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軒轅 第三卷 大地風雲 二百四十 寧遠孤軍
    傳庭自敗回關中後,積極整軍備戰,重整軍隊,準備的再次爭鬥,然而陝西早已民窮財盡,實在無力負擔浩大的軍費開支!

    老百姓拿不出錢糧來,孫傳庭無奈之下,只得動輒以軍法從事來要抰地方官吏催逼,即便這樣,還是搾不出多少錢糧。不得已,找大戶人家捐助,可這幫人在朝廷裡都是有後台的,於是孫傳庭在京城裡的名聲就很不好了,叫做「秦督玩寇」。

    崇禎十六年的六月,被心急的皇帝催得快要發瘋的孫傳庭,頓足長歎道:「我也知道備戰不充分,此行兇多吉少。但大丈夫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和獄吏對簿公堂!」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事已至此,雖萬千人,吾往也!」這是孫傳庭發出的最後一聲決然的,卻也是無奈的聲音……

    十六年八月一日,他在西安關帝廟誓師;十日,率十萬所謂的「大軍」出潼關。臨行,他與夫人訣別,孫夫人毅然道:「丈夫報國耳,毋憂我!」

    孫傳庭雖然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但多少還有點盡人事而聽天命的幻想。除了他手下的牛成虎、高傑、盧光祖等人外,他還徵調了白廣恩自新安來會,並命四川秦翼明出商、洛,河南陳永福出洛陽,左良玉部西上夾擊李自成。

    另外,他也有一張好牌,那就是李自成兵政府侍郎丘之陶暗通官軍。此外。明軍還裝備了三萬輛「火車」和大量先進火器,這也算是有利條件之一。

    八月中旬地時候,孫傳庭收復了沒有多少兵力防守的洛陽,有人建議修復洛陽城牆,將其建為一個堅固的據點。孫傳庭道:「我們不出關,猶為萬全。今既出關,已無萬全可言了!」

    孫傳庭此言擲地有聲,大有有風蕭水寒,壯士不還的慷慨悲壯。

    九月八日,孫傳庭進抵汝州,李自成部將,綽號四天王的李養純投降,帶來了重要情報:諸賊老營在唐縣。偽將吏屯寶豐,李自成精銳盡聚於襄城。

    孫傳庭依照情報,迅速督大軍攻克寶豐,擒殺李自成委派的州牧陳可新。然後襲占唐縣,將俘獲地李自成軍家屬全部殺掉,李自成軍得到消息後,全軍痛哭,鬥志反而因此高漲。

    此後連日大雨,官軍糧草不繼,但在孫傳庭的率領下。仍然攻破縣,並與來援的李自成萬餘精銳會戰獲勝,擒闖軍果毅將軍謝君友,斫斷李自成坐,幾乎擒獲其本人,;李自成慌亂中退往襄城。

    在這一個階段。官軍取得了一些勝利,但補給不暢,兵力單薄的劣勢仍未能改變。九月中下旬,孫傳庭的內線丘之陶事洩被殺,自此官兵情報斷裂。

    十七日,留守汝州的明軍部隊因糧餉不繼嘩變,孫傳庭被迫回軍就糧,並平定叛亂。李自成乘勢追擊。雙方主力會戰於南陽附近。

    李自成軍列陣五重,最外層是新降附的饑民,其次是步兵,再次是騎兵。再次是精銳騎兵,最內層是老營和家屬。明軍陷陣力戰,攻破闖軍三層陣線,與李自成精銳騎兵殊死拚殺,雙方膠著不下。

    飢餓的明軍未能持久,陣型開始擾動。白廣恩地火器營官兵大叫「師敗矣!」將火器車輛推倒,騎上牽引車輛的馬匹逃跑。傾覆的車輛堵住了其他部隊撤退的道路……

    闖軍以鐵騎衝殺踐踏,步兵則以粗大的木棍猛擊,不少官兵被連盔帶頭地敲碎。李自成的騎兵緊追不捨,一天內追殺了四百里地,直攆到孟津。明軍死者四萬餘人,喪亡兵器輜重數十萬。孫傳庭的督師坐,也在逃跑中丟給李自成的追騎。

    孫傳庭千辛萬苦組建起來的一支主力部隊,就此覆亡了。得人心者得天下,所謂的人心是什麼?人心,就是糧食,就是情報,就是源源不絕地後備兵員,就是李自成輸得起十回八回而孫傳庭一回都輸不起。

    十月七日,李自成軍大舉攻潼關,從間道繞到關後,夾擊明軍。李自成以繳獲的孫傳庭坐騙開潼關城門,大軍蜂擁而入。

    就這樣,這座雄關又一次被攻破了……

    孫傳庭收拾潰逃的部下,向渭南撤退,在路上被闖軍追及,他和參軍喬遷高躍馬大呼,率殘兵衝入敵陣中,奮戰陣亡,最為淒慘的是,連孫傳庭屍首都沒能找到!

    在孫傳庭兵敗的時候,盛京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皇太極病死了……

    滿清崇德六年九月十三日宸妃死後,皇太極一直朝思夜想,吃不下飯,甚至還昏迷過一次。但僅僅是宸妃死的悲痛也不能致他於死地。宸妃死前,皇太極已有病,使他最後斷送生命地恐怕是多種因素的並發。

    皇太極一生諸多軍國大事,事必躬親。由於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致使積勞成疾,病兆頻頻發生,特別是遇到宸妃之死,悲痛不已,更增加了他的身體負擔。當潛伏的重病一朝突發,瞬息之間就奪去了他的旺盛的生命。

    據說在死的前一天,皇太極似乎預見到了什麼,他不斷喃喃地看著南方,嘴裡一直在說著兩個人地名字,「崇禎」,「朱斌」……

    當快要天亮的時候,他的精神忽然好了很多,對身邊親近的太監說道:「朕一生和大明為敵,終於建立了大清,可有兩個人,朕一直都沒有把他們當成敵人,而是當成自己地朋友一般,那就是崇禎和朱斌……崇禎是個勤政的皇帝,可他生得不是時候,那朱斌雄才大略,早晚有那麼一天,他必將成為咱們大清最大的敵人……」

    然後。他一個人獨自坐在那,嘴角邊露出了一絲微笑:

    「朱斌,朱斌,朕

    ,當初朕給了你二十萬兩銀子,讓你將來放我一命。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在皇太極死後,葬昭陵,廟號太宗,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即位,改元順治。因為他年齡太小。眾議以鄭親王濟爾哈朗與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

    皇太極死後僅一個月,濟爾哈朗、多爾袞與諸王貝勒大臣便做出征寧遠的決策,凡出征的將領大臣先除喪服,為出征做準備。

    此次名為征寧遠,實際是攻取寧遠以西至山海關之間的中後所、中前所、前屯衛三城。他們的這一戰術很明顯,就是要先剪除防守薄弱地前屯衛三城,軍事上叫避實擊虛。奪取此三城,便切斷了寧遠與大本營山海關的聯繫,從而把寧遠徹底孤立起來,再集中力量對它發動攻擊。

    崇禎十六年年九月十一日。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統領大軍,攜紅衣炮和各種火器自瀋陽出發,直奔寧遠而來。

    —

    清軍越過寧遠,首先攻擊中後所城。

    攻城是在清軍抵達中後所的第二天,即九月二十四日傍晚開始的。清軍先填平壕塹,擁至城下。用雲梯、挨牌攻城,紅衣大炮轟擊城牆。激戰一夜,於次日將城轟開,明兵潰退,清兵隨之入城,擒斬明游擊吳良弼、都司王國安等二十餘人,殲滅明馬步兵四千五百人,俘虜達到了四千餘人。

    接著。九月二十九日轉攻前屯衛,至十月一日破城,斬殺明總兵李輔明、袁尚仁等三十餘員將官,又再次殲滅四千餘人。俘獲二千餘人。

    濟爾哈朗乘勝擴大戰果,派護軍統領阿濟格尼堪率部分八旗兵進攻中前所。守城的明總兵黃色得知前屯衛城已陷落,驚惶失措,棄城而逃。清軍進入中前所,俘獲千餘人。

    此次戰役,前後不過七八天,明軍做了力所能及的抵抗,很快被清軍連連擊敗。明軍到了這個時候已不堪一擊,而清軍卻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對明軍的戰鬥攻必克,戰必勝。

    中後所三城失陷了,從錦州至山海關四百里間如今只剩下寧遠,它成了名副其實地一座孤城。雖然濟爾哈朗、阿濟格在奪取三城後並沒有向寧遠發起攻擊,但它已完全處於清軍的控制與包圍之中。城內軍民人心惶惶,不斷有逃亡及降清的事發生。

    吳三桂憂心忡忡,焦慮不安。他眼睜睜地看著清軍把中後所三城逐一攻克。他還能有什麼作為呢?他神不守舍,煩悶時,不由自主地登上城樓,舉目遠眺!

    在大道上,滿清偵察兵不斷地出沒;遠處山巒,大明修建的烽火台、哨所、台堡林立,都已被清軍奪占。

    入夜,四周死一般的沉寂,只聽得南邊海潮漲落的濤聲,偶爾隱隱傳來幾聲牛角號聲。吳三桂感到一陣心寒。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使自己的心情安靜下來,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什麼命運。

    他用憂鬱的目光關注著局勢的哪怕是微小地變化,寄托著某種期待,究竟期待什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不過,有一點他是想得很明白的,這就是在三城失去之後,他感到他和他的將士們繼續留在寧遠已失去實際意義,坐以待斃,只能是為皇上盡忠了。

    然而,人越是在危機時,求生欲越是強烈。這時,在他心裡確實產生了欲求脫離險境的願望。於是,他的思緒便集中到一點。倘在此時,聖上下旨調他離開該多好……

    可誰知道哪一天才能做得到?他強烈相信自己是忠君的,在沒得到朝廷地命令前,他決不能離開寧遠城。況且,律法規定:「守土者擅棄封疆,律無赦。」他也不敢擅自棄寧遠而逃的。他想到忠君報國,似乎又恢復了某種信心……

    「總鎮,金虜攻城的日子看來就在眼前了,咱們該怎麼辦啊?」參將林慶宗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了吳三桂的身邊,看著城外的清兵,擔憂萬分地說道。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吳三桂苦笑了一聲:「想要開城決戰,可咱們又沒有這樣的力量,困守孤城,又等不來援兵,聽說現在連京師都已經危險了……這樣下去,寧遠早晚都會落在金虜的手裡啊……」

    林慶宗長長地歎息一聲:「看來,咱們真的要做大明地忠臣孝子了,朝廷其實還是不信任總鎮的,要不,也不會把老爺調到京城去了……」

    吳三桂搖了搖頭,也是重重地歎了口氣,自己的父親吳襄他作為「廢將」已退休在家,閒居數年,連俸祿也給取消了。現在經薊遼總督王永吉代為請求,崇禎批准給吳襄俸祿。這次又把吳襄調進京,還授予提督御營的要職。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崇禎為了害怕吳三桂這裡出現問題,特刻意將吳三桂地父親吳襄做為了人質留在京城……

    吳三桂煩躁地在城樓上走了兩步,忽然眼前一亮,抓住林慶宗說道:「你明日就啟程,速去江南,將我兄弟朱斌秘密請來,此人足智多謀,他一到來必有主意!」

    武英王之名天下盡知,朱斌身後又有富裕的江南和強大的江南軍以為依靠,林慶宗聽了也是大喜:「總鎮放心,末將這就刻日啟程,一定將武英王請來……」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吳三桂的這一請,卻不知引發了多少的故事,那些轟轟烈烈的戰鬥,那些視死如歸的衝鋒,也都即將在這一刻上演!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