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 正文 第四卷帝國東昇第八十三章乙巳條約
    第四卷帝國東昇第八十三章乙巳條約

    弘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五,大明出駛歐洲的艦隊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這天,上海港口人山人海,許多人為大明第一次遠航歐洲的艦隊送行。

    這次出使歐洲的艦隊規模龐大,共計戰艦十二艘,其中包括二艘排水量在二千噸的鐵甲艦,其餘是木船,排水量都在一千噸以上,兵員六千五百六十二人,大炮七百餘門;商船五十二艘,最小的商船載重五百噸,多數商船載重在八百至一千噸之間,五十二艘商船,共計載重三萬五千多噸,商人水手等合計一萬餘人。

    對於這次直航歐洲,大明的商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若不是朝廷一壓再壓,商船要超過數倍也不止,貨物更是有可能超過十萬噸,那樣對於歐洲的衝擊實在太大了,以歐洲現在的經濟規模,絕沒有可能短時間吃進如此多的貨物。

    即使是三萬五千噸貨物,也不是歐洲短時間可以消化,可以肯定,經過這一次直航,大明貨物在歐洲的價格必定會下降,當然,這種下降也不全是壞事,可以讓更多的歐洲人用得起大明貨物。

    這是大明自鄭和下西洋後,再一次進行大規模航海,雖然人員可能有所不及,只是單是艦隊噸位來看,這次航海規模已經超過了鄭和下西洋時艦隊的規模,火力更是遠超當時。

    兩艘鐵甲艦並沒有在港口露面,只是單是十艘龐大的木質戰艦停在港口,黑洞洞的炮口斜指,已是威風凜凜,看著這些戰艦,岸上的百姓臉上都帶著喜氣洋洋的氣色,說不出的自豪。

    圍觀人群中不泛歐洲人,與大明百姓儘是自豪和喜悅不同,他們的心情複雜的多,其中以惶恐不安居多,這樣一隻龐大的艦隊出現在歐洲,不知會給歐洲帶來什麼變化。

    「起航」

    伏波號旗艦上,劉國軒一聲令下,頓時艦上旗幟飛舞,接到信號各條船隻開始升起風帆。

    伏波號是大明一級戰艦,排水量三千二百噸,共三層甲板,裝載大炮一百零八門,滿員八百二十人,此時加上隨行人員足足有一千五百多人。

    「轟轟轟」

    岸上的禮炮響了起來,船隻緩慢移動,無論是岸上還是船上的人都拚命揮手,毫無疑問,來送行的人中有不少是水兵和船員的親人,他們這一分別,再團聚至少也要一年之久。

    伏波號上一名只有七八歲的小孩也在揮手行列,他是沈汝玉之子,取名為沈福宗,他此時並不知道自己將要遠去萬里,只是看到大家揮手感覺好玩,也學著揮手而已。

    般隊漸行漸遠,自到完全看不到船隊的身影,岸上的人才依依不捨的離開港口。

    科布多,一隊隊的蒙古人趕著自己瘦弱的牛羊,正在向西遷移,許多人一步一回頭,當看到科布多城冒起大火時,遷移當中的婦孺放聲大哭起來。

    自開春以來,明軍對蒙古人已經恢復攻勢,這次明軍足足出動數萬大軍,這些大軍以連、隊為部位,分佈在數百公里的戰線上,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準噶兒部壓來。

    剛剛渡過寒冬,正想著給牛羊增肥的準噶爾部對明軍進攻沒有絲毫抵抗之力,逃得稍慢一點的蒙古人都被明軍俘虜,最終成為漢人包衣。

    面對明軍的攻勢,身邊已恢復了數千騎的噶爾丹無奈,下達了放棄科布多的命令。

    聽到婦孺傳來的哭聲,一向高傲的噶爾丹也忍不住心中發酸,眼下牛羊尚沒有長膘,如何經得起長途遷移,沒有了牛羊,這些婦孺不知有多少會活下來,想到這,噶爾丹騎在馬上的身體晃了晃。

    一支纖手扶住了噶爾丹的腰身,噶爾丹轉臉一看,正是自己的妻子阿奴,噶爾丹從臉上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道:「阿奴,我是不是很沒用?」

    阿奴本來是僧格的妻子,僧格死後,噶爾丹按照草原的規矩,迎娶了這個比自己大的嫂子,兩人成親二年來,一直恩愛如初。

    「不,大汗,你做的比誰都好。」

    「做的好嗎,那為何會一敗塗地,還讓你落到策妄阿拉布坦這種小人之手,若不是依靠第巴桑傑嘉措、博碩克圖濟農等人的調解,你我依然不得團聚?」噶爾丹的話語中傳來濃濃的疲憊,他畢竟還年輕,面對著接連的挫折,信心免不了受到打擊。

    「這不怪你,大明現在實在是太強大了,縱使成吉思汗復生,這一場戰事也贏不了。」阿奴幽幽的道,她的聲音沒有草原女子的粗獷,反而聽上去很輕柔:「能在大敗之後,依然有這麼多人的支持,正說明大汗的能力。」

    阿奴輕柔的聲音一下子將噶爾丹的自責撫平,他的眼神重新銳利起來:「阿奴,本來我想將北京打下來,與你一起居住,眼下看來是不可能了,不過,明軍想要本汗的頭顱也不可能,大不了遇到明軍,本汗退避千里,草原如此之大,何處不可藏身。」

    蒙古人漸行漸遠,將科布多徹底拋到了身後,三天之後,馬蹄聲響起,一支身著紅色披巾的軍隊來到了科布多,他們正是明軍的一支先頭部隊,這支明軍停駐在科布多門前,看著已成為廢墟的城池,臉上露出失望之色。

    這支明軍並沒有停留多久,只是在城外繞了一圈,確信城內沒有人之後,明軍很快離去。數天之後,一支支的明軍從科布多經過,依然沒有停留多久,這些軍隊有的往南,那是迪化(注今烏魯木齊)方向;有的往北,那是唐努烏梁海;有的繼續往西,那是塔爾巴哈台方向。

    直到數月之後,一支近千人的漢人移民來到這裡才駐紮了下來,很快,一座新的城堡就會在這裡建成。

    弘光二十一年的四月,明軍佔領了科布多這個重要通道後,加快了對西北方向的佔領,五月佔領唐努烏梁海,六月佔領了別失八里,七月份,明軍推進迪化。

    佔領迪化後,明軍沒有再繼續推進,而是在迪化駐紮了下來,開始對迪化城進行加固,到了八月,一支二千餘人的漢民從中原遷移了過來,這些漢民將在迪化安家落戶。

    失去迪化後,準噶爾分成了兩部,西域與青海頓時失去了聯繫,而和西藏的聯繫也變得困難起來,噶爾丹才知道,明軍不但對漠南有興趣,對漠北、西域的土地也有興趣,萬般無奈之下,噶爾丹又遣人向明軍請降,重提稱藩的要求。

    準噶爾汗國的使臣在南京尚沒有回去,只是南京與西域太遠,王福直接下旨讓駐紮在迪化的大將李元胤與噶爾丹展開談判,經過雙方討價還價,於十一月份終於初步擬定協議。

    協議共分十條,第一條規定:準噶爾去國號,噶爾丹封歸順王,可以世代相傳,所有蒙古人必須共遵大明皇帝,蒙古人生生世世不得反悔。

    第二條規定:準噶爾部承認朝廷對迪化以南土地的直接佔領,其青海也歸大明直屬,青海的準噶爾部可以遷移至西域各地,朝廷並不留難。

    第三條規定:準噶爾部必須每年向朝廷進貢銀十萬兩,羊萬隻,牛千頭,駿馬百匹。

    第四條規定:準噶爾部更換首領,必須經過朝廷的冊封,世子滿十歲,須送京城學習漢學,年滿二十歲之前,不經朝廷同意不得返回。

    第五條規定:朝廷允許與準噶爾部雙邊互市,除一級商品外,大明對準噶爾部交易的物品種類,數量均不加限制。

    第六條規定:準噶爾部必須保護漢人商隊在準噶爾的行商,商隊有權在準噶爾部自由行走,當商隊受到襲擊時,準噶爾部必須及時追捕兇手,將擒獲的兇手交給朝廷處理。準噶爾部對商隊徵收稅額的標準不得超過三十稅一。

    第七條規定:漢人商隊有權僱傭三百人以下的護衛,護衛所帶武器除大炮外,不得有所限制。

    第八條規定:漢人有權在準噶爾部所在地居住,修建房屋,購買土地,準噶爾部不得用任何借口抵禦,推逶,

    第九條規定:漢人有權在準噶爾部開採礦石,準噶爾部可以視情況加予徵收稅收,稅率不得超過三十稅一。

    第十條規定,當準噶爾部遭到入侵時,朝廷有義務幫助準噶爾部抵禦侵略,朝廷軍隊出動的費用將由準噶爾部支付。

    條約可謂苛刻之極,一旦簽訂,準噶爾部比大明的羈縻州還不如,不過,準噶爾部也並不是全無好處,起碼可以將青海的部民完全遷到西域境內,而且可以和大明互市,互市的商品種類,數量都不限。

    互市一向是中原對付遊牧民族的利器,中原對遊牧民族需求不多,而遊牧民族則離不開中原的物品,為了能逼迫中原互市,蒙古人曾發動過多次戰事,這個條約一簽訂,互市就唾手可得。

    只是不簽訂的話,只要明軍繼續加予攻擊,準噶爾部很可能支撐不了幾年就會崩潰,幾經考慮,最終噶爾丹還是咬牙籤訂了條約。

    這個條約一簽訂,準噶爾汗國降為地方,不再是一國,因此條約的名稱並非明蒙條約,這一年按農曆是乙巳年,朝廷隨之將條約稱為乙巳條約。

    ……………………………………

    連續兩天月票為零啊,這簡直是慘不忍睹、慘絕人寰、慘無人道……

    我知道本書斷更太久,大家的月票都要投那些紅書和一直勤奮的作者,老茅已持續更新二十天了,本書也已快結尾,今天再求十張月票,不知可否?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