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仙路奇緣 正文 關於濕婆
    百度提供資料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濕婆(Siva)

    簡介】

    印度教毀滅之神濕婆(S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的象徵。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的職能,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有他的神話。據說他有極大的降魔能力,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曾燒燬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誘他的愛神,得三魔城毀滅者之稱。諸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他吞下能毀滅世界的毒藥,頸部被燒成青黑色,得青頸之稱。印度教認為「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林伽是他創造力的象徵,受到性力派和濕婆派教徒的崇拜。濕婆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妖魔鬼怪都受制於他。妻子是雪山神女,兩個兒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將的統帥,後者是侍候濕婆的諸小神之首。他的形象被描繪成5頭3眼4手,手中分執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著獸皮衣,渾身塗灰,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為裝飾,頭髮盤成犄角形,上有恆河的象徵物,傳說恆河下凡時曾先落在他的頭上,分7路流向大地,頸上繞著一條蛇。坐騎是一頭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見於各種文獻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8種化身,除毀滅外還可創造。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

    濕婆的傳說】

    濕婆還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當恆河女神從雪山天國降凡之際,濕婆為了避免水勢過猛淹沒眾生,他親自以頭接水,讓恆河在他的發綹間流轉千年緩衝後再流到人間。

    濕婆居住在凱拉薩山(MountKalashi,即中國西藏阿里境內的岡仁波欽神山),他的乘騎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爾瓦蒂(Parvati),又叫烏瑪(Uma,光明、美麗)。濕婆的配偶起源於印度土著的母神,也像濕婆一樣兼具生殖與毀滅雙重性格,呈現溫柔相與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爾瓦蒂或烏瑪的形象是嬌媚嫻淑的妻子。濕婆的配偶的另一種形象杜爾伽(Durza,難近母)則是美艷而嗜殺的復仇女神,曾代表諸神殺死水牛怪魔希沙。還有一種形象迦梨(Kali,黑女神),面目猙獰,酷愛血祭,純屬恐怖的死神。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兒子伽內什(Ganesh)是可愛的象頭神,另一個兒子塞建陀(Skanda)則是可怕的戰神。

    [濕婆的形態及象徵意義】

    所有印度教聖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種,就是這尊與朱羅銅像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偉大的濕婆納塔羅闍(舞王)即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像。這種像大量創作於朱羅時代,在南印度的製造延續倒12世紀。

    在印度教造像中,濕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塗灰,纏發椎髻,頭戴一彎新月,頸繞一條長蛇,胸飾一申骷髏瓔珞,腰間圍著一張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頭、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額頭上長著第3只眼睛,可以噴射神火把一切燒成灰燼。傳說愛神迦摩在濕婆修苦行時打擾,濕婆第3只眼裡噴射的神火把愛神燒得形銷骨滅,但愛神並沒有死,只不過沒有了形體,所以說愛是無形的。

    濕婆被表現為跳著創造和毀滅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頭髮隨著他的舞動而狂亂地飄散開來,隨著他的上邊的右手所持的沙漏裝小鼓的節奏而飛動。這種節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得聲音,通過創造之舞的善行而產生。宇宙本身被表現為環繞此神的光環,光環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羅的繁殖之口。與這創造的瞬間互補的,是同時發生的宇宙的毀滅,由那些給光環鑲邊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單獨一朵火焰來象徵。這朵單獨的火焰使一切化為虛無:恰恰與此神右手中的創造之鼓保持平衡。下邊的右手表示要撫慰他的信徒,預備賜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無畏勢。進一步證實賜福的是下邊左手的象手勢(gajahasta)。這種「旗子」手勢由垂下手指模擬象鼻構成,在此指向真從無知的侏儒背上彈跳而起的左腳。這一象徵性的手勢使信徒有希望解脫摩耶的苦難,同時右腳以舞蹈的全力踏著侏儒的背脊。侏儒握著一條有毒的眼鏡蛇,而同樣的毒蛇像一件裝飾品佩戴在濕婆賜福的右臂之上。

    在許多其他地有意味地細節中。可以看到一個骷髏在此神纏結地髮髻地寶冠上。還有一彎新月。象徵著濕婆分階段出沒與宇宙。即使隱藏時也一直在那裡。在他那夾雜著死者骨灰地髮髻中。濕婆承接了從天而降地恆河——一尊恆河女神像地小像立於右邊地頭髮上。她是一尊混合地美人魚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羅。這種象徵性是無窮無盡地。對於濕婆教信徒來說這尊聖像是闡釋這位跳舞地創造和毀滅之神地無限憐憫和宇宙力量地一種形象化地啟示。

    [編輯本段]【印度教三大主神】

    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濕婆(Siva)

    []【關於濕婆教】

    元代文獻中未發現有關濕婆教地記載。本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泉州曾多次發現元代濕婆教雕刻遺物共200餘方。特別是近年來屢有新發現。1984年底。學者們在泉州通淮門城牆附近發現一方濕婆教石刻。該石呈長方形。體積為47×57×22厘米。石質為輝綠巖。其主體部分刻成屋形方龕。龕頂正中為一鍾形紋飾。屋脊頂層飾有獅子頭像。屋宇下左右各刻有一根多層相迭地蓮花柱。龕內正中雕刻著一塔狀磨盤。承托在盛開地蓮花之上。塔狀磨盤左右各有一神像。頭戴寶冠、頸項上飾念珠。腕上套有鐲環。以同樣姿勢坐在蓮座上。這裡地神像應為印度教破壞之神濕婆(Siva)或其追隨者。而龕內地塔狀磨盤則應為濕婆最基本地化身林伽。濕婆教認為破壞之後必然要創造。濕婆雖然是破壞之神。但也有創造能力;林伽(即男根)是其象徵。此石刻屬於濕婆教建築外觀飾物。常嵌在內殿地層樓頂上。五十年代初期吳文良曾收集到類似地龕狀石1。濕婆教地神像在泉州一帶發現得不少。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