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說韓非 正文 第六十八章 相逢一笑
    咸陽,「南臨渭水,北倚九?,左挾崤函,右控隴蜀」,實為形勝之地。因地處九?山之南,渭水之北,古稱山南為陽,水北為陽,故稱為咸陽。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遷都咸陽,「大築冀闕,營如魯衛」。經過百餘年的營建,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咸陽已成為擁有近百萬人口的宏偉都城。

    咸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台艷綺羅。

    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

    站在咸陽街頭,看著來往人群的川流,韓非的腦海中浮現這首李商隱的《咸陽》。後人在憑弔咸陽的時候,更多的是感慨曾經的繁華似流水一般的不再回頭。現在的咸陽規模雖然已經是天下第一大城,但就城市建設而言,還停留在簡樸適用上,論奢華,甚至還比不上新政。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秦國的歷代國君,勵精圖治借地利而養精蓄銳,逐步向外擴張,終於為成就贏政一統天下的霸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憑弔歷史到參與歷史,這樣的一個奇妙的輪迴,對於一個對歷史有相當瞭解的人來說,實在是一種說不清滋味的感覺。

    韓非自然不例外,自然沒心情呆在驛館之中,見天色尚早,步出驛館信步街頭。唐詩中關於咸陽的詩文不少,韓非獨獨想起了李商隱。李商隱將秦之一統戲稱是天帝喝罪了酒做錯了事,是收了秦穆公美酒地賄賂,跟秦國具有山川之險沒多大關係。歷史當真是一個任人YY的對象,你也說得我也說得。

    走出驛館,喜兒就發現有人一直悄悄的跟在後面,偷偷追上來告訴韓非。韓非微微一笑,不去管它,如今身在咸陽,就由他們去好了,至於後面跟著的人是誰家的,韓非根本不想知道。不用多久,自然一切能見分曉。

    話說韓非前腳邁步出了驛館,後腳就有人一溜煙跑去報告了李斯,應該說這時候的李斯固然嫉妒韓非地才華,但在贏政的眼皮子下。還沒膽子對韓非動手,不但不敢動手,還得跟趙高配合,安排贏政與韓非的私下見面。

    得了下面人的匯報,李斯急忙來見贏政。告知韓非的行徑,贏政聽了喜上眉梢,驛館之內眼線繁雜,城中熱鬧達克微服而出,即便不能與韓非把酒一敘。看看樣子也是不錯的。

    再說莫驁別了韓非,匆忙前往呂不韋處,就利益而言。現在的莫驁還是跟呂不韋緊密相連的,自然是要為呂不韋考慮。韓非使秦,表面上的任務是接回趙質子趙嘉,實際上是拿韓非這個昔日的六國聯軍主帥來討好秦國,希望能換回趙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秦國是佔了主動地。

    莫驁從為呂不韋謀劃的角度出來,覺得應該將韓非留下,最好能為呂不韋所用,就韓非展示出來的軍事才華和政治才華而言。這樣一個人,一旦落入對手的陣營中,實在是近乎滅頂之災。

    呂不韋最近很頭疼,也不知道贏政腦子裡是怎麼想的?居然抬出了宮裡頭那個假太監?毒來,又是封侯又是加祿地,當初那個犯了淫亂罪被抓的?毒,如今靠著趙姬的寵信和贏政的縱容,隱隱也形成了一股勢力,肆無忌憚的爭權奪利。也正是因為?毒,以趙姬中心地後宮勢力與贏政似乎也形成了結盟,進而對呂不韋形成了孤立。

    從前的老情人換了面首,如今大有殺個回馬槍的意思,呂不韋當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地腳,心思基本上都放在如何應付?毒咄咄逼人的奪權行動上。至於贏政,最近反倒是安靜了下來,完全是看熱鬧的意思,一副推波助瀾,跟著起哄並時刻準備打黑拳。

    贏政一天天的長大,呂不韋也一天天的有了危機感,這個時候出現的韓非,對呂不韋而言,人才總是難得的,呂不韋不笨啊。

    這時代的建築,不比二十一世紀,都是些鋼精水泥為主的高樓大廈,大部分都是木製結構地建築,沿著街道兩排錯落有致的分佈著,城市規劃這一概念還沒形成,走的累了尋家酒樓上去,到二樓之上看看遠景,各種房屋分佈的有些亂,倒也有些意思。

    烹飪藝術在這年月似乎還停留相對原始的狀態,大碗的酒肉還是主流,一盆冒著熱氣的野味看起來味道不錯的樣子,吃到嘴裡也頗有滋味,只是酒就不行了,充其量也只能說是糖水而已。好在韓非早有準備,孿生姐妹兩隨身的包袱裡,摸出皮革的壺來,裡面裝的都是韓非從邯鄲帶來的美酒。

    濃郁的酒香很快就吸引來眾人的目光,也招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酒看起來不錯,給我也嘗一點。」韓非的酒才喝了三杯,一個穿著華麗的年輕人不請自來,很不客氣的坐到韓非的邊上,伸出手來找孿生姐妹要酒喝。

    說來也怪,一向除了韓非誰都不買賬的孿生姐姐青霞,居然在年輕人的目光注視下,不由自主的給來人倒了一碗酒。

    年輕人也不客氣,端起酒來酒干,弄的韓非躲在一邊陰險的偷著笑,這樣喝白酒,找死啊。果然年輕人喝不習慣,才喝了一大口便猛烈的嗆了起來,身後那個肥胖的跟隨上前替年輕人撫胸捶背的時候,韓非眼睛裡亮了一亮,嘴角露出了微笑來。

    韓非伸手拿過青霞手上的酒壺,往桌子上一放道:「朋友,人生何處不相逢。今天能在這相遇,也是緣分,留個紀念吧。」

    說著也不理會別的,站起身來自顧自的走了出去。

    韓非前腳出了酒樓,後腳年輕人便追了出來,張口欲喊時,斜對面看見李斯躲在那直擺手,年輕人這才沒說話,只是默默的看著韓非消失在遠處。

    李斯低著頭快速上來時,贏政手上拿著韓非給的酒壺,臉上表情有點怪異的興奮。

    「大王,趕緊會宮吧,丞相大人還有其他幾位大人都再等著,說是要見您,這次是要求打趙國,而且提出殺了趙嘉祭旗。」

    「嘿嘿,這個時候提出打趙國殺趙嘉,李斯你說說看,呂不韋是何居心。」一邊往馬車裡鑽,贏政一邊問李斯。贏政的冷笑,令李斯不敢擅自定論,只是低頭回應道:

    「這個,臣下不敢妄自猜度,以大王之智不難看破其中玄妙,臣只要聽大王號令就是。」

    李斯的藏拙讓贏政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鑽進車內,趙高拉下簾子。

    韓非給呂不韋帶來的傷痛,是呂不韋永遠無法忘記的,所以莫驁的建議立刻引起了呂不韋的贊同,可是要怎麼逼韓非就範呢?

    呂不韋手下的謀士們很快提出,韓非現在是趙國派來的,目的是接趙嘉回去,要留韓非很容易,殺了趙嘉就是。不過根據韓非的個性來判斷,殺了趙嘉未必能使韓非加入呂不韋的陣營,所以應該拿趙嘉來要挾韓非會更加有效。

    以呂不韋的權勢,不難決定一個其他國家質子的生死,呂不韋最後決定,兵分兩路,由他進宮見贏政,作出要打趙國的架勢,莫驁暗中去見韓非,行拉攏威脅之事。

    (註:趙嘉在歷史上是有這麼一個人的,只是具體身份和書裡有差異。)

    韓非回到驛館的時候,遠遠的就看看莫驁站在門口處笑的很燦爛,態度也很客氣,見了韓非立刻上來噓寒問暖的,弄的韓非多少一點不自在。大家又不是很熟的朋友,這麼親熱是啥一絲?老話是不會有錯的,「沒事獻慇勤,非奸即盜。」只是韓非一時想不起來,莫驁能刷點什麼花樣,只得微笑著應了幾聲,一起進去。

    賓主落座,莫驁倒也不客氣,立刻便做恭維狀道:「非公子大才,莫驁久仰了。前番無緣請教,今日再見,莫驁自是要請公子多多指點的。」

    論年紀莫驁塊四十了,還是呂不韋手下的頭號謀士,居然吧位置擺的這麼低,韓非斷定其中必定還有下文。

    「莫先生客氣了,韓非雖處異國,然先生備受呂丞相倚重,也是有所耳聞的,此次來咸陽,公事上還是要請先生多多幫忙才是。」韓非決定打起太極拳來,不接莫驁那頂高帽子。

    「說起非公子此次使秦一事,莫驁有點話想私下裡跟公子說,不指導方便還是不方便?」莫驁做神秘狀看看韓非身邊的下人,韓非微微一笑,只是做了個手勢,喜兒等一干人很自覺的就退了出去。

    「公子來的不是時候啊!前番六國伐秦,以趙魏最為積極,時下朝中頗有興兵伐趙的意思,非公子之行恐怕前景不妙,不過……」莫驁賣了個關子,眼睛偷偷的瞟著韓非。

    韓非見此表情,心下不住冷笑道:「終於來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