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 第一部 華麗的前奏曲 第2172章 「人言」的力量
    殘酷的殺戮下,倖存的團練士兵噓若寒蟬,他們齊聲回答:「喏!」

    單憑口號唬不倒趙興,趙興知道沒有嚴格的律條,士兵們答應的好好的,轉臉就會在背後做手腳,即使有嚴格的律條,也無法保證人亡政息。所以趙興接下來公佈的是一套軍功計算方法,這一套軍功計算是嚴格用數字計量的,比如值勤一個白天算一分,夜晚算一分半,遇敵戰鬥則算三分……

    怎麼判斷巡邏船完成了執行,趙興也有辦法,他要求巡邏船早晨出發前從鰍棧拿一份貨單與揚州物價表,傳遞到目的地後,從目的地帶回來當日該鰍棧的財務報表與當地物價表。如此一來,水軍巡邏也等於完成了鰍棧信息互通的目的。

    接下來是信息共享,鰍棧會把附近水軍巡邏範圍內的物價情況,商品信息整理成報表,收費提供給相熟的客商,並從這份收益中,取出一部分付給水軍巡邏船。這樣一來,水軍履行完巡邏任務後,還有額外的勞動報酬,即使趙興走了,他們也會維持這種巡邏。而趙興設立的計算方法嚴格體現了公平原則,所有的任務量都可以用數字表示,每個人每月的收益自己都可以計算出來,如此一來,別人要改動這項規定,就要冒著觸犯眾怒的危險……趙興的苦心經營果然在不久後取得了回報,他提供的附近幾個州縣的商品情況,讓收費領取情報的相關客商能迅速對物價的波動作出反應,此後,鰍棧情報地發行量越來越大,並隨著運輸業的發展。逐漸單獨出來,成為一張與邸報相當的報紙。隨後,大宋商人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廣告意識,在鰍報上炒作起來,最終。在趙興有意的引導下,這張鰍報成了報導運河兩岸人情世態,商品信息地商業類週報。

    鰍報的發展也使揚州水軍的訓練收益固定下來。一日航程內地鰍報送達工作全由揚州水軍承擔,揚州水軍也開始隨著鰍報的發行量擴張,逐步更換新船,增加水軍力量……

    這些都是後話了。

    趙興將自己的軍功獎懲條例向揚州水軍講解一遍,為了讓揚州水軍每個士兵都明白,還讓萬俟詠謄錄十份佈告,張貼於揚州水軍各個營房,這份與利益捆綁在一起的條例獲得士兵們熱烈的歡迎。而趙興相信,那些利益獲得者絕不肯輕易放棄這份利益,如此一來,二三十年內,揚州這支精銳水軍便能一直保持戰鬥力。

    當然,以後運河沿線的軍隊最需要抱怨的就是趙興這條規定,因為這條規定一下,揚州水軍越勤勉,掙的外快越多,於是他們就竭力擴張。一日航程內地所有沿江城市都被他們強行囊括其中。壓制的沿線水軍看著那份豐厚的利潤直咽吐沫。自然也對當初制定這條規定的趙興充滿了抱怨。

    條例公佈後,士兵們都在熱烈討論,趙興帶上兩位屬官,悠悠閒閒的出了軍營。這份條例也壓制了他力行軍令的反對聲,因為今後再加入揚州水軍,成了一份油水充足的活,你不願意。外頭有大堆的人哭著喊著。要求享受這份嚴苛。

    三人並肩走出軍營,萬俟詠望了望左右。見左右沒有閒人,苦笑了一下,說:「大人,你今日嚴處團練,帥判官還能再入軍營嗎?我怕他一怒之下,辭官而去。」

    趙興瞇著眼睛望著初冬的揚州街道,揚州是個水城,在氣候變換時,整個天空顯得水濛濛的,人稱煙雨江蒙,半籠青煙半籠山,在這種水氣濛濛地天色裡,城市顯得格外寧靜,因為空氣中水分大,聲音傳導地遠,所以大家都壓低了嗓門,這倒使遠處的人聲充滿了悄悄話的意味。

    「輕軍而入,不怪帥范,他訓練水軍,勞苦功高,我已經給他準備了額外的賞賜——水田一千畝。等他回來,事情已經涼下去了,誰還指責他。」

    單鍔伸出手掌放在空氣裡,感受著空氣的濕潤,笑瞇瞇的說:「按朝廷的意思,明年我們還要繼續墾荒,可是墾荒易,修路費工,許多河岔上還要修橋,光石料就是個頭疼事,離人有什麼想法?」

    「拍賣!」趙興笑瞇瞇地回答:「走,閒來無事,我們就這樣走回州衙。林雷……你剛才問修橋怎麼辦,這就需要大佛出面,佛曰:修橋鋪路,善莫大焉。我準備讓揚州寺廟出面,給每一個修橋地人在橋上祈福,宣傳:千人渡,千人福。你把需要建橋的地方都選出來,我向那些富商兜售,允許他們自己命名自家地修的橋,而後刻碑留念,高聲為之祈福。

    杭州富商有多少,大約也有千餘戶吧,我們需要建的石橋有多少,估計最多百十座,數量不多,欲購從速,由不得他們不搶。」

    單鍔聽了,馬上接話:「我家新封一千畝水田,那些家人要在揚州安身,也需為揚州做點好事,我先訂一座橋吧,一座橋不足百貫,也就十畝水田的價格,這錢我出。」

    萬俟詠一聽,也急了:「季隱先生,你家在蘇州有百餘頃地,原不指望揚州這份田地,我在杭州可沒有多少地,最近我已經把杭州的地全處理了,打算在揚州安家,這八百畝土地就是我的立身之所,所以你也得給我留一座橋,最好靠近我家水田,也便於我今後修繕。」

    單鍔連連點頭:「當然,既然如此,我們索性將橋的數量擴大一倍,每五米一橋,讓揚州成為千橋之城,但凡有心修橋的,都讓他修一座,如何?」

    頓了頓,單鍔又說:「雅言小弟,揚州物價騰貴。八百畝田地養活一家人,可是不夠,你打算把家搬到此地,可要細細思量?人都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十萬貫傢俬不夠揚州幾年的花銷。八百畝水田只夠做一個鄉居翁,你行嗎?」

    萬俟詠咧嘴一笑:「你不是明年還開荒嗎,明年荒地多。我再買點。此外,我昨日從趙大人那裡拿了份水磨圖,聽說這是夢溪先生新近研究出來的水運鐵磨,我那塊地剛好靠近一條河,借修橋的活,我打算按你所說的,抬高河段水位,建個水磨磨坊。以後家裡磨磨麵粉,炸炸香油,也算一個長流不斷地進項。」

    單鍔擊掌讚歎:「好主意,八百畝水田,拿出靠河的五十畝田地,建個磨坊,自家居住在後院,水磨坊靠近河邊,進貨出貨都通過水運而出,實在是個好主意。

    只是。離人那的圖紙我也看了。那些圖紙中最有價值的還是紡機,聽說杭州那裡紡機開成了片,一日之內一個小作坊可以織出上百丈布來。揚州這裡是天下樞紐,棉花運送方便,在此地開織布廠,更有出息。」

    趙興背著手,欣欣然的聽著兩名屬官商議掙錢大業。他穿地是龍血樹做鞋底的木鞋。堅硬的木底踏在青石板路上,在薄薄地霧氣中。腳步聲清脆而悅耳,活像一個人在不停鼓掌。

    萬俟詠在那裡搖頭:「小門小戶的,開不起織布廠。我聽說杭州那裡百餘名織工的作坊都是小廠,還有千人以上的大作坊,每日產出哪用丈量,聽說每日織出的布要用船量,能裝滿好幾隻船。

    我家中一子,尚未成年,家妻沒有陳支婆那樣計算的手段,所以學不得離人,還是開個小作坊,守著這作坊教書育子,也算一種逍遙。」

    單鍔調侃說:「多收了三五斗,何不娶一個會算賬的小妾,像趙大人那樣打點家務。」

    趙興走了幾步,聽到後面聊的熱烈,他頭也不回地說:「季隱先生,家師前不久來信說,如今朝廷又許了動用民夫,黃河修繕工作也提上日程,他已經上奏朝廷,希望你能主持水利。若季隱先生打算走,還望早日對揚州墾荒事宜做個規劃,也好讓我們在你走後繼續。」

    單鍔笑著,隨著趙興穿過小巷,一邊順著河岸走,一邊說:「蔡大人太心急了,其實揚州墾荒事宜,廂軍們只管修路就行了,先期墾荒的流民安定下來,自會招朋喚友,將那些無主荒地慢慢開墾,強求反而不免。

    揚州能有多少荒地,許多荒地實際上是有主的,田地的主人不指著地裡的出產,所以任田地荒蕪。今年還好,還能有一些田地墾荒,明年呢?

    蔡大人急功好利,到第三個年頭的時候,無主的荒地墾完了,必然要重新看地,其中不乏巧取豪奪的手段,離人呀,我們再墾荒一年,收手吧。繼續下去,就不是有利於民了。」

    趙興的墾荒實際上不是主要目的,因為朝廷不允許動用民夫,而要疏浚河流,又必須動用大量地勞動力,所以趙興才打著墾荒、安置流民地旗號,向朝廷申請調用廂軍。如果墾荒終止,則意味著廂軍也不能無理由調動了。

    「若再幹一年,能把揚州附近的河流疏浚完善嗎?」趙興問。

    趙興這一點,單鍔明白了,他歎了口氣:「疏浚揚州附近河流,那可是個大工程,非得十年之工不可,我們現在只是繞著運河做點小手腳,算不上大工程……唉,現在,我只能說,明年結束後,揚州附近、揚州城內可以整理一新。如此罷了。」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吾願足矣,何必強求。」趙興慨歎道。有時候,他真捉摸不透單鍔這個人,人世間真有如此單純的人,不為名,不為利,只是一心想將太湖水系疏浚。

    太湖水系疏浚了,干卿何事?單鍔居然為了這個單純的目的,花了整整三十年時間,若說他的目的是為了做官,趙興也就認了,但剛才他提及蘇軾地推薦,單鍔卻不支口。

    為了一個單純地目的,耗上自己三十年地生命,這讓凡事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趙興感覺極不可思議,但同時。他也對單鍔產生了深深地敬佩。

    「這世界,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趙興嘟囔一聲:「揚州天下樞紐,我們為官一任,也可能做不到使揚州百年無水患。但能讓這座城市暢通,能讓它堅不可摧,我已經很滿意了。這樣吧,明年再幹一年,我們便請旨,就說揚州不堪承受人口壓力,請求朝廷暫緩安置流民,而後罷了墾荒這事。」

    單鍔點頭:「正該如此!……你跟子瞻兄說一聲,就說老朽熟悉的是太湖水系,對黃河並不熟。疏浚黃河的事情,還是讓別人干吧。」

    趙興搖搖頭,其實他心裡清楚,蘇軾的推薦根本不起作用,現在朝廷吵成一團,蜀黨看似勢力龐大,但洛黨的攻擊無日不休,他們根本不會允許蘇軾再招攬人手壯大自己,所以,蘇軾不提單鍔。單鍔他又有希望憑政績升入工部。從事水利工程,蘇軾一提,單鍔今生反而要以這種小官鬱鬱一生。可這些話不能明白告訴了單鍔,這位單純地老頭不懂官場傾軋。萬俟詠懂,但單鍔是蘇軾介紹給趙興的,趙興待單鍔非常恭敬,平常都以師禮迎送。趙興不肯揭穿。萬俟詠也不願做惡人。他笑了笑,轉移話題:「不如單先生也轉來揚州。你我二人比鄰而居,如何?」

    單鍔笑了,他沒聽出萬俟詠話中的意味,開心地說:「一年相處,倒是主賓相得,若是離人也遷來揚州,……」

    單鍔話沒說完,旁邊一個小巷子裡傳來一聲喝罵,那是用吳儂軟語進行的斥罵,語聲嬌軟的不像是謾罵,像是對情郎的抱怨:「打死你個拗相公,打死你個拗相公,吃了睡睡了吃,光打呼嚕不長膘,連小崽子都不會照顧,打死你,打死你。」

    趙興停住了腳步,臉上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單鍔苦笑的搖著頭,萬俟詠臉上的笑容意味深長。

    「拗相公」是人們昔日對王安石的稱呼,這鄉中民婦居然敢言稱「打死拗相公」,這是譭謗,嚴重地譭謗,難道她不怕被人民衙役抓起來?

    趙興抬了抬腳,準備向聲音傳來處走去,親眼看一看這膽大包天的婦人,單鍔與萬俟詠不約而同的伸出手,輕輕拉住了趙興的衣袖,萬俟詠首先開口:「江浙一地,呼彘為拗相公!此民婦是在訓豬。」

    那民婦嘮嘮叨叨的罵著,從她嘴裡的話聽出,她家的母豬生了幾個小豬,但那母豬太懶,翻身時壓死了一頭幼豬,那民婦氣不過,就拿著竹枝狠狠的教訓了該母豬一番。

    趙興輕輕歎了口氣,說:「王荊公也是清平自守,把豬稱作拗相公,這太過分了,還是過去阻止一下吧。」

    單鍔搖頭,萬俟詠笑了笑說:「大人,阻止不了,江浙一地不下百萬戶,人人家裡皆呼豬為拗相公,我等怎麼阻止的了?」

    「百萬人皆呼豬為拗相公?」趙興難以置信的喃喃:「怎麼會這樣?」

    單鍔點頭附和:「離人看來是不曾與民間交流,不僅民婦呼豬為拗相公,我聽說最近出地幾本書裡,已有人將此事公之於眾,書中,他們也直呼豬為拗相公。」

    趙興歎了口氣:「王荊公生前常說三不畏,其中就有人言不可畏。不知道他死後有知,獲悉百姓如此稱呼,該是個什麼心情?」

    單鍔撇撇嘴,有點放肆地說:「王荊公才不在乎呢,人言不足畏嘛!」

    萬俟詠是大約知道趙興的政治立場,他跟蘇軾一樣,是個中立調和派,所以才如此大膽的說王安石的壞話,單鍔卻要老誠著,他噓了一聲,看了看靜靄的街頭,低聲說:「噤聲,荊公的壞話豈是當街講得,快走快走。」

    趙興也知道被人認出來很麻煩,他招了招手,讓一直隨在身邊的小船靠了岸,趕緊領著那兩人跳上船,躲進船艙裡,小船快速駛離這片是非之地。

    隨著季節進入冬季,百姓地活動遲緩下來,官員們地刑偵量也大為降低,而年底恰好是蔡京最忙碌的時候,他要一船船點算各地送來地賦稅,而後轉運京師,這倒讓官員之間的宴會也消停下來,趙興開始悠閒的在府中調戲小妾,抱抱胡姬,日子過的輕鬆而舒適。

    公元1091年12月16日,亦即元6年十一月初四,中國歷辛未年庚子月己丑日,星期二,冬至。蔡京主持了揚州的祭孔活動,有了這位文章大家坐陣,再加上揚州繁華不亞於杭州,這次「釋菜先師」活動搞得濃重而熱烈。

    揚州今年財政豐厚,蔡京這人在政務上是個膽大包天的人,他自己貪污了,也不肯讓別人站在乾淨地方,今年冬至日,他做主,給每個參加「釋菜先師」活動的讀書人發五百文到十貫不等的紙墨錢——這筆錢花去了揚州財政儲備的三萬貫。

    蔡京樂呵呵的接受士子們的拜謝,趁回禮的間歇,他湊到趙興耳邊,低聲問:「我聽說你跟蘇學士離任的時候,給揚州府庫留下二十萬貫的閒錢,是吧?」趙興點頭:「總數約有二十三萬貫七百一十三文。」

    蔡京奸笑著,順嘴問:「這些錢哪去了?」

    趙興沉默了片刻,回答:「我聽說新任知州用了一大筆錢整收驛亭,迎來送往又花了一筆,剩下的錢要修繕佛塔,在西湖沿岸建歇腳的亭子……」

    蔡京冷冷的笑著,陰狠的說:「我才不把府庫裡的錢留給後任呢。」

    趙興沒有說話,向對方遞過詢問的目光,蔡京接著補充:「京中有消息傳來,說你我二人不得同地任官,我估計,明年縣召的時候,你我二人必有一人調離,或者我們兩個都調開。有消息說,接任者是你家老師。」

    趙興無語,蔡京橫了一眼前者,繼續冷笑:「朝堂之上,既然不許我與你同地任官,難道會允許你與老師同地任官嗎?若是你老師來了,我看你的面子,給他留一半,若是別人來了,我一個錢不剩,全花了。」

    趙興反問:「為什麼他們不許你我二人同地任官?」

    蔡京以問代答:「你說呢?」爬^書^網,本章節由""首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