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獵人 第二卷 刺秦 第八節 救趙十策(一)
    趙累見二人落座,舉卮介紹道:「今日當今諸位大賢為同抗暴秦,齊集於此,趙累不才,忝在盛會,正是三生之幸啊!待我來引薦,這位,」趙累一指赤足老者道:「乃當今墨家鉅子雷戚雷先生!」此言一出,只見魯句踐和那華服老者皆是聳然動容,墨家鉅子隨時能調動天下數萬信徒,而且其中多有劍術好手,實力可比的上一般小國的君王了。

    趙累第二介紹的是那華服老者,道:「此位便是名滿天下卻無人識得天怒首領,田光先生。」眾人聽他這般介紹,不禁莞爾,做刺客與做俠客不同,俠客求得是名滿天下,刺客卻最好默默無聞。

    趙累又介紹過魯句踐,待介紹到莫風的時候反覆猶豫,不知該如何措辭。莫風笑道:「我不過是一個山林野人,混在府上騙些酒肉吃的,大人不必犯難,照直說便是。諸位請了,在下莫風。」

    魯句踐淡淡的說道:「風卿何必過謙。在下賴以成名的寒澄鐵劍被閣下一劍擊碎,我卻連你的指甲皮也不曾傷到,若閣下不配在此吃酒,我便更當告退了。」

    趙累連忙道:「這位莫風壯士一人之力,一戰殺盡三百秦軍,救我趙國百餘庶民,真乃當世英雄也!」莫風心中暗笑,好傢伙,生把兩項指標翻了一倍。連連謙讓。

    介紹過眾人,趙累舉杯勸讓,賓主盡歡。小嬋也陪了幾杯,酒染紅顏,美人如玉,更顯嫵媚,莫風只覺小嬋時不時含羞望向自己,心中溫暖,如在夢中。

    酒至半酣,趙累慨然道:「今日盛會,我等尚且有酒有肉,誰知數月之後,邯鄲將成人間地獄!趙國數百年基業,百萬黎民的身家,盡將淪落於強秦鐵蹄之下,豈不痛哉!」說罷,舉起杯中酒,一飲而盡。接著說道:「在下不揣冒昧,請來諸位,就是懇請諸位能可憐趙國無辜的生靈百姓,尋一條退兵扶危的良策,救救趙國。得蒙各位古道高義,不避危難,施假援手,趙累這裡先叩謝了。」說著,肅然跪坐起來,額頭貼地得拜下去,小嬋急忙也陪著一起施禮。

    趙累禮畢起身,道:「各位有何良策,但請暢言,只要能救趙國,無有不從。趙王乃我堂兄,年來多病,不能主事,趙國之事,盡決於我,眾位若能救趙,我們趙國不吝傾國之賞!」

    旁邊魯句踐首先發話道:「今日席上,既無縱橫謀略之士,亦無披甲征戰之將,個個都是用劍混飯吃的!公子何必再弄什麼救國良策的虛頭,想必公子來請我們,心中也早有主意,要殺誰,怎麼殺?公子說話便是!我可不是來出主意的。在下一介武夫,而且本來就是趙人,此次專為救國難而來,也不要什麼賞賜!奮力殺敵,死而後已,如此而已」

    田光聽了這話,點頭道:「正是如此。魯大俠這話雖然直率,卻也有理。鄙人亦是此意。強秦天下公敵至仇,抗秦即是救國,救趙即是救齊,在下是個不中用的刺客,不會什麼軍國大事,一切唯各位馬首是瞻!」

    趙累聽了這兩人之言,雖然慷慨激昂,卻更加沒著沒落的,他心中很清楚,刺客暗殺,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輕用。可是眼見的他們對打敗秦人是毫無信心。只得用求援的目光望向墨者雷戚。

    不想發話的卻是最年輕的莫風:——

    「我有救趙十策。用其三策,可以存趙一年,用其六策,可退秦兵,若足用十策,可敗強秦而王天下!」

    四座皆驚。

    趙累聽莫風這麼說,笑著說道:「壯士莫急,請先飲一杯,慢慢道來。」

    莫風依言舉杯,心中卻暗暗冷笑:「你倒是有些風度,倒是不急,一會我說一半,停一停,活活急死你!」

    想罷,一飲而盡。放下杯子,曼聲說道:「第一策,謂之明權柄而同軍政。大戰在即,國家危亡之時,如果軍令政令不統一,軍隊裡不知哪個將軍說了算,政令下達不能立刻執行,再好的計策也救不了趙國。」

    「這個自然」,趙累道:「王兄羸弱多病,早就將政務軍事全權委託給我,只要壯士所說的有理,下官一定遵行。」

    莫風接著道:「第二策,要精簡趙軍。」

    「啊!」眾人一齊失聲。

    趙累道:「壯士休說戲言,六十萬秦軍壓境,邯鄲城內軍馬不過十餘萬,我正欲盡征城中青壯,還恐不足用,壯士還說要精簡?」

    莫風冷笑道:「邯鄲城中還有所謂青壯可徵用嗎?在我救出的區區六十名不到的趙國騎兵中,年最長者至少四十歲,最幼者竟然未滿十四!騎兵作為趙的精銳之兵,尚且如此,可以想像步軍營中是何等景象,再徵兵馬,去哪裡尋許多兵器和熟練人手來裝備訓練?一支這樣的軍隊,就算有百萬之眾,在強秦鐵軍面前,也是不堪一擊,徒自給軍營中增加無數張吃糧的嘴罷了。大人還要盡征城中男子,使所有的趙國家庭失去支柱,屆時大人將與誰同保社稷?」

    趙累沉吟道:「兵在精而不在多。風卿說的有理啊!你繼續說。」

    莫風道:「我意將兵員重新整頓分配,老幼者令其歸家從事生產,穩定城中民心,或充當後勤勞役,將精銳熟練的士兵抽調出來,訓練成虎狼之師。秦軍攻城之時,邯鄲城頭人擠人站滿了,也未必容得下五萬戰士,要那麼多吃閒飯的編制做什麼?」

    眾人連連點頭。

    莫風接著道:「第三策,是建義倉而廣積糧。敢問大人,城中軍糧還可支用多久?」

    趙累喝了口酒,慢慢說道:「軍糧,大概……支用半年吧。」

    莫風笑道:「大人為安眾人之心,自然是多說了許多。以我推測,大人既說半年,想來城中可用之糧不足三月之用了。」

    趙累臉上一紅,並不辯解。

    「那麼三月之後呢?」莫風正色道:「軍隊若知存糧不足,軍心必亂。所以我等當實行戰時統一分配之制,將城中上下人等,無論貧富貴賤,家中存糧一應徵用,在邯鄲城中建起一座大倉庫,稱為義倉,將城中所有的糧食集中在一起,讓士兵們明白看見我們還有這許多存糧,人心自然大定,可做好長久抗戰的準備。」

    田光忍不住問道:「強征民糧,會不會激起民變啊?」

    「不會!」莫風斬釘截鐵的答道:「因為占城中九成以上的普通百姓手上根本沒有什麼糧食了,這道政令於他們干係不大;我們強征的是趙國的王孫貴族,那些國難當頭還在天天飲宴玩樂的人,和一些一打仗就囤積居奇的貪婪奸商,這些人加在一起不過千把人,又都是貪生怕死,有氣無膽之人,大戰之時,鬧不出什麼名堂。」

    說著,莫風轉向趙累拱手道:「這三條,明通權柄、精兵簡用、建倉屯糧,便是我為大人謀劃的存趙一年之策,如果實行,以趙國今日的力量,死守邯鄲一年,不在話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