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求生記 終卷:何謂英雄 第五回 遏制
    「荀又趕來了?中原情況不妙!」

    聞聽得荀趕來夷州,陸仁連隨從衛士也顧不上帶便急奔出府趕到府衙。趕到時,荀正在偏廳中來回的轉圈,神情也顯得焦慮不堪。府衙中的陸風、荀粲見荀如此,也不敢上前打擾問話。

    腳步急響,陸仁奔入偏廳,見到荀便劈頭問道:「荀公此來,莫非中原出了大事?」

    荀用力點頭,掃了眼陸風與荀粲後道:「大公子、粲兒,我有機要之事與主公相談,汝二人可暫退。」

    陸風與荀粲依言退下,荀從懷中取出信報交給陸仁道:「北方鮮卑與烏桓連結……」

    陸仁擺擺手:「這個我已經知道了。不止是鮮卑、烏桓,連遼北的高句麗也有份。文姬幫我分析過,很可能是這三族連結一處,對我大漢疆域圖謀不軌。哦,我收到的消息是濟州島香郡主和伯言派快船直接傳遞到夷州來的,並沒有在泉州落腳。」

    荀點頭道:「那就難怪了。從時間上算,主公收到的消息應該只是今秋中時的,最近的信報還沒有收到。」

    陸仁心口一窒,追問道:「荀公的荀氏,還有我的陸氏子弟,這兩家有什麼消息傳回來?」陸氏不用多說,荀氏雖然退出了曹營官場,但是民間的家族實力仍在。而且因為早期陸氏對曹操領地的滲透力度不夠的緣故,到現在除去正常的與陸氏的商貿往來,陸仁安排在曹操勢力範圍中的情報活動,特別是黃河以北的區域,荀氏地情報能力要強出陸氏許多。

    荀道:「今年秋初,鮮卑、烏桓便大舉進犯北平,北平田子泰一面率兵死守。一面派人去鄴城求援。陸傑的僱傭軍在外圍幫助北平抗擊異族,不過到現在只怕也無力可施,很可能已經全部退到了海外,這些主公應該都知道了吧?」

    陸仁點點頭:「曹操那裡有沒有派出援軍?」

    荀重重的歎了口氣道:「當然派了。曹公派出夏候元讓領軍五萬,三子曹子文領軍三萬。共計八萬人馬兵分兩路急援北平。可是……」

    「曹彰出事了?」

    荀憤恨不平的道:「不錯!夏候元讓的兵馬後發,為了方便糧草轉運,走地是樂陵、渤海這沿海一路,他這一路沒出什麼事;而曹子文走的是信都、河間這條旱路,卻在幽州范陽一帶被八萬匈奴大軍伏擊。三萬將士全軍盡沒,曹子文亦陣戰而亡!」

    「什麼!?」這番話如一個晴天霹靂,驚得陸仁呆立當場。許久許久陸仁才回轉過神,吶吶自語道:「匈奴、匈奴!我早該想到的!鮮卑、烏桓大舉進犯,北方局勢突變,匈奴也絕對不會放過這種趁火打劫的好機會!」

    荀道:「事情絕沒有那麼簡單。曹子文雖然年輕氣盛。卻並非只恃武勇之人。且匈奴如果只是想趁火打劫,也會盡可能的避開精銳官軍以侵擾州郡、劫掠城池、掠奪財物人丁為主。但是從傳回來的消息上看,匈奴沒有這樣做,而是在擊潰曹子文之後,便回師攻佔了薊郡,與仍在攻打北平的鮮卑、烏桓遙相呼應……要是所料不差,這三方北地異族已經在暗中結成了盟約。目的便是攻佔我大漢的大好河山!」

    「混帳!這些畜生!」陸仁用力一拍桌子,咬牙切齒道:「荀公,曹操的麾下有多少兵力?別地姑且不論,以曹操的為人,應該絕不會容五胡作惡亂我華夏!」

    荀道:「粗算一下,五胡的目前的總兵力應該在二十五萬左右。而曹公全境總兵力大概是四十二萬,駐留在鄴城的中央軍,除去已經派出的八萬人,還有十六萬左右。」

    陸仁默算了一下道:「五胡的兵馬應該遠遠不止二十五萬,不過曹操緊急從各處抽調兵力地話應該能夠應對……荀公。我已有決意,速派高穎達趕赴鄴城,向曹操明言,這次我一定會幫他幫到底。他如果放心,我會從夷泉各處先抽調五萬左右的兵力,由海路趕往樂陵港,全權交由曹操指揮;他如果擔心我派兵過去會玩什麼手段,那我就不派兵,但會在錢糧軍需上到底!再告訴他,如今之局我並不是幫他。而是幫我們整個大漢!一但被五胡侵入中原,後果不堪設想!他要抽調那麼多的兵力打仗……」

    荀打斷了陸仁的話道:「主公,你可知我為什麼要從泉州趕來?因為曹公現在的兵力根本就抽調不出來!」

    陸仁驚道:「怎麼可能?曹操不是有四十二萬大軍嗎?」

    荀道:「曹公是有兵馬四十二萬,可是他要留兵駐防的地方也多。若非北地生亂,曹公這四十二萬兵馬是綽綽有餘。可是現在……」

    陸仁明白了些什麼:「難道……!?」

    荀點頭道:「北方戰事初起。又甫聞曹子文臨陣戰死的噩耗,曹公自然要從各地抽調兵力以應北方之變。消息傳入蜀中。劉備正在漢中集結兵馬糧草,準備進圖長安!此外漢中陸氏子弟也傳回消息,劉備派了使節去西涼,想與馬超以父仇為介,一同發兵長安!不得已之下,曹公只能把從長安、宛、洛剛剛抽調出的兵馬又派了回去好抵敵劉備;而江東孫權也有了些動靜,似乎是想趁機謀取長江北岸的周邊地區……同時應對三方,又都是虎狼之軍,曹公的四十二萬兵馬哪裡夠用!?」偏廳中傳出了陸仁暴怒地吼聲:「這兩個混蛋!!同是漢室之臣,北方出了大事,他們不幫忙也就算了,居然還想趁火打劫!?」

    說點題外話。憑心而論,諸葛亮的《隆中對》已經發展到了天下三分的階段,在攻取漢中之後,現在就等著「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指劉備)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這個機會。現在北方生亂,曹操的兵力吃緊,劉備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同樣的,對孫權來說也不會放棄能擴張領土的機會。

    陸仁在廳中焦燥的轉起了圈。再怎麼樣。陸仁絕不願看到五胡亂華地事情發生,可是現在的情況,曹操根本就不可能同時擋住三方的攻略。轉了半晌卻頭腦混亂尋思無計,只能用求助地眼光望定荀。

    荀望了眼陸仁,想了想問道:「主公,你可是想助曹公一臂之力?而此番相助,為公還是為私?」

    陸仁勉強讓自己冷靜下來,沉思之後答道:「公私皆有。不過再怎麼說,曹劉孫三家相爭,只是有如一家人為爭一家之主的爭鬥而已。若是這個家。為外來強盜所壞,那麼這個一家之主爭來又有什麼用處!?哎……我都不知道我在說些什麼了!」

    荀點點頭道:「主公雖無法說清心中想法,但已盡知矣。主公欲助曹公抗擊胡虜之意已決,當拚死相助。有兩計,主公請靜心一聽。」

    「快說吧!」

    荀深吸了口氣,冷靜地道:「先是孫權。要穩住孫權不難,主公可先遣使入吳。以天下大義為名,勸阻孫權不可對曹公用兵」

    陸仁道:「孫權這只毒蟲哪裡會聽這個!?」

    荀道:「所以主公必須馬上下令,著令夷泉在福州一帶集結重兵,作出孫權只要敢越江攻伐就出兵攻吳的威逼之勢。有主公大軍牽制住孫權,孫權定然不然越江一步。只是主公本與孫權有十年之約……」

    陸仁擺擺手:「什麼時候了還管這個?把我逼急了,我就是當一回被天下人恥笑的小人又有何妨?再說我也從來就不認為我是什麼正人君子。」

    荀讚賞地點點頭,接著道:「劉備那邊要麻煩一些。因為劉備已從聖上處討來詔命,兵馬糧草又快要準備停當,只怕兵出漢中已是勢在必行。要化解地話其實也和對付孫權差不多,只是、只是要主公動用……」

    陸仁明白了過來。接上話道:「荀公的意思,是要我動用川中地子弟暗商?」

    荀搖搖頭:「這還遠遠不夠……」

    正想往下說,陸仁揮手止住了荀的話。方才得了荀的提示,陸仁的思緒已經漸漸清晰起來。在廳中又轉了幾個圈,陸仁向著荀交待了一番。

    荀聽後驚呼道:「什麼!?主公萬萬不可!」

    「沒什麼可不可地!有很多事,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建安二十三年春二月,漢中。

    天氣已經轉暖,劉備集結的兵馬軍需也逐步到位,稍遲一些劉備便可以領兵出川,去攻打長安。比起以前的頹廢。現在的劉備可說是意氣風發——這個機會,劉備等了太久太久,終於給他等到了。而在數日之前,獻帝也湊熱鬧一般的趕來了漢中,親自犒勞劉備將士好提升士氣。

    這幾日是臨出征前的朝堂大宴。因為馬上就能打仗立功。一眾將官可說是個個都興高采烈。在那裡交杯錯盞。不過在眾人之中,有兩個人微皺著眉頭想著心事。臉上只是勉強歡笑而已。

    正飲宴間,衛士驚慌不已的趕入大廳,急報道:「啟稟聖上、蜀公!夷、夷州牧陸仁在殿外求見!」

    此言一出,整個大廳中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面面相覷。陸仁現在是什麼情況?劉備在心底都還對陸仁有幾分懼意,連帶著他地屬下也都一樣。再說了,陸仁一介堂堂州牧,手中掌握的實力只怕遠在劉備之上,都說身居上位者不可輕身犯險,陸仁這突然大老遠的親自跑到漢中這裡來幹什麼?

    劉備望望諸葛亮,諸葛亮手中羽扇輕搖了幾下,似乎明白了什麼,向劉備微微點頭。劉備會意,急命道:「快快有請!」

    過不多時,一身風塵的陸仁獨自一人步入大廳。按照禮節,陸仁先拜過獻帝,再與劉備諸人見禮。劉備也急忙離席,向陸仁一揖到底後問道:「陸夷州不在夷泉安心治民理政,突然親至備這殘破鄙州,並有見教!請明言,備當洗耳恭聽!」

    今年的劉備已經快六十歲,頭上已滿佈銀絲;而陸仁今年四十五歲,卻因為早年在夷泉的操勞,頭上也有不少的銀叢隱現。這二人自陸仁去夷州時起,一下子就有十幾年沒見過面,現在見到面,卻一時間都說不出什麼話來。時光如刀催人老,都只能心中感慨。

    沉默了一陣,陸仁緩緩開口道:「皇叔,他話不說。如今皇叔在漢中集結兵馬十萬,是不是準備進取長安?」

    劉備道:「正是!昔日備在荊襄,多蒙陸夷州相助,備銘感於心。如今備能有一展抱負之機,大慰平生!待備事成,備當具重禮前往夷泉相謝!」

    陸仁緊皺起雙眉,沉聲道:「皇叔事成?指的可是趁當今之局攻下兩都,討滅曹操?可皇叔你有沒有想過,你借今日之局縱然能討滅曹操,可兩家大戰之後元氣大損,你又拿什麼去驅趕那些侵入中原的五胡兵馬!?皇叔啊皇叔,你一向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可你現在要做的不是扶漢,而是在毀我大漢,你尚不自知嗎!?」

    一見面就是一番劈頭大罵,把廳中所有人都給罵得楞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