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獵手 第六卷 資料收集 女媧
    女媧

    目錄amp;#822;【神話中的女媧】

    amp;#822;【現實中的女媧】

    amp;#822;【女媧政權】

    amp;#822;【神話傳說】

    amp;#822;【女媧造人】

    amp;#822;【女媧補天】

    amp;#822;【古籍中有關女媧的記載】

    amp;#822;【太行山與女媧】

    amp;#822;【陝南女媧山——女媧傳說的極好印證】

    amp;#822;【女媧廟———銘刻女媧神女的豐碑】

    amp;#822;【關於女媧出生地古城紀(秦安)的考證】

    amp;#822;【女媧文化】

    amp;#822;【女媧歸屬】

    【神話中的女媧】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她與伏羲是兄妹,她與伏羲結婚而產生人類,後來女媧禁止兄妹相婚,這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由血緣婚進步到族外婚的情況。又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還有傳說女媧補天,即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另傳說女媧製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風俗通義》記載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關於女媧的傳說很多,一直流傳至今,影響甚為廣泛深遠。至今中國雲南的苗族、侗族還將女媧作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又稱女陰、女媧娘娘,鳳姓,生於成紀,一說她的名字為風裡希(或為鳳裡犧)。是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女媧氏族發源地,文獻不見記載,但根據伏羲與女媧的關係,女媧故里也應在古成紀範圍內。酈道元《水經注》在講到渭河支流葫蘆河時特別提到該地古老的女媧祠。在葫蘆河畔,與大地灣相距不遠的秦安隴城鎮,有女媧洞,又有女媧廟,祭祀女媧,隴城又稱「媧皇故里」。女媧也以風為姓,至今其地有風台、風瑩、鳳尾村等地名,均與女媧氏有關。

    【現實中的女媧】

    一說女媧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主要活動於黃土高原,她的陵寢位於山西洪洞縣趙城鎮東的侯村。女媧陵的存在時間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黃帝陵一樣,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祭奠的廟宇。當地在每年農曆三月初十前後,均舉行長達7天的大型廟會和祭祀活動。

    【女媧政權】

    在位起訖:前7707—前753年。

    生卒年:前7759—前753年。

    出生地:鳳州(今陝西寶雞市鳳縣)。

    立都:鳳城(令河南濟源市西北)。

    年號:女皇元年(乙未,前770年)。

    女媧是伏羲氏族鳳姓部落一位大酋長的女兒,於壬寅年(公元前7759年)出生在鳳州。她歲時,伏羲以一雙精緻的狐皮為聘禮向她求婚,二人結成了夫妻。此後他們便住在了鳳州,先後生下了四個兒子,長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羅奉元年(前7724年)伏羲在榆中稱帝,女媧仍留守鳳州。

    羅奉六年(前779年)夏天,鳳州發生了大洪水。當時伏羲、女媧都住在鳳州,他們組織族人乘葫蘆舟逃亡到秦嶺的太白山下。後來,他們在太白族人的幫助下又重建家園。

    羅奉十二年(前773年),她與伏羲帶部分族人遷居於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濟源市城區西北約90公里),在那裡開闢新的領地。

    羅奉十五年(前770年),伏羲封女媧於汝陽(今河南洛陽市汝陽縣),統領中州。

    羅奉十八年(前7707年)伏羲去世,女媧被氏族聯盟推舉為帝,建都於汝陽,帝號女皇,以乙未年(前770年)為女皇元年。這一年女媧53歲。

    女媧即位後對執政的一些官員進行了部分調整。

    封上相中央氏於沁水流域,居沁陽(今河南焦作市西南)。

    封下相柏皇氏於王屋,居柏香(今河南濟源市東南)。

    命共工氏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治水。

    命朱襄氏為史官,居襄城(今河南許昌市西南),主造書契。

    命昊英氏為歷官,居伊水鳴皋(今河南洛陽市嵩縣東北),主修甲歷。

    命栗陸氏居於西華及栗廣之野(今河南夏邑縣),負責水利建設。

    命驪連氏於驪山(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葛天氏於長葛(今河南許昌長葛市)、陰康氏於太康(今河南周口市太康縣),共同主管農業生產。

    命金提氏於桐柏太白頂(今河南南陽市桐柏縣),主管化俗。

    命烏明氏於東明(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主管建福。

    命視默氏於犬丘(今陝西興平市東南),主管災惡。

    命紀通氏、仲起氏、陽侯氏、宿沙氏四族為中官土正。紀通氏居王屋(今河南濟源市西),主管中表;仲起氏居嵎番(今山東日照市),主管海陸;陽侯氏居陽谷(今山東聊城市南),主管江湖;宿沙氏居東平(今山東泰安市西),主管海鹽。

    命春官羲仲為木正,居青丘(今河南滄州市青縣)。夏官羲叔為火正,居陳留(今河南開封市開封縣東南);秋官和仲為金正,居秦嶺太白山(今陝西寶雞市太白縣東南);冬官和叔為水正,居龜蒙山(今山東臨沂市平邑縣東)。

    另外封尊盧氏於鴻盧水(今河南三門峽市盧氏縣);混沌氏於昆吾屯留(今山西長治市西北);大庭氏於具茨山(今河南新鄭市);有巢氏於朝城(今陝西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無懷氏於裴城(今河南駐馬店市遂平縣)。

    女皇二年(丙申,前7705年),共工氏不肯聽命於女媧,欲自立為帝,女媧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這是中國遠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群體戰爭。

    雙方大戰的結局是共工氏失敗,率部族西奔,怒而襲擊祭天聖地不周山(今甘肅蘭州市榆中縣),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頂,砍倒了天齊建木,割斷了八索準繩,定表向東南傾斜,表繩斷絕,八維失准,象徵王權的祭天中心遭到了嚴重破壞。女媧又命驪連氏率族人與祝融氏族聯合攻打共工氏,將共工氏一族趕往祁連山以北。

    由於天齊表木遭到破壞,天象觀察和天氣變化的預測都不能正常進行;結果這年夏天大洪水來臨,人們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被突然而來的洪水吞沒,許多族人都葬身於大洪水中。

    當時女媧等人居住在高地得以倖免。她立刻組織族人砍伐樹木,綁制簡易木排,下水迎救被困的人。他們奮戰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數百名青年男女,這些獲救的青年都向她磕頭致謝,尊稱她為聖母。

    女媧率族人與洪水搏鬥的這段歷史,後來在民間廣為流傳,逐漸被神化了,被演繹成了神話故事。

    【神話傳說】

    共工氏與女媧爭帝,女媧命祝融氏領兵攻打共工氏。

    共工氏兵敗怒而用頭去撞不周山。

    不周山乃撐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發出了驚天動地的一聲響。山體崩塌,天柱折斷,大地向東南傾斜,海水向陸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數都被淹死了,倖存者只好逃往山上。

    但是,山林是獸類的領地,它們受到侵擾後十分憤怒,向人類發起瘋狂的攻擊。又有許多人被野獸咬死,吃掉。

    人類遭遇到了空前的災難,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兇猛的野獸和大鳥殺害,人類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經過這場浩劫,人類倖存者已經很少。

    為了使人類能再次發展增多,女媧便以黃土和泥,用雙手捏起泥人來。

    女皇十年(甲辰,前797年),女媧宣佈廢除舊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為主體的對偶婚姻。家庭也由原來的群體大家庭分裂成以女人為主體的獨立家庭。不過這種家庭並不穩定,因為對偶婚是女人娶男人為夫,被娶來的男人在家庭中沒有任何地位,除了勞動和與妻子過性生活外,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沒有絲毫權力。妻子隨時可以把丈夫趕出去,再與外族團其他男子成婚。這種婚姻多則數月,少則幾日,能保持一年以上的極少。因此,對偶婚的女人,一生可能會有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婚姻。健康的男人一生可能充當幾次或幾十次丈夫,但當他們年老體衰時,就會被趕回本族團,依靠自己的外甥女來養老送終。

    郭沫若先生在談到對偶婚時,把對偶婚稱為「男人的三從」,即少年從母,壯年從妻,老年從女(外甥女),這是十分準確的。由於女人經常更換配偶,使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是哪個男人在她體內播下了種子。因此,這一時期的人類仍然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父親。

    女媧晚期,人類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大量村莊的出現,使人類由原來的流浪生活變成了定居生活。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人們擁有了更豐富的生活資料。人類已經從漁獵社會逐漸進入到了農業社會。

    女媧在位執政共記五十五年,病逝於女皇五十四年(戊子,前753年),享年07歲。她的遺體葬在風陵渡(今山西運城市芮城縣西南)。尊號女皇。廟號女媧。

    【女媧造人】

    《太平御覽》: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羊,初四創造豬,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覺得太慢,於是用一根籐條,沾滿泥漿,揮舞起來,一點一點的泥漿灑在地上,都變成了人。為了讓人類永遠的流傳下去,她創造了嫁娶之禮,自己充當媒人,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憑自己的力量傳宗接代。另一種傳說《獨異志》是:女媧是與伏羲為兄妹。當宇宙初開時,天地之間只有他們兄妹二人,在崑崙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議想為夫妻,又自覺羞恥。兄即與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請您將天上的雲都合起來一團,要不就把雲散了吧。」以是天上的雲立即合起來,他們倆就成了夫妻,中華民族都是他們倆的子孫後代。

    《風俗演義》中就有女媧造人之說,凡有女媧廟的地方,都盛行到女媧廟求子的習俗。雖然,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卻浸透著一種原始生殖崇拜文化。原始時代,部落戰爭十分殘酷、頻繁,而且全靠人力對抗,死亡者眾多。所以,人們期望女性大量生育,使氏族人丁興旺,才能避免滅亡的命運。

    根據中國神話的描述,開始她使用黃土捏人,但因為速度太慢,便使用柳條甩泥土的方式造出大量的人。先前用黃土捏出的人是達官貴族;後來甩泥土方式造出的人則是平民百姓。造人的方式存在區別,這樣的傳說也被認為是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統治者為了向民眾灌輸「天命論」,以達到維護統治的利益。

    【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是三晉大地影響最廣泛的神話。

    這個神話出自《淮南子amp;#822;覽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在洪荒時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最後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後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斂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晨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裡匯流。當天空出現彩虹的時候,就是我們偉大的女媧的補天神石的彩光。

    女媧勞苦功高,在西漢的《運斗樞元命苞》中,女媧被列為和她的哥哥伏羲、嘗百草救人無數的神農為中華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

    今天看來,女媧補天只是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反映了遠古人類征服自然的幻想和願望,並不是實事.有人說,女媧煉石是為了取火.有人說,女媧從礦石中煉出金屬,製造器具,彌補了天然物質的不足,所以被後人傳為煉石補天.結果,女媧補天又被解釋為院士冶金的發明和應用.

    【古籍中有關女媧的記載】

    《楚辭amp;#822;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王逸註:「女媧人頭蛇身。」

    《說文解字》:「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

    《山海經amp;#822;大荒西經》郭璞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山海經amp;#822;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淮南子amp;#822;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媧所以七十化也。」

    《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

    《繹史》卷三引《風俗通》:「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淮南子amp;#822;覽冥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博雅》引《世本》云:『女媧作笙簧。笙,生也,像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帝王世紀》:『女媧氏,風姓,承皰羲制度,始作笙簧『。

    【太行山與女媧】

    黃土高原山西境內,除了在洪洞趙城鎮侯村有女媧的長眠之地媧皇陵和數千年來一直享受歷朝歷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國家級神廟媧皇廟,以及女媧「摶土造人」聖地——萬榮縣汾陰雎女媧和伏犧成婚、避暑聖地——吉縣人祖山、女媧「殺黑龍以濟冀州」截斷洪水之地——蒲縣黑龍關,和吉縣柿子灘女媧巖畫等重要遺跡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山西晉東南太行山地區,留下了為數眾多的「煉石補天」遺跡,星羅棋布地分佈在這些遺跡之地的眾多媧皇廟、媧皇宮等古老的紀念建築,使得地處北方黃土高原的山西太行山成為除了山西中部的霍山之外,在中華民族文化和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神聖地區。

    千百年來,有關女媧「煉石補天」和「兄妹成婚」等神話傳說廣泛流傳、膾炙人口。對於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人們只是局限於欣賞、陶醉或玩味、品評,並沒有什麼人去認真地追究和嚴肅地思考這些傳說故事的產生原因和來龍去脈。「神話傳說是歷史的影子」,女媧、伏犧「兄妹成婚」故事所說的「崑崙山」,實際上就是指西北地區「崑崙山」餘脈延伸所致的山西太行山地區。

    然而,至今鮮為人知的是:太行山除了又名「太形山」、「五行山」之外,古代還有過「女媧山」和「皇母山」的別名。與幾千年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為數眾多的男性「天子」相比,女媧所享受的這一殊榮,真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絕無僅有。

    據南宋羅泌《路史》載:「『女媧』又曰『皇母』。注『太行』一日『皇母山』,亦曰『女媧山』。」又崔伯易《感山賦序》曰:太行一名「皇母」,一名「女媧」。又據《澤州府志》卷六「山川」:

    「陽城縣amp;#822;莽山:縣東南四十里。謂漢光武追王莽至此。俗稱『王莽山』……田氏曰:《水經注》沁水以西為王屋山,則此山即王屋。崔伯易《感山賦》云:一日『皇母』。雲女媧於此煉石補天。按:今(河南)濟源有『女媧山』,一日『女山』,古老言為『皇母山』,地界相接。」

    據以上記載可見:以「女媧山」命名太行山的唯一重要原因,是在距今八九千年的遠古時期,人類兒女在遭受了嚴重的洪水和強烈的地震災害以後,在太行山地區進行了長時間、大面積的抗災救災活動,拯救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寶貴生命。古代山西「土瘠民淳,儉而好禮。不經之祀,絕而弗尚」。(元朝宋翼《新修成湯東廟記》,澤州府志卷45)根據古代《禮記》「法施於民則祀之,能抗大甾則祀之,能御大患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的禮制原則,太行山地區人民不僅在當年女媧所經行和活動過的地方修建廟堂、行宮以供祭祀,而且把她居住、活動過的「太形山」改易命名為「女媧山」、「皇母山」,可見女媧在這裡所享受的尊重之隆和規格之高。

    據《列子amp;#822;湯問》記載:「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天)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這則記載所說的「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情況,在山西晉東南太行山地區很多地方都可以親眼看到。不少山脈斷層紋理呈現西北高、東南低的傾斜降低狀態。這種地質結構,只能是遠古時期地球大陸板塊互相衝撞,造成邊緣斷裂、抬升所形成。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滲雜、混和著中華民族祖先對遠古人類災難歷史的久遠記憶。

    位於壺關縣、陵川縣之間太行大峽谷以南的媧皇嶺,是一處非常重要的女媧活動遺跡,這座山嶺高聳人云,氣勢磅礡,由西向東,匍匐延伸,長達數十公里。汽車在沿著山脊延伸的林慮公路上馳騁行駛,彷彿飛馳於九霄雲天,心旌搖蕩,恍若天神。山嶺中段有媧皇廟一所,在原來正殿的西牆鐫有石碑一塊,記載著這座廟宇的古老歷史。遺憾的是,由於曾經用石灰水粉刷過碑面,導致碑文字跡漫漶,未能拓製成拓片以供研究。以筆者之見,這座媧皇嶺和媧皇廟,都是當年女媧巡行太行山時的經行之處;媧皇嶺的名字與太行山別名「女媧山」、「皇母山」存在著直接關係。

    長治縣北5華里上郝村北天台山,也有媧皇廟一座。據說女媧曾經在這裡「煉石補天」七七四十九天。在此期間,她因為思念留在數百里以外中(霍)皇山下女媧治所——趙城侯村的親生兒女,曾經登上這裡的山頭,眺望家鄉,所以人們把這座面積不大的小山頭命名為望兒台。奇怪的是每年夏至日這一天,無論是早晨、中午或傍晚,人們都看不到陽光照射「天台」的陰影;一年四季,在其周圍也看不見它的山影。所以自古以來「天台無影」就成為著名的「長治八景」之一。這座天台山媧皇廟本來已經遭到破壞,但當地民眾自發地化緣集資,予以修復,現在香火十分旺盛。

    諸如此類的媧皇廟建築,還分佈於晉東南地區平順縣南耽車村、黎城縣廣志山、潞城縣七里店、襄垣縣仙堂山,以及晉中地區左權縣葦子溝,平定縣東浮山等地。其中平定縣東浮山一處比較特殊,傳說它的山頭有一個大坑,乃是「女媧補天」的「煉石灶」所在。大坑的周圍還堆積有許多五顏六色、佈滿孔隙的浮石。當地百姓傳說這就是女媧煉石時所產生的渣滓。但是地質工作者考察認為:這裡曾經是古代火山的一處噴發口,那些浮石也是火山活動的遺留物。當地人對於「煉石補天」也別有一說,明代人陸深曾經撰文認為:女媧「煉石補天」乃是發明燃燒煤炭,製造光明,以補遠古長夜漫漫、渾沌黑暗之缺。此見雖然與燒煉石灰不同,但亦可聊備一說,以供識者辨析。

    另據方志記載,在屬於太行山邊緣地區的河北省涉縣索堡村唐王山、涉城鎮北崗村、城關鎮河南店、張家莊雲頭山、河南省林縣以及淇縣靈山等地,都有女媧遺跡分佈。其中涉縣媧皇宮依唐王山山勢而建,雕樑畫棟,樓閣雄偉,雲霧繚繞,形勢巍峨,是國內現存女媧遺跡中最為美麗、輝煌的紀念性建築。據記載,其創建時間是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齊以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而河南省淇縣靈山媧皇廟,乃是與《封神演義》所寫「商紂王淫詩戲女媧」故事聯繫在一起的古老、重修建築,其歷史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其意義和價值也十分重要。從以上遺跡的分佈和命名情況看,涉縣媧皇宮和淇縣媧皇廟都屬於當年女媧巡行太行山地區時的經行(行宮)、停留(祠廟)之處。

    為什麼女媧生存、活動的重要舞台是在北方山西,而不是在古代中國境內的其他任何地方?這首先與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山西的地理、自然、氣候、環境等條件有關:由於山西有「山河環護」,具備保證古代人類居住、生存必需的安全性、封閉性、隱秘性、防禦性和生存資源性,所以古代山西自然而然地成為中華民族祖先生存居住的天然溫床和搖籃;據考古發現:山西芮城風陵渡有舊石器時期距今00多萬年的西侯渡遺址和距今六七十萬年的合河遺址,山西襄汾縣有距今二三十萬年至5萬年的丁村遺址,山西省沁水縣有中石器時期距今萬多年前的下川遺址,山西吉縣有距今萬年左右的柿子灘遺址……以上根系久遠、接連不斷的考古發現鏈條,為女媧文化產生、出現於山西境內,提供了生動有力的文化背景和確鑿無疑的歷史證據。

    黃土高原山西境內存在大量女媧遺跡的重要事實,也為黃河中遊山西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的科學判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與現代人類相比,遠古人類對大自然規律的認識、瞭解、應變、防禦能力十分低下,除了令他們防不勝防、談虎色變的洪水、猛獸以外,人類生存必需的食物來源和生產工具、防禦工具的尋求、選擇,以及年復一年、循環交替的酷暑、嚴寒,都令他們應對不暇、苦心焦慮,黃土高原山西地區與一望無際、曠野千里、藏身無所、求食無源和盛夏暑熱難耐、嚴冬季節無處藏身的華北東南平原地區相比,兼有高山、丘陵、盆地、平原,河流、湖泊和氣候溫和、林木茂盛,可漁可獵、食物多源、棲身方便、防禦多策等等優越的自然條件,自然而然地成為中華民族自下而上活動的首選之所和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誕生和發源之地。

    近20多年來,在南方和北方不少地方,陸續發現了不少古代文化遺址,有人就提出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是多元、多中心態勢。這種看法甚為幼稚。因為這些發現都是零零散散、相對孤立,既不成陣勢、更不成鏈條,也沒有像女媧這樣傑出、著名的母系部族領袖人物,更沒有建樹起如同女媧一樣的巨大歷史功績,所以這些考古發現報道只具有譁眾取寵、取悅一時的新聞價值,絕對不能動搖和降低黃土高原山西大地天然造就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領先地位和中心作用。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時期的歷史人物、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女媧在山西太行山區眾多活動遺跡的存在,和有關女媧「煉石補天」故事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充分證明女媧這位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已經具備了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帶領民眾抵禦自然災害和克服自然災難的偉大勇氣、精神和高度智慧、能力;意味著處於中石器時代後期的母系部族社會,已經進入到中國古代文明社會的黎明時期。隨著疑古派的民族虛無主義邪說在史學界被日漸掃清;以及對女媧神話傳說的科學詮釋和「煉石補天」、「女媧行跡」等史實的真相大白,女媧身為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崇高地位將會被日益確定;她對中華民族古代文明進步事業做出的偉大貢獻將流芳萬古、永垂史冊。

    【陝南女媧山——女媧傳說的極好印證】

    陝南平利縣城西5公里處有座海拔988米的女媧山,古稱中皇山,異峰獨秀,因後有女媧宮而得名女媧山。山上建有女媧廟,氣勢宏偉,殿宇紛繁。

    商代,平利為大巴山區族落良國的封地;周初,良隨周武王伐紂滅商,故得襲封舊土,建都上良,平利仍屬良國統治。五代蜀杜光庭《錄異記》是最早記載女媧廟在平利的史料。房州即今毗鄰平利的湖北房縣,西晉時平利屬房州管轄,「上庸界」即現平利,故女媧廟在平利的歷史由來久遠。

    唐李冗《獨異記》中「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的記載與當地百姓「滾磨為婚」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女媧山東北方向不遠處,現有一條山溝名叫「磨溝」,此溝因伏羲女媧兄妹「滾磨成婚」的傳說而得名至今。

    《淮南子amp;#822;天文訓》一文中「天柱折、地維絕……女媧斬鰲足撐天傾」的所謂「天柱」折斷後,天空就會坍塌下來,女媧於是「斬鰲足撐天傾」,用「柱子」將蒼天撐住。後來,女媧在南山采五色石煉之再「修天補洞」,並用金釘加固,今天才有了天空的五彩流雲和夜空繁星閃爍的天象。在安康東南距平利五六十公里的地方,有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名叫「天柱山」,據傳此山乃鰲足演化而來。

    女媧煉石補天的所在地也在如今的女媧山。女媧山地處秦嶺南端、大巴山北麓,位於陝、鄂、渝三省、市交界處,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為兵家必取之地。從女媧阻止炎黃之戰的地理位置上看,黃帝居於渭北黃龍,炎帝居於鄂西神龍架,女媧所在二者間的位置正是平利女媧山。

    女媧廟所在山峰向南500米有座山叫「偏頭山」。據當地百姓講,當時女媧在煉石之成後,奮力舉石補天,第一腳踏力過猛,將此山踏歪偏向山南一側,故得名「偏頭山」,相傳山上曾留下女媧的腳印。此山現為女媧山鄉七里村村民承包的責任林山,傳說中的腳印已被墾荒植樹。女媧第二腳踏向中皇山,將該山山頭西側夷為平地,後在平地上建起現在的女媧廟,中皇山因廟而又得名為女媧山。

    【女媧廟———銘刻女媧神女的豐碑】

    女媧廟坐落在女媧山鄉七里村。據當地百姓介紹,解放初期的女媧廟十分龐大壯觀,在平利堪稱第一寺廟,有四扇大門,房宇百餘間,殿堂三層,故又稱「三台寺」;廟內住僧人二三十餘、居士若干。但在歷經了戰亂、土改、「文革」等重重劫難後,現僅存一間正殿和「平心門」的殘牆斷壁。

    就女媧廟保存完好時的壯觀景象,筆者特地分別採訪了何家溝村85歲高齡的王道芳老人、何家溝村最有文化的長者現年74歲的退休教師張友中和女媧廟現惟一的守廟人4歲的何中山,他們都講述了從自己記事起印象中的女媧廟。

    相傳,女媧采金州(現安康)南山五色石煉之補天,救民於水火,從此百姓康泰,風調雨順。女媧在此地修造了一座土地廟,教南山民眾種桑養蠶,取絲紡綢,福祉於民。當地民眾為祭祀女媧的賢能聖德,將土地廟改建為女媧廟,供奉香火,頂禮膜拜。

    為頌揚女媧「補天」之功,夏代在女媧山始建寶靈寺,後改為中皇廟、女媧廟,香火極盛,「登探者淑匿紛來,瞻禮者賢否沓至」。《路史》云:「女媧始治於中皇山,繼興於驪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媧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媧廟。」唐宋以來,女媧廟歷經修葺擴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後,擁有正殿四重、房屋百餘間,是當時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譽為「名勝之方」。

    解放初期,女媧廟仍保存完好。此時的女媧廟共分三層殿,即在三台自然地貌上建築,又稱「三台寺」。一層是天井,內有一棵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千年桂花樹,人稱「中皇古桂」。二層是拜殿,殿外兩條滾龍抱柱,樓宇古樸,雕龍畫棟,氣宇不凡;殿前有一頂門神「胡敬德」的官帽,大贏二尺、厚寸餘、重約八九十公斤,據說此帽為胡敬德朝廟上香時的遺忘之物。三層即正北為正殿,供奉女媧娘娘、十八羅漢諸神。另分東房、西房和南房。東、西房各有一門,南房有兩門,即山門平心門。

    在女媧廟西南側一里之遙的山巔,建有一座玉皇宮,即玉皇大帝的宮殿,四合大院,一個天井,內設正殿和火神廟,正殿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宮僅住三四個和尚,規模遠不及女媧廟,但與女媧廟遙遙相對,獨成景觀。玉皇宮解放初期保存尚好,卻毀於六十年代。

    女媧廟、玉皇宮和塔院的建築十分講究。建築所用木材就地取材,但寺廟塔院所用上千柱墩石卻來自安康旬陽縣的火岩石,此石堅硬無比,千年不化。採石後經眾縴夫從灞河用船運自徐家壩,再用牛拉、人抬、木滾等方法運至女媧山。廟院的磚瓦也很獨特。從古至今,女媧山一帶的山民大多沿襲土牆、木樑、石蓋的砌房方式,女媧廟卻單一色的青磚青瓦,而且磚的大小規格有七種之多,形狀又有圓磚、方磚、長磚和厚磚、薄磚、花磚之別。工匠們考慮到建廟耗磚瓦之巨,質量之高,特在女媧廟後山修建了窖場,至今後山還有「窖場」的地名。

    平利縣收藏一塊《中皇山女媧氏廟碑》,系清雍正十三年修葺寺廟時由當任知縣古灃撰文,博引古今文獻較系統地闡述了女媧神話傳說。廟碑高3.3米歐體楷書,由3塊梨木精刻而制,工藝極為考究,系平利發現最大的木質碑刻。

    【關於女媧出生地古城紀(秦安)的考證】

    對於一種文化現象或者起源地的考證研究,必須從兩個方面即文獻記載和民間傳播著手,才能使我們對這種文化現象去偽存真,探源究本,發掘這種文化現象及起源地歷史學、民俗學的雙重意義,以及它與現代文化的可鏈接性,可傳承性,並且讓民間傳說與文獻記載互相印正,互相考據,也才能讓這種文化現象的研究昇華,才能挖掘出它真正的價值與魅力,讓它更具有說服力。

    目前全國關於女媧的出生地爭議很多,眾說紛紜,這種傳說和神話最集中最繁盛的地方當數天水古城紀和陝西平利縣,現筆者就女媧出生地古成紀的考證奉獻給讀者,以求教於專家。

    、有關女媧出生地是古城紀(秦安)的文獻記載。

    《史記.補三皇本紀》記載:「女媧出生於成紀,亦姓風,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羲立,號曰女胥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遠。」

    《水經注》第3頁就明確標出了女媧風台的確切地址是古城紀治附近的隴城鎮。

    992年江—澤—民總書記親筆為天水提寫了「羲皇故里」四個字,從而奠定了天水羲皇故里的地位。

    據《春秋世譜》、《獨異記》記載:「華胥氏生男伏羲、生女女媧。」「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譴我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

    《秦州直隸州新志》載:「路史曰:女皇氏媧,雲姓。一曰女希,太昊氏之女弟,出於承匡……(羅泌謂女媧出於承匡),承匡不知何地,注發任城縣承筐山當之,然既為伏羲女弟,不應兄妹異產。」

    秦安縣舊志稱媧皇為三陽川人也,或云:「生於秦安隴城之地。」清道光年編《秦安縣志》還有隴城鎮有「媧皇故里」牌坊的記載。《甘肅敕封修通志》載:「相傳女媧氏風姓,生於風台,長於風谷,葬於風塋。」

    近年來著名區域地理學家,蘭州大學教授馮繩武撰寫的《甘肅旅遊資源分區》中,稱秦安為「兩皇故里」,兩皇即伏羲、女媧。

    2、有關女媧出生地是古城紀(秦安)的神話傳說。

    在天水民間傳說中的伏羲女媧兄妹二人在神人指點下乘葫蘆避洪水的「葫蘆夫妻」的故事。洪水過後,二人明知是兄妹,但要承擔重建家園的重任,便從北葫蘆河邊的一座山頂上(今天水市秦安縣顯親峽山巔)約定滾磨成婚,讓上天來做媒證,如兩扇石磨在溝底合而為一,便成婚,如不合,便不成。滾磨成婚的故事與《獨異記》的記載有異曲同工之處。經過大地灣古人遺址,貫穿秦安縣南北,在麥積區三陽川匯入渭河的渭河一級支流被先民們叫葫蘆河,並跟葫蘆救人造人的故事一同流傳至今。「此河流經秦安縣山川時形成中間小兩頭大,呈葫蘆狀,河床上古時曾出土一塊巨大的青石,石上天然形成「白蛇、青蛇交尾圖」,(遺跡尚存)影印著伏羲女媧二位原始部落的首領形象,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上古人類留給世界的一塊寶藏。印證著傳說之據。葫蘆河沿秦安廟咀村出境,至北道區川陽川與卦台山下向東流來的渭河交匯,形成清濁分明的「八卦太極圖形(陰陽魚),又印證著伏羲、女媧無極生有極之妙。」引自天水文史專家王耀先生的《隴上巾幗春秋.伏羲女媧姻緣傳奇》。在大地灣一期文物中的大量陶壺,其形狀極像葫蘆,說明在當時存在葫蘆圖騰或葫蘆崇拜,跟伏羲女媧創造人類的神話傳說有著內在聯繫,葫蘆圖騰有存在的客觀人文條件,葫蘆崇拜和蛇圖騰一樣同伏羲氏族和隴上其他部落有割不斷的文化淵源。

    天水民間還傳說女媧生於風峪、長於風台、葬於風塋。秦安縣隴城鎮確有此三址,在風峪西崖有一天然洞穴,據說是女媧居住過的,當地人稱「女媧洞。」隴城鎮曾有「媧皇故里」的傳說。相傳自漢以來,在隴城鎮的風台山上建有過女媧廟,後因山體滑坡而毀,到宋時重建於龍泉寺內,明代遷建於東山寺,後搬至城皇廟內,毀於「文革」時期,現在的女媧廟是原基礎上「文革」後重建的。在天水市城區西北的鳳凰山麓,渭水之南山,亦有女媧廟。近些年在天水城西十里的老君廟後面的山坡上,由天水鄉民捐資重修了一座女媧廟。這些都表明,天水是女媧的故鄉,故鄉人民歷來對女媧十分崇敬,無比懷念和非常愛戴。

    摒除史料上記載和神話傳說的不實之處,可歸納出女媧一生的生活區域和活動範圍。女媧氏生母華胥氏,燧人氏之後,生活於雷澤周區,生子伏羲,生女女媧於古城紀雷澤一帶,三陽川卦台山為伏羲創畫八卦的地方,後女媧與伏羲成婚後,隨伏羲徙治陳倉(今寶雞),建都於陳(今河南淮陽)。明代周遊《開闢演義》則云:「伏羲氏崩,群臣推女媧氏即位,號為女皇,建都於中皇之冊」。這表明,上古時期,當第一個統一中華民族各部落的帝王伏羲去世之後,女媧被諸侯推為帝王,繼承伏羲帝位,並建都於當時的中皇山,號媧皇。

    【女媧文化】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是史前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已經開展的中國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對象。《楚辭amp;#822;天問》、《禮記》、《史記》、《山海經amp;#822;大荒西經》、《淮南子amp;#822;覽冥訓》、清朝嘉慶《涉縣志》等史料都有關於女媧的記載。相傳上古時期,始祖女媧就是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長期以來形成了膾炙人口、流傳廣泛的女媧文化。在整個古文化系列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人類發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一是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傳承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二是具有實現民族大融合、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三是對增強創業精神、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促進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四是體現了奇特的民間、民俗文化現象,對人生禮儀、人類生存、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女媧歸屬】.

    陝西平利縣:多部史書中記錄的女媧的故里,生態縣。當地也保留大量關於女媧的傳說和足跡,有女媧山和女媧廟。出士了大量的遠古時期的陶片。

    2.河北省涉縣:宣傳起步早。

    3.甘肅天水秦安:傳統說法上的「女媧故里」

    4.山西晉城澤州:宣傳較弱,建有「華夏女媧文化園」

    5.河南周口西華:有個女媧捏土造人的女媧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