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回憶 下集 第五部分 第171節 海 爾 賽
    戰後,各國還在忙著掩埋它們的死難者的時候,在以上這次戰役中指揮失當的美國司令官威廉-弗-海爾賽,為了遮掩他的過失,已經趕快出版了一部書,並在一份通俗雜誌上連載發表。這部書一開頭,就是據稱與他合著此書的一位參謀寫的這麼幾句話:一九四六年,海軍五星上將海爾賽出席一次招待會,一個女人擠進了圍聚在他四周的人群,拉住了他的手大喊道:「這會兒我覺得,就像接觸了上帝的手一樣啊!」

    《海爾賽將軍的故事》中的第一句話,說明了這個人物的個性。他是一個海上的喬治-巴頓,是一個會出風頭和狂熱的好戰者;但是,在他的軍功中,我們找不到一件事可以媲美巴頓的那些戰績:在西西里的進軍、在「凸出地帶」以急行軍解巴斯托尼之危或者以破竹之勢橫掃德境。

    批評海爾賽指揮萊特灣之戰的人,都針對以下這幾個問題:

    一、即使小澤的航空母艦是用來誘敵的,海爾賽對它們進行追擊,這一決策是正確的嗎?

    二、海爾賽為什麼要離開聖貝納迪諾海峽,不加以防衛?

    三、斯普拉格的小型航空母艦在薩馬島外洋面上猝然與敵遭遇,這件事應當由誰負責?

    那場戰爭結束後,當天晚上海爾賽將軍就向尼米茲發出了一份急電,對以上幾點進行了辯解,當時他和他的參謀人員對自己造成的可怕的混亂局面都憂心忡忡,還沒想出一個推卸責任的理由。但等到海爾賽寫那本書的時候,他的辯解聽來顯然已經是言之成理的了。

    一、他去追擊那些航空母艦,這一決策是對的。那些航空母艦對太平洋戰爭構成了主要威脅。如果他不去攻擊它們,它們就會「穿梭轟炸」他的艦隊,那些飛機會從航空母艦甲板上飛到菲律賓機場上,然後再飛回去。至於小澤誘敵一事,海爾賽認為那是他在受審時說的謊話。「日本人在戰爭期間一直說謊……為什麼等到戰爭一結束,我們就要每句話都相信他們的呢?」

    二、如果把艦隊留在聖貝納迪諾海峽,那將是一條下策,因為日本人也會「穿梭轟炸」那裡的第三艦隊。把戰列艦隊留下來防衛海峽,那也是一條下策。對分散的艦隊進行「穿梭轟炸」,其威力甚至會更加強大。他率領自己所有的艦艇向北航行,這樣就可以「使他的艦隊保持完整,並處於主動」。

    三、薩馬島外遭到突襲,這一件事應歸咎於金凱德。金凱德已經獲得通知,知道海爾賽將不去兼顧海峽。保護麥克阿瑟的登陸部隊和他本人的小型航空母艦,那一切都應由金凱德負責。金凱德不派飛機向北進行搜索,未能及時發現栗田的艦隊駛近,這是他玩忽職守。

    以上這些不經一駁的辯解,也許可以蒙騙那些雜誌的讀者,但是它們騙不了一般軍事歷史學家。

    講到「穿梭轟炸」,海爾賽自己曾經竭力主張提前入侵萊特島,最後獲得了三軍參謀長的同意,當時他所持的理由就是:遇到了從菲律賓基地起飛的空軍,發現其抵抗力甚為薄弱。他在福摩薩戰役中,即已摧毀大部分日本的殘餘空軍力量。他親眼目睹,現存的日本飛行員經驗不足,戰鬥力小得可憐。他親自指揮轟炸呂宋島飛機場時,幾乎不曾遭到任何損失。他部下的將軍們也都認為,部署在小澤航空母艦上的兵力不可能是強大的。精通戰略的李曾經不厭其煩地告誡他,說那是一支誘敵艦隊。編造所謂「穿梭轟炸」的故事,只不過是要勉強拼湊一些事實,以此文飾海爾賽中了日軍誘敵之計而作出的愚蠢行動罷了。

    海爾賽解釋,為什麼要率領全部艦隊北上,丟下海峽不管,說那是為了「使他的艦隊保持完整」,那也是誇大之詞。他並不需要率領六十四艘戰艦,去跟七艘戰艦交戰,更不需要指揮十艘航空母艦去和四艘航空母艦決戰。單憑常識也可以知道,應當是留下一支艦隊來防衛海峽。當時所有的高級司令官都以為他已經這樣做了。只是由於他的電文擬得草率不清楚,所以他們始終沒覺察出他的疏忽。

    將薩馬島外遭到突擊一事歸咎於金凱德,海爾賽的風格也太低了。保衛聖貝納迪諾海峽原是海爾賽的責任,再說,當時在場的人當中,他又是級別更高的海軍將領。如果說他真的要金凱德肩負這一重任,那他就應當在電報中把這一點說清楚,更好是先去請示尼米茲,而當時是有充裕的時間讓他這樣做的。

    海爾賽在萊特灣基本上犯了拿破侖在滑鐵盧所犯的錯誤。他遇到了兩路敵軍,對一支敵軍給予沉重但並非決定性的打擊,此後由於一心想要打擊第二支敵軍,他就只肯相信第一支敵軍已被擊潰,對一切與此相反的證明都充耳不聞,無動於衷。栗田在錫布延海首先撤退,然後再來進攻,這正像布呂歇爾 在利格尼先撤退後進攻一樣。(讀者或者高興一閱拙著《滑鐵盧:現代的分析》,一九三七年漢堡出版。)

    海爾賽之所以念念不忘航空母艦艦隊,那是因為他要與斯普魯恩斯爭一日之長。自從那一次生了病,未能參加中途島之戰,他就一直感到失望。他狂熱地想要打一場殲滅航空母艦的大勝仗。一旦戰事發生,他就要親自參與,親自指揮。既然當時他是在一艘戰列艦上,他就要佈置他的軍力,讓戰列艦去擊沉那些已經受了損傷的敵艦,贏得一場輝煌勝利,於是他就率領大隊戰列艦向北進發了。

    羅斯福在選擇麥克阿瑟與尼米茲兩種擊敗日本的不同戰略時頗費躊躇——一個要使用海軍橫渡中太平洋進攻;另一個要使用陸軍去南太平洋群島上長征——而這就招來了萊特灣的一場災難。海爾賽是尼米茲的僚屬。金凱德奉了尼米茲的命令,成為麥克阿瑟的部下。入侵萊特島一事是麥克阿瑟的戰略的勝利。而海爾賽則只想要猛追航空母艦,認為這是在執行尼米茲的戰略。一經吞下了日本人的釣鉺,他就忘卻了自己在萊特灣的任務;當然,我們這樣假設,是認為他瞭解自己的任務的。

    海爾賽始終不承認他在萊特灣指揮失當,只肯說回師援救金凱德一事做得不妥而已。據他說,那次失策只是由於怒惱,並且是出於誤會。尼米茲早晨十點鐘詢問:「第三十四特混艦隊現在何處?」據海爾賽說,他對這句話感到驚訝,因為他已經通知了大家,說戰列艦隊正隨同他向北航行。但是,下一個句子,「全世界感到驚奇」,好像是在故意侮辱他,使他大為惱火。又過了很長一段時期,他才知道,原來那是譯碼軍官加進去的一個混碼。

    這幾句話說得很笨拙,而且如果它們都是實話,如果海爾賽確是出於惱怒,那麼他做的事就更加惡劣了。美國海軍中優秀歷史學家莫裡森 總算筆下留情,他在敘述萊特灣之戰的那一卷中並沒提到這幾句辯解的話。再說,海爾賽就這樣對他在萊特灣之戰中所做的惟一合理的事情表示了遺憾,同時卻把公認為是他所犯的錯誤歸咎於某一個不知名的、管編碼機的小——拿他自己的話說——「冒失鬼」。

    海爾賽是美國海軍都不敢否認的一員報紙上的虎將。經過萊特灣之戰,內圈人物當中一度盛傳要請他引退。但是後來他仍舊留任下來,讓艦隊遇到兩次颱風,艦艇與人員遭受的損失並不亞於打了一次大敗仗。他被提升為五星上將;日本人簽投降書時,他站在「密蘇里號」甲板上尼米茲旁邊。斯普魯恩斯那時候在馬尼拉。斯普魯恩斯始終不曾得到第五顆星。希特勒對待我們的參謀人員很不公平,但美國國會和海軍對這一類事的處理,也應負一些責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