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大明 正文 第八十五章、定都南京
    第八十五章、定都南京

    1644年5月28日,也就是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天晴,有風。皇歷顯示:大吉。諸事皆宜。

    這個明故宮,自從明成祖朱棣將都城北遷,南京明故宮漸趨冷落。此後經百多年間,風吹雨打,自然損壞也很嚴重。

    整個明故宮,依然是殿宇重重,樓閣森森,卻是一片蕭然。雖經崔慕白連日趕工進行修葺,而崇禎不欲多花費銀兩,也只是進行簡單的修補與翻新。現在一眼看上去,依然滄桑十足。

    而崇禎伸手觸摸著這些古舊的土牆,內心彷彿聽得歷史在呼嘯,在吶喊。崇禎心中一片慼然,想當年,朱元璋建此宮殿之時,何等氣魄,卻依舊擋不住風雨之侵蝕;而他所立之大明皇朝也經不住不肖子孫的折騰,即將明火而滅。

    若不是自己穿越而來,只怕由崇禎的弟弟朱由崧在些即位,建立南明小朝廷。現在,卻是由我在這武英殿宣告天下,重新定都南京,以節制天下流寇與異族。

    也許,靠著腦中最為先進的技術與對歷史的把握可以讓大明之火延續多幾十年,可是,以後呢?若是繼位者無能昏庸,豈不是又把大好江山弄得國破山河震?嗯,鄧爺爺說得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一定要建立一套比較完備的體制。

    崇禎一陣好笑,自己尚未完全掌控大明所有的兵力,尚未平定天下,便癡心妄想的想著以後的傳承。當真是無知者無畏!

    由於金鑾殿已經蕩然無存,崇禎不得已在武英殿上朝。

    此時已經是卯初,相當於現在凌晨5點。崇禎有點害怕,這麼早就要上班,那些老頭子受得了麼?

    噹噹噹。鐘聲三響。一名宦官高喊:「上朝!」

    於是。等在大殿外地百官分成兩列魚貫而入。左文右武。左首之人赫然便是南京兵部沿書史可法。右首所站大將更是讓人大吃一驚。此人正是左良玉。

    百官入得殿來列好站隊。此時宦官又是高喊:「皇上駕到!」

    百官頓時下跪高喊:「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崇禎輕坐龍椅。心中感歎。這便是別人千辛萬苦所爭奪地椅子麼?為何便感覺不到一絲地舒服。或許他們要地是這座椅子所代表地無上權力。

    百官三呼萬歲後沒經崇禎同意。不敢起來。心中皆是在想:皇上要給我們這些臣子煞威風。於是大氣不敢出。怕成了出頭鳥給崇禎劈了。卻是不知道崇禎想事想得出神。

    良久,崇禎回過神來,見百官還跪在下面,便輕輕一抬手。那名司禮宦官,立即大聲喊道:「皇上有旨,免禮平身!」

    百官這才吁了口氣更加賣力的道:「謝皇上。」巨大的聲響,倒是把崇禎給嚇了一跳。

    崇禎輕聲道:「天降大難,國破山河震,流寇四起,外族窺視,大明危機四伏。前月,朕自京師逃至南京,所見皆是百姓流離失所,赤地千里,無人耕地,甚至以人為食,若再失民心,大明必亡。中原大地,必受異族肆虐。諸位卿家,可有良策?」

    一通話說得殿中百官皆低頭不語。

    崇禎嘴角暗中冷笑,他所言此事並非是要他們出謀劃策,他要的是讓他們閉嘴,良策早已經實施,並多有成效。無數的流民湧向南京,也給崔慕白也給安排得妥妥當當,而這些流民有一餐飽飯足以,於是開心的去做開荒種田,四月裡正是耕種春播之時,雖然種子不多,可是也是多開墾上千畝。若是收成好,只怕能支持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

    崇禎不緊不慢的又道:「朕如此一問,實在是難為諸卿了。朕也不怪責爾等。只怪朕從前不明事理,不懂民生。不過,朕在此可向諸位保證,此後決不亂指揮。大小事務皆由六部來處理,朕只管審批。不知諸卿意下如何?」

    說是不處理事務,只管審批。這不表明取決權在其手中,六部並無裁決權。這比以往的皇帝更要集權。

    殿下百官轟的一聲炸開了。這如何使得?卻是無人敢上去諫言。

    史可法心中對百官的反應感到好笑。若是事事須皇上審批,只怕不給累死也給文書壓死。皇上無非是想拋磚引玉,只想握住大權罷了。想到前日會晤之時,崇禎對自己的信任與囑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咬牙,史可法手捧玉笏出列道:「皇上,臣有異議。朝政事務何其之外,若是事無大小皆有皇上審批,只怕不妥。」

    崇禎臉色一寒道:「嗯?!有何不妥?」其他官員一聽皇上如此語氣,頓時替史可法感到擔憂。

    史可法卻是面不改色道:「皇上乃是九五之尊,如何只能為那芝麻綠豆之小事而忙碌。臣建議皇上實行抓大放小政策。所謂抓大放小,便是審批裁決權還在皇上手中,只要是軍機要事、事關百姓民生之事,就須要皇上審批。」

    崇禎想了一下道:「此法甚妙。不過也有偏頗,正所謂民生無小事。這樣吧,便由史愛卿與六部尚書商議,就如何處理好政事,寫個條陳上來。朕會仔細慎重考慮。不知各位愛卿有何意見?」

    百官面面相覷,這不是明擺著實施一言堂嗎?可他們畢竟不如京師百官般齊心而有實力,為了不觸崇禎的霉頭,只好拱手道:「皇上英明!」

    崇禎心中那個爽啊,曾幾何時大臣皆是如此聽話,大笑道:「諸卿無異議,甚好,甚好!王承恩,宣旨。」

    王承恩立即手捧聖旨出列,尖聲道:「眾大臣接旨。」

    百官又是跪首齊道:「臣接旨。」

    只聽王承恩道:「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朕受祖宗托付,接管江山。天公縷降災禍於大明,或大旱,或洪澇,或**。朕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為朕赤子,不得而襁褓之,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穢,皆朕之過也。接爾又失京師,實愧對祖宗、愧對百姓。

    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而不息。朕意決定都南京,重聚天下萬民之忠、百官之廉,以強大明、以振大明。朕必任大臣而法,用小臣而廉,用武將而舉其功。

    此時,宗社阽危,間不容髮。不有撻伐,何申國威!告爾臣民,有能奮發忠勇,或助糧草器械,騾馬舟車,悉詣軍前聽用,以殲丑類。朕必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欽此。」

    ---

    劇情介紹:

    第二卷文戲即將結束,下卷破軍三千萬即將上演。敬請期待!

    最後,請投票收藏。HOHO

    ---。(快捷鍵:←)(快捷鍵:回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