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行 相關評論 雞蛋石頭論 作者:如是我聞
    雞蛋石頭論

    ——關於《踏歌行》的虐拓報告

    作者:如是我聞

    從舊版到新版,前後看了兩次《踏歌行》,屢屢興起寫評的念頭卻一直未能成文。除了自己的懶惰,另一重原因還在於一直未能抓住《踏歌》獨有的「味道」——說白了就是我還一直沒有搞清楚自己是受到了踏歌哪一點的吸引。

    直到今天,請得了作者的尚方寶劍,獲旨可以風聞言事,這才抱著雞蛋裡面挑骨頭的心態開始燒製磚頭。沒想磚刷到一半竟豁然開朗,幾乎就要學道明君始皇帝那樣歎一聲:啊,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的事頗為簡單,原來我喜歡《踏歌》,便是愛上了作者的虐拓。

    一虐拓的心理來源

    無論何種文字,總是社會心態的折射。我們所生活的年代,每個人的腳下都是一座孤島。這座島狹小卻不那麼閉塞,只要揚起眉就可以看到無數悲歡離合在上演。

    抬起頭,我們看到了熱血彭湃的英雄故事,看到了蕩氣迴腸的愛情讚歌,於是我們默默為自己的平凡無奈。轉過身,又看到世界的另一面:戰爭、災禍、死亡,同為人類的人在呻吟號泣。於是我們再次收回目光,坐在電腦前,或者捧著盜版書,開始為自己的平凡而慶幸。

    在我們的生活中,人生常態是一種平庸的幸福。成不了英雄,因為我們沒有付出成為英雄的代價。但這份在蜜罐中醞釀出的平凡卻總有揮之不去的惆悵。平凡的幸福永遠填不滿心中的空白,而被人評價幸福又無可反駁時更讓人苦悶地抓狂。

    苦悶是小康人家的奢侈品。一次次捫心自問是否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後,終於在自足和自責的夾縫間苦悶到內傷。為了爽快地生存下去,許多人選擇了用文字發洩。其中的一半開始創造無所不能的英雄,而另一半卻開始虐待筆下的角色。

    虐,給了主角光明正大抒發苦悶的舞台;虐,給了作者和讀者掬一捧心酸淚悲歎天地不仁底氣。李若彤說:不作踐,怎麼快活呢?作者說,不虐,你怎麼看得爽呢?主角越慘,讀書時宣洩的苦悶便越徹底。到最後,虐終於在懵懂中由手段變成了目的,我們終於愛上這種虐。

    二虐拓形態分析

    1,主角的性別

    作為主角遭受作者蹂躪的方拓,是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性別男),一次車禍中為救助他人而喪生,靈魂不知為何回到了宋朝,更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少女蘭若冰的身體。對於來自21世紀的踏歌公子,面前展開的是仗劍天涯快意恩仇的熱血江湖;對於女兒身的蘭若冰,面對的是難以動搖的四座大山;對於以女性身份生活的男人方拓,他面臨的是風靡一眾俊男美女,卻永遠看得到吃不著的生態噩夢。

    2,主角的性格

    斬貪官除惡霸顯然是快意而非虐待,所以作為眾望所歸的受虐主角必須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方拓衝動而重情,對朋友、對親人、對陌路人、甚至對敵人,只要有一分感動,他都會以十倍百倍的付出去回報。為此他一次次受傷,一次次遭背叛,卻始終不改初衷。而這些傷害往往來自那些他所關懷著的人們,每次受傷,主角心中的傷痛都遠遠超過對肉體的折磨。

    方拓也是一個思想傳統的男人,不管BL還是GL都超過他的道德底線(此項後文另有敘述),所以方拓在目前的狀態下永遠不可能找到為他分擔苦痛的另一半,只能在眾星拱月中繼續孤獨下去。

    方拓的抗挫折情商極低,思考方式永遠是破壞性而非建設性,同時伴隨著嚴重的自毀傾向。從最初的車禍,到初出江湖夜遇裴冷夫婦,再到後來的發瘋、殘疾等等一系列重要事件,方拓的行為始終在兩極搖擺。順境時天空海闊縱酒高歌,逆境時慷慨悲歌,大開殺戒,殺完後自覺血腥決意以身相殉。好在佔了主角的優勢每次都僥倖不死,只留下滿身傷痕讓讀者唏噓。這種兩極化的描寫在方拓的際遇裡畫出了巨大落差,也使作者對他的虐待更有衝擊力。

    3,社會環境與NPC

    虐文如何才能不至低俗?NPC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首先不能是反派,不能是壞人,否則殺了就成,哪能來虐我們的主角?所以我們看到對方拓傷害最深的其實正是他正直的師叔,他信任的朋友。

    故事中也少不了壞人,於是壞人也必須做到可恨人有滿身可憐處,譬如失心瘋的裴冷,讓方拓被虐了還得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主角打不過不叫虐,主角明明有天大本事卻不能施展,默默忍著被親人好友誤解、摧殘、唾棄、傷害才叫虐。

    好的悲劇要求主角無處逃脫,理所當然社會的悲劇才是最大的悲劇。在這個大環境下,從主角到配角都能把自己洗得如羔羊般純潔。他們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信念、為了生存,不得不連累主角、傷害主角、屠戮主角——這種無辜最大的用途在於,主角必須理解,必須原諒,以此凸現自己的高貴情操,順便滿足作者的虐待大業。

    4,虐拓前景展望

    前文說過,《踏歌行》的作者是一位比較正統的男士,所以我不大指望看到BL場景出現,至少絕難出現主角身上,因為那樣實質上是在虐待作者,所以虐拓的前景中,短期很難出現方拓被男子欺凌的橋段。另一方面,GL雖然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命題,但在作者而言就是爽而非虐了。雖然也是發洩之一大途徑,可惜和目前的風格不附,暫時也不用期待。

    經過一輪簡單地排除,再來回顧一下已經出現過的虐待方式:中毒、喪失內力、發瘋、斷腳筋,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傳統而符合道德的手段。那麼按照這個思路發揮下去,將來可望出現的橋段有:穿琵琶骨、目盲、失聲、毀容、身體裡塞滿不時發作的異種真氣等等。以上皆為特徵明顯,可操作性強,又可修復(當然僅指小說裡)的虐法,熱烈推薦常備。而筋脈盡斷等重度損傷,由於可操作性差(主角癱瘓還能折騰什麼?擺名是虐作者吧),只建議作為過渡方案後備,必要時像李連傑版方世玉一樣,假裝幾分鐘就可以了。此外如幽閉之類下三路橋段一方面過分低級,另一方面著實缺乏可視效果,嚴重不推薦。

    三戀虐帶來的內視角障礙

    《踏歌行》更新到目前為止,無論讀者或作者,視線永遠鎖定方拓的心情。我們一路看著方拓走出小山村,獻藝揚州城,踏歌江湖,遠遊塞外。但回顧旅途,我驚異地發現,雖然已經行萬里路,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幾乎為零。作者90%以上的心力都用在了描寫方拓的心理上。一方面使心理刻畫更加動人,另一方面卻也造成了文章其他部分的障礙。

    心理刻畫的生動希望作者能夠繼續進步,關於這方面問題,本篇評論中只專注砸磚。

    1,劇情線索淡薄。

    修改版中減弱了很多超人的設定,惡俗的使命說也從文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軒轅寶玉和主角身世等方面懸念的加強。這樣的修改讓人十分振奮。不過有些遺憾的是,劇中大部分懸念的效果只停留在「存在」二字而已,作者和主角——至少主角本人是不大放在心上的,頗有不為物役的風範。不幸的是主角的態度導致讀者也經常會讀著讀著忘掉了這麼一碼事,直到作者提醒才拍著腦袋想起來。

    主角隨波逐流地過活可以說是個性,文章矛盾淡薄也可以看作風格,但放著現成的懸念卻讓人反覆遺忘,不說句暴殄天物也是過意不去的吧。

    2,世界模糊難辨

    讀了六十多章《踏歌》,我知道方拓回到了宋代,這個時代有四座大山;我知道這裡有個江湖,江湖上有一群愛歌愛酒愛自由的少年公子,有一個隱秘未出的邪惡門派(新版中是否仍有這個邪惡門派我還不能確定,所有蛛絲馬跡都未匯聚,作者把伏筆深深埋藏了起來);我知道了大宋有個鄰居叫契丹,雙方暫時相安無事,但彼此都虎視眈眈。除此之外,這個世界尚被籠罩在一團迷霧中,這裡人們的生存方式,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我們統統無從得知,甚至主角態度也很曖昧,以至讀到隆雲向顧文宇索要被盜的兵力分佈圖時,讓我極費思量:方拓此刻更多的是激賞顧文宇不畏艱險的民族主義精神,還是齒冷於他對隆雲的忘恩負義和對自己的欺瞞利用呢?

    作者緊緊跟隨著方拓的視線,而方拓的目光大部分時間看到的都至於自己的心情。用文中人物的語言來說,他真的什麼都不在乎。

    竊以為,主角可以不在乎,但作者不該不在乎。缺少有力的社會生活描繪,總會讓一部作品底氣不足。從對方拓幾次隱居的描寫來看,作者似乎有些迴避對生活細節的描寫。從簡入手無可厚非,不過也想在這裡向作者呼籲一聲,寫了這麼多篇幅,是開始構建世界的時候了。

    3,配角存在感稀薄

    武林四公子的個性按說作者在他們出場時就交代地十分清楚,但遺憾的是一直讀到現在,除了柳大俠多少印象深刻些,其餘三人仍經常被我弄混。不是作者沒有交代清楚,而是能夠凸現他們性格形象的事件實在太少,相比之下隆雲因為缺少同類反而形象清晰些。

    再說嫣玉與奧米樂這兩個同樣來自異時空的角色。首先在嫣玉出場一章,為了營救獲罪的方拓,他的朋友們抓來了正途經此地的欽差大臣,而欽差的貼身丫鬟兼紅粉知己正是這位來自21世紀的嫣玉姑娘。方拓聽到她唱了一首《兩兩相望》後大訝,追問之下確認果然同為時空淪落人,於是主角強烈呼籲:「嫣玉,把你的故事講給我聽好嗎?」至於講過了些什麼?不知道。因為欽差主僕的出場到此為止,再看到嫣玉姑娘是許久之後的事了。

    文中的欽差與方拓的至友之一是師兄弟,且後文中欽差與嫣玉的遭際與主角的命運確然有極大關聯。但前文說過,那畢竟是許久之後的事了。即使有再多的裙帶關係,此二人本次出場也不過是路人甲乙的份量。他們再次出場時,主角對同病相憐的嫣玉印象深刻自是理所當然,但讀者在山山水水幾萬重之後遺忘一個出場幾百字,對白不超過兩句話的群眾演員同樣是合情合理。

    同樣是來自異時空的夥伴,嫣玉的出現,對主角震撼可以想見是巨大的,再加上她後文中對主角所的重大影響,她絕對配得上一個更有存在感的出場。退一步來看,即使不打算讓讀者過早記住暫時不會有所作為的嫣玉,至少應該讓讀者看到同伴出現在方拓心中掀起的波瀾。

    暗自揣測一下,這恐怕是作者為追求簡潔而大力刪減枝蔓時下手太狠的緣故。方向不能說不正確,但文章壓被壓出斷層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另一分支劇情人物奧米樂,就目前所有劇情來看,他在方拓的生命軌跡中都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過客。此人出場的貢獻僅有三點:一是提供了主角在滔滔大江中與知己合唱《笑傲江湖》擺pose的機會;二是告訴我們,踏歌的世界不僅僅在縱向的時間流上有所交通,更是一個在空間上也擁有無限可能性的立體的多位面系統;第三個信息則是……作者擁有一個外傳構體裁了。

    《踏歌行》的主角是方拓,但《踏歌行》不應該是方拓的獨角戲。有無數生動鮮活的群眾演員參與,一部作品才能更加真實。在漫評界曾經很流行這樣一句話:主角是用來連綴故事的,配角才是拿來讓人喜歡的。在此真誠期待《踏歌》能夠塑造出眾多讓人難以忘懷的的配角,而不僅僅讓他們充當虐拓的道具。

    敲了許久鍵盤,意識到寫下的內容幾乎全是砸磚。作為一篇評論,至少在「中肯」兩個字上是鐵定不會及格了。第一部分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一些誅心之論,實則對作者創作不會有多少價值。第二部分可說是解剖報告,如果真被作者看進去恐怕是破壞性遠大於建設性,因為朦朧的感受一旦被說出來往往就失去了味道。但如果能在這部分的預測裡逼作者寫出出人意料,那就是大大的喜訊了。第三部分是很具體的砸磚,希望能有些啟發作用。不過也還有一句話不得不說:這塊磚是按照完美形態來砸的,期待能砸出《踏歌》的全能發展。但如果各方面兼顧不暇,那麼維持現狀一支獨秀總比全面平庸要好。

    目前心中所想已然說盡,就此擱筆。期待《踏歌》能帶來更多驚喜-

    2005-02-0509:20:34——

    真正的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