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亨傳說 正文 第72章 一堂生意課(下)
    這是路仁學根據成交價格計算出來的,俞聿徽沉默了半天,白仁奎完成了套現,那麼他就無法再阻擊了。

    從利潤而言,俞聿徽與葉秋是大贏家,可是,從目的來看,他和葉秋都輸了,輸得很慘。不但沒有使白仁奎陷在股市中而無法自拔,還被他逃走了。

    「在商場上,不要輕視任何人,能在這***活下來的,都不會簡單。白仁奎,他很厲害,很有魄力,這次算是我們輸了!」俞聿徽轉頭望著葉秋,語重心長的教育葉秋:「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心腸軟不要緊。可一旦產生了威脅,還要心軟,那就是自尋死路,就是自己把自己推到萬丈懸崖。」

    「葉子,我們是朋友,還是合作夥伴,所以,我希望你可以理解商場的結構組成。」俞聿徽的眼神淡然:「如果你們做不到,我將毫不猶豫的吃了風紫,即使我們是朋友!」

    葉秋沉默不語,俞聿徽為他上了一堂非常關鍵,亦是非常生動的課。即使俞聿徽在後一句話中表現出來的可能的吞併之意,他亦瞭解。這,就是商場,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利益,就是利益。

    他凝視著俞聿徽,慎重點了點頭:「我想,我明白。如果某一天我做不到,歡迎你執掌風紫。」

    俞聿徽笑了,雖然跑了白仁奎,但這只是旁支末節的小蝦米,不影響他的心情。拍了拍葉秋的肩膀:「不過,葉子,我希望不會有那一天,也相信不會有那一天。」

    葉秋笑了,摟著俞聿徽的肩頭:「我想,我們做朋友。好過做對頭。」

    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收購戰,風紫以八千萬的代價收購了價值兩億的股票。而俞聿徽則迅速以略低於市價的價格從風紫手裡收購過來,如此一來。風紫在這次收購中實現了一億的利潤,新信集團亦成功收購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股票,正式入主這間上市公司。毫無疑問,這是一次皆大歡喜的操作。

    靠著一次不是機會的機會,俞聿徽以四億的代價,收購了一間價值超過十億的上市公司,僅僅操作盈利就超過了兩億。而風紫則在操作中獲利一億,他私下投入的個人資金兩百萬。以及青萱的五百萬和龍永海的幾十萬,一夜之間翻了個跟頭。

    得知了這次操作的盈利,小軒軒狂喜:「這下就太好了,公司可就終於有錢去做投資了。」

    所謂的投資,很顯然是指在電影及電視劇上的投資。而這時,葉秋終於收到了來自環球的邀請,他們邀請顏青萱去試音。然後可能出唱片。

    這不是可能,根據在《浮華場》上的見聞,顏青萱不是可能出唱片,而是一定出。不過,葉秋婉言拒絕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影歌雙棲路線的。青萱或許適合,但那樣一來,她可以休息的時間就勢必更少,也沒辦法集中精力專攻電影。

    當葉秋帶回一億。風紫高層會議立刻就展開了。這次的會議主題是關於一些細節,譬如林子旭現在提出來的:「現在集團規模不小了,應該認真考慮一下重點捧紅的藝人了,而不是東一鎯頭西一錘子的亂來。」

    這就意味著,要有計劃有節奏的來捧藝人。這顯然是公司上了軌道之後必須要做的,這點迅速通過了。不過,小如如卻表示了自己的意見:「我有一個建議,希望可以將導演等幕後亦視為追捧的對象。」

    捧導演?捧幕後?還有這件事嗎?全場所有人糊塗了。小如如慢條斯理的解釋:「一個優秀的導演是不夠的,那不足以為我們帶來決定性的票房,但是,一個優秀而著名的導演。是可以為我們的投資產生很大的效應。」

    「以張易謀與杜齊峰為例,張易謀是優秀的導演,但這些年來他拍的都優秀嗎?不然。但為什麼都可以取得那麼高的票房?因為他是內地最負盛名的導演,因為他很紅。」

    小如如顯然是在為自己的手下打抱不平:「杜齊峰現在是香港第一號導演,在九九年他沒走商業路線之前,他的個人風格不被推崇,票房慘淡。但現在,他紅了,即便是個人作品,亦可以產生相當的票房,這就是導演和幕後走紅產生的效應。」

    「我的分析觀察結論就是,一個優秀的而廣為人知的團隊,將可以創造更大的利益!」小如如語氣肯定,將自己的調查文件一一分發出去。

    捧紅導演和幕後團隊?這是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葉秋不知道。不過,根據他的瞭解,似乎沒有任何公司會把這擺在議程上。

    可小如如提供的數據與資料顯然具備很強說服力,在文件裡,他以爾東昇與趙崇吉為對比。兩人都是從未拍過爛片的導演,兩人都在金像上拿過獎,都是兩三年拍一部片。為什麼爾東昇可以獲得很強悍的票房?而趙崇吉不能?道理很簡單,知道爾東昇的人遠遠多於趙崇吉,知名度以及帶給觀眾的印象都是決定性的。

    票房決定片酬,風紫作為經紀公司,即便自己沒有投資電影,這亦是密切相關的。說到底,導演的收入亦將決定風紫的收入。很簡單的道理,張易謀敢收一千萬片酬,其他導演敢嗎?這就是他的成績決定身價。

    這是一個新概念,敢於嘗試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像風紫的訓練班,就像栽培新導演,就像三簽制度。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葉秋,葉秋沉思著:「我想,可以嘗試一下。冷常如,你把第一期的名單做出來。如果可能,最好是一個穩定的團隊。」他想到了銀河映像這個目前中國最著名的團隊。

    林子旭的建議是,他建議公司展開一個造星計劃,一期一期的執行,這顯然是一個不俗的主意,這就意味著批量造星,在某些方面可以節省一定的人力物力。

    林子旭和冷常如都很有把握的在會上把自己的名單準備出來,藝人部提供的名單是:黃英奇、宋武、藍晴以及另外幾位演電視劇的演員。

    「為什麼是這些還不紅的?」保羅中文磕磕碰碰,實際上,他現在在會議中完全不敢用中文開口——他怕被飛來的垃圾給轟翻。

    「是呀,為什麼沒有顏青萱?」葉秋亦頗感詫異:「還有,把陸雲琛加進去!」

    「顏青萱現在紅得一塌糊塗,根本就不用我們刻意去做什麼了,只要她有作品不犯錯,就可以繼續紅下去!」林子旭就知道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他早就準備好了:「這造星計劃,應該是捧那些有實力紅,但又沒紅的人。」

    大家明白了,思索一下,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正確的。像顏青萱這樣紅了,又何必再要公司繼續捧。

    冷常如提供的名單很長,從林超顯到陳家寶,從韓仕到貝曉石都是他要捧的對象。大家啼笑皆非,羅致軒更是鬱悶:「小如如,你可不可以正經點,這未免太多了,縮一點。」

    名單上的名字很多,但是,沒有陸浩,看來大家都不看好他們呀。葉秋皺了皺眉頭:「這真的要縮水一下,還有,在名單上加入陸浩,他的團隊主創人員都必須在裡面!」

    就憑著《熱血沸騰》創造的票房紀錄,陸浩與他的團隊勢必要紅得一塌糊塗——《青澀年華》不過五千萬票房就紅到這地步,《熱血沸騰》三億七千萬票房,那又該火到什麼地步?想想就知道了。

    所以,葉秋讓冷常如把陸浩的團隊都了C簽。但現在站在這個造星計劃前面,葉秋知道自己必須要認真思索了,到底在那個團隊中,什麼人可能紅,什麼要不會紅。

    他沒有欣賞到《熱血沸騰》,唯一可以得知的就只有雜誌上那寥寥無幾的評論(就像《破曉》在未上映前《浮華場》雜誌上只有寥寥幾筆提到和評論到,但上映之後,《浮華場》又有點變化,評論和各方面的東西就變多了)。

    他瞭解到的訊息沒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演員都可以紅。這個劇本本身就是陸浩寫的,從頭到尾都是他自己的創作。作為動作片,攝影顯然不會差,而美術指導是一定的,還有服裝造型師等等。

    在心中分析了一下,他不禁啞然失笑,這戲那麼紅,所有人都紅都是可能的:「小如如,你回頭去把《熱血沸騰》主創人員的合約升到B級!」

    「為什麼?」全部都望向葉秋。

    葉秋嘴角泛笑:「因為,直覺告訴我,這部戲勢必大紅大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