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合力
    司馬光長喘一口氣,這本奏章提出的眾多解決開發西夏資金來源的方法有很多都是已經見過或是實行過的,這本奏章中主要集中在兩個焦點上──戰俘和礦山,這兩樣東西實在是讓他難以決斷。相比之下戰俘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小王駙馬的奴隸都在大宋軍方的監管之下,而且王靜輝除了下達任務採辦後勤供應之外,對這些戰俘都是放開管理,管理權都是在樞密院手中,唯一特殊的例外便是凡是在西夏以前的「質子軍」、「擒生軍」服役過的黨項士兵都會受到駙馬的「特殊優待」,基本上沒有一個能夠活著的。這在宋朝君臣眼中歸根結底也算不得什麼,就當駙馬借此機會發洩私憤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這礦山經營權的開放就是在走鋼絲了,恐怕這個消息一旦傳開,滿朝的議論就會撲面而來。

    看著這四個人緊皺的眉頭,王靜輝微微一笑說道:「諸位先生,若是朝廷能夠批准這本奏章,那所獲得的資金不會在兩千萬貫之下,相比之下西夏領土恢復元氣根本用不了這麼多,但是滅夏之戰中西夏的眾多城池皆被我大宋軍隊破壞殆盡,修築攻勢城牆又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然則朝廷雖然有盈餘但若是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恐怕我大宋君臣上下忙活一年到頭來財政依然會保持一個巨大地虧空!想要治理好西夏。這軍事力量不能不加強,我大宋軍隊善於守城,這城牆攻勢的修復是萬萬等不得的,這筆費用正好能夠從新獲得的資金中撥出,則我大宋財政根本不用背負任何負擔!」

    王靜輝的一席話引得眾人點頭同意,西夏剛剛經歷了大戰。為了保證這片廣大的土地不再成為大宋地禍患,這駐軍是肯定的事情,像河西走廊、河套平原這兩地還要受到藩族與契丹人的挑戰,修整攻勢城牆勢在必行,而西夏的精華──興慶府周邊地區更是重中之重,但是滅夏的時候宋軍也是走了背字兒,除了王順的定西軍勢如破竹較好的保存了原有的攻勢城牆之外,其他諸如種諤、王韶和楊崇岳都是辛苦一路大殺出來,別的不說,就是靈州城被王韶和楊崇岳燒燬了四分之三。城牆更是蕩然無存,這簡直就是重建靈州城,這筆費用對於大宋剛剛好轉的財政來說簡直是一件可怕地事情。

    西北可是一個多事的地方,那裡漢人並不佔主導優勢,多個民族聚集。但勢力最大當要屬吐蕃諸部和回鶻部落,至於原來稱雄一時的黨項人則經過這次滅國戰爭後走向末落,直至消失也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吐蕃和回鶻人在滅夏戰爭中都是大宋的幫手,但沒有了西夏這個最大地敵人,那西北昔日的戰友說不得又要刀兵相見。尤其是河西走廊更是己方要爭奪的要地。儘管大宋已經在興慶府之戰中,借助了火器強大的威力暫時震懾住了吐蕃和回鶻人,但這也只是暫時而已。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在強大的唐朝,吐蕃人也不是照樣掠奪隴西麼,他們插手河西走廊不過是個時間早晚地問題。

    西夏滅亡了,但大宋的士兵還不能夠解甲歸田馬放南山,更大的挑戰還在前面等待著他們。西北駐軍還沒有撤回,但無論如何,五十萬人地軍隊守護在西夏領土上,每日的消耗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當然。西北駐軍也不可能永遠保持這麼多,但要細細算來為了穩定當地的統治,能夠撤回來的軍隊不會超過二十萬。

    自治平五年開始,大宋便有意識的向西北開展屯田行動,一方面消化其過多的廂軍編制,另外一方面通過屯田西北,也可以就地解決一部分戰時的糧草。四年過去了,當初王靜輝建策的時候可沒有想到局勢會發生如此變化,儘管每年不少於五萬人屯田西北,但屯田地效果也僅僅是剛剛顯現出來,距離它發揮作用的時候還早著呢。即便如此,西北屯田計劃也承擔了近二十萬人的糧食問題,這已經是一個讓大宋官員很難想像的數字了,因為在此之前大宋不是沒有進行過屯田行動,但無一例外的都以失敗而告終。

    其實屯田也是讓王安石和司馬光最為費解的地方──為什麼王靜輝屯田建策就可以成功,而以前的大宋官員包括範文正公在西北屯田都是失敗呢?這中間包含的玄妙不僅僅是王靜輝屯田啟動資金籌集的非常到位的問題了,有時候王安石他們也隱隱覺得王靜輝屯田計劃中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受爭議的地方便是屯田後田地歸屯田廂兵所有,並且廂兵屯田成功後便解除軍籍成為平民──這是宋朝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兩千萬貫!」饒是四位大員見慣了大錢,但面對如此數額不能不說是動心,尤其是王安石,兩眼正是冒金光,而司馬光則是皺著眉頭。

    「改之,某有一問,還請改之為某解惑!」司馬光淡淡的說道。

    「學生不敢!君實先生有何疑惑,靜輝知無不言!」

    「其實前段時間將西夏鹽場五年經營權拍賣給商人,某就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大宋不能夠直接經營這些鹽場和礦山,這樣所獲得的利潤也足以用於西夏了,何苦還要讓商人占朝廷這個便宜?!」司馬光問道。

    王靜輝淡淡的一笑說道:「朝廷經營鹽場和礦山,所獲得的利潤當然可以全部收歸朝廷財政,這樣無疑獲得的非常多,但君實先生有沒有想過朝廷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拿出這麼大的資金來用於西夏麼?軍事上地問題是刻不容緩的。大軍一日沒有滅亡西夏,則消耗持續一日,就是現在靜輝建議朝廷拍賣礦山的經營權,也無非是在短時間內抽調一筆資金用於西夏的恢復元氣,城牆攻勢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重新修補好,這樣才可以從容的面對未來地挑戰。恐怕對西北同樣垂涎欲滴的吐蕃和回鶻可不會給大宋這個機會,所以朝廷就必須在這方面搶下先手,免得日後再多花冤枉錢!」

    「事實上西夏的這些鹽場和礦山對於大宋來說不過是新接收過來的資產,想要讓其發揮作用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朝廷還是要注入一定的資金來恢復生產,並且這段時間誰也不能夠預測有多長。與其做這樣沒有把握的事情,還不如將利益與商人均沾。大宋商人有的是錢,只要善於加以引導,完全可以讓其為朝廷所用,正是當初有了拍賣鹽場之舉。才會獲得充足的糧草保證種諤將軍他們順利平夏,相比之下朝廷得到的利益實在是太多了,而商人也覺得合理,為什麼不能夠靈活變通一下呢?!」王靜輝微笑著對司馬光說道。

    來到這個時空這麼多年,他已經不像後世那樣對這個時代地名人這麼崇敬了。王安石和司馬光等人在他的心中早就走下了神壇,他們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同樣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至少司馬光這老頭兒就是謹守錢袋子不鬆手,實在是太過小氣了些。須知「丟了西瓜揀芝麻」這樣的事情最容易發生在這種人身上。況且王靜輝在後世雖然不是搞經濟出身地,但也知道想要財富升值,就必須加快流通速度。抱著錢袋子不鬆手是不會讓財富受到損失,但卻極大的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是司馬光管的是他家的錢袋子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但這個老頭兒管得可是朝廷地錢袋子,這關係著大宋工商業的活力,要知道大宋一多半的財政來源皆是工商業所貢獻地,要是工商業萎縮,那對大宋來說後果是及其嚴重的。

    聽了王靜輝的話後,顯然司馬光並不能滿意這種答案,倒是王安石點頭表示同意這一觀點──王安石講的是開源。儘管高舉著國家調控的大旗,但他手中實在是窮得很,再加上他曾仔細的研究過駙馬每一篇關於經濟方面的文章,自然對王靜輝的手法非常瞭解,只要一點便會通透。在理財方面,王靜輝不得不承認王安石是這個時代最有本事最有見識的人,他地財經手段可比司馬光厲害多了。

    「礦山經營權拍賣給商人恐怕還是有些不妥!」文彥博皺著眉頭說道:「這商人若是得了礦山,便可以私自大量鑄造武器,恐怕對大宋不利!」

    「寬夫先生可知西北民風彪悍的原因所在?」王靜輝沒有正面回答文彥博。

    看到文彥博有些啞口無言,王靜輝便自問自答的說道:「西北民風彪悍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時刻受到黨項人的威脅,所以西北尤其是靠近西夏的地方,他們從小便開始練習武藝和騎射,以便在關鍵時刻以此來抵擋黨項人的掠奪。西北民間不要說是刀劍這種常見的武器,就連連環弩都廣泛存在,事實上大宋自立朝以來雖然三令五申嚴禁民間生產武器,但卻從來都沒有奏效過,不要說是西北這樣的地方,便是汴都江南等繁華地區,私自持有類似弩箭長弓這種武器也是非常普遍的,朝廷哪裡禁得住?!事實上禁止民間擁有武器的禁令早就失效了,縱觀歷代千年歷史,禁武令從來就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其實以學生之見允許民間擁有武器並非是一件壞事,我大宋以文治國但終歸顯得有些孱弱了些,素為契丹和黨項所欺,況且古之君子都有佩劍,意思便是文武雙全以報國家,對禁武令稍微做些適當的修改也是應該的。」

    曾公亮說道:「開放礦山經營權的問題恐怕是最為關注的事情,一旦公開出去,恐怕朝野議論起來不好收拾。再說一旦開放了礦山經營權,那第一要防的便是防止有心之人借此機會聚集流民圖謀不軌;再者一弊便是要防奸商以此用來私鑄錢幣,這是一件可大可小地事情。事情若是沒有弄大不過是判上幾個人而已,若是弄大不好收拾,那就不是砍幾個人的問題,朝廷財政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王靜輝聽後頭一次對這個「印章相公」另眼相看,不愧是沉浮宦海幾十年的人物,就算是現在在朝中裝傻充楞其眼光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相比的,就是王安石和司馬光也未必真的能夠比他有遠見到哪裡去。

    「明仲先生所顧慮地私造兵器問題其實和寬夫先生的顧慮是一般的,現在大宋未開放礦山,但民間兵器也不少。不過就學生的建議是開放西夏的礦山,這也不是簡單的開放,還要加以更多的限制,如產量、產品等等,不僅如此還要派出專門的官員固定和巡查的方式來監督礦山的生產。再者說來,開放礦山經營權不過是個短期行為,最長不過十年。在學生地奏章中初步擬定的時間為五年,這樣才可以能夠吸引到商人前來投資。按理說這個時間已經非常短暫了,我們可以預言在未來的五年當中,大宋是不會有內亂出現的,所以大可不必擔心。其後對大宋朝廷來說還有更大的好處。便是在這五年商人經營地階段,礦山的建設基本上已經完成,商人可以從中牟利兩到三年以供收回成本和盈利,但當朝廷再次接手礦山的時候,那可以是已經建設好的礦山。朝廷又可省去一筆數目非常的建設開發費用。」王靜輝不厭其煩地解釋道。

    「至於私鑄錢幣,現在看來這個問題是比較棘手,就算有官員駐紮在礦山。那也難以防範,不過諸位先生以為私鑄錢幣對於奸商而言又有何好處?」

    「當然是其中有厚利了!」文彥博笑著說道。

    「誠如寬夫先生所言,因為大宋缺少銅,所以不得不以交鈔來代替銅錢,這交鈔兌換後還有一定的差價,兩者相加便是一筆厚利。不過我大宋在未來的兩三年後將再也不會因為缺少銅礦而擔心了,麻逸島今年便已經開始出產銅錠運往大宋,再鑄成錢幣流通,等兩三年後形成規模。那鑄造錢幣地成本將會大大下降,私鑄錢幣將再也不會有市場,就算有奸商行險私鑄錢幣,到時候也是一項虧本兒的買賣。再者說來從西夏運送到汴都,不要說這路費如何,就是沿途重重官卡也足以讓人望而生畏,私鑄錢幣實在是一項不划算的事情。」王靜輝笑著說道。

    平心而論,王安石等四人雖然在政治上有嚴重的分歧,但他們心中對大宋富強的希望確實是發自內心的,這也是毫無疑問的。無論王靜輝是從後世的歷史記錄上來看,還是現在這幾年的親身感受都無疑證明了這一點。王靜輝明白若是把這些政策放在大宋,那是肯定會引起兩派人地群起攻之,不過若是放在西夏,朝廷會出於盡快穩定西夏並且最快最大限度的利用西夏的資源角度出發,那接受這份奏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王安石等人的政治鬥爭著眼點還是太過狹窄了,他們只把目光放在大宋的中心區域,最遠不過是熙河而已,但能夠給大宋未來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宋「實際控制區域」,而是在海外,是在遙遠的西北,只要能夠牢牢把握住這兩個地方的開發,照樣可以給大宋源源不斷的注入新的活力。

    若論起政治經驗,一百個王靜輝綁在一起也不是半個王安石的對手,但王靜輝卻擁有比王安石更為深遠的眼光,後世千年的經驗教訓給他太多的參考,只要他能夠在大宋統治高層有一定的「發言權」這就足夠了,更何況現在他的話更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夠輕視的,他的意見從熙寧初年開始不動聲色的將朝廷兩派日益白熱化的爭鬥給平息了,單就是這份本事,也足以讓所有的人不能夠輕視他──儘管他只是一個無權的駙馬,但他卻擁有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勢力」!王靜輝的願望很小──至少對於他自己而言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他沒有想著建立萬世不拔的國度,他現在心中只是想著如何解決黨項、解決契丹對大宋的現實威脅,為大宋贏得更加寬鬆的環境以求發展,現在黨項已經趴下了,至於以後的事情還是等解決完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再說吧!

    這一晚九味居會議進行到很晚才結束,二更時分眾人才散去,會議能夠開得這麼晚實在是讓所有人在內心中感到非常驚奇──所有的參與會議中的人在這一晚暫時拋卻了政治上的分歧,都平心靜氣的以王靜輝的奏章為基礎謀劃著如何將新收復的西夏真正的納入大宋的版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還是因為西夏是比大宋西北還要遙遠的地方,距離政治中心汴都開封實在是太遠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