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之帝國再起 正文 一百九十三.高句麗和三韓
    高句麗王宮,樂聲齊作,高句麗王伯固看著坐在右首上側的大漢使節,想從他的臉上看出點端倪來,不過可惜的是,前來的大漢使節似乎只是專注地看著跳舞的宮女。

    伯固心裡有些七上八下,大漢自從如今的天子登基以來,一改先前孝桓皇帝時期的頹勢,霸武強兵,稱霸草原的鮮卑人不過幾年間就敗亡了,每次想到高句麗曾在孝桓皇帝時候也跟著鮮卑人抄掠大漢的邊郡,伯固就感到心驚肉跳,誰知道大漢天子哪天想起這事,遼東的大漢鐵騎就會跨過邊境線,把他的腦袋砍下來。

    作為帝國使節出使高句麗的耿臨看了眼神情猶豫的高句麗王伯固,心裡知道這個有些膽怯的高句麗王一定是在猜測著自己的來意,不過他一點也不急,現在遼東地方上駐紮的羽林軍團和折衝府的士兵足夠橫掃高句麗了。

    曲終舞罷,伯固揮了揮手,撤去了歌舞,只是留下了十名王宮裡上等的歌伎,朝耿臨道,「耿公,不知可有中意的人選侍寢。」這些歌伎都是高句麗國內正值妙齡的少女,原本伯固是想自己享用的,但是現在他只有忍痛割愛,拿來討好耿臨。

    「大王客氣,那我就卻之不恭了。」耿臨一笑,隨手點了十名歌伎裡最漂亮的兩人道,卻是讓伯固心裡稍許有些放鬆些。

    「都退下。」看到耿臨看了一眼四周的侍衛,伯固很快便反應了過來,這位大漢的使節怕是有什麼話要和自己說。

    「大王,這?」作陪的幾名高句麗大臣。有些遲疑,畢竟大漢使節一向名聲彪悍在外,尤其是強悍時期的使節,便是直接在敵國王宮斬殺國王的例子也有不少,而現在他們眼前的這位耿恭,在孝桓皇帝時代。就是玄菟郡地郡守,不但有治理之才,上陣打仗也是一個猛人。如今大漢的國勢只比過去更強,他們如何放心讓耿臨單獨留下。

    「全都退下,你們要抗命嗎?」伯固臉色一沉,雖然這幾個大臣都是他的心腹,可是現在他更害怕得罪耿臨這個大漢使節。

    在伯固的嚴令下,幾個心腹大臣最後還是退了出去,對此耿臨倒是始終平靜。對於這些高句麗大臣的忌憚,他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帝國太過強大。而當今天子一向又是以強悍威震列國,十二歲登基便剷除宦官,親自執掌朝政,十三年間滅鮮卑,破西域,這份武功怕是只有孝武皇帝能比,而且更重要地是天子如今只有二十五歲,誰知道大漢以後還要破滅多少國家,開拓多少疆域。

    等到幾個大臣出去以後。伯固才笑著朝耿臨道,「耿公,不知有何事要與本王商量,若是有用得著本王的地方,儘管開

    「歲幣一事。想必大王也知道。不知有沒有什麼想法?」耿臨看著堆笑地伯固。直接了當地問道。這一次他來主要是為商議在高句麗以及三韓等地為帝國艦隊修建港口一事。雖然天子授權於他。可以適當減少歲幣以換取高句麗人地同意。不過他卻是要港口讓高句麗人來修。歲幣也一分不能少。

    看著臉上沒有半點情緒流露地耿臨。伯固只是猶豫了一下後便道。「耿公哪裡地話。能向天朝納貢。是我高句麗地榮幸。本王樂意之至。」雖然心裡對於交納地歲幣不滿。可是伯固哪敢講真話。如今遼東地大漢鐵騎便虎視眈眈地在側。他要是對歲幣有什麼想法。還不是自己找死。

    「如此甚好。等我回朝以後。必然向天子上稟大王對我大漢地忠心。」耿臨點了點頭。對於伯固地回答。他還算滿意。雖然高句麗要交納地歲幣是遼東以北各國中最多地。不過高句麗卻是帝國商人和遼東以北各國交易地集散地。高句麗就算交了歲幣。也不會虧太多。

    「這次我奉天子之命出使。除了歲幣一事外。主要是有一件事要大王幫忙?」耿臨說出了自己地來意。他現在已經能確定伯固並沒有和帝國對抗地勇氣。那麼讓他出錢出力為帝國艦隊修建港口。也不是不可能地事情。

    「耿公儘管吩咐。只要是本王力所能及之事。本王絕不推脫。」伯固聽著耿臨地話。知道正事來了。立刻義正言辭地說道。不過他那力所能及四字卻是出賣了他。至少耿臨就感覺不到一點誠意。不過他也並不在意。大漢周圍地小國有哪個是真心實意地侍奉帝國地。還不都是被帝國地軍威所懾。方才卑躬屈膝。願效犬馬之勞。

    「這事情對大王來說。並不算難辦。倭人數年不朝。藐視我大漢。天子震怒。決意興兵討伐。不過倭人之國遠在海上。我大漢艦船一路上需要有補給之所。所以想請大王在貴國地幾處海岸修建港口。以供我大漢艦船使用。」耿臨微笑著說出了帝國對高句麗地要求。

    伯固倒是沒有立刻回答,對他來說讓出幾處海岸倒是沒什麼問題,可問題是讓出錢出力來修建港口,這就讓他有些顧慮,可是若是不答應誰知道那用來征討倭人的大軍會不會開到高句麗來。

    「除了大王這裡以外,三韓那裡,我大漢也是要讓他們修建港口的,而且這港口修建以後,對大王來說也未必不是沒有好處。」看到伯固為難,耿臨知道事關重大,要他心甘情願地給帝國修建港口,就得給伯固看到點好處。

    伯固將信將疑地看向了耿臨,他倒是不太相信大漢能給他什麼好處,不過耿臨的話他還是要聽的,若是真有些好處,他也落得大方給大漢修建港口。

    聽著耿臨的解說,伯固明白了所謂的好處究竟是什麼了,敢情大漢需要奴隸,要抓倭人回去充當苦役,需要一條沿朝鮮半島直達幽州的海上交通線,當然這條航線也不止運輸奴隸地用處,也能用來發展海貿,對高句麗來說雖然不能染指那些港口的稅收,可是始終還是能從擴大的貿易規模裡得到好處,而且大漢也願意從他們手裡購買奴隸,畢竟走海運可比走陸路快得多。

    幾乎是連考慮都沒有,伯固一口答應了下來,當然他本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至少他是不敢主動和大漢對抗的,當然從三韓,東沃且等小國抓些人口當奴隸賣的膽子他還是有的,更何況耿臨的話裡意思也暗示過了,港口修完以後,高句麗在朝鮮半島,想打誰就打誰,當然被人打了的話,大漢也不會干涉,不過抓到地男女奴隸要優先提供給大漢。

    三天後,高句麗和帝國簽訂了一份條約,自願獻上幾處荒涼地海岸地給帝國作為港口,同時願意自動納入玄菟郡的治下,這也是伯固自己打地小算盤,雖然耿臨說了,他在朝鮮半島跟其他國家打仗,不論勝敗,大漢都不會干涉,可他覺得還是找個靠山比較好,現在的大漢如日中天,兵威赫赫,就算用嚇的,也能嚇住一些人。

    對於伯固的心思,耿臨多少猜得到,不過他並沒有在意,既然人家願意自動歸入玄菟郡治下,他沒理由反對,而且以後也可以名正言順地把高句麗吞併掉。

    和高句麗人談妥以後,耿臨接下來要找的便是三韓,三韓雖然分為馬韓,辰韓,牟韓,可是名義上卻歸於辰韓王治下,而辰韓從某種意義上和帝國多少有些關係,因為辰韓的祖先是秦末從帝國逃過去的秦人,雖然幾百年下來,血脈已經淡薄了,可是卻是個很好地將三韓納入帝國版圖的藉口。

    對於耿臨的到來,辰韓王並不意外,自從高句麗公佈了和大漢簽訂的條約,歸入玄菟郡治下,他就知道大漢遲早會找上三韓,既然連高句麗都不敢有半點聲音,他這個名義上的三韓共主自然不會做出頭鳥,於是耿臨的條件他一條不差地全答應了下來,反正三韓上下大大小小的百餘個國家,他又支使不了幾個,到時那些國家不肯出錢出力,大漢也不能怪到他頭上去,總之辰韓王的算盤打得很精。

    辰韓王的小聰明當然瞞不過耿臨,更何況還有陪同耿臨前來的高句麗官吏早就把三韓的事情都抖落了出來,對高句麗來說,三韓是塊肥肉,只不過這塊肥肉太大,他們吞不下,而且沒有大漢的同意,他們也不敢在朝鮮半島明目張膽地擴張,到時候要是給大漢誤會了的話,那就是樂極生悲了。所以得到耿臨的暗示後,伯固很是積極地派人隨同耿臨前往三韓,雖然美其名曰是為耿臨介紹三韓的情形,以免三韓欺騙大漢,但實際上卻是想讓耿臨認為三韓是不服王華的叛逆加蠻夷,讓大漢出兵征討三韓。到時高句麗自然能舉兵跟在大漢身後撈點好處,而且也夠安全。

    不過辰韓王也不是省油的燈,高句麗人的心思他清楚得很,於是在迎接耿臨的時候,當著隨行的高句麗人的面,數落高句麗的不臣之心,也是使勁地給高句麗身上潑髒水,結果就在辰韓王的王宮裡,高句麗人和三韓人上演了一出罵戰,耿臨徹底成了旁觀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