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 正文 第九十二章 聲東擊西(上)
    第九十二章聲東擊西(上)

    唐朝八千軍隊到來,想瞞也不瞞不住。

    李威派了大量斥候到了呼羅珊與塞斯坦,薩勒姆同樣也派了斥候來到河中。這是行兵作戰的基本常識,只是規模大小,重視程度不同罷了。

    到了柘枝城,唐朝皇帝開始整合軍隊。同樣是基本常識,是多國聯軍,雖然唐朝諸將訓練過的,可不是在一個地區訓練,分成了九個地區訓練,再加上八千唐朝軍隊進入,必須進行短暫的配合整編,不然交戰時反而會影響戰鬥力。

    自己手上也存在著這個問題。

    唐朝皇帝親自親征,來勢洶洶,薩勒姆不敢托大,因此調來了大量波斯偽軍,進行支援,同時將情況向後方反饋。

    這些軍隊也要進行一些基本的整編,否則也不能上戰場。

    薩勒姆很理智,沒有將戰場推進到烏滸河北岸,這裡是河中地區的地盤,若只是河中各國聯合,他會毫不猶豫地渡過烏滸河,主動發起進攻。可是唐朝軍隊到來,增加了變數,因此選擇了穩妥的打法。

    另外即將來到的戰爭,要考慮一條重要的因素,烏滸河!

    烏滸河到了下游,水勢平緩,容易渡過。

    此外有地形。烏滸河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下游,是在中游,到了下游,因為缺少雨水,太陽的蒸發,農田的灌溉,河水並不深。當然,也要船舶才能渡過的。可是到了下游,兩邊皆是平坦的綠洲與戈壁灘。只有少量的丘陵,不但數量少,也不高,幾乎一大半地區,都可以作為渡河的渡口。無險可守。

    同時平坦的地形,使雙方軍隊的佈置一目瞭然。

    因此,薩勒姆在沒有摸清唐軍底細之前,選擇在河南,欲將主動權掌控在手中。看著地圖,薩勒姆開始下命令了,讓手下頭號重將卜扎裡夫率領一萬人先行去往烏滸河,在這之前,在烏滸河已經設下五座軍營,合計一萬兩千多人。然後又對卜扎裡夫再三囑咐,勿要貪功,加上巡邏,一旦唐朝軍隊開始渡河,這個比較容易看的,立即準備投石機向河中拋射,再從岸上組成第二道弓弩防線,然後利用壕溝與柵欄進行第三道防禦。

    但除了唐朝軍隊奔向沛肯城外,在縛喝城還有一支強大的唐朝軍隊。有可能唐朝軍隊主攻方向是謀夫城,也不排除唐朝軍隊主攻方向是疾陵城,得了疾陵城,就能與疾陵城幾支波斯叛軍會合,甚至有可能動搖整個塞斯坦地區,危及到大食在信德的統治。而唐軍此次大張旗鼓,則成了吸引他主力的佯攻。

    在沒有弄清唐朝軍隊底細之前,薩勒姆又派了手下另一名重將素裡姆再率一萬軍隊前往迦布羅城,進行增援。

    這一戰沒有打響,似乎在向消耗方向發展。

    打消耗戰,薩勒姆並不害怕,論勇敢,唐朝軍隊聽說似乎很勇敢,在熱海,在伊麗水,兩戰皆取得輝煌的戰績。但對付那群散兵游勇,自己同樣能辦到。並且自己軍隊都是經過多場戰役的老兵,久經沙場,又是忠誠的教徒,沒有交戰,但私自估測,會在唐朝軍隊之上。要麼就是剩餘的軍隊,數量最大,自己的波斯偽軍,唐朝的河中與吐火羅聯軍,相信旗鼓相當。剩下的就是烏滸河。

    烏滸河容易渡過,自己想渡過去,唐朝軍隊阻止不了,唐朝軍隊想渡過來,自己也阻止不了。所以每次向河中地區發起進攻時,皆從烏滸河中下游渡過去,再向河中各國發起進攻的。這是優劣之勢懸差太大造成的。若是不大,作為渡河的一方,總是容易受到打擊的一方。也是他將軍隊紮在南岸的原因。

    要麼從吐火羅方向發起進攻,自己是防守的一方,有城牆之險,也是佔優勢的。想到這裡,他在謀夫城安心地調動軍隊。

    但是卜扎裡夫剛一離開謀夫城,斥候就傳回了消息。唐朝軍隊節奏忽然變快了,他們剛到沛肯城,各路軍隊沒有會合完畢,兵分三路突然南下,中路兩萬唐軍,左右五千唐軍,很快抵達烏滸河,然後砍伐樹木,在做木筏子。

    這個節奏的變化,讓薩勒姆感到很不舒服,從謀夫城不得不率領三萬軍隊先行趕到前線。

    ……

    聽著斥候稟報,薛訥折服地說道:「陛下,一切在你掌控之中。」

    李威就在中軍。另一員大將李謹行則繼續留在沛肯城調度。

    換在唐朝很了不起,皇帝親自上陣。但大食沒有驚詫,前幾代哈里發,那一個沒有上陣作過戰的。聽了薛訥的話後,李威說道「薛將軍,不可小視,此人作戰勇猛,類似你父親,等到交戰,才能水落石出。」

    薩勒姆軍事才能還是很可以的,波斯各路義軍,讓他打得抬不起頭。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若是自己不親自前來,有可能一兩年,就能將泥涅師鼓動的各種義軍,鎮壓下去。

    李威說是類似,不是薩勒姆就達到了薛仁貴的高度,估測了一下,薛仁貴、薩勒姆、王睃,三人作戰風格很相似,但薩勒姆只在王睃之上,卻有可能在薛仁貴之下。

    李威也細細地思考了薩勒姆不足之處。

    他沒有想到自己真敢與他們大食人開戰,還停留在唐朝以前的政策印象中,自己這次進攻,是給了他一些準備的時間,但那是從戰略角度考慮的,準備並沒有自己充分。這是自己有利的第一點。

    其次對情報工作,薩勒姆重視了,然重視得不夠。

    比如烏滸河,自己一次沒有來過,可通過各種情報,他對烏滸河絕對比薩勒姆要清楚。包括烏滸河的水流量,各處地形,甚至都知道它每年有三個月的冰封期。因為地勢東高西低,地中海來的潮濕空氣,碰到了高山,中上游的雨期漫長,雨量有可能是下游的十幾倍。還有烏滸河的訊期,寬度,各條支流,以及兩邊山脈、綠洲、城池、關卡、溫度、出產等幾乎所有情況。

    不僅烏滸河,呼羅珊與塞斯坦地區所有地形,以及大食各個將領的情況,自己都知道一個大概。然而薩勒姆則有可能僅知道自己是兩個方向進攻的。其他的,比如自己軍中各將的情況,一無所知。

    就是烏滸河,他來過,自己沒有來過,可也未必有自己熟悉。

    這是有利的第二點。

    大食人除了在海上讓拜占庭人用希臘火擊敗外,在陸地上幾乎是無敵的存在,這幾十年沒有出現一次大敗。固然導致士兵信心十足,宗教因素,使士兵作戰時很狂熱,戰鬥力強。但從來沒有真正與唐軍交戰過,許多大食將士還認為唐朝與東方的突厥人、吐火羅人一樣的,會產生輕敵感。

    這是有利的第三點。

    薩勒姆勇猛過人,多次作戰皆以少勝多。對唐軍他不敢托大,來個以少勝多。因此,將會調運十萬以上的兵團作戰。據斥候探聽的情報,在他的履歷上從來沒有過。

    也就是指揮過軍隊擊潰大規模軍團的經驗。這也是很重要的,裴行儉就分析過唐朝三位大將,薛仁貴與薩勒姆這種輕悍的行軍風格,不適宜統帥大規模軍團的,人數在五萬人以下,反而能發揮他的風格。李威將薛仁貴生平回想了一下,確是如此。

    裴行儉自己也不行,他只能利用人多營造一種勢,真正決戰來臨時,應用的將士也不會很多。能做到調度大兵團作戰,只有劉仁軌能勉強為之。要麼李威本人能湊和,這種湊和不是他的才能,是他的地位。地位讓諸將臣服,才能進退一致。

    這是有利的第四點。

    大食因為哈里發正統爭論不休,產生了嚴重的分裂,自己在西域是輕徭薄斂,河中與吐火羅幾乎都沒有讓他們貢納稅務,是率領河中與吐火羅、波斯抵抗大食人入侵的,反侵略戰爭。至少在呼羅珊、信德與塞斯坦地區是得道多助,大食人是失道寡助。

    道義上自己勝任一籌。這是有利的第五點。

    兵力的配置,移民到來,自己不能說是三四萬大軍了,再加臨時組成的府兵,能擠出近九萬唐軍。但那些新府兵是不能上前線作戰的,除非到了戰爭尾期,調撥一批過來讓他們熟悉一下。

    真正能上戰場的,也只是從青海帶來的,以及王方翼手下的三四萬軍隊,但還有其他的安排,碎葉城也要留下一批人手的。這樣一來,頂多只能出動兩萬五千唐軍。大食兵力卻接近了近六萬,甚至需要,還有可能陸續能增加一些兵力。切莫小看了大食兵,他們久經沙場,又有宗教的狂熱,戰鬥力不遜於唐軍。這一點佔了弱勢。

    可看附屬兵力。

    薩勒姆調動了大量的波斯偽軍,士兵戰鬥力與河中地區各國士兵戰鬥力相彷彿。但他們終是波斯人,自己前來是替波斯人復國,心中會有什麼感想?但手中的河中軍隊與吐火羅軍隊卻是反侵略,只是以前缺少得力的將領指揮,又沒有在一起整合,成了一群烏合之眾。現在不愁將領了,若有需要,自己可以同時四線作戰。整合不理想,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比以前好。

    因此,兵力從總體上勝過了大食人。

    這是有利的第六點。

    大食人這些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總是他們進攻別人的,很少有人向他們發起進攻。將士作戰經驗豐富,然而防禦的經驗卻是很少,佔領區時有反抗,可那種反抗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的反抗,沒有給大食軍隊帶來很多的防禦經驗。況且薩勒姆這樣的猛將,讓他防禦,無疑是讓張飛去繡花。

    這是第七點。

    大食強大,可四面多敵,拜占庭人不說了,內部起義不停。比如北非,柏柏爾人讓大食忽悠了,協助他們驅逐了拜占庭軍隊與***教,然而幾年後發現不是這麼回事,開始反抗。甚至被俘虜的柏柏爾人領袖庫塞拉莫名其妙地逃走了,聯合了仍駐紮在西部的少量拜占庭軍隊與自己的部族,反抗阿拉伯人。這些都是致命的因素,只要有足夠的推力,就能讓大食瓦解,當然,這個推力要強大,以拜占庭一國是不夠的。所以得知了種種情報後,李威改變了政策,向大食發起進攻。

    這是第八點,有了這八點,這一戰注定了結果。

    前面就到了烏滸河,西南風吹來了腥潮的河水氣息。李威騎馬來到河邊,下了戰馬,還沒有到五六七月汛期,烏滸河從高山雪原而來,湧帶著地下水,水色澄清,幾乎都泛著一道海水一樣的藍色。

    河面寬闊,大約有近一千米寬,時不時有水鳥從上面掠過,帶過一兩聲清脆的鳴叫。原來河道上也有船舶行駛的,但大戰來臨,所有船舶都停了下來,使烏滸河變得很安靜。

    又看了看對岸。

    對岸的大食士兵沒有想到唐軍來得如此之快,顯得很慌亂,在各個指揮將領吆喝下,繼續在修建大營。

    李威喊來了辛承嗣與薛訥,說道:「你們立即馳騁東線,支援駱務整。」

    「喏。」

    「辛承嗣,你雖是識字不多,導致你不能指揮更多軍隊,但勇猛同樣也能殺出一個伯爵。」

    「是!」辛承嗣立即挺直了腰桿,咧開嘴大笑。有了皇帝這句話,只要自己繼續努力一下,未來就能成為大唐的伯爵了。試問整個唐朝,有多少人獲得伯爵的爵位的。

    「薛訥,此戰你們左路是為關健,要經過一場血戰,才能達到戰略目標。去年冬天,你父親在雲州僅脫下一個面甲,就讓突厥十萬軍隊下馬列拜,希望你也能像你父親那樣,立下赫赫功名。」

    「是。」

    「去吧。」

    兩人帶著十幾名侍衛,離開中營,向東營馳去。

    此次唐朝軍隊兵發三路,中營是李威與李謹行統領,西路是郭元振統領,東路卻讓駱務整統領。這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了,而且李威用戰功與才能提撥將領,頗與當年劉裕相似,也鼓動了將士建功立業的動力。

    左右兩路軍隊很少,然而東路卻成了此役的重心,人少,卻幾乎一大半是唐朝軍隊,還是從青海帶過來的悍卒組成的。李威還怕戰鬥力不足,又調去了薛訥與辛承嗣兩員勇將支援。

    ……

    卜扎裡夫也在看對岸。

    唐朝軍隊來得這麼快,出忽他的預料。自己手中動用的兵力不是很多,只有兩萬來人,好在有了烏滸河這道天險存在,唐朝軍隊要扎木筏子,與做小船,給自己喘息的時間。

    一邊向謀夫城求救,一邊將各種軍隊調度起來。準確人數不知,但能看出唐軍中路的兵力遠遠超過其他兩路,所以將兵力集中在中路防禦。

    又一天過去了,唐朝人已經做好了許多小船,放在烏滸河畔,但是總督也快率援兵抵達了,卜扎裡夫這才鬆了一口氣。

    很快天色又晚了下去,三路唐軍迅速休息。

    搶時間,一路趕得急,到了這裡又要紮營,又要造船,士兵勞累,所以休息得早。卜扎裡夫看到這種情況,很想率兵攻過對岸,不過考慮到對方勢大,手中也缺少船舶,將大軍迅速載過對岸,將這個念頭打消。

    到了三更時分,正睡得香,讓侍衛喊醒:「將軍,你快起來。」

    卜扎裡夫迅速穿好衣服,走出帳蓬。也有許多人驚醒過來,看著河對岸,只見河對岸人喊馬嘶,燈火通明。登上了一個小土坡,繼續眺望,藉著月色,能隱隱看到對面的唐朝將士一個個穿好的盔甲,正在將大量的小船往河裡推。

    大約知道這麼大動靜,也沒有什麼遮擋的,唐軍索性吹響了號角。

    夜攻?

    卜扎裡夫連忙叫道:「集合,集合!」

    一萬多大食士兵立即匆匆忙忙地穿好盔甲,拿起武器,有的人將投石機推到河邊。大食也有投石機,沒有唐朝的先進,但比吐蕃投石機效果好。接著又能一隊大食將士,站在投石機後面,舉起弓弩,這是布第二道防線。

    李威也在看,大約地藉著月色能看清楚的,雖然裡面夾雜著大量的波斯人,可是整個行軍十分有序,看了後李威也額首。這樣的軍隊,雖不及青海軍隊,但放在哪裡,也能算一支良軍了。

    難怪大食人這些年擴張得那麼快,不可輕敵啊。

    看到大食人全部起來了,手一揮,手下將士魚貫縮回大營,將火把滅掉,又開始睡覺。

    卜扎裡夫看不明白,唐朝軍隊在弄什麼?

    等了好一會兒,看到沒有動靜,自己士兵也要休息的。只好下令返回大營。

    可是剛一睡著,到了四更半時分,唐朝軍隊又吹響了號角。

    氣得直罵娘,但不能不防,再度起來。

    第三天白天平安無事。

    然而到了第三天晚上,不到三更時分,白天在紮營,晚上又沒有睡好,所有士兵睡得很香,號角又吹響起來。

    還不能不防,大食人肯定沒有孫子兵法,但用兵之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司空見慣,萬一來真的?唐朝軍隊越是這樣做,越是說明他們想要立即渡河,不過在渡河之前,先將自己屬下弄得筋疲力盡,信心低落。

    這一來,所有將士視線皆放在中路了。但是不是如此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