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說韓非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字數:2273

    正在高處侃侃而談的時候,李牧率領的一萬輕騎已經出現在了不遠處的一個山坳裡。前方探馬的消息很快傳了過來,李牧的第一反應這應該是一個戰機。一個優秀的將領,往往有未算勝而先算敗的習慣,李牧亦然。

    李牧吩咐下去,讓士兵們抓緊時間休息一番,趕了一夜的路了,吃點東西喝點水,檢查一下裝備,隨時可能要投入戰鬥。

    安排好這些,李牧帶上一小隊人馬,悄悄的找個隱蔽的制高點,遠遠地看著下面道路上正在緩緩前進的秦軍大隊。

    李牧還沒觀察一會,後面有士兵快馬上來,說是龐援將軍的通信兵送來消息,昨夜趙軍偷襲秦軍大營,發現秦軍早就走了個乾淨。

    雖然之前李牧已經做了這個判斷,但是總還抱著一點希望,總希望秦軍的偷跑計劃進行到一半,自己正好能趕在秦軍最脆弱的時候進行猛烈的打擊。現在看來,希望破滅了。

    龐援撲了個空,那麼眼前這支上萬人的運輸隊呢?

    是韓非的失誤?還是故意留下的破綻?

    結論顯而易見!李牧不由暗自慶幸,慶幸自己的謹慎,慶幸龐援的消息來得及時,因為在李牧的計劃裡,再過一刻便對下面的秦軍發起攻擊,現在得到了龐援的消息,李牧眼中前進緩慢的秦軍實在有太多的破綻。

    最大的破綻就是秦軍訓練有素天下聞名,眼前這支上萬人的運輸隊,行動起來拖拖拉拉,不是沒吃飽就是故意的。

    看清楚一切的李牧臉上表情鬆弛了下來。內心卻難以平靜。這一次戰爭不管結果如何,韓非從那一刻開始,就一直主導著戰爭形勢的走向,充分利用秦強趙弱地整體優勢。在局部不利的時候進行了一次絕妙地欺騙,其戰術之大膽,構思之巧妙,可稱經典。

    誠然,戰爭的勝利不是靠撤退獲得的。可是,撤退卻比進攻更難,秦軍在進退兩難之中完成了幾乎零傷亡地撤退,不能不說都是韓非巧妙的指揮所致。至於這最後的騙局被識破,只能說是韓非一次不大的失誤,如何利用韓非的失誤獲取利益,現在是李牧思考的重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李牧沒有心存僥倖,回來後立刻廣派探馬,摸清楚秦軍在前方的佈置,不管後果的一頭往裡扎,無疑是愚蠢地。同時,李牧派人回去,敦促龐援的主力跟緊增援,決心好好利用韓非擺下的陷阱反過來打韓非一個措手不及。

    一萬趙軍全體隱蔽休息,靜靜的等待著後援的到來。

    韓非很有耐心地足足等待了一天,沒有等來趙軍的追擊部隊,最後一批秦軍出現在道路上的時候,韓非明智的選擇了立刻放棄埋伏,全軍撤往屯留。

    暮色蒼茫中,秦軍急速離開伏擊地點,有序的朝屯留進發。韓非習慣的站在戰車上,看著全軍的行動,心頭隱隱地有一種不安。伏擊很明顯被識破了,那麼接下來這半天的路程,會遭遇到什麼樣地反擊呢?

    未知的事物往往是最令人感到不安和焦躁的,對李牧有足夠瞭解卻成了韓非此刻不安的原動力,韓非預感到李牧肯定已經追上來了,並且識破了伏擊的陷阱,那麼李牧接下來會怎麼做呢?

    韓非對軍事上具體操作的生疏這時候顯示出來了,面對李牧可能存在的反擊後手,韓非有種強烈不安的感覺。

    韓非使人叫來王翦,將心裡的擔心說了,王翦還當韓非在考校自身,微微的沉思一番後道:「先生擔心的極是,前方至屯留一馬平川,極適合騎兵作戰。末將以為為防萬一,可讓內史騰三萬騎兵先行靠上來,做好隨時迎戰的陣勢,其次我軍撤退時應交替掩護,以防趙軍趁勢追殺。」

    王翦的建議果然中肯,說到了要害之處,也幫著韓非解決了一個難題。有了計較的韓非心寬了幾分,不由的心生一計,對王翦道:「王將軍,先前作為誘餌的一萬人可走在最後,一旦趙軍追殺,原先的佈置也能發揮一些作用。」

    韓非說的佈置指的是那些糧車,表面上裝的是糧食,實際上裝的都是乾草。王翦一聽就明白韓非的心思,不住的點頭表示贊同道:「先生果然高明,如此一番佈置,即便是趙軍主力殺到,也可萬無一失了。」

    按照商議秦軍一番佈置下去,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趙軍主力在龐援的率領下也跟了上來,李牧和龐援會晤後,一番商議,決定等秦軍撤退到一半的時候出擊。

    天剛擦黑的時分,大地上隱隱傳來一陣震動,一直不安等待著的韓非,此時反而冷靜下來了,四處派出的探馬很快回來報告,趙軍兵分兩路,一路為騎兵,潛行到秦軍中段,攔腰發起攻擊,另一路以步卒為主,戰車為先導,隨後穩健的掩殺上來。

    趙軍的佈置不能說不恰當,尤其是以騎兵衝擊中段,甚為狠辣。好在韓非和手下一干將領群策群力,早就做好了相應的對策,內史騰的騎兵立刻迎擊中段而來的趙軍,殿後的糧車部隊點燃糧草作為路障,阻止趙軍的快速推進追擊。

    夜色中數百輛糧車同時點燃,頓時將夜空照得透亮,場面蔚為壯觀。最後尾隨追擊,試圖趁著李牧騎兵衝擊導致秦軍混亂而揀便宜的龐援,看見這一場面,只能是一聲歎息,下令部隊盡快挪開道路上著火的糧車。這個時代戰車是衝擊對手陣營的主力,韓非點燃糧車的作用,就是阻止趙軍戰車的衝擊,沒有了戰車的開道,趙軍單憑步卒追擊,一旦秦軍以戰車為前陣,後面步下弩陣反擊,趙軍將偷雞不成蝕把米,這樣的險龐援是不會冒的。

    龐援的追擊被遲滯了,李牧的衝擊也沒敢繼續,三萬秦軍鐵騎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左右包抄李牧率領的騎兵後路,中間的秦軍以一萬人擺開隨時阻擊的架勢,在騎兵的掩護下緩緩後撤,李牧一聲長歎後放棄了追擊。

    這一仗正如韓非之前和贏政說的那樣,既然不能勝,則取不敗,現在的結局正好是李牧識破了韓非的伏擊,韓非防住了李牧的反撲,雙放打了個平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