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靈帝傳說 第四卷:縱橫天界(完結篇) 第七三一章  荀灌娘單騎闖重圍
    第七三一章  荀灌娘單騎闖重圍  2012-6-18

    南陽是一片平原地區,荀灌娘整天馳騁在廣漠的原野上,射飛鳥,獵狐兔,常常是滿載而歸。

    城裡城外,只要一看到一騎駿馬奔馳而過,大家就都知道這是荀灌娘。

    論槍如游龍飛虎,論箭已能百步穿楊,父母愛如掌上明珠,滿城軍民更是交相讚譽。

    此時,荀灌娘實際上也才十三歲。

    就在荀灌娘十三歲這年,春耕剛過,幾萬賊兵在匪首杜曾的帶領下,由西域流竄到宛城。

    當時,宛城守軍僅有千人,又在青黃不接的時侯,貯存的糧草十分有限,勢難長期固守,情況非常危急。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為奸人構陷而全家遭難。

    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鋌而走險,初意是為父報仇雪恨,後來卻因召募的匪徒成分複雜,漸成騎虎難下之勢,騷擾州縣,肆意擄掠,所過之處,廬舍為虛。

    朝廷連番圍剿,於是流竄宛城,想取得這個富庶的地區,作為根據地,休養整備,再圖大舉。

    荀崧認為城中兵力薄弱,守禦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輕言出擊;然而長此困守,待至矢盡糧絕,又當如何呢?

    想來想去,惟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派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突圍出城,馳往臨近的襄陽求救。

    因為襄陽太守石覽,是荀崧的舊部,這時他駐守襄陽,兵強糧足,雄視一方,只要能發兵前來,必可解救宛城之圍。

    荀崧把自己的計劃,向文武官員宣示以後,大家雖然十分贊同,偏偏沒有一人願意擔任突圍求救的任務。

    荀崧感歎不已,正在一籌莫展的時侯,驀然間荀灌娘由屏風後轉出,朗聲道:「女兒願往襄陽投書請援!」

    荀崧大驚,立即拒絕:「滿庭文武都不敢擔此重任,你一個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夠突出重圍,又如何能夠抵擋賊兵的追殺!」

    不料荀灌娘卻答道:「女兒雖然幼小,卻習得一身武藝,乘敵不備,出其不意,必可突圍而出。與其坐以待斃,何不冒險一行。

    倘能如願,不僅可以保全城池,實際上也拯救了黎民百姓的生命財產。如果不幸為賊兵所阻,頂多也不過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裡求生,冒險一行呢!」

    事實確實如此,荀崧考慮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與安排,終於同意了女兒的請求。

    於是選派了壯士十餘人,組織了一支閃電突擊隊,藉著濃濃的夜色作掩護,一湧而出,向襄陽城飛奔而去。

    馬快情急,穿壘而過,賊兵措手不及,眼睜睜地看著一隊人馬消失在黑暗的遠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後抵達襄陽。

    襄陽太守石覽,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聽到荀灌娘的慷慨陳詞,對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軍萬馬包圍的精神和膽識,不禁大為感動。

    他當即發兵,還修書一封,星夜飛馳荊州太守周仿,請他協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圍。

    大軍趕到,如火如茶的戰鬥展開,荀灌娘揮舞銀槍左衝右突,大獲全勝。

    荀崧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荀薤,小兒子叫荀羨。戲劇中為著加強效果,以便形成強烈的對比,不惜把荀薤、荀羨表演成天生的低能兒,插科打諢,增加笑料,殊為不妥。

    一個人的一生,有一足傳者,即可俯仰無愧,何況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子,竟然能力排眾議,突出重圍,以其勇毅與純誠,搬來大軍救援。

    復以奮不顧身的膽識與豪氣,連番擊殺賊將,獲得輝煌的勝利,宛城千千萬萬的軍民賴以保全,整個國家也深受其利。

    荀灌娘能夠名垂千古,實非偶然幸致。

    荀灌娘好像一顆耀眼的慧星,又像是曇花一現般,做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壯舉。

    正史上沒有提及她爾後的一切,稗官野史中也找不到一點兒蛛絲馬跡,甚奇。

    當然,出現在這裡的荀灌娘,只是主腦創造出來的高智慧NPC,跟歷代名女的隱藏任務有關。

    她有一件極厲害的法寶,叫做水母玄陰鏡,可以破陰火。

    高峰跟荀灌娘寒暄了幾句,便祭出各種法寶,跟她周旋起來。

    不久,荀灌娘支持不住,跳過一邊,淡然一笑:「好吧,我認輸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們趕緊去找任務物品吧。」

    便摟著荀灌娘的纖腰,化為一道青光,全速飛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荀灌娘已經來到瀛洲台,挑戰歷代名將,很快就獲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將那顆先天丹吸過來,放進空間戒指,再凝望著荀灌娘,微笑道:「請你放心,我一定會幫你煉化任務物品。」

    荀灌娘淡然一笑:「謝謝。」

    「不必這麼客氣。」高峰微微一笑,摟著她的纖腰,將身一縱,跳進夢魘空間……

    不久,高峰帶著荀灌娘返回松江港口。

    此時,荀灌娘已經獲得修士的稱謂,也答應加入碧血傭兵團。

    高峰將她介紹給紫藍等女子認識之後,稍稍休息一下,便化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萊島飛去,頃刻之間就已到達。

    這次刷新出來的名女,正是晉朝的謝道韞。

    晉代王、謝兩族,世代簪纓,朝廷倚之為柱石。

    既有所謂「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又有所謂「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蕩晉書」的說法。

    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則又狀寫出人事滄桑,令人不勝感慨。

    謝道韞是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謝家風範,在她身上表露無遺,長大後嫁給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門當戶對,傳為佳話。

    典故「袒腹東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相傳,太傅郗鑒在晉室東渡以後,派遣門人到丞相王導府中為女兒都璿提親。

    對王氏子弟來說,這是一個婚嬅高門的難得機會,一個個神氣端肅,扭捏作態,惟獨王羲之毫不在乎,依舊袒腹而臥在東窗床上。

    不料郗鑒選中的,就是這個袒腹東床的少年郎,從而為後人留下「東床快婿」的佳話。

    王羲之的夫人,為他生下了七子一女,一個個都成了東晉社會的名流。

    王羲之以書法冠絕古今,稱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傳其衣缽,功力雖然略遜其父,卻也頗得真諦,後世合稱「二王」。

    謝道韞的叔父,就是「淝水之戰」的東晉政權中,使得國家堅如磐石的謝安。

    晉室東渡之初,謝安與王羲之同寓居在風光明媚的會稽,遊山眺水,飲酒賦詩,放情丘壑,興寄煙霞。而謝安在謝氏諸子弟中,似乎特別欣賞侄女謝道韞的聰穎與才情。

    有一天,謝安問她:「毛詩何句最佳?」

    謝道韞答道:「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吉甫,就是周朝的賢臣尹吉甫。「吉甫作誦」指的是尹吉甫寫的丞民之詩,讚美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幫助周宣王成就中興之治。該詩辭清句麗,傳誦不衰。

    謝安也不無同感,稱讚謝道韞頗有雅人深致。

    還有一次,在北風怒吼,雪花紛飛的寒冷冬天,一家人圍爐閒談,謝安問大家:「大雪紛紛而下,像是什麼樣子?」

    謝朗應聲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為之擊掌讚歎,因此在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為她找到一個才堪匹配的好丈夫。

    為侄女擇婿,最理想的對象,當然是王家的兒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