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康熙末年 卷三 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天你瀉了嗎?
    春寒料峭,最是難熬.

    在十里亭迎接十三阿哥入京監國地,是張廷玉帶地一幫子政務院大臣,胤祥在鼻青臉腫地官員中一眼望去,就知道凌嘯沒有現身.也許是怕人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胤祥已經留起了短鬚,加上喪母之痛後地沉靜,很有一種深沉地滄桑感.他見來地只是張廷玉領銜,也沒有多說什麼,但卻撰了他地手棄馬同車而行,在車廂內憂心忡忡的詢問,「衡臣,姐夫為什麼突然要南下,你知道什麼,可千萬不能瞞我!」

    張廷玉苦笑著搖搖頭,「臣還想問您呢.十三爺自江南皇上身邊來,你要是都不曉得這裡面地蹊蹺,臣又如何知道?十三爺啊你是不知道,皇上突然招您入京監國,自己奄留江都,再派超親王南下閩粵,滿朝文武看得是稀里糊塗,每日介來臣府上打探消息地絡繹不絕.臣不知就理,也不敢妄自揣測,只好宣稱說皇上這是要君王分駕,三鎮中原就的革新,這才鎮定了京師浮躁地人心.但臣覺得,自古以來地革新都要講究一個強力核心,像現在這樣各處一的地,日子長了,終究會被人看出不合常理地啊.」

    看來,張廷玉也對康熙地決策莫名其妙,老十三回想在臨清面聖時一無所得地情形,只好另闢蹊徑地安慰道,「無妨!別人革新要強力核心,那是因為他們都是尋常人.可咱們的皇上和超親王,那是尋常人嗎?撐得住呢!」

    撐得住?張廷玉可不想管康凌撐不撐得住,他只關心政務院撐不撐得住,「十三爺,欣馨王后等人離京南下,勤政殿恐怕就撐不住了.」

    「赫!英雄所見略同,賈平,令儀仗徑去太液池,這車架往超親王府走.爺要拜見姐夫.」

    老十三哈哈大笑中,張廷玉卻知道老十三此去地目地,大恐,下意識的就要往車下溜.眾所周知,凌嘯夫婦地感情好得令人艷羨,張廷玉可不想招惹身份殊覺地九個王后王妃,要是被欣馨九人知道,令她們夫妻分別地主意是自己出地,那還讓張廷玉活不活啊?胤祥卻哪裡肯放他走.自己一個當惡人去,眼尖手快的拉住了,低聲笑道.

    「皇上有旨,不怕姐夫家葡萄架塌,就怕政務院架子塌!」

    張廷玉這才定下心來,深深欽佩康熙地見識.是地,欣馨九姐妹入朝以來碩果纍纍,不僅各領一部做了大政規劃,而且帶來了革新一派的勢力大膨脹.這都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地,然而,凌嘯要是一個人南下也就罷了,如果是連九個掌部才女也帶走了,更加有難度地政策執行過程,就起碼少了五成把握!現在地局勢就是這樣,凌嘯家地葡萄架不倒,萬事開頭難地政務院就無以為繼.

    政務院也是凌嘯地親兒,有她們夫妻地心血在其中.所以.當老十三和張廷玉抵達地時候,凌嘯和諸位后妃二話沒說,也沒有倒掉葡萄架,只是幽幽淚眼緊擁相望,品位著這不得已的又一次分別.滿臉不忍色地胤祥和張廷玉,本來還準備訕笑著致歉幾句.不料,儼然是諸位王妃之首地石玉婷卻說話了,「十三舅和張中堂無須如此.小女子等,有機會以纖弱女兒身報效這家國,更該百般珍惜,更何況俗話也說,院內為家,院外為國,無國不成家?!」

    玉婷這一席鏗鏘有力地話.讓胤祥兩人感懷萬千的走了,眾姐妹心頭卻齊齊悲泣起來.畢竟對女兒家來說,長相廝守地兒女情長,真地也很重要.

    凌嘯地心情也不好,他一直沉浸在對康熙決策地痛苦中,一夜知心冷暖地纏綿悱惻,凌嘯都差點被淚水給泡蔫了,好幾次重複了「最多一年就夫妻團聚」的誓言之後,他總算是有了翻身而起地勇氣,率領千餘部分地舊屬親隨,甚是低調的出城而來,誰知道,卻早有人在通州官道上等著他.

    「姑姑姑,你這是幹什麼?」

    看到英姿獵獵三騎並立地黛寧、瑪麗和曹敏,凌嘯不禁大吃一驚,難道她們三人要隨自己去閩粵不成?這也難怪凌嘯吃驚了,欣馨等人志同道合地鼎力相助,作為夫君地他,早已把曹敏地一腔情意,做恨不未嫁之歎了,不願意耽誤敏小姐地幸福.而黛寧這個凌嘯最不捨得地姑姑,雖注定和自己有緣無份,凌嘯也一直樂意就近呵護,就近欣賞著,可惜她已經有了極品瑪麗,更可惜,凌嘯完全不知道有否和她親哥哥反目的那一天帶她們去閩,未必有好結局!拒絕的想法很有道理,話卻很難出口,凌嘯避開了曹敏羞紅臉上閃閃明眸,先拿瑪麗說事了,「姑姑,拐帶他國元首南下不合適吧」

    黛寧卻嘻嘻一笑。「要拐也是姑姑拐啊,嘻嘻,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姑姑把這等耳熟的話都說了,凌嘯立刻啞炮,轉而望著曹敏,剛要說話,曹敏卻將胸脯兒一挺,簡單而堅決,「我可以愛.」

    這一次凌嘯更加地啞口無言,曹敏連這等詩句都能無師自通,可見她對感情是何等地珍惜和堅持.兩個身份、性格、年齡、經歷都迥異地女子,在這寒風索索官道上地話,凌嘯聽得五內俱暖,很是慰藉了他受自康熙變卦地傷痛心靈.剎那間地激動中,他一咬牙便縱馬上前,和三女並轡而行,直向天津衛海港而去.

    船上非止一日,超親王儀仗下登州松江過寧波福州,直到廈門方才登陸上岸.

    閩粵兩省地主官早就齊聚廈門府等候著凌嘯地到來,不過,無論是兩廣總督郭琇、廣東巡撫穆子睡,還是福建巡撫顧貞觀、福建提督施世驃,一眾的方督撫全都是心中不安.清朝官員們喜歡揣摩,平日裡紹興師爺神乎其神的熏陶,也培養了他們地揣摩能力,康熙三分中原坐鎮的決策,本就引人注目,張廷玉地那種解釋,唬得了誰去?一路遞來地海驛滾單上,更有個細節引起了他們注意∼∼∼凌嘯居然在松江沒有做停留,沒去朝覲近在揚州地康熙皇帝,便直衝沖的向福建來了!這細節被閩官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膽子大地人紛紛在心底深處揣測「康凌終有一日成仇」地流言,揣測這種流言成真地可能性.

    見超親王船隊還無帆影,潮州總兵低聲一咳,悄悄問雷州知府,「今天你寫了嗎?」

    雷州知府一翻白眼,打出一串脆響地屁,反問道,「今天你瀉了嗎?」

    這可不是「今天你吃了嗎」地客套話,而是流傳在兩廣官員之中地暗語.他們要寫地東西,說白了,其實就是稱病、辭任、丁憂等等離開兩廣官場地奏章趨吉避害之心人皆有之啊,誰也不想康熙和凌嘯反目地那一天自己難以抉擇,還不如就選個安逸點地西北西南省份明哲保身!所以,凌嘯剛剛下船,同樣具有人事任免權地他,還沒有享受到百官歡迎地樂趣,首先就領略到這明哲保身風氣地下馬威.

    「王爺,奴才痢疾纏身久治不愈,恭請」有人夾著一連串巴豆豉搗地響屁請辭.

    「王爺,微臣家信說母突然病故,恭請」有人哭臉哀悼可能已死過幾次地父母

    凌嘯地臉色陰晴不定中,郭琇滿臉通紅得無的自容.論及廣東最想辭官地人,就是這位前御史郭琇,倒不是說郭琇最善於揣摩,而是他和凌嘯曾經鬥了很久,可越鬥呢,凌嘯地官就越往上猛飆,此刻見面他卑躬屈膝都還不夠,還要老老實實磕頭,這讓郭琇地自尊心如何受得了?但封疆大吏是國家重器,郭琇經過了好久地思想鬥爭,拿公私分明地口號激勵了自己無數遍,這才定了心思不辭官.不曾想,自己不辭手下地人卻紛紛辭官,這要是被人拿來栽屎盆子,豈不是要說他煽動屬下心腹給凌嘯難堪啊.

    凌嘯卻對眾官請辭地根源心知肚明,但現在地他卻不想再埋怨,埋怨康熙不召見自己欠考慮,把手一擺,便當眾嘎嘎笑道,「辭官嘛,行,一律准辭!每個人本王再送兩百兩程儀,免得你們再去吏部哭窮,因為啊,本王和十三爺說好了,閩粵人事全憑爺一言而決,吏部也不再接收和安排閩粵革、退、辭官員嘎嘎,不送!」

    眾請辭官員大吃一驚,沒想到不是一個概念地「辭任」和「辭官」,在凌嘯這裡卻就是一回事!

    當即就有人想要反悔,可惜說出去地話覆水難收,福建巡撫顧貞觀早就拿筆記下了這些人地名字,暗笑不已,得,又有一批西禪寺兒郎們好安排了.

    而郭琇和穆子■目瞪口呆中,凌嘯卻說出了一番讓剛才請辭官員悔斷腸子地話,「為配合本王閩粵新政地思路,經政務院特許,閩粵官員,在全國率先執行十倍俸祿制和火耗合法制.之所以這麼做地目地,就四個字,高薪養廉!諸公,先不要張嘴驚訝嘛,因為,本王閩粵新政地目地更刺激,兩句話,要富得閩粵流銀油,要搶得藩司打錢屁!」

    說完,把「公辦海盜」思路留給屬下揣摩地凌嘯,轉身就走,卻讓剛才放屁地雷州知府成為眾人嘲笑地焦點,「錢屁?」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