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九 最後的戰爭 第二百三十一章 是敵是友
    收費章節(12點)

    第二百三十一章是敵是友

    歐洲聯邦橫空出世,給中國的衝擊也不小。

    當時,中國確實制訂了一份入侵歐洲的作戰計劃,只不過還在戰爭部的檔案櫃裡,沒有交給黃瀚林審批。

    下令制訂這份計劃的,就是牧浩洋。

    做為軍人,牧浩洋的首要任務就是捍衛國家利益,而做為戰爭部長,牧浩洋就必須考慮大戰後的國家利益。

    要知道,在澳洲會戰結束之後,已經能夠看到勝利的希望了。

    結果就是,五月底,牧浩洋就讓周渝生組織了一批參謀軍官,秘密制訂了入侵歐洲大陸的作戰計劃。

    當時,這份計劃還處於雛形階段,很多細節部分都沒解決,而且也沒有陸軍參與。

    牧浩洋做這些事,說白了就與法德意最擔心的問題有關,即為了防止在戰後出現一個強大的西方國家,中國肯定會徹底打垮西方同盟集團,並且瓦解西方的同盟基礎,讓西方保持分裂狀態。雖然歐洲國家還沒有捲入這場戰爭,連英國都保持中立,但是一個統一的歐洲肯定是潛在威脅,甚至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威脅。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中國都應該阻止歐洲統一,特別是在中國已經掌握了戰略優勢,堅定的邁向最後勝利的時候,更得盯住歐洲。

    對牧浩洋來說,如果外交手段發揮不了作用,軍事手段就是唯一選擇。

    以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以及歐洲的狀態,佔領歐洲大陸絕對不是什麼難題,也不存在多大的難度。

    根據戰後披露的消息,在七月初,牧浩洋專程找到返回北京的魏成龍,向他詢問了幾個與歐洲有關的問題,即能夠在多短的時間內征服歐洲大陸、需要為此投入多少兵力、有沒有無法解決的難題。當時,魏成龍給出的都是正面答覆,如果動用大陸戰場上的兵力,能在半年到一年之間征服歐洲大陸,沒有無法解決的難題。

    事實上,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牧浩洋開始認真考慮歐洲戰略。

    根據周渝生的回憶,在六月底到七月初,牧浩洋甚至暫時放下了攻打夏威夷群島的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如果有必要,牧浩洋會選擇首先攻打歐洲。

    這一點,在中國陸軍的部署上也看得出來。

    到了七月初,魏成龍沒有從俄羅斯大舉撤軍,在前線保持了四十個集團軍,其中二十個集團軍部署在俄羅斯的西部地區,面向波羅的海三國、白俄羅斯與烏克蘭,此外在伏爾加河與烏拉爾地區,還有二十個集團軍處於待命狀態。也就是說,只要中國高層做出了進軍歐洲的決定,中國陸軍能投入六十個集團軍,首批參戰部隊就將超過二十個集團軍,足以保證迅速擊敗歐洲聯邦國防軍。

    可以說,當時的局勢緊張到了極點。

    有證據表明,在六月底到七月初,黃瀚林聽取了牧浩洋的軍事匯報,而且肯定考慮過進軍歐洲的問題。

    甚至可以說,當時黃瀚林有點動心。

    根據歐洲聯邦在戰後披露的一些外交資料,在二零五五年七月初,歐洲大陸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當時,歐洲聯邦領導人沒有一個能夠睡上個安穩覺。

    中國軍隊在戰場上展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特別是驚人的戰略進攻能力。要知道,嚴格算起來,俄羅斯是在哈薩克斯坦會戰之後才露出敗像的,而到失敗僅僅只有一年半。這期間,中國軍隊還在太平洋戰場與中東戰場上取得了重大勝利,打贏了伊朗戰爭與東北非洲戰爭,攻佔了馬裡亞納群島與所羅門群島,並且掃蕩了澳洲大陸。如果中國軍隊沒有在這些方向上投入重兵,而是集中兵力攻打俄羅斯,恐怕在二零五四年中期,俄羅斯就戰敗了。

    毫無疑問,剛剛統一的歐洲聯邦在軍事實力上根本比不上俄羅斯。

    更重要的是,歐洲聯邦沒有美國撐腰。

    事實上,就算歐洲聯邦與美國結盟,也很難獲得美國的援助,因為中國軍隊肯定會立即發動進攻,等到大批美軍到達歐洲大陸時,恐怕柏林、巴黎與羅馬已經淪陷了。當然,歐洲聯邦也不會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因為美國都是泥菩薩過河,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來保衛歐洲。

    這下,歐洲聯邦只剩下一條路可走了:跟中國結盟。

    從時間上看,在六月底,即歐洲聯邦宣告成立之前,法德意就在積極與中國進行外交接觸,並且主動提出結盟。

    只是,在最初階段,歐洲聯邦的策略是拖延。

    說白了,就是盡可能的穩住中國,讓中國相信歐洲沒有威脅,從而不太重視歐洲,讓歐洲有時間完成統一。

    可是,當歐洲聯邦問世後,拖延政策就不管用了。

    要知道,不管有多少國家加入歐洲聯邦,這個由歐洲人組成的大國,對中國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只要有威脅,中國就會把歐洲聯邦視為敵人。

    真要拖下去的話,中國很快就會失去耐心,而且會為了戰後的利益,不惜代價的把歐洲聯邦扼殺在搖籃裡面。

    不能拖,那就只能向中國攤牌。

    七月二日,法國、德國與意大利駐華大使向中國外交部遞交了聯合照會,或者說是歐洲聯邦的外交照會,正式提出,歐洲聯邦在與中國結盟的基礎之上,繼續保持中立,但是為中國提供一切便利條件,比如允許中國軍隊過境、向中國開放港口與軍事基地、為中國軍隊提供物資保障等等。

    只是,這份秘密照會沒有引起杜小蕾的興趣。

    有趣的是,在此前一天,杜小蕾與牧浩洋商討過歐洲局勢,因此應該非常清楚軍方的態度。

    從這個方面來看,杜小蕾的冷淡態度,肯定受到了牧浩洋的影響。

    當然,就算沒有受到牧浩洋的影響,做為外交家,杜小蕾也非常清楚,保持冷淡態度才能探得歐洲聯邦的底牌。

    事實上,這也確實產生了效果。

    七月三日,歐洲聯邦臨時總統親自跟黃瀚林通了熱線電話,提出派遣總統特使,跟中國全權商討結盟的事情。

    結果,黃瀚林的態度也很冷淡。

    很明顯,問題出在歐洲聯邦提出的結盟條件上。

    如果歐洲聯邦不參戰,與中國結盟幹嘛?

    黃瀚林早就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向全世界的所有國家保證,中國不會在戰爭期間入侵中立國,也不會主動要求中立國做破壞中立的事情,比如向中國提供軍事基地,因此歐洲保持中立,就能得到安全保障。至於歐洲提供的那些好處,對中國來說意義不大,因為中國還沒有考慮把戰線推進到大西洋上去。事實上,就算中國軍隊推進到了大西洋東岸,也不一定要依靠歐洲,在北非西部地區照樣能夠獲得港口與軍事基地,而且跟摩洛哥等國打交道,顯然比跟歐洲聯邦結盟好得多。

    結果,中國的冷淡態度,差點使歐洲聯邦瓦解。

    當時,法國與德國主張參戰,認為只有參戰才能保證歐洲聯邦在戰後獲得足夠高的國際地位,意大利卻反對參戰,認為跟中國結盟就足夠了,沒有必要為了這場與歐洲沒有直接關係的戰爭流血犧牲。

    問題是,意大利的立場根本無法實現。

    中國的態度,讓法國與德國當局相信,中國正在準備入侵歐洲,而歐洲聯邦國防軍肯定打不過中國軍隊,不參戰就等於滅亡。

    最終,意大利做出了讓步,或者說認識到了局勢的緊迫性。

    七月七日,歐洲聯邦總統特使秘密到達北京,正式向黃瀚林提出,歐洲聯邦將在完成統一之後參戰,只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只有在邦國超過十個的情況下,歐洲聯邦才算真正完成了統一。

    讓歐洲聯邦特使沒有想到的是,黃瀚林提出了一個建議。

    這條建議就是:法德意以武力完成統一,中國願意為此提供幫助,比如出兵協助歐洲聯邦國防軍作戰。

    毫無疑問,這把歐洲聯邦特使嚇得不輕。

    問題是,歐洲聯邦能夠拒絕中國的幫助嗎?

    在第二天的會晤中,歐洲聯邦特使首先感激中國支持歐洲統一大業,表示歐洲聯邦政府會考慮中國提出的建議,只是希望中國能夠給予歐洲聯邦更多的時間,以便爭取到更多的邦國。

    黃瀚林沒有咄咄逼人,表示可以耐心等待,但是不會一直等下去。

    到了第三次會晤,黃瀚林才正式提出,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最後期限,因為中國計劃在二零五六年結束這場戰爭,因此不可能拖到二零五六年才與歐洲聯邦結盟,必須在此之前處理好這件事情。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向歐洲聯邦下達的最後通牒。

    隨後,黃瀚林讓魏成龍從俄羅斯撤出了二十個集團軍,並且讓部署在俄羅斯西部地區的部隊後撤兩百公里。

    可以說,這是中國在表達誠意。

    當然,這並不表示中國與歐洲聯邦的問題就解決了。

    七月十日,黃瀚林就正式指示牧浩洋,著手制訂進軍歐洲大陸的作戰計劃,並且在年底之前完成。

    說白了,皮球踢到了歐洲聯邦腳下,何去何從將由歐洲聯邦決定。

    問題是,這個安排,卻難住了牧浩洋。

    第二百三十一章是敵是友

    第二百三十一章是敵是友,到網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