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說韓非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大秦之氣
    夜黑!風高!

    黑暗中秦軍大營悄然而開,西西梭梭的腳步聲輕不可聞,五萬秦軍兩千戰車,騎兵五千,其餘為步兵,默默的朝著楚營的方向撲來。營內還有三萬秦軍已經做好一切戰鬥準備,隨時等待著一旦有變,出營接應偷襲部隊,呂不韋的準備,不能說不充分。

    距離楚營三十步時,領軍的王剪勒馬不前,右手一舉,身邊士兵摸出火引,迎風晃動,點起早準備好的火把。

    黑漆漆的曠野中,這只火把顯得如此的張揚,左右搖晃三次後,瞬間無數的火把被點燃。數千弓箭手快速上前,弓上的火箭點燃後,整齊劃一的張弓,一聲令下之後,密集的火箭飛入楚營內,頓時將楚營點燃。

    這是王剪制定的偷襲計劃,決定偷襲後,軍人的一種敏感告訴王剪,要小心一定要小心。於是王剪選擇最穩妥的計劃,先以火箭射之,如楚營內亂起,才殺將進去。

    大火借風勢頓時燒了起來,楚營中不多時便亂做一團,無數的士兵在營中四散而逃,王剪見狀大喜,高舉右手吼道:「殺!」

    頓時,三軍起吼:「殺啊!」秦軍如潰了口子的黃河一般,朝楚營淹沒而來。

    楚營左側,是楚燕兩軍,李圓看著營中變化,不禁心中再次為韓非之智感到震驚。在營中留下五千老弱,這是韓非的主意。韓非所擔心者,秦軍將領中不乏名將,萬一來個不見鬼子不掛弦,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肯先殺入楚營,那麼以秦軍之衝擊力,想重創秦軍,實在太難了。

    楚營右側,埋伏的是魏韓兩軍,黑夜中看著楚營內,火海中掙扎的士兵,韓非又一次感覺到這是一個生命脆弱的有點無奈的時代,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時代,一個弱肉強食勝者為王的時代,為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的時代。

    看著秦軍終於動了,信陵軍舉起右手,火把一隻一隻的點燃,瞬間黑夜中廣袤的戰場變成了白晝一般,四國聯軍以戰車五千,步卒二十萬,對五萬秦軍形成了夾擊之勢。

    「殺啊!」當這震天動地的怒吼聲響起時,信陵君連日操勞顯得有點蒼白的臉上,竄出兩片興奮的紅霞。

    「殺啊!」最先按耐不住的是楚軍,烈火中掙扎的是楚人,李圓站在戰車上,長戟一揮,忍耐多時的楚軍潮水般的殺了出去,接著是燕軍,韓軍,魏軍。

    戰車以其強悍的衝擊力,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平原戰場上的王者,五千聯軍戰車以戰鬥隊型衝在最前面。

    當周圍亮起火把無數時,秦軍已有半數殺進楚營中,王剪髮現中計之時,已經很難控制中大軍前進的方向了。

    面對沖兩側衝殺而來的聯軍,王剪在第一時間短暫的慌亂後,立刻恢復了大將之風。下令留在外面的強弓三千人,立刻對正在靠近的聯軍進行壓制射擊,下令全軍,前隊改後隊,立刻朝灞橋方向突圍。

    王剪的反應不能說不快,可是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三千強弓對蜂擁而上的二十多萬大軍來說,實在是起不了任何作用,匆忙結陣的步兵,根本不能有效的阻擋優勢戰車的衝擊。聯軍戰車如利刃一般,輕易的在秦軍兩肋撕開缺口,秦軍陣型大亂,失敗已經成為注定。

    當戰車如秦軍步兵陣地發生第一次接觸時,遠遠站在後面的韓非,清楚的看見,無數秦軍士兵被高速衝擊的戰車撞的飛了起來,韓非可以想像的到,那些士兵可能連哼都沒來得及哼幾聲,或者當場氣絕,或者被聯軍後續的戰車碾成了肉泥。

    有心算無心,絕對優勢的伏擊戰,秦軍雖勇,卻絕無勝機。眼見秦軍亂做一團,四散奔逃,聯軍將展開一場單方面的屠殺時,但見亂陣之中,一桿大旗高舉,數百秦軍戰車勇不可擋,所到之處,聯軍竟不敢奪其鋒芒,紛紛避讓。

    韓非定睛一看,那迎風而舞大旗之上,寫著一個有力的大字「王」!

    三軍可以奪其帥,不可奪其值志,如今驕傲的秦軍帥旗仍在,原本已經潰亂的毫無鬥志的秦軍,瞬間爆發出至於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人人奮勇咬牙堅持,朝著帥旗的方向殺去,漸漸的彙集起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聯軍的包圍圈中左衝又突,竟似如入無人之境。

    這就是大秦不屈之氣,這就是一代名將王剪,這就是秦人傲視天下的本錢。

    聚攏起近萬人馬,以三百戰車為先導,王剪竟率眾殺出重圍,見此情景,韓非不由吼了一聲:「好漢子!」

    待韓非一聲叫好才落音,但見已經衝出包圍的王字大旗,竟又回轉,朝聯軍的包圍圈被殺了回去。原來,王剪殺出重圍,見一直緊跟其後的李信將旗被聯軍攔下,竟又返身殺回,接應李信等部下。

    聯軍士兵沒想到王剪居然殺了回來,一個不防備又被衝開一條血路,強悍的王剪接應到李信之後,遙見亂陣中「桓」字旗猶如滄海中飄搖的小船,竟又高舉長戟吼道:「不怕死的,跟我殺!」

    桓齕與昌平君兄弟所部,正是第一批殺入楚營中的,見中了聯軍埋伏,桓齕與昌平君兄弟,率部眾返身殺出,桓齕雖勇,奈何聯軍勢大,手下士兵越戰越少,此刻身邊不過千把人的樣子,再無殺出去的可能。

    「降者不殺!」這是韓非請李圓向信陵君提出的口號,目的自然是希望能消磨秦軍鬥志,減少聯軍傷亡。

    聯軍見桓齕所部雖千人而鏖戰不止,便喊起了口號。「降者不殺!」這口號經數十萬人口中吼出,聲勢驚人。

    在說那亂軍之中的桓齕,聽了這口號,臉帶蔑視之笑,昂首大吼:「秦軍只有戰死的將軍,沒有投降的懦夫。」

    桓齕吼罷,駕戰車朝聯軍中殺來,桓齕吼罷,千餘絕望的秦軍一起響應,同時爆發出一聲怒吼:「秦軍沒有投降的懦夫。」千人之吼,竟似那長空雁叫直穿雲霄,竟似要掩蓋那聯軍數十萬人喊聲一般,當真是三軍為之氣奪,千餘秦軍竟有朝前殺出百十餘步。奈何,聯軍太多,任憑桓齕等人如何衝殺,竟再不能前進半步,眼見這千餘秦軍急速減少,即將淹沒在聯軍浩大的洪流中。

    萬分危機之刻,眼見支撐不下去的桓齕等人,只覺得面前聯軍一亂,埋頭撕殺的桓齕抬起頭來,但見一桿「王」字大旗猶如水中蛟龍翻騰飛舞,所到之處,當者披靡。

    兩軍合於一處,秦軍又一次爆發出一往無前的怒吼聲:「殺!」

    但說秦營之中,呂不韋見四處火起,知道中計。急帶內史騰及餘下五萬秦軍殺出營來,試圖接應王剪等部。

    沒想秦軍接應部隊剛出大營,迎面火光四起,一陣密集的強弓射來,秦軍促不及防,死傷無數。呂不韋連忙下令強弓強弩急射,射穩陣腳後再看,當面之軍中一桿大旗飛揚,上出「龐」字一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那趙軍主帥龐援。聯軍中以趙軍最強,兼之騎兵最多,機動性也最強,信陵君命其打援。

    再說龐援一代名將,所慮者並非簡單的打援,龐援帥趙軍戰車一千及五萬步卒於正面阻擊援兵,另使副將帥一萬輕騎,待秦軍出營,遭遇龐援阻擊後,見火光起而襲秦營寨。

    話說呂不韋雖一代名人,本事倒也有的,只是呂不韋本非秦人,又是商人出身,股子裡少了秦人那份血性。

    領軍而出呂不韋,見趙軍來阻,急令內史騰率軍殺出,欲衝破趙軍阻擊而救王剪部,沒曾想兩軍交戰不多時,身後大營火起,營內五千老弱,如何是一萬久戰匈奴,騎射精湛趙軍的對手,沒多一陣趙軍便奪了秦營,四下裡放起火來。

    秦軍見此軍心以亂,然以秦軍只勇,尚可一戰,奈何這呂不韋骨子裡是趨利避害之輩,見大營丟了,心恐自身,竟下令秦軍往咸陽方向且戰且退,放棄了救援王剪,也丟了秦軍大營和無數糧草輜重。

    龐援見秦軍敗退,如何肯放過,率大軍掩殺過來,黑夜中秦軍美麗鬥志,趙軍騎兵破了大營後仗著馬快,截殺而來,一頓強弩遠射,秦軍頓時亂起。龐援見機而動,以戰車騎兵追殺秦兵,五萬秦軍死傷無數,逃到咸陽城內時,竟只剩下一萬。再說那呂不韋,命內史騰率軍阻擊,自家在門口的拱衛下先逃了一步,這叫秦軍如何不敗。真個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一場大戰一直殺到天名方歇,秦軍雖勇,王剪雖悍,奈何呂不韋擔心自家安危,致使秦軍援兵為趙將龐援所敗,龐援率其餘三將奮力衝殺,不見增援,無奈之下,趁夜率軍反突擊,朝蕞城方向突圍而去,聯軍不防,竟被王剪等人率一萬部眾突圍而去。

    蕞城一帶有齊軍圍困,且不說它。單說韓非見天色漸明,秦軍敗局已定,內心明瞭,經此一役,秦軍士氣全無,斷不會在出城野戰。聯軍得了秦軍糧草,大大緩解了軍需困難,陳兵於咸陽之下,指日可待。

    朦朧的蒼穹下,站於車上的韓非心中遐想,歷史這一下應該便了吧?

    韓非正遐想間,忽然有士兵來報,魏柔來訪。韓非聽了大驚,這小娘皮怎麼還在?

    http://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