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三國 第二卷 我生之後漢祚衰(下) 第一百七八章 袁紹求王
    「諸公,你們覺得那袁紹為何如此緊逼朝廷呀?當初扣留逢紀,完全是因為他陰謀劫持天子的緣故,只要袁紹上書認罪悔過,朝臣們看在袁家的面上,很有可能會原諒他當初的所作所為,現在屢屢上書強求,不是強迫朝廷和他對立嗎!」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王奇並不掩飾自己心中的疑惑,直接問出了出來。

    「主公!袁本初恐怕就是想引起朝廷和他的對立!」已經成為尚書令的荀彧出言道。

    「不錯!袁紹如今實力大漲,已經完全不聽朝廷召令。我看他此舉,很有可能就是想試試朝廷對他的容忍底線!」李儒也出言道。

    「唉!如今天子的『威名』已經傳遍天下,百姓雖然沒受苦,但諸侯卻因為天子索要寶物甚急,而頗有怨言了!袁本初這次平定河北,麾下號稱大軍百萬,足以和朝廷分庭抗禮,內心可能已經有了不軌之心。這次時候上書朝廷,主要還是想看看朝廷內部意見是否統一,如果上下一心,就表示天子還沒失人心,他必然會另想辦法,讓天子失去人望;如果朝臣多有異心,他必然會正式脫離朝廷,另立新君,甚至是……」戲志才沒有接著說,但大家都知道他後面的意思。

    「如果他真有這個心思的話,不久恐怕就又會有新的表章上來了!哼!而且應該是別人上書代他討賞!」荀彧冷冷的道。

    對於袁紹這幾次無理的上書,最生氣的恐怕就屬他。雖然王奇現在獨攬朝政,但對於天子還是很尊重的(王奇讓李儒許靖他們暗中鉗制劉協的事情並沒有流傳出去),袁家世受皇恩,如今袁紹卻這麼不尊重朝廷的威嚴,他這個真心忠於漢室的大臣怎麼能不生氣。

    「其實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袁紹想麻痺朝廷和主公,讓我們認為他部隊南下的日子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從書信上的內容看,此時袁紹只不過剛剛打敗公孫瓚,如果我們沒有飛鴿傳書的情報,知道他其實已經率軍南下,恐怕就算用快馬加急傳書,也會以為袁紹得一段時間才能南下呢!」賈詡出言道。

    「袁紹雖然得了幽州,冀州,和平原郡,但這兩州一郡,根本沒法長時間養活他的三十萬大軍,就算現在諸侯都開始屯田了,也不過是讓他的糧草能多堅持幾個月而已。所以他的部隊南下,應該是想趁著糧草還夠,來個速戰速決!我軍稍有疏忽,他就有可能達成目標,的確有可能是故意誤導我們!」程昱出言道。

    王奇點了點頭,連年的征戰,就連自己這個產糧大戶,都已經感覺軍糧有點吃不消了,袁紹現在佔領的人口土地,可比不上當初和曹操交戰時的數量。自己和袁紹對陣,和官渡之戰時的地勢差不多,但戰勢卻有點相反,缺糧的反而換成了袁紹。心中已經暗暗決定,一定要叫手下看守好軍糧,防止烏巢之火再次燃起。

    「戰備方面,應該沒什麼需要特別擔心的,有奉孝在濮陽,憑著黃河的阻攔,袁本初想渡河來戰基本不可能!文若剛才說袁紹有可能會叫別人上書討賞,他會討要什麼賞呢!袁本初已經是車騎將軍了,難道還準備奪我的丞相之位不成?」

    「哼!袁紹已萌異志,討要得,自然是王公之位了!」荀彧淡淡的道。

    漢家自從除掉韓信以後,好像就沒在真正的冊封過異姓王,如果有誰要求封王,那就真的是心萌異志了。

    王奇聽到荀彧的話卻是心中一動。

    自己也一直想取劉協而代之,但作為推翻皇權的第一部,先得有一個合理的地位和名義。從古至今(東漢),天子被逼禪位的也就只有王莽那麼一次。一般人評價權臣的時候,也不過就喜歡說對方是霍光或王莽。

    選擇當霍光,就是選擇擁護漢室,就得乖乖的當他的大司馬。自己現在就是在倣傚霍光,雖然當的是全權的丞相,但如果劉協無道的話,自己也只能倣傚霍光當年廢掉昏庸無道的昌邑王那樣,將劉協的帝位廢了,另立新君,而不能讓他將帝位禪讓給自己。

    選擇王莽就不一樣了,王莽剛開始也是像霍光一樣,行事小心謹慎,當時的人們都以為漢朝要又出一個霍光了,後世不就有句說「王莽謙恭未篡時」嗎。直到後來王莽封安漢公,受九錫,封假皇帝,人們才認識到了他的真面目。有了王莽的先例,忠於漢室的臣子,一直將要求封王封公的行為,視為即將叛亂的前兆。而如果要求加九錫,那就是真正的準備接受皇帝禪位了。

    王奇因為手下臣子中有不少忠於漢室的人存在,不便,也不想直接逼迫劉協禪位。即使是當了獨攬朝政的丞相,也還只是掛了個假節鉞的特權,並沒有給自己漲封地加爵位,更沒有受九錫。本來準備等天下大勢已定,再動手篡位的,但現在卻讓事情出現了一定的轉機。如果袁紹先要求封王封公,而自己暗中使點手段,讓他的要求得以實現的話,自己到時也要求封王封公,不就沒什麼問題了嗎!

    異姓王號一封,天子和朝廷的威儀必然盡失!但是對王奇來說,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如今朝廷的政令只是名義上在地方實行,自從呂布劫持漢帝以後,就再也沒有真正服從朝廷的諸侯了。諸侯們都知道,現在朝廷已經完全由王奇掌握,服從朝廷,其實就是服從王奇,這樣的事情,各路諸侯都不願意接受,只不過沒有直接挑明罷了。

    袁紹這次要求封王封公,乾脆,就滿足他的這個要求,直接將彼此的關係挑明,別再假惺惺的還要掛在漢室的名頭下!還可以來個大封諸侯,給每個有實力的諸侯一個封號。大家挑明了打,來個諸侯爭霸。到時以荀彧等人的才能,應該能夠明白,有一個英明的君主,才是保證爭霸勝利的關鍵,到時他們應該會選擇自己,去取代昏庸的劉協吧。

    心中有了計較,也就沒有再仔細商量的心情,除了留下賈詡李儒等幾個陰謀家加親信,商量具體的事宜,其他人都被他客氣的遣退。

    初平四年夏,車騎將軍袁紹平定幽州。七月,袁紹上表向漢天子劉協報捷。

    同月,前青州刺史焦和,袁紹委任的平原太守袁譚等十幾個州郡大員,同時上書朝廷,認為袁紹功勞甚大,應該封王。

    消息傳出,天下嘩然。

    雖然袁紹當即就上表推辭了此事,但天下人都知道,這其實都是袁紹的安排。

    在有心人的宣傳下,天下百姓和各路諸侯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也許是劉協昏庸的名聲已經傳開了,大家都沒有去追究袁紹這樣有謀逆性質的舉動,而是不約而同的將目光集中到了京師洛陽。想知道漢家朝廷,代表漢家朝廷的王奇,將會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特別是各路諸侯,袁紹的這一舉動,無疑點燃了他們各自的野心。這些諸侯,實質上不服從朝廷,卻也並沒想過要脫離朝廷自立。幾百年根深蒂固的漢家觀念,讓他們只能在暗地裡偷偷的做做皇帝夢。現在袁紹的先河一開,卻一下子讓他們真正動起了這番心思。

    有幾個能力強一點的諸侯,甚至已經叫自己在朝中交好的大臣,暗中幫助袁紹,幫助他得到王號。因為他們都知道,只要袁紹的先河一開,自己就肯定能同樣要求朝廷封國,即便當不了皇帝,先當當諸侯國主也還是很不錯的。

    也許是知道了天下人的目光都在看著自己,面對要求給袁紹封王的事情,大臣們積極的在朝堂上展開了辯論。

    本來應該是一面倒的辯論,由於親近各路諸侯的大臣們的參與,再加上王奇手下一些人的暗中操作,竟然變成了一場勢均力敵的辯論。反對給袁紹封王的,只是堪堪和給袁紹封王的人戰成平手。當然,這一切,都是王奇的親信大臣們沒有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由於王奇實際掌握著朝政,所以這場辯論,並不是代表了朝廷真正的意見。

    而王奇這一派遲遲沒有表態,則是因為當這個表章上來的時候,王奇已經悄悄的離開京師,暫時沒功夫處理這件事情了。荀彧等正直的臣子幾次上門找王奇,都被許褚以主公隨侍王老夫人去拜祭王允了為由,拒絕在了門外。

    實際上,王奇還此時還真是和王老夫人在拜祭王允,也許是剛開始時太熱衷於權勢了,現在王奇有了一定的地位,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懷念這位老人。

    今天特地帶了蔡琰,貂蟬,黃月英,兩子一女,陪著老夫人前去拜祭王允,將自己即將娶黃月英入門的事情,告祭王允。

    王允的墓既不是在洛陽城中,也不是在并州老家,而是被安放在了邙山附近光武帝的陵寢周圍。像王允這樣大漢的忠臣,朝臣們本來是打算將他陪葬在靈帝的陵園中的,但王奇嫌靈帝名聲不好,就改到了光武墓附近,雖然不能正式的入劉秀的陵園,但也算是緊挨著他了。

    黃月英在府中這麼長時間,早就和王府上下的人打成一片,上至王老夫人,下至丫鬟僕役,都對她尊敬有加。這次王奇既然得勝歸來,按照王老夫人的意思,就是趕緊將兩人的婚事辦了。所以才會有今天上陵這件事。當然,王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躲避一下朝臣們問他關於袁紹封王的這件事情。而為了局勢發展的需要,剛一出陵園,王奇就不小心「病倒」了。

    王奇這邊來上陵,那邊荀彧他們當然不會這麼閒著,剛開始以為王奇馬上會回來,哪想到王奇走了三天,還沒得到他的回來消息,這下荀彧他們坐不住了。那些擁護給袁紹封王的大臣,受了袁紹等諸侯的不少好處,經常給劉協和其他大臣送禮物,那些大臣們還好,這劉協收了幾次禮,再加上一些寵妃的枕邊風一吹,卻開始對袁紹封王這件事動搖起來。

    劉協並不是完全沒有王權概念的人,他也知道封異姓王的壞處,但是那些寵妃的言論,卻是經過一批高級謀士構思的。她們聲稱,如今王奇獨攬朝政,劉協的皇位已經不穩。如果外面有諸侯制約的話,王奇就不敢對他這個皇帝亂來,勸劉協封袁紹為魏王,甚至是再多封幾個諸侯王。剛好劉協的確受過賈詡李儒等人的脅迫,對於這樣的事情很顧忌,才決定考慮是不是真要封袁紹為王。

    劉協畢竟年輕,他也不想想,如果沒有李儒等人的默許,那些寵妃怎麼敢將這樣的言論對他說,就算她們說了,賈詡他們會給劉協做主寫聖旨的權力嗎。

    初平四年七月末,當荀彧親自去邙山將「病中」的王奇拉回京師時,劉協已經趁著反對的主力大臣不在,正式下旨冊封袁紹為魏公了。

    反對給袁紹封王的中堅力量是荀氏兄弟,其他人如戲志才等,雖然早就看出這裡面的利弊,但得到王奇叫李儒等人作的暗示後,就已經不再是堅決反對了。當荀彧去找王奇,劉協趁機提出要給袁紹封王時,他們都對此選擇了不反對,讓劉協的這個亂命得以通過。

    荀彧聽到消息以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大呼一聲「漢室不幸!」哭倒在地。

    雖然劉協沒實權,但作為天子,他下的聖旨對於有心人來說,已經足夠了。袁紹要的就是這個名義而已。這個先例一開,大漢朝廷真的算是完了。

    王奇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下令「追回」聖旨,第二個反應則是將袁紹勾結異族的消息公佈,宣佈袁紹平定公孫瓚是勾結異族的結果,這樣的做法,已經讓他成為整個大漢的敵人。命令軍隊整軍備戰,隨時準備出兵討伐袁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