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臥龍助理 網友上傳章節 第二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
    第二百七十八章針鋒相對

    若是換成別的漢家女子,哥哥當著面提及自己的親事,必定要羞澀一番,不過這馬雲祿久染胡風,卻是一點羞意也沒有,反倒是十分的歡喜,但歡喜之後,眉頭卻又沉了一來。

    馬超見她表情有變,便問道:「怎麼,難道妹妹你不喜歡那小白臉?」

    馬雲祿搖頭道:「當然不是了,只是大哥你不是不知道,他的家裡邊已經有兩位夫人了。」

    馬超哈哈一笑,「咱們西涼兒女,哪來是的那麼多顧忌,想娶誰搶了便是,想嫁誰嫁了便是,有大哥這棵大樹給你撐腰,怎麼,妹妹你還怕嫁過去沒地位,被欺負不成。」

    馬雲祿歎道:「大哥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怕嫁過去沒地位,我其實是擔心,我只是一廂情願,中正他未必會答應。」

    馬超一怔,不屑道:「論身份,你是我堂堂錦馬超的妹子,論姿色,妹妹你可是我西涼第一美人,哪點配不起他方中正,他不美死就罷了,怎還敢不願意。」

    馬雲祿皺著眉道:「大哥你是不知,我見過他的那兩位夫人,若論姿色,我未必能比得過她們。況且這些年來,我也明裡暗裡的與他曖昧了許久,就差要投懷送抱了,可是他始終都不曾多碰我一下,所以我就擔心,恐怕他心裡壓根就無我容身之處。」

    「原來妹妹你這是擔心這個呀,那你就是多慮了,大哥也是男人,男人嘛,哪個不好色,我就不信那方中正有美人相許,還能不要。其實中原的男人只是好裝什麼禮數,一個個表面上裝得跟正人君子似的,其實心裡邊不定有多yin邪呢。」

    馬超這番寬慰的話,雖然頗有道理,但卻也是「粗俗不堪」,儼然寬慰的對像不是自己的妹妹,而是軍中那些同他一樣粗俗的武夫。

    經他這麼一分析,馬雲祿倒有點寬心了,「如大哥所說,我細細想來,中正他倒並非對我無心,原來是只是被中原的禮法什麼的給約束了而已。」

    馬超便拍著胸脯道:「妹妹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這件事就包在大哥的身上了,無論如何,大哥都讓你嫁得如意郎君,那方紹答應便好,若敢不從的話,大哥拿刀逼著也要讓他答應。」

    馬超意圖在蠻橫相迫,馬雲祿一聽便不悅道:「大哥你可休要胡來,我若是用強迫手段讓他答應,就算他不得已應了,到時候對我也只會越來越厭惡,若是惹得他那麼討厭我,我就算是嫁了他又有什麼樂趣可言呢。」

    馬超搔首道:「那這件事就有點不好辦了。」

    馬雲祿忽然想起了什麼,忙道:「法孝直一向足智多謀,大哥何不向他請教一下有什麼好辦法呢。」

    馬超眼前一亮,「對呀,我倒忘了呢。只是孝直遠在涼州做刺史,書信往來不便,只怕妹妹你只好再等些時日了。」

    馬雲祿笑道:「這倒無妨,反正我也等了那麼久了,不在乎再多等幾天。」

    ……

    那晚的事,方紹並未跟任何人提起,至於小喬那邊,雖然方紹沒有叮囑她代為隱瞞,但小喬似乎很識他心意,也未曾向孫尚香提起。

    那一天的驚心動魄之後,一切似乎又歸於了平淡。轉眼之間,已是春暖花開之際。

    眼看著兩位夫人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方紹這當父親的心思也越來越急切。

    這一日,方紹正在家中,指示著那些伶人們彈奏琴樂,為兩個大肚婆進行胎教之時,忽然漢中王府有人前來,說是漢中王有要事要傳詔方紹前去商議。

    方紹便匆匆的離家趕往王府。因是法正執掌涼州,龐統坐鎮雍州隴西諸郡,而諸葛亮此刻又奉漢中王命,回往益州巡視諸郡縣,現場考察各級官吏,故而這一次並未有謀士們齊聚一堂的熱鬧,應詔而來的,只有方紹一人而已。

    見過劉備,行過君臣之禮,方紹便問道:「不知大王緊急召見紹前來,可有什麼要事不成?」

    「這是從中原傳來的情報,中正你先看一看吧。」劉備的表情平平淡淡,看不出一絲憂喜之色。

    侍從將情報遞於方紹,他拿到手裡細細而看,心裡便有了底子,喃喃笑道:「曹操竟然答應了陳群獻上的《九品中正制》,嗯,看來他是想得到中原士人的支持,急著稱王呢。」

    劉備道:「曹賊意圖篡漢自立,這已是天下人盡皆知之事,他急於稱王孤亦早有所料。不過孤所看重的,並非他稱王之舉,而是陳群給他獻上的這個《九品中正制》呀。」

    對於《九品中正制》,方紹也多有瞭解,對於其中的利弊,他也很清楚。只是他依稀記得,原本的歷史中,這《九品中正制》是在曹操死之後,曹丕為了篡漢稱帝贏得士族的支持,所以才確立推行的。而曹操提前實施此制,看來也是因為失卻了涼州與隴西,迫使他急於穩固中原的統治,不得已而向士族們妥協。

    不過,當著劉備的面,方紹不好未有鋪墊便道出自己的意見,遂先問道:「但不知這《九品中正制》有何妙處,竟會讓大王為之顧忌。」

    劉備歎道:「此制若然推行,則天下賢能之士,皆有了進身為官之路,無論寒庶之才,必當蜂擁向曹操手中,有了這些人的支持,曹操在中原的統治必然更加穩固,則孤興復漢室的大業又將難上加難矣。」

    曹操當年能擊敗何等強悍的袁紹,靠的便是手中賢能之士遠勝於袁紹,而劉備一直以來屢敗於曹操,身邊堪當重用的大才無多也是重要的原因。而當其蟄伏新野,廣收人望,賢能之士漸附,到據有荊州,荊襄之士盡歸麾下,再到攻取益州,人才達到鼎升,方才有實力與曹操一較高下。

    「血淋淋」的發展史,使劉備再清楚不過,手中人才的多寡,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成敗。則以其之眼光,當然會為曹操此時推出這《九品中正制》而心生畏懼。

    「大王只說中了其一,卻未說中其二呀。不錯,曹操此制,固然可能短時間能獲得賢能之士,但紹觀此制,其實根本只是曹操為換取士家大族支持的一種短視的妥協而已。」

    方紹開始徇序漸透,劉備忙道:「不知中正此話怎講?」

    方紹遂道:「大王請看,據這情報中所描述,此制選官中的最關鍵之處是為『中正』,而中正之職,只能由士家大族之人擔當。人都是自私的,這些大族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自然會優先考慮從同階中選取人才,久而久之,則勢必會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到時朝野大權皆為士族所據,無有第二方勢力能夠制約,則皇權勢必要被架空,甚至還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險,如此一來,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到時候只不過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而已。」

    方紹這一席話,可謂是切中了《九品中正制》中的「陰謀」本質,只將劉備聽得是心驚肉跳,暗忖:『慚愧,慚愧啊,我本還打算效仿曹操的做法,如今聽中正這麼一分析,此制甚為短視,若然用之,豈非等於種下了一個禍根,早晚必受其害呀。』

    劉備遂道:「中正所言極是,看來曹操確實是有些慌了陣腳,若不然的話,也不會做此短視的決策。只是,就算如中正所言,那這《九品中正制》的禍害,也要很久才能發揮出來,但就眼下而言,卻不失為招攬人才,獲得寒庶之士支持的良策,孤不能坐視人才盡為曹操所得呀。」

    方紹沉吟半晌,說道:「若想與曹操爭搶人才,那便大王便也必須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之制,與曹操的《九品中正制》針鋒相對才是。」

    劉備知方紹一向不說無把握的話,今時既是提出建議,那便心中一定是有了主意,劉備便忙問道:「莫非中正已有什麼好的用人之制不成?」

    方紹淡淡而笑,「其實這套制度,紹早先已在參研,今時大王既然問到了,那紹正可獻上。陳群獻的叫《九品中正制》,那紹的這套制度,便叫做《科舉制》。」

    「《科舉制》?」劉備的目光中湧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倒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名頭,中正不妨細說一下。」

    方紹遂將那科舉制度詳說與了劉備,不過,他所說得這科舉制,乃是隋文帝初開科舉時的那套新興之制,而非明清之末,梏棝百出,僵化不已的那套陳舊科舉。

    當年的隋文帝統一中國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打破大族士家對皇權嚴重架空,故而下詔開科舉,廣納賢良。不過,當時的科考題目,不同於唐之後專重於文才,抑或是明清之際更為僵化的八股題。

    隋之科考,有「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十科舉人。

    可以看出,隋文帝擇才的標準是豐富多樣的,孝順的人可用,有義氣的人可用,剛烈正直的人可用,詩作得好的可用,懂兵法的人可用,甚至是力氣大的人也可用。

    很顯然,這樣多樣化的用人標準,與後世那種僵化死板,壓抑人性自由,扼殺思想活力,唯統者治喜好的科考之制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