。朱霸在說話的同時,心中早已打好如意算盤。

    瘦子早見朱霸說話時眼神飄忽,眉頭扭曲,就已推知對方心懷叵測。

    此刻又見朱霸猛然拔劍,瘦子冷哼一聲後,迅速閃身讓過,青銅長劍隨即出手,劍鞘倏地在空中脫出,劍光一閃,反手向朱霸斜刺過去。

    朱霸哪裡曉得,瘦子這凌空一劍,非但迅疾,還傾注了七成內力,叫他一時施展不開手腳,只能死命招架,勉強才抵擋住瘦子的一招,不料瘦子反手一震長劍,又輕輕一顫,十幾朵劍花瞬間齊向朱霸飛了過去,看得他是一陣眼花繚亂,頭暈目眩。

    朱霸大驚,這等劍術他可見所未見,更不知該如何接招,慌亂中連忙向後一個連滾翻,吃了一嘴的泥還碰了一鼻子灰。瘦子見朱霸這般狼狽模樣,輕哼一聲,這才把劍回鞘,對他冷笑道:“你這個還沒學好武藝的潑猴,輪得到你在此撒野?”

    朱霸自知不是這個瘦子的對手,心想:再這麼死撐下去自己定要吃大虧。只見他狼狽地掙扎起身,一邊還裝腔作勢地叫道:“你,你有種!大爺今日不與你計較,改日再和你重新過招……”話音未落,一溜煙地逃了,竟連錢袋都顧不上拿!“哈哈哈!”周圍看熱鬧的人見他灰溜溜地逃了,頓時哄堂大笑起來,一起湧上前去,將那瘦子團團圍住,道謝聲、贊歎聲連綿不絕。瘦子只是連稱不敢,一會兒便掙脫人群,抽身離去。

    眾人各自從朱霸留下的粗布大口袋中取回自己的“過路錢”,陸續散去了。那邊受了驚嚇的少婦凝望瘦子離去的身影,俯身拾起地上的空籃,再度低頭注視懷中的嬰孩,露出一絲叫人分不出是喜是愁的神情,也悄然離去了。

    高漸離此刻心中突然若有所感,一把拉住荊軻大笑道:“行俠仗義,對酒當歌,才是人生之大快!”

    聞言,荊軻與高漸離對視一眼後,像是心有靈犀,一起轉身匆匆趕上前去欲相詢那瘦子,只是那瘦子走得飛快,瞬間就不見了蹤影。荊軻不免有些失望,搖頭歎道:“如此俠士,竟不得相識,真是荊軻緣淺呀!”

    “俠士自有俠士之風,非我輩可以為之。今日能結交荊兄弟,你我可是緣深,走,喝酒去,不醉不歸!”高漸離豪興忽至,拉起荊軻向酒館走去。

    “也罷!把酒言歡去吧!”荊軻仿佛突然間想通了,索性拋開心中所有的失落,興致也跟著高漲了起來。

    二人相視而笑,擊築而歌,大步而行,豪音繚繞於市。

    此後的日子裡,市街上不時可見二人恣意擊築而歌的身影,也不時傳出荊軻仗劍行俠的義舉,只是荊軻放浪形骸,做了善事,鮮少留名,只求斗酒回報,便縱歌而去。

    似血殘陽,斜掛天際。

    蒼穹色變,似在悲鳴。

    秦國,鹹陽宮殿上。

    秦王政高踞森冷嚴肅的黑色大殿上——“趙李牧、司馬尚、龐愛、楚項燕……”埋首案上,他口中字字擲地有聲。

    廷尉李斯低眉垂首,絲毫不敢馬虎,畢恭畢敬地默記著自高堂之上傳下的命令。那只是一個又一個即將失去生命的名字;而每一個名字卻都足以讓這天下的王為之如坐針氈、如履薄冰,更足以為全天下招致一場腥風血雨,風雲色變。

    李斯屏息靜氣等候秦王接下來的命令。殿上一片沉默,猶如死寂。時間也仿佛靜止似的,無以計算究竟過了多久,才聞秦王冷冷道:“各國之將相英才若能收為我所用,則統一天下之大業可事半功倍,否則他們就如同大道上的障礙,若想通行無阻必得費力清除。”

    “愛卿明白該如何辦嗎?”秦王終於抬頭直視殿上的李斯。柔和的語氣像是在詢問,冰冷的眼神顯然是在命令。

    “臣明白。”他明白秦王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服從。回答就是一種服從。

    秦王的意思含蓄卻不失明顯,別人可能不懂,但李斯一定能懂,也一定得懂。

    一旦選擇和秦王站在不同的立場,走往相反的方向,那麼這些名字所代表的意義只剩一個——死人。與之相反的呢?是活人吧。不過這活人其實也並不用太計較該如何活了,畢竟棋子是不必懂得掙扎存活的。

    誰能說出,這活人與死人究竟何者更好?好在哪裡?總歸一句,這些人所余的生命價值,秦王方才開口買下了。人不論死活都該有些價值,即使可利用的程度不如廢物。

    秦王又道:“該如何辦就盡快去辦!”

    李斯躬身道:“是!”兀自恭敬佇立在一旁。

    秦王沉思片刻,又問:“那燕太子丹回去後有什麼動作嗎?”李斯道:“據探子回報,這段時日燕太子丹廣攬各國奇人異士,可謂居心叵測。”

    秦王瞇著眼睛,慢條斯理道:“李卿對此有何看法?”李斯道:“臣已加派高手前去深入探查此事,相信很快就會有眉目!”秦王無語。

    夜夜笙歌的生活,讓秦王的精力再也不如從前那般旺盛了。

    才過黃昏,秦王已有些倦了。他不知道,自己的精力多半是失落在一個個殺人不眨眼的冷血瞬間。

    秦王輕輕地揮了揮手,李斯這才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偌大的黑色殿堂上,頃刻間恢復一片靜默。僅剩一絲微弱的氣息聲,那是一個王的呼吸,卻和一個凡人差別無幾。秦王真是很疲倦了,否則怎能允許自己這般平庸?伏案中他仿佛已沉沉睡去……

    秦王知道,自己倦了。

    腳步聲隱約在大殿上響起,輕緩而沉穩,直逼秦王。秦王雖疲倦,但還聽得見腳步聲。他不知道這是誰的腳步聲,卻清楚地知道自己希望這是誰的腳步聲。

    一名女子走至殿上。只見秦王緊鎖著眉頭,似乎很是難受的模樣,卻早已累得伏在案上睡著了。她忍不住伸出一雙青蔥般的玉手,輕撫秦王寬厚卻孤獨的肩膀。她仿佛聽見秦王隱隱啜泣的聲音。她記得即使是在夢中,秦王也未曾放聲哭泣過。她知道那樣的滋味一定不好受。頓時,她清澈的眼眸中盈滿淚水,竟是那般毫無由來。

    她知道秦王夜裡常做夢,夢見的多半是令他傷心的往事。

    和秦王同眠共枕的夜裡,她時常會被他隱隱啜泣的聲音擾醒。但她卻從不曾開口問他夢見了什麼,因為她不想讓他知道,自己聽見了他哭泣的聲音,看見了他脆弱的模樣。他是一個王,是不能輕易被人發現弱點的。但她的沉默其實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她不想輕易被秦王發覺,自己對他過分的關心。

    她不清楚自己對秦王的吝嗇是不是太殘忍了。但她就是沒辦法承認心中逐漸明朗的感覺。畢竟,眼前這個人,本該是她最大的仇人啊!

    為何這個能夠在眾人面前叱吒風雲的人,在面對著她的時候總是那麼柔情愛撫,背對著她的時候卻又很孤獨脆弱,緊緊懷抱著她的臂膀又是那麼強而有力。最重要的是,她的孩子——她目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竟會對他有著莫名的不可抵擋的崇拜。她該如何才是,她的心已愈加混亂,不願也不敢去想……

    “大王倦了。”麗姬輕輕搖了搖沉睡的秦王。

    “愛姬,有事嗎?”蒙矓間,秦王眼前出現了一張絕世容顏,秋波微轉,依稀有著無限關懷的神情。“大王累了,該就寢了。”輕柔的話音再次在秦王耳畔響起。

    “愛姬當真是在關心寡人嗎?”秦王已倦得難分真偽,但依舊忍不住心中的驚喜。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本都應該有清楚的區隔,只不過真正如此卻是不甚容易。有些時候若硬是要自己分清楚,的確是相當殘忍的。這道理麗姬已能體會得出來,或許不久的將來秦王也必會體會到。

    廷尉府,寂然的廳堂。李斯閉目倚身榻上,腦中仍不忘盤算緊握手中的棋該如何走下一步。近年來他為國操勞,已甚少能有寬心享受醇酒美人的時刻,雖然現在一切都按他的計劃順利地進行著。

    對未知的戰栗遠比醇酒美人更令他興奮。

    李斯是個處事謹慎、城府極深的人。他本非秦國人,因才干過人,為秦王所青睞。如今李斯在秦國雖已是三公之一,可也依然謙恭有素,因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正是他的足智多謀,方得以保障他生存至今。

    沒人想得到,就連李斯本人也未能體會到,手中正握著棋的人其實也只不過是一顆棋子。充其量是個將軍吧,棋盤之中屬他最大,但仍舊只是操縱在秦王手中的一顆棋子。

    連日以來,李斯秘密召見了一批心腹手下,這些人無一不是能言善辯之士。他將整箱的珠寶和幾百對精美的玉璧交給他們,讓這些人四散於天下,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收買和離間各國的將才。這僅是個簡單的手段而非最終的目的。

    他命他們用巧如簧片的三寸不爛之舌與價值連城的金玉珍寶去動搖、腐蝕、拉攏和收買六國公卿的人心,最終為秦所用。過程雖嫌復雜,目的卻很明確。

    當然,這只是他對付六國的手段之一。一個手段,才剛開始,下一個手段也要開始,下下個手段,下下下個手段……隨時可計劃、隨時可開始,直到達成目的為止。

    李斯輕輕“哼”了一聲,問道:“夏侯央來了嗎?”

    門外的侍從連忙答道:“啟稟大人,人早已在外恭候多時。”

    “讓他進來見我。”

    不一會兒,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恭恭敬敬走向前,拜倒在李斯腳下,叩頭道:“夏侯央拜見大人。”

    李斯自然知道夏侯央在江湖上的名聲,也見過他的身手,此刻,他微瞇著一雙冷眼,一種陰郁的表情倏地掠過他的臉,隨即又忽地隱沒無蹤,淺笑道:“請起,一邊坐。”

    夏侯央不敢抬頭,說道:“何事要辦,請李大人盡管吩咐。”

    夏侯央乃為江湖上不可一世的惡人,早年曾犯下幾宗命案,被官府判處死罪,李斯獲悉後,看中了他的利用價值,暗地裡使了一個小動作便將他救出,後來還赦免了他的死罪,因此算是有恩於他,又懂得恩威並施,如今便能輕易讓他俯首帖耳。這也不過是李斯慣用的伎倆之一。

    “我想讓你把這個組織再擴大一些,多招納江湖高手入伙。”李斯直截了當表明心意,命下人抬出兩個銅箱,說道:“這是黃金三千,玉璧五十對,事成之後,另有重賞。”果決的語氣裡不容一絲質疑。

    夏侯央一見眼前炫眼耀目的重賞,早已樂上了雲霄去了,哪顧得多加思索,只是連連叩頭道:“多謝大人,多謝大人,小的這就去辦。”

    李斯不禁捋須一笑,甚是滿意地命夏侯央退下。

    一年前,李斯用重金網羅了夏侯央等一批武林高手,組織成一支暗殺隊伍,專事清楚那些絆腳石。敢不受命於秦王者,一律殺無赦。這正是李斯替秦王制造的無數個殺戮中最感得意的武器之一。

    只有這樣軟硬兼施,文武兼備之道,才能瓦解各國力量,壯大秦國實力。

    李斯想到這裡,展眉露出難得的一笑,然後,將門外的侍從召入,問道:“他來了嗎?”

    侍從點點頭回道:“夏侯央剛來不久,他就來了。小人已經根據您的吩咐,讓他到密室等候!”

    “嗯,很好!”李斯起身,走至屋外,穿過幾個回廊,來到一座滿布荊棘籐蔓的林園前。晦暗中,那枝節橫生的荊棘好似張牙舞爪的幢幢鬼影,陰森得叫人難以想象堂堂廷尉府中竟有如此一方蕭索天地。李斯謹慎地朝四周環顧一圈後,一閃身便沒入園中。

    漸入其內,多生岔路,透出絲絲荒涼死寂之息。

    李斯踏著平穩的步伐深入其中,忽見一模糊獨幢屋影隱約在橫生的籐蔓之中。李斯止住了腳步,眼前是一間毫不顯眼的隱密陋室,一道微弱的光線自虛掩著的房門射出。“喀——啦——”房門應聲而開。屋內擺設極為簡單,除了掛在四面空白壁上的幾幅字畫,有的便是一張木制長桌,長桌上置一盞燭燈,燭燈旁有一木盒。從梁上廣結的蜘蛛網看來,想必是無人居住已久的。李斯步入其內,輕輕將房門拽上,走到木制長桌邊,伸手在長桌一側按了兩下,長桌一旁隨即響起“隆隆”的聲響,忽見一面掛著字畫的牆壁緩緩地反轉,現出一扇半開的小門,李斯旋即側身而入。牆門隨即又“隆隆”反轉閉上。

    室內燈火隱約閃爍,李斯沿著台階走下,一個矮小黑影忽在他面前跪倒,用極度尖銳的嗓音說道:“小人叩見李大人。”

    “請起!你知道我為何找你來嗎?”李斯深沉地轉過身子,背對著黑影問道。

    “小人愚昧,不知大人用意,還請大人明示。”

    “當今天下,大秦最強。我大秦欲一統天下,成就萬世之霸業。可如今,各國還有許多人不肯歸順;我召你來,便是讓你來為大王分憂,除掉那些阻礙大秦一統大業之人,你可明白?”

    那矮小黑影聽後,很是興奮,忙連勝應道:“大人如此看重小人,小人必當竭盡所能辦妥此事,以報答大人對小人的知遇之恩。”

    “具體的目標,我已經交由其他人去辦了。你是大秦的秘密武器,你要做的,就是暗中打探各國的異動,設法為大王除去那些任何有可能對秦國不利的人。”

    “是!”黑影應道。

    “事成之後,我會在大王面前保舉你,給你封個一官半職,讓你飽享榮華富貴。”李斯轉身瞥了黑影一眼。

    “多謝大人栽培,小人定當為您、為大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言語中,竟有說不出的激動。

    “你去吧!外面的長桌上有金子,就當作你今後行動的費用,若有不足,隨時來取。”李斯不再多言。

    “是!謝大人!”說著,黑影一閃,飄上了台階,足尖疾點,霎時到了小門邊,按下門邊按鈕,門方轉至一半就閃身出去。他有意在李斯面前賣力表現自己,故而整個過程精彩漂亮,讓人贊歎。

    國破家亡無人問,風激雲蕩易春秋。

    秦王政十七年。

    秦一舉破韓,納韓土入秦版圖。

    又一喋血戰績。

    秦將樊於期因故而得罪秦王,一夕間慘遭撤職降罪、抄家滅門,死裡逃生後輾轉流亡至燕,太子丹納而敬之。

    然而,一場未知的風暴,已不覺悄悄醞釀……

    四面書牆散發著昏黃的氣息,孑然的身影伴著朦朧的月光。

    宮中書房裡,一位青年正面壁負手而立,神色竟是如此深沉而愁郁,那絲憔悴深鎖在他眉宇間。經年累月地化不開,揮不去。深郁的眼底仿佛依附著與荊軻有些神似的靈魂,那是胸有大志抑郁難舒、長年禁錮的靈魂。誰人知曉,這是處在亂世中身為一個太子所背負的“特權”。

    他不是別人,正是貴為太子卻嘗盡人質之苦的燕太子丹。身為天潢貴胄讓他遠離了凡夫唾手可得的樂趣,換來的卻是無盡的憂愁與折磨。

    門外,一面露凝色、眉心抑郁的老者已肅然久立多時,仿佛正和房內之人默默呼應心中的萬千憂慮。

    入質秦國的十年間,太子丹連身為一個太子最基本應得的禮遇也無,更遑論什麼錦衣玉食、呼風喚雨。那段時間,終日飽嘗的,是遠勝於常人所堪忍受的屈辱和折磨,苦得他已經忘記自己是個太子,甚至,他不知道自己還能算是一個人嗎?

    至今,他還記得當年入質秦國時,沿途所抱持的幻想與不安,如今看來,竟是如此荒唐與難堪的心情。

    那年他幾乎是主動請纓,自願前往秦國為質的。既然為質一事已是他命中必經的苦難,他寧可相信,在自己童年的玩伴身旁為質,或許能夠得到多一些的禮遇吧!

    從燕國到秦國,一路關山路迢,他的心情起伏跌宕、揣測不安。坐在華麗的車中,他始終在想一個人,一個他渴望見到又害怕見到的人。

    他閉目凝思,眼前卻清晰地浮現出一張少年陰騭抑郁的臉龐,那少年愁鎖的眉間時時隱現著極力壓制的憤恨與怨尤,那是他童年在趙國當人質時最要好的玩伴與難友,同時也是他此番千裡跋涉,前往朝見的秦王政。

    如此一路行去,將士他一生憂患的終結,抑或是另一次苦難的開端?他猶疑著,緊閉的雙眸中,那抑郁少年深邃陰寒的目光再一次讓他打了個寒顫。

    對於此次入秦為質,燕太子丹滿懷憧憬與期望,卻也緊揣著無比的不安與焦慮。一路上,他不斷地告訴自己,童年時的摯友、如今貴為秦王的嬴政,一定不會忘卻過去他與自己同為趙國人質時同病相憐、患難與共的交情,也一定會念在他們結拜兄弟的情分上,善待他這位自動請纓、遠道而來的故友知己。然而不知道為什麼,這一路行來,安坐在車廂中的他,心中卻總隱隱湧起一種不安的情緒。他不斷地自理思路、安慰自己,以合情合理的推斷,他必然可以得秦王政的熱情款待,但在如此自我慰藉的同時,也無法抹去當年嬴政眸光中時時流露的陰騭嫉恨的神色,所帶給他的恐懼與不安。

    畢竟分離多年了,燕太子丹不覺深深歎了口氣:如今的他還會是當年甘苦與共的嬴政嗎?還是真的已經變成眾人傳說中殘忍暴戾、高高在上的秦王政?太子丹喃喃自語著。他實在難以預料嬴政當年對世間一切飽含恨意的神情,在他當上秦王之後究竟是得到了紓解,抑或變本加厲地張揚?

    權力,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安慰一個人受傷的心靈,也可以熾熱一個人潛藏的恨意。

    那麼童年患難與共的友情呢?是否也將隨著嬴政高坐秦宮殿堂之上而煙消雲散了呢?當他禮跪在森冷的大殿之上時,高坐在上的嬴政是否還能記得他們曾在邯鄲街頭抱頭痛哭的往事?

    他的不安在他踏入鹹陽城後很快得到了證實。

    沒讓燕太子失望的是,童年的一切,嬴政都牢牢刻在心中了。

    事實上,嬴政從來不曾有片刻忘記過,當他每日晨起穿上龍袍的時候,當他在大殿上怒斥群臣的時候,當他午夜夢回的時候,他都不曾忘記過自己在邯鄲城裡所受過的屈辱與磨難。

    燕太子丹的到來,喚醒了他更多苦難回憶,讓他不堪,讓他痛苦。

    嬴政將這些痛苦都加諸在太子丹的身上……

    不堪回首卻夜夜有驚夢的痛楚。

    痛得燕太子丹不得不將滯留腦海許久的童年記憶,放逐到自己再在碰觸不著的角落。

    嬴政已死,卻生秦王。

    故友不遇,只見仇敵。

    飽經磨難的痕跡早已深深刻劃在他眉宇之間,朝朝暮暮,永不褪去。此時此際,他對秦王的怨恨就如一把在體內霍霍磨礪的刀。刀,磨得越發銳利、光亮炫目,恨,就越發沁入肌骨、深植心田。

    此生此世已與生命共存共亡,永不消滅了。

    太子丹以為他所余的一生都必須為仇恨而活,只因,他是堂堂燕國的太子!凡夫俗子擁有的愛憎情仇,在意的榮辱尊卑,他同樣不少,並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是在他受盡折磨的當下,仍然沒有絲毫減少,反而膨脹得可怕。

    人世間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值得一個人與它生死與共嗎?

    太子丹並非無法放下心中的仇恨,真正讓他放不下的,是必須牢記仇恨的心。因為仇恨的力量似乎並不是如此堅不可摧。究竟是人心掌握仇恨,抑或是仇恨操縱人心?凡夫俗子不懂,太子丹同樣不解。

    眼下的秦國已一舉攻破韓國,鄰近的趙國也即將淪陷,燕國更是岌岌可危!

    他,是一個太子,燕國的太子。

    為盡己身所肩負的保家衛國之責,他已下達密令,暗中招募死士,准備前去刺殺秦王!

    刺秦!

    這一驚天之舉,多少年來各國王侯將相無不日思夜盼,卻無人敢為,但他太子丹是志在必行!

    擒賊先擒王。秦王一死,秦必大亂。

    樹倒猢猻散。一時之間無人承繼秦王大志,如此一來,秦必亂象頻現、一蹶不振,無力再攻打燕國,無能再進行任何殺戮!

    太子丹為剛下達了這道密令而暗自激奮,眼神中射出破釜沉舟的決心。

    刺秦,更是破秦!

    太子丹說,這是為了燕太子丹的家,燕太子丹的國,千千萬萬人的家,千千萬萬人的國!

    此時,忽有侍從來報:“大夫鞠武求見!”

    鞠武乃是朝中老臣,太子丹自幼便拜在他門下學習,因此待他敬如恩師,親如慈父。

    太子丹聞報,方才從洶湧澎湃的思緒裡抽身回神,一邊連忙轉身道:“快請!”一邊振袖整衣,行至門口。房門一開,正是滿面愁容的鞠武大夫。太子丹一直不知道,門外這個面露凝色的忠心老臣對他除了臣服外,更有種莫名憐愛的情感。

    鞠武見太子丹竟至門口親迎,連忙俯身行禮:“臣鞠武,參見太子!”太子丹一把扶住他,道:“大夫不必多禮,快請進!”鞠武沉步入內。見此,太子丹心中已知他此行所為何事,賜坐後隨即說道:“大夫前來,定有見教。”

    鞠武道:“臣聞太子收留秦國叛將樊於期,可有此事?”太子丹略一沉吟,點頭道:“不錯。我已將其納在賢士館中。”鞠武歎了口氣,道:“太子此舉萬萬不可。我燕國必為此遭大難矣!”

    太子丹從容道:“大夫此言,想必是憂慮我燕國因此獲罪於秦?”鞠武難掩激動道:“太子明知又何故為之?樊於期為太子收留於燕,是謂‘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遠矣!”言畢,不禁老淚縱橫,面色愀然,憂懼萬分。

    太子丹見狀不忍,濃眉緊鎖,歎道:“大夫何苦如此?”

    鞠武定然道:“臣願請太子速遣樊將軍入匈奴以避禍端!”

    太子丹聞言身軀一震,沉吟片刻,緩緩道:“大夫之意,丹心感之。但樊將軍窮途末路,投身於丹,若丹因俱強秦而棄之,豈非讓天下人恥笑丹之怯懦不義?”

    鞠武急道:“太子豈可為一人而不顧國家之大事?”太子丹搖頭肅然道:“不!雖秦強而燕弱,但天下大勢未定,尚可一爭,丹此舉可為抗秦之始也!”

    鞠武還欲進言,太子丹把手一揮,揚眉激憤道:“大夫!秦欺丹身於先,圖燕土於後,此仇不報,丹枉為堂堂熱血男兒!”

    太子丹這才真正把話說到了關鍵處,也刺進了自己心裡的痛處。

    霎時,只見他的臉色由漲紅轉至青白。是義憤填膺?是不堪屈辱?

    鞠武見狀,知多勸無益,只能提袖拭淚,長歎一聲作罷。

    太子丹很快冷卻了滿漲的情緒,忽又想起一事,問道:“大夫,招納天下賢士的事情進行得如何了?”鞠武道:“一切還算順利,我國派出的使者頗有收獲,聽聞魏國勇士無相願意為太子效力,近日內就會至燕。”太子丹大喜:“有天下賢人志士同心協力,何愁強秦不破?”

    一心沉浸在光明喜悅中的太子丹,沒有察覺大夫鞠武眼中滿溢著的深深憂懼。籠罩在鞠武眼前的,只有一種屬於黑夜的顏色。那是一種惟有察覺自己正置身險境的人,才看得見的顏色。此刻,鞠武暗下決心,無論結果如何都勢必要和太子丹共存共滅,堅守到底。

    太子丹置身何處,他自己清楚。但他不覺得,那地方,叫險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