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 序 譯序
    1938年10月30日晚,一個聲音在美國大地迴盪:「火星人來了!」頓時,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真的以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紛紛棄家而逃,社會陷入一片混亂。原來是廣播電台在朗讀英國科幻小說大師H.G.威爾斯的作品《世界大戰》。一本小書竟引起社會騷亂,這在世界小說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小說故事發生在大英帝國稱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紀末葉。火星人從天而降,在倫敦

    附近著陸,從而拉開了征服地球戰爭的序幕。

    人類卻以機槍大炮面對火星人的先進武器——「熱光」和「黑煙」。「熱光」又稱「死亡之光」,一觸即燃,無堅不摧,它將房屋夷為平地,樹木化為焦土,槍炮燒成爛鐵,人灼成焦餅。「黑煙」是致命的化學毒霧,狀若原子彈爆炸形成的蘑菇雲團,它吞噬陣地,窒息生靈,毒化空氣。於是,幾十個火星人以雷霆萬鈞之勢,所向披靡,在短短兩周時間就打得英國軍隊落花流水,致使政府、制度、社會土崩瓦解。

    人類被打敗了,人類王國已成為明日黃花。火星人開始在地球建立恐怖王國。人類重新淪為百獸一員,惶惶不可終日,躲避火星人的追捕獵殺。火星人嗜血成性,尤喜吸人血。它們準備大規模捕捉人類,用獸籠關起來,飼養得白白胖胖的,然後吮吸其鮮血,營養自己。

    然而,火星人尚未徹底征服地球,滅頂之災就悄然向它們襲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它們的剋星竟是地球上最卑微、最渺小的生物——細菌。歲月悠悠,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以數十億人的生命代價換來了人體對大部分細菌的免疫力。而火星生物圈卻沒有細菌存在,火星人從未接觸過細菌。因此,火星人一呼吸到地球的空氣,沾上地球上的泥土,吮吸地球人的血液,細菌聯軍就立即圍剿、腐蝕火星人的肉體,吞食它們的生命。征服者反被征服了,一具具腐爛惡臭的征服者屍體橫陳大地。地球終究是人類的星球,人類以無數的生命代價買到在上面繁衍、生息的特權,火星人即使強大百倍,也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

    威爾斯以濃厚的憂患意識,濃墨重彩描寫火星人的凶殘恐怖,栩栩如生。在火星人的鐵蹄下,地球滿目瘡痍,人類呻吟,文明沒落,社會分崩離析。實際上,這是影射英國殖民主義者對弱小民族社會的瘋狂掠奪與野蠻破壞。作者將火星人的征服與破壞地點獨獨選在倫敦一帶,這對於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的自負心理不啻是當頭一棒:弱小民族今天的命運可能就是大不列顛民族明天的命運。

    威爾斯的筆觸並不囿於本國現實,他的深邃目光還投向了宇宙與人類命運。他試圖打破人類夜郎自大的麻木心態,粉碎人類是宇宙間唯一的智慧生命的神話,他假想太空時代即將來臨。近百年後的今天,威爾斯的預見部分成為了現實,人類科學正在開始揭去浩渺宇宙的神秘面紗。當然不是火星人侵略地球,而是人類探測火星的奧秘。

    小說故事背景採用真實地點,並以第一人稱口吻敘述,頗像一位大浩劫的倖存者講述他的生命歷險記,驚心動魄而又繪聲繪色,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世界大戰》是外星人入侵地球題材的經典之作,被多次搬上銀幕,風靡全球。繼它之後,這類題材的小說、電影劇本多如過江之鯽,但大都萬變不離其宗,其原汁原味還是《世界大戰》,如暢銷科幻小說《第三類接觸》和1996年美國最叫座科幻巨片《天煞——獨立烽火》,從構思到情節,無不閃現著《世界大戰》的影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