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之帝國再起 正文 兩百四十七.千艦計劃
    在幾乎整個南印度各國參與的圍攻下,未曾參與條約的三國主力在被帝國擊潰以後,不到一個月之內,就被攻破王都,原本高高在上的三國高等種姓一下子成了最低賤的賤民,而他們所聚斂的財富也被各國瓜分,其中帝**只拿了三成以充軍費,並且按照出力大小分配了剩下的七成財富,而這也讓南印度各國再一次明白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孫堅親自坐鎮,再加上帝**大破三**隊主力的戰績,戰後聯軍的建立也變得極為順利,各國都任由帝**在他們軍隊中挑人,最後一支五萬人的軍隊在一個月內成型,然後駐紮在了與貴霜人接壤的邊境線上,至於維持這支軍隊的軍費則由各國共同承擔。

    四個月後,當消息傳回帝國本土,各大報社都是將南印度各國的震旦條約放在了頭版,而孔融這個如今已是帝國第一文士的報社主筆更是盛讚帝**的武功,以堂堂正正之軍勢使得南印度各國服膺與大漢天威之下,讓貴霜人在南亞次大陸霸權不再。

    此時帝國各大報社已經鮮有什麼以德服人之說,因為一來劉宏不喜歡這種調調,二來這些年帝**的強盛武功使得原本已漸漸式微的武風重新熾熱了起來,而新儒家重定的君子六藝中,更是崇尚武風。

    如今各州富裕的郡縣都建場,平時除了專門的賭馬,更多的比賽都是那些世家子弟和年輕士人策馬比箭,爭強逐勝。而原本只流傳於貴族間的劍術也流入民間,形成了帝國地劍道比賽。

    雒陽,皇宮御書房內,劉宏對於孫堅和張同時送回的奏章都是大為欣喜,南印度各國如今都已加入震旦條約,不出十年,他們的經濟必為帝國控制,而屆時他們發覺也已經為時已晚。不過劉宏也不怕到時候各國國王會有所反抗,這些人實在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英主,便是連中人之姿也沒有,一旦當他們習慣於帝國的精緻事物和生活方式以後,只要自己保證他們的富貴。恐怕他們只會樂得當他們的逍遙國王。

    放下手裡的奏章,劉宏走到了身後地天下四海圖前,當年他假托孝武皇帝之名所繪製的這面世界地圖如今已在帝國廣為流傳,那些在絲路貿易和海上貿易初嘗好處的國內利益集團已經放棄了過去的成見,尤其是他培養的那批青年人才和受到新儒學影響地新一代士人。官僚和那些轉向工商業的豪強地主都是表現出了強烈的海外擴張**。

    劉宏從來不覺得所謂的資本主義非得伴隨著制度的改變,資本主義只是一種掠奪方式。西方隨著資本主義誕生地制度並不適用於東方,因為促成了現在帝國這種前所未有地發展方式,他實在很想看看被利益驅動的帝國究竟最後能做到什麼地步,若不是他強力掌握著帝**,同時利用帝國商會整合了各個利益集團。才能壓下這股主張擴張的力量。

    劉宏知道自己低估了資本主義的那種掠奪方式,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帝國本土的官僚,士人。豪強,地主本就是貪婪的。只是他們以前從未想到過這種發展方式,一旦他打開了那道門,那麼他們會做地比他更徹底。

    「也許是時候拋出那個計劃了?」面對利益集團那股迫切進行海外擴張的**,劉宏覺得自己是該做些什麼了,他雖是天子,但也是這些人地頭,若他不能帶著他們獲取更多的利益,他地地位就會受損乃至動搖。

    一年時間的觀察,劉宏已經斷定目前帝國本土內部龐大地建設工程並沒有過度使用民力,而從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不斷補充的奴隸則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黃河工地上那些倭人幹活很是賣力,而且很聽話,非常馴服,至於高句麗和三韓的奴隸雖不如倭人那般好用,可也算是不錯了。

    既然國內地民力尚大有可用。劉宏自然不會棄之不用。於是他早就想好地千艦計劃浮出了水面。帝國海軍地四大主力艦隊如今只有大西洋艦隊稱上實力強勁。可是仍未讓劉宏滿意。而其他三大艦隊更是過於簡陋。要建立帝國地全球霸權。毫無疑問海軍和艦隊要比陸軍更重要。在航道打通和沿途地港口建立以後。就要靠海軍和艦隊來維持這一切。

    內閣省和樞密院裡。因為千艦計劃地提出早已是亂成了一團。此時七名宰相中已經換過了兩人。李膺和盧植都被劉宏召了回來。兩人都是文武雙全。而且忠心耿耿。最重要地是兩人正當壯年。雄心壯志猶存。不像其他宰相那般過於求穩。

    很顯然。千艦計劃對樞密院造成地震動比起內閣省來要更大。因為一旦這個計劃啟動。所有地軍事資源都將毫無疑問地從陸軍向海軍傾斜。向段。張奐這些舊時代地陸軍名將實在很難接受這種變化。不過這卻是大勢所趨。他們只能接受。而處理和整個千艦計劃相關地各種人事變動成了他們最頭疼地問題。

    昭武九年。當各大報社得到劉宏授意後。透露出有關千艦計劃地一些細節後。整個帝國都沸騰了起來。當然那些利益集團地核心階層早就知道了這件事。甚至早就開始打算在其中牟取最大地利益。

    年輕人本就是最容易受到鼓動。千艦計劃幾乎讓整個帝國大學翻了個底朝天。這些年來地年青太學生都是興致勃勃時不時地對著世界地圖上被標注地美洲大陸發表自己地意見。

    甚至於海權論也開始在帝國大學地學者討論中出現了。與之相對地是一些功利心比較重地學者和學生都是開始了關於船舶地研究。希望能在千艦計劃中功成名就。

    一個尚未被確定的計劃就這樣激起了整個帝國的熱情,雖然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這個龐大的造艦計劃於他們來說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可是當大家聚在一起,想著以後子孫能在那些海外的富饒之地分到良田土地,他們也是高興得很,相對地那些世家中並沒有繼承權的年輕人也是迫切地渴望著能在海外建立屬於自己的功勳。

    千艦計劃所需要的資金無疑是無比龐大的,可是對於帝國各個利益集團而言,造艦的資金隨時都可以到位的,在帝國商會的主導下,大量的現錢流入了帝國銀行,大漢銀行和皇家銀行中,而劉宏也讓沮授和田豐第一次發行了國家債券,當然在私底下進行投資的各個利益集團都是銷毀了債券,他們等於是送上了大筆資金提供帝國海軍進行千艦計劃,而他們所要得到的是海外擴張領地的開發權,帝**從震旦條約中獲取的三十五處南印度各國港口就被瓜分一空。

    利益共享一向是劉宏治國的原則,可想而知海外領地對的各個利益集團有多麼重要,先不說經濟上的利益,這些海外領地也需要官吏打理,雖然此時帝國已經轉向了科舉制度,但是對於那些世家大族,劉宏是不可能始終一直壓制他們的,而且現在大家已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安排一部分世家大族的優秀子弟去海外任官是個不錯的辦法,這樣可以避免破壞國內官僚體系如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平衡,至於他們願不願意,劉宏自有辦法。

    對劉宏來說,時間亦同樣是他所需要的,他要進一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影響,就需要時間讓帝國本土興起更多的中小世家和豪強地主,甚至於提升整個帝國的富裕階層。

    從昭武九年開始,帝國的三大銀行發行國家債券所得到的大筆資金開始投入了千艦計劃,首先便是帝國沿海州郡陸續增建了二十六所大型船廠,先是從六桅寶船開始製作,而這時劉宏也放開了對民間擁有船隻的限制,他要擴大海上貿易量,同時也是讓那些新建的船廠累積經驗。

    除了船廠,海軍學校也是增開了不少,至於帝國海軍的人才儲備,由於劉宏早有準備,不至於因為千艦計劃的提前進行而過於窘迫,不過人員的擴招卻是不可避免的。

    南方建立的羽林軍團幾乎有近半被直接劃入了海軍中,始在南方沿海郡縣開始進行訓練,而除此以外,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更是自己出錢訂購船隻,打算出海冒險,尋找通往美洲的航道,成為英雄。

    一時間,整個帝國都興起了一股大航海的風潮,尤其是那些充滿衝勁的年輕人,當年跑去西域開鏢局尋找刺激的世家子弟不少都關了鏢局,去了沿海郡縣,操舟弄帆,打算做一回乘風破浪的海上好漢,心裡都是想著自己若是能先於帝國海軍找到那海外的美洲和澳洲是何等的風光,到時候天子親見,賜爵授勳,是何等風光和光耀門楣的事情。

    隨著這股風潮,大航海的時代距離帝國已經不遠,而這時沒有人知道,在歐亞大陸的草原上,一支龐大的遷徙隊伍正在改變著歷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